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四十二章經》

證嚴法師  2011/03/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八章 塵唾自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假使對賢人起了惡念,就像「仰天吐痰」一樣,吐出來的痰不但不能到達天上,反而會向下墜落到自己的臉上;又如「逆風揚塵」般,抓一把沙土撒向他人,也一樣會讓逆風吹向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鹿子母精舍對弟子們說法之後,就整裝外出托缽。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婆羅門教徒。婆羅門教在當時的印度十分盛行,而佛教則是新興的宗教,所以,有很多婆羅門教徒對佛教非常的排斥,甚至常常辱罵佛陀和僧眾。

那位婆羅門教徒一看到佛陀,就開始破口大罵,所有難聽的話都罵出來了。不過,佛陀卻若無其事、從容安詳地繼續向前走。那位婆羅門教徒看到佛陀被罵還不理會,臉上還帶著笑容,心裡十分生氣!他就隨手抓起一把泥土,跑到佛陀的身後撒了過去。當他撒這把泥土時,剛好迎面有一陣風吹過來,因此這把泥沙反而撒到他自己身上。

佛陀轉過身來,還是臉上帶著微笑,以慈祥而嚴肅的聲音對他說:「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這分平靜的心。不管是受到譭謗或讚譽,內心都能保持平和。但是凡夫不明道理,瞋怒的怨心一起,就起心動念、甚至造惡,這樣就會損害自己的道念。所以,聖人與凡夫的差別就在此。

在《阿含經》裡,也有一段類似的記載:有一天佛陀遇到一位外道教徒,他也惡口辱罵佛陀。等他罵完之後,佛陀問他:「如果有朋友前去探訪你,你準備了一桌酒菜;可是你的朋友並沒有吃,那桌菜餚要還給誰呢?」婆羅門教徒回答:「如果朋友不吃,還是自己吃啊!」

佛陀再問:「如果你有禮物要送人,但是人家不收呢?」他回答:「別人不收,我自己收。」佛陀就說:「是啊!你罵別人時,別人不收——像你現在罵我,我並沒有收下你的辱罵一樣。其實,你發這分怒氣對我並沒有損傷,對你的品行卻有損失呀!」

這時,那位婆羅門教徒終於覺悟:「對啊!我為什麼一直在發怒、罵人呢?對方那麼安詳,到底是誰損失了呢?」

賢人是行於天地、依循真理的人,他有高尚的人格,真正的賢人,外在的譭謗對他並無損傷。所以,我們要十分謹慎,不要做一個譭謗他人、造作是非的小人,要做一位行事光明坦蕩的正人君子。

第九章 返本會道

佛言:博聞愛進,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陀教示我們,學道之人一定要有目標,也就是要專心;若能心專志一,自然能與道相合。

現在很多學道的人,著重「博聞愛道」而心不專,初出家修行就迷於名利,讓心志向外奔馳,自以為去哪個叢林讀過書,修學了很多佛法,人格就高人一等,這就是現今修學者的大毛病。

現在的人就是有這樣的心態,志不守、意不堅。很多東西都想去參學。但是只用耳朵在聽,根本沒有把道理深入心中去體會,這只是形態上的「博聞愛道」;像這樣當然就「道必難會」,真理絕對沒有辦法和他的心相合。

這裡所說的「道」,指的是本心;道即是心。有一句偈文:「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靈山塔,所以我們不必向外遠求;當下有機會就要好好把握,有好事做,我們就要趕快去做,做就對了,這就是「道」啊!但是有些人卻顛倒妄想、心向外求,不知「道」本來就在我們的內心,因此,難免會徒勞無功。

那麼要如何對治呢?要「守志奉道」。我們除了目標要正確,時刻保持原始的那分熱心與初發心的慇勤外,還要心心念念朝著菩提正道精進。只要心中存有一念正道、不被名利所雜染,並為人群爭取福利,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但自救還能救人的菩提正道。若能如此,則「其道甚大」,這種道才能稱為大道。「大道」是什麼呢?就是真諦(真正的道理),也就是無為法、大菩提心。我們若能守志奉道,就是真正進入菩提道。

在修學方法上,我們必須認真聽「聞」;聽了之後,要用心深「思」觀察,並且腳踏實地去「修」行這條菩提大道。我們若能聞而思,思而修,這樣就能體會道理了。

學佛最怕的是什麼呢?「不宜但為口耳之學」,不能只重視「我學會講經了,我已經聽很多佛法。」如果說歸說,行為卻背道而行,那麼光會聽、會講也沒有用。我們必定要學到把佛法深入心中,而且以身作則去力行;實行以後,才會有真正的體會。

再說經文裡的「奉道」,是指從心念上去體會、推究心源。在《四十二章經》的一開始,便已提到「識心達本」,就是希望我們能在念念之中尋找心源;心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問: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否合於正道?有沒有違背道理?若不時時警惕自心,心源就會迷失。

這短短幾句話,包含了極深的道理。佛陀是大智慧者,能夠教化當時及未來一切眾生,我們要謹記佛陀的教誡,抱持「守志奉道」的心,不要只是「博聞愛道」;因為佛性原本就是要以心會道,若是向外追求容易落入迷途,使心更雜亂!如此,心意就無法堅定。

但並非要捨棄道理、不聽聞佛法,而是由博聞愛道返回到「守志奉道」。就像前文所說的,聽了以後要好好地深思,思考清楚後再去實行,實行後再說給別人聽;不要只是學講或聽法而已,必定要放下名利心與文字相,專心一意恆持力行,不要一暴十寒,這樣「道」才會弘大。

第十章 喜施獲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這段經文,教我們要隨喜功德。有的人做善事,喜歡自己做;以為自己做的才能得福,讓別人做,自己就沒有福,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學佛,要有「自做、使人做,自學、使人學」的精神。因為個人的力量有限,能夠集合眾人之力成就事業,才是無量功德。

所謂「施道」有三種方法,也就是平常佛教所說的「三施」:

(一)資生施——資生物是人生的必需品,一欠缺就無法生存。譬如現在的慈濟工作,對照顧戶(貧戶)佈施食物,使他們得到飽足;或對貧病、寒凍的人施予醫藥、衣物等等,這些就是資生施,也叫做「財施」。

(二)無畏施——他人遭受災難時,協助他脫離苦境、使他們得到安定,就叫做「無畏施」。有些人雖然財物不缺,但在精神上卻遇到打擊而惶懼不安,這時若能給予安慰、鼓勵,這種心靈的支持,稱作「無畏施」。

比如:在突如其來的災變中予人安慰,並解除他們身心的苦難,使他們心寬、無畏,這些都是無畏施。

(三)法施——兩項是一般性的社會工作,而「法施」則是超越世俗的精神資糧。人生苦空無常,三界有如火宅。有些人盡管一切都很富足,但卻無法得到永恆自在的快樂。這時唯有引導他們修學佛法中的「三無漏學」——戒、定、慧,讓他們開啟心門,止惡行善,才能脫離三界火宅,得到身心徹底的快樂。

而且,對於功德不要有獨佔心,如果我們沒有獨佔心,自然就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有些人知道行善有功德,就很認真去做;但是看到別人也要幫忙時,心裡就很擔憂,他認為:「自己做,功德都歸我;你來幫我做,功德不就被你瓜分了嗎?」這就是不明道理、智慧未開的人。

其實,個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少呢?慈濟能夠發展至今天的規模,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可能嗎?不可能。一定要集合很多人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理想。

我們做好事,別人歡喜讚助:別人做好事,我們也歡喜讚助,彼此鼓勵、歡喜讚歎,這就是功德。有時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別人做到了,只要是善事,我們同樣歡喜讚歎,這樣的隨喜,也是功德。

「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佛陀在此舉了一則「火炬」的譬喻——人就像一支蠟燭,在黑暗中一支蠟燭的光亮足夠照明嗎?當然不夠。適時如果有成千上萬支蠟燭從它那兒引火,結果,對原來的蠟燭並不會有影響,反而增加了室內的光明。

總之,學佛的人,心量要寬廣,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這些經文都很簡短,每一段都可以作為日常生活、語默動靜修行的借鏡。大家若能熟背即可入心,並能靈活運用。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第十一章說明「供養福田的勝劣」;種福田的方法,從理上而言皆平等,從事相上來說則有差別。在「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境界之前有:惡人、善人、持五戒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捨、阿羅漢、辟支佛這八種境界。福田是一種比喻,如世間稻田,一粒谷種可長成一株苗,結一串稻穗、約有幾百粒的谷子;這裡的福田是指心田,種一福因,可收百福,供養佈施可得大福報,但因對像不同,所得之福也有不同。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飯,是「佈施」的意思:佈施一百位惡人的功德,不如佈施一位善人的功德。以此類推,一直到供養一位三世諸佛,勝過供養百億辟支佛,等於是供養一「三世諸佛」的功德,勝過佈施千千萬萬億惡人的福。

前八種是從「事相」來說,也配合修行的次第,到了第九種「無念無住、無修無證」,則是從「心」和「理」來說。但因凡夫的心還沒有通達一切諸法,所以必須從事相中入「理」,才能了解「念本無念」的真義。

「無念」,念而無念,就是沒有住著心;佛陀依次第教導我們,最高的境界是修而無修,沒有「我修行已得道成功」,也沒有「我能教人或輔導他人」的執著念頭,因此可以利益很多人。而凡夫則處處執著、時時「有念」,因此無法了解「無念」的境界,仍需不斷地精進思惟、體會佛心,才能更上層樓。

「無住」的意思是:聖者因為不忍眾生苦,所以,不住「常樂我淨」的寂光土而倒駕慈航、隨緣度眾。所以,他對眾生的恩情、他的境界勝過三世諸佛(指藏教佛果),聖者在過去世曾一次次漸漸地修行,直到佛的果位而至寂光土。然而,佛陀為了度化眾生,不住果位而倒駕慈航,這叫做「無住」。

「無修」也是指佛的境界。有人說:「我們本來就有佛性,還修什麼呢?」其實,如果我們能體解佛的境界,就可以從凡夫地頓超佛境,而不必再一地一地的漸修。問題是:就「性」來說是佛,但以「行」來說,往往不是佛言佛行。就如現在叮嚀大家要斷「結」: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可是離開講堂後,那些「結」很快又會打在一起,像這樣,怎能說是「佛」呢?

因此,自性無著的佛,為了教導愚迷的眾生而倒駕慈航回入娑婆,用修行的經驗、方法來引度眾生,他為了教導眾生如何修行,才現「八相成道」(注),讓我們知道:佛陀也同樣生於人間,看到世間的無常而生起厭離心,進而發心修行,示現成佛的過程。

「無證」指已經證悟佛性,不需要再修證的境界。但是,這些境界並不是「有念有住、有修有證」的我們可以了解的,所以才要下功夫好好的修學、印證。

正如〈第十章〉中說的,只要點燃一支火炬,就可以引燃百千支火炬而不失其原有的光明。同理,佛陀的法身雖然遍滿虛空,但為了引導迷茫中的眾生,所以再來世間,引度群倫。

眾生因為無法理解平等法,也就無法了解眾生與佛平等的境界,因此才在平等法中分別勝劣。有些人認為:供養佛陀就會得到庇佑,福報會很大;這是有求、有計量的心,也是眾生的差別心。

其實,人和佛是平等的,只不過佛和人的修養不同;人的惡習,佛已完全斷除;佛的福慧,人卻還沒有具足,差別就在這裡。不過,縱使是乞丐、貧民也有成佛的可能,佛在過去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期間,歷經了六道中無數種不同的身形,甚至示現為乞丐、貧民或畜生道的鹿王、猴子也曾經歷過,可見眾生的佛性本自具足。

所以,不論什麼身形、階級,都有佛的本性;只要我們心存尊重恭敬,勤於佈施修慧,自然就有功德;而且,尊重到什麼程度,功德就大到什麼程度。

註:八相成道:指佛陀降生、度世的過程——一、降兜率相;二、托胎相;三、降生相;四、出家相;五、降魔相;六、成道相;七、說法相;八、涅槃相。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佈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這段經文,說盡了世人好逸惡勞,順物慾迷情容易、逆之則難的習性。「順物慾迷情」是指隨順世俗名聞利慾人情,也就是「迷情」。一般凡夫勞勞碌碌追求五欲、情愛名利,這是沉迷的私情,將會引人墮入生死輪迴,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很少人會考慮到後果,大都是短視地沉迷在世俗的情慾上,這樣就隨波逐流了。因為這是錯誤的迷途,所以佛陀勸化眾生要及時醒悟,不要隨順私己迷情。

在這裡,佛陀列舉了二十種「難」:想行善的人,環境卻有重重困難;有的人財力足夠,卻有自心重重的障礙;也有人縱情附勢等等毛病。要除去這二十種毛病很困難,就如逆流而上,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可見要逆生死之流,遠離五欲迷情,也是十分困難的。

然而,是否真的「難」行呢?世間人往往在出發之前,就預設路遠難行而放棄,這樣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想要逆迷情確實有重重困難,但是一切成功的事業,都是在不畏艱難中創造出來的;如果畏難,便無法成就事業。只要我們能真正發深廣心(即守志奉道的心),則天下無難事。

如果一味隨流附和世俗之情,即使是容易的事,也會變得複雜。所以我們學道,要學真道,不要學迷情俗道,只要能發心對治,難行的反面,便是大道無礙。我們現今勞心勞力,雖然會覺得很苦,但也蘊藏著寂靜的快樂,所以不要貪迷一時的世間情慾,而種下無窮的煩惱根。

下面舉出二十種難事:

(一)貧窮佈施難。貧窮的人,物質上都非常睏乏;但是他若能在刻苦中盡力佈施,縱然只是少許的奉獻,福報仍是很大。

譬如佛門中出家眾穿的衣服,背後都有一塊「印」,這是為了飲水思源,感念佛世時一位貧婆虔敬的供養心。

佛陀在世時,一些國王、大臣、長者等富裕人家,經常來供養佛陀。有一次佛陀外出托缽,一位貧困的老太婆看到佛陀時,激動地跪在佛陀面前,哭得很傷心。佛陀問她有什麼困難?老婦人抬頭說:「佛啊!我沒有遇到困難。我雖然貧窮,卻活得很安心!因為我能生值佛世,與佛踩在同一塊土地上,所以我很高興。但是卻也感到十分慚愧,因為我無力供養您!」

佛陀說:「妳也可以佈施呀!」貧婆說道:「我身無長物,要用什麼來佈施呢?」佛陀說:「只要妳肯發心佈施,任何東西我都歡喜接受!」貧婆回頭看看自己,拉拉身上的破衣服問道:「佛呀!我身上只有這件破衣服,可以嗎?」佛陀回答:「可以。只要衣服上的一角,我就很歡喜了!」貧婆聽後,很高興地撕下衣角上的一塊布供養佛陀,佛陀立即將那塊破布搭在身上。

佛陀回去之後,告訴阿難:「阿難!佈施這塊布,比佈施千萬疋布的功德還大,因為她已盡其所能!從今以後,每個弟子都要紀念貧婆這塊布!」從此,凡是佛門弟子,衣服的背襯都右、一塊「印」,以感念當年佛陀領受貧婆供養的那分「心」。如此貧窮困苦,想佈施的確是困難,可是只要真誠有心,也非絕對的困難,這便是「貧中之富」的人生。

在慈濟世界裡,常可看到有些清貧的人,他們深知貧窮的困苦,所以稍有能力時,也願意幫助比他們更窮苦的人,因此十元、二十元也很樂意盡力佈施,這也是為自己種福田。反觀有些富有的人,要拿出財物來佈施,卻比較困難,因為他沒有嘗過貧窮的滋味;再則,佈施的錢捐少了,覺得太小氣,不好意思;錢捐多了,又捨不得。所以富人反而較難發心佈施。這正是一種慳貪的心理,亦即所謂「富中之貧」的人。

(二)豪貴學道難。富貴人家要學道,如同佈施一樣困難。因為富貴人家生活享受,無法體會貧困的苦境。有的常與達官顯要為伍,紙醉金迷地應酬;如此,怎會有機會學道呢?因為他們不覺得苦、不知學道的可貴,所以財富名利未必是福,他們常常在迷情的境界中打轉,因此學道較困難。

(三)棄命必死難。一般人最重視的是生命,任他再貪愛世間的一切物質,一旦生命受到威脅,他同樣會捨棄物質以求保命。所以,有些人為了身體上的享受,往往畏懼身心的勞苦而不肯學道。但是自古以來,沒有聽過惜命畏死的人真能長生不死,傳說彭祖活到八百二十歲,但是如今何在?就算真有八百二十歲的壽命,照樣有結束的一天。所以,任憑你怎麼重視生命,都無法長生不死!

學佛人要有「殉道」的精神,將生命奉獻給宗教。例如:我們現在有中文佛經可研讀,要感恩過去的高僧大德,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千辛萬苦到印度取經,由於古時代的中、印交通非常不便,但是他們克服了「棄命必死難」的關卡,才能帶回珍貴的三藏十二部經。

有心學道的人如果太執著於身體,道業就難以成就。人生無常,我們應好好利用身體而力行、成就道業,才能趨入涅槃,慧命長生。

(四)得睹佛經難。現代的印刷業十分發達,發心印經的人也很多,很容易可以取得經書,為什麼還會「得睹佛經難」?因為佛經道理深奧、文句艱澀,不易理解,一般人往往看不懂。而且,佛經中有很多警惕世人的語句,不看則已,越看越煩惱:因為許多令人趨之若騖的事,在佛經裡都明文禁止,所以有些人就乾脆不看。

還有一些人佛經看歸看、聽歸聽,卻沒有用心徹底地研究思考;這和沒看、沒聽又有什麼差別?所以聽聞佛法之後,能好好地體解護持,甚至「得一妙法而拳拳服膺」,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五)生值佛世難。成就一尊佛,必須經過好長好長的時間。經中說自釋迦牟尼佛到未來的彌勒佛,中間就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而我們現在距釋迦牟尼佛離世,才二千五百多年而已!離彌勒佛下生人間還有好長好長的時間,那時我們能否與佛同世?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但是佛陀曾說:「若能奉持我的教法,雖離我千里亦與我同室無異,雖離我千年亦與我同世無異,若不深入研究聽聞佛法,縱使與我同室,也與千里距離無異。」所以,我們若能依照佛陀遺留的教法,腳踏實地的實行,那就與佛陀在世沒什麼差別。

(六)色忍欲難。物慾當前,不沉迷也難。財、色、名、食、睡,這些嗜欲是人之常情,人們不能自主地一再追求,在五欲漩渦中團團轉,起惑造業,順迷情而流轉生死,說來實在很可怕。有智慧的人應該平心靜氣去觀察,其實,世間一切欲樂在事過境遷之後,究竟能殘留多少意義?歌台舞榭、一陣喧囂娛樂之後,究竟快樂的感覺能保持多久?又如私情小愛,當時或許覺得很快樂,但是情越濃、愛越深,往往痛苦也越深。一切的埋怨、仇恨,常常是由最親近的人所造成。所以,「小愛」能有幾許喜樂呢?一切欲樂,只是過眼煙雲啊!

《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所感受的、看得到的一切,就像夢境或水上的泡影般稍縱即逝:因為縱欲過後,留下的只是如幻的印象,摸不到、也觸不著。哪怕再高的地位、再大的名利,一切的快樂只不過像一場夢,也像草上的露珠一樣,陽光一照射後,很快就會消失了;也像閃電般,剎那一閃就過去了,這都是「無常」。所以修學佛道者,要能忍色忍貪慾,常以「一切有為法……」等四句偈來警惕、鞭策自己。

(七)見好不求難。人都喜歡追求好的事物,凡是他人所享受的一切美好的境界,而自己也跟著盲目地追求,這就是虛榮心的表現,而凡夫卻無法自制!

我們若能好好地靜心思惟、觀察,貪求物慾的心自然就能降伏。世間愚昧凡夫情不自禁,易被誘惑而隨順「愛慾」,就佛法而言卻是癡迷煩惱的苦源;常比較別人住高樓大廈,隨心所欲享受福樂,而自己是不是也有這些福分呢?的確是「見好不求難」,貪求即痛苦,如能知理知足、守本分,則愚昧的貪心、虛榮心自然就會消除。

(八)被辱不瞋難。受到屈辱而不瞋,的確是很難,一般人都有好勝心,希望自己勝過別人,這也是凡夫心。第八章提過「惡人害賢者」,賢者應該坦然不作響應,在遭人侮辱時,我們若能提起憐憫心寬恕對方,自然不會生氣,不會怨憎:對方屈辱不了心寬的人。所以與人相處,若對方起瞋心無明時,不要和他針鋒相對;要用寬恕的態度來處理,如此瞋心自然會平息。若和對方一般見識,瞋火延燒入心,即苦不堪言。

(九)有勢不臨難。權勢當前而不執取,著實也難。一般人都不甘卑微,總是要追求顯赫的地位;可是在如願之後,能夠不驕傲不炫耀的人,實在不多;若是有很好的地位等著他,而他完全無意爭取,這對凡夫而言,也是非常的難,這就是「有勢不臨難」。世間的一切五欲,就像清晨草上的露珠一般,很快就會消失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在得意時不要忘形,要更加謹慎,才不會得罪人;進而超越財勢、功名的誘引。

(十)觸事無心難。遇事能保持平常心,無罣礙、不執著,確實困難。一般凡夫,常將人我是非、得失擱在心上,導致內心無法開朗。須知事境如夢,若是過於計較是很痛苦的事。因此,我們不要將過去的事一直放在心裡盤繞。內心有煩惱就無法吸收清新的妙法;因為心不專、意雜亂,真正的佛法就無法攝受銘心,所以要體悟因緣生滅,切莫觸事而「心隨境轉」。

(十一)廣學博究難。要研讀經論、徹悟義理,實非易事,佛法如大海,又深又廣,有些人雖然發心修學,卻不認真推究深奧的佛理,只是聽經、讀經,道理並未心會意解,也無法運用於人、事、物中,這和沒有讀過差不了多少。如何能與法理合一?必須身體力行,才能與理會合。所以說「廣學博究難」,光學而不實行,只是徒勞無功。學了要實行也頗為困難,但是只要學道者「守志奉道」,自然「難亦非難」了。

(十二)除滅我慢難。凡夫愚昧自大,當小有成就時,容易生起「我慢心」,表現出驕傲的態度,這並不是修學者應有的心態,真正的修學者要能捨離我慢心。俗話說:「稻子越飽滿,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半生不熟的稻穗才會挺直不垂;同理,人學得不徹底才有我慢心。正如一畦肥沃的稻田中,若摻入稗草,就會妨害稻禾的成長。因此,「學」是要修養自己,不是要賣弄口舌,更不是為了名利。若是為「名」而學,就會生起我慢心;若為修養而學,自然能破除我慢。

(十三)不輕未學難。佛陀曾經說過,世間有四種力量不可以輕視。一是火苗雖小,不可忽視。因為小小的火種,可以燒盡千萬甲的山林,也會讓都市中的高樓大廈付之一炬。所以盡管火苗很小,力量卻很可怕,因此不可忽視。

二是龍雖小,不可忽視。以前的人說龍有覆雲降雨的力量,對大地萬物影響至鉅,所以不可忽視。

三是王子雖小,不可忽視。在帝國時代,王位代代世襲。王子雖然幼小,長大後卻能掌理一國之政,所以不可忽視小王子。

四是沙門雖小,不可忽視。小沙彌從小就在寺院中修學佛道,長大後成為法師,可宣揚佛法、度化眾生,對佛教的影響很大,因此不可輕視。

有些人自以為學得夠多了,就輕視那些初學的人,這是因為他們不知「不可忽視」的道理。現在既然知道了,便不可「倚老賣老」而加以輕視。

(十四)心行平等難。眾生皆有佛性,學佛者應等視一切眾生。一般人卻很難有平等心,對親近的人即生「執著心」,特別關愛照顧,但無法以同等的愛心來對待疏遠的人。

修行就是要擴大愛心,從世情的分別中,推廣到無色之愛,將所有的蠢動含靈,都視同「未來佛」般地愛惜與尊重,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若能達到這種境界,才是「心行平等」。

(十五)不說是非難。眾生由於有人我的見解、好惡之心,而有是非的分別。例如:一般人都喜歡聽好話,明知「巧言令色,鮮矣仁」,明知「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卻偏偏不愛聽忠言而喜歡被獻慇勤,這就是「是非」心。

雖然人要脫離是非很困難,但是學佛人就是要將「難」轉為「不難」,若能撥開成見,化小我為大我而等視一切眾生,則一切均是佛法。

(十六)會善知識難。有人說:「名師出高徒」,真正要能成就道業,就要親近嚴師,也就是善知識。但是一般人由於個人的情見在是非中,讓人教不得也罵不得;對於真正能引導我們體會真道的善知識,反而「敬而遠之」不願親近,所以說「會善知識難」。

然而善知識果真難遇嗎?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與人間,如果能時時敞開心胸、謙沖好學,縮小自己而愛護他人,那麼即使是小孩的一句善言,也有很大的啟示。如此,世間一切萬物形態,哪一個不是我們的善知識呢?因此真正的叢林必須有道氣和清規,而且要嚴守規律,懂得分辨是非,才能會見真正的善知識。

(十七)見性學道難。「見性」就是會道。我們學佛,一定要學真實的實相,也就是徹底了解自己的本性。

有很多學佛的人,大多是學在「名字相」上,只求會講、會看,能成名就好,這樣絕對無法會道。要如何才能會道呢?學佛人必定要守住一念真心;不可以有應付的心態,因為在入道之時,往往會有種種的魔障現前,所以必須抱持非成道不可的決心,才能衝過考驗而真正見道。

(十八)隨化度人難。學佛,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然已經立願「守志奉道」,必定還要「下化眾生」。因為唯有兼利他人,才是真正的佛道,所以要下化眾生,必須學很多道理,也就是「權實之道」。「權」是指權巧方便的方法,也就是適合眾生的根性,用各種方便的法門,引度眾生進入正法;「實」是一實相、明心見性。

因為眾生有種種的心欲及困難,想要解開他的心欲,就要用種種方法來解決他的困境。

唯有解除困境、看淡心欲,才能漸入佛法的正道;所以要利益眾生,必須廣學一切法門。守志奉道,並且博聞廣究,才能利益、度化眾生。

(十九)睹境不動難。人心,常會隨境而變化。有人說,修行要找一個非常寧靜的環境才能成就。其實,並非如此;礦山中的玉石,在開採以前雖然有玉質,卻因為摻雜土石而不值錢;黃金提煉前,在曠山中同樣沒有價值。要使玉石晶瑩剔透,使金礦有價值,一定要經過一番人工的錘煉、琢磨,才能成就它的美與價值;修行也是如此,能在人群中磨練,才是上乘的修行。

學佛一定要能達到「隨化度人」的境界;否則,無法真正體會十法界的境界。「十法界」是指:佛、菩薩、辟支佛、聲聞、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種境界。「佛」的境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將愛心普施一切眾生。我們若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境,這就與佛菩薩的心境相似,也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守志奉道。

「緣覺」的境界是獨善其身、心境清淨,觀照世間幻化的道理而體會四諦法門,也就是辟支佛的境界。「聲聞」是追求覺道和教理的小乘修行者。「天人」,是指在快樂的天堂境界享福的人。另外,還有「人」的境界,能守規行善,才能生於人間。而「阿修羅」道的眾生,喜歡發脾氣,不能忍耐,常常嫉火、瞋火攻心。「地獄」是極為痛苦的境界,人間也有很多地獄的境界,如往醫院、貧民窟走一遭,就可以看到病人、窮人身心遭受煎熬的人間地獄、餓鬼的境界,以上總稱為「十法界」,這十法界的境界,我們如果不在眾生中磨練、觀察,是無法體會的。

例如面對譭謗我們的人時,不要把他們當作是「惡人」,要視為「增上緣」,感謝對方有如洪爐般的對待,讓我們有磨練的機會;我們要將責罵當作鼓勵,把譭謗當作鞭策提醒,不可輕易發瞋而生怒,要在眾生中磨練沉著的心,修養寬恕心。若能如此,任何的境界現前,都無法動搖我們的心。反之,如果時常處在沒有外境干擾的環境中,就沒有機會練就一心不亂的功夫。所以,要調伏自心,不要隨境動心。

(二十)善解方便難。能適當地體會方便法確實很難,因為眾生的習性大多有偏執,有的執迷事相,有的迷於理論,所以不能事理圓融,易生種種煩惱,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原因。但是,如能曉了方便妙法則無難不解。

而學佛人,要如何運用善巧的方法教導他人呢?這就要先「會理」才能「用事」——要先在人事的境界中,觀察體解十法界的道理,並且身體力行,然後在理中施展權巧方便,以符合眾生的根機,使眾生容易納受。若能如此,善解方便也就不難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離這二十種難;所以,我們要時時不斷自我反省。若能在這「二十」種困難逆境中奮力上游,就能漸入聖賢的境界;若是隨順世情,就會順生死而無法自拔。

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鐵塊也要經過洪爐烈火的千錘百煉,才能成為利器;修學也是如此,唯有堅定心念、不畏艱苦,才能有所成就。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有些學佛的人往往捨本逐末,還沒有真修實學就想求「宿命通」;想知道過去未來的事情,這是錯誤的觀念和追求。

「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世時,跟隨在佛身邊的弟子,為免後學者求神通不成,反而走入邪途,便向佛陀提出這個問題——要用什麼方法修行才能證果、得知宿命?

佛陀在這裡提出糾正:「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淨心,即是漏盡、煩惱盡除、心無罣礙;人因為有欲愛——癡心、愛重、情迷,所以心不清淨。而學道就是要回復清淨的本性,守住學佛成聖的最初那一念志願,並終身奉行。

世間人往往行事顛倒,譬如為了一次「作醮」大拜拜,可以連吃三天清淨素、守不淫戒。但在三天的清淨戒之後,卻又大開殺戒,這樣根本沒有用。我們的修行,要終身守志,不能只發短暫的心,這樣才能回復清淨的本性。「可會至道」,在返回本性之後,就能與道會合,真正體悟佛陀的教法。

「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古時候鏡子是由銅或石器製成,制鏡時,都需要經過一番磨亮的功夫;磨得越光亮,照得越清楚。不過,一旦鏡面蒙上一層霧或染著塵埃,就無法清楚地映照出萬物的本來面目。

佛陀以磨鏡為譬喻,就是要我們好好的磨練、修行,若能觸境而不動心,人事塵埃才不會污染心鏡;也唯有修行淨心,去除煩惱,純良的本質才會顯現。

「斷欲無求,當得宿命。」愛慾若能斷除,心境自然明朗。因為愛慾會使人愚癡,無法認清現前的境界。眼前的事理都辨認不清了,要如何了解過去、未來呢?因此,一定要斷除愛慾;把現前的境界分清楚,要了解過去、未來也就沒問題了。

本章提問內容著重在「宿命、神通」;而佛陀的回答則重在「會道」。能夠了解道理、心與理會合,自然能知道宿命,也就是要我們好好地腳踏實地修行。

不僅佛教有這方面的探討,儒家也有一段類似的對話——弟子問:「敢問死?」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活著的時候,做人的道理都還不知道,何必問死後的事?同理,修行也是要踏實地去修持,不要一開始就只想求神通。

一個有修行的人,必定會了達宿命;而知道宿命的人卻未必真有修行。例如一些幫人算命的人,往往自己的命卻算不準。慈濟曾有一個救濟個案,案主原本以卜卦算命維生,他能預知問卜者未來會得到什麼功名或遭遇厄運,並為他們指點迷津;但是他卻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一生落魄,到後來還得被救濟,連他的後事也是慈濟代為處理。像這樣的「宿命通」,又有什麼用呢?

又如:「催眠術」就是讓被催眠的人忘掉現在的事,引導他說出過去生的事。另外,通靈也一樣,必須先讓現實的境界消失掉,才能通靈。這都不是自然的現象,而是邪術的一種。

不管是催眠或通靈,只是很短暫的時間,而且是迷昧的狀態,不是出於自己清楚的意識。修行若能修得應用自如、能克服誘惑,隨心所欲不踰矩,才是真正有神通。總之,必定要先修心、回複本性後,自然萬事無障礙;能明心會道,自然明白宿命,通達無礙,切不可捨本逐末,以免落入邪道。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適合者大。」

守志行道很重要。前一章是「淨心守志,可會至道」,這一章講到要立志、守真;若能守真奉道,同樣能與道會合。所以,修行離不開淨心、守志、守真。

「善莫善於真修,大莫大於實證也」,世間人行善有很多種出發點: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些人則是因一時憐憫而行善:雖然都名之為善,但是並非真善。要能行道守真,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懷,從自己的心,推到整個家庭,再推及社會、國家乃至普天下,腳踏實地去力行,並且無求無私,如此,才能稱為「真善」。

佛弟子問「什麼最大」呢?「大莫大於實證」,志與道相合就是大,任何事情,都是從立下堅定的志願開始。佛教所謂的聖人與凡夫,區別就在於志向。人若不肯立志則容易沉迷;若能堅定志向,如法實行,就能真正證入法的境界,這樣才叫「大」。志與道會合,應用後所得到的感受就稱為「證」,由實踐當中而去惑證真,這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大莫大於實證」。

總之,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名利或想逃避一切,而是要身體力行、自證教人,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若能言行一致,並能守住一念真心,就能達到真誠、至善、美滿的境界,這樣宇宙間一切的至善大道就能會合。

古人云:「理通,萬理徹。」志與道會合理就通,也就是法界體圓。何謂「法界」?宇宙間包括有情、無情,一切人事、物理的實相統稱為「法界」。「法」是宇宙一切諸法,「界」是分別的境界。十法界中,眾生的境界各自不同,但佛性不二。

例如十法界中「六凡」——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境界各自不同,但本性卻相同。墮地獄是自己造了惡因,而結下墮地獄的苦果;若是認真守志修行而到達佛的境界,也是自己所造的,所以,本性都相同,只是心靈境界不同。

凡夫因為迷失了法界、不能明白本性常住的道理,因而生起三業:起惑、造業、受苦,這就是輪迴的境界;修行,是為了徹法界的道理、覺悟法性的存在。所以,在了解佛法之後,要守志奉道,藉身體作載道器(修行的工具),將教法善加運用而不牴觸,這才能逐漸進入佳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智彗的花串》

平常心修習要領 平常心就是禪修者的慧心,實在太好,...

諦閑法師法語集

在寧波天童寺講法華經上堂法語 (師拈拄杖雲。)光照東...

飽滿的稻穗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

本煥長老的禪思語錄

◎ 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

100個記住--慧律法師法語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

妙湛老和尚法語開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於平常處見禪境。 3、為人要真...

星雲大師:勵志名言名句

1.做萬種事,可結萬人緣;利萬種人,能修萬種行。 2...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藥師法門的妙義

在這極忙碌社會裡,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事業、職業...

新加坡114歲壽星許哲拜會證嚴法師 暢談有愛不老

2011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新加坡國寶、114歲的人瑞...

命苦如何才能消業

有人問 :我這輩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業呢? 證嚴...

知足的人是最快樂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賢人爭罪,愚人爭理

曾經以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稱得...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回歸純真的本性

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

求「地藏水」有沒有效果呢

我是求過地藏水的,有沒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麼樣開...

得之不易的暇滿人生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思維暇滿人生》。如何來思維我們...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

舉心動念行為造作,舉頭三尺有神明

談到自然造化的法則,有時候你深信因果到這個程度,才...

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裡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

學法第一步要樹立正知正見

一、學法,第一步要樹立正知正見 聞慧,聞到了之後要去...

殺生業報因果實錄

序 「因果報應」是中國社會裡所熟悉的觀念,每遇善人...

學佛不為了生死,那是糊塗蛋

學佛,末法時期很亂,大家要用心簡別邪正。學佛是為了...

【佛教詞典】欲天

(界名)欲界之諸天也。有六重,稱曰六欲天。俱舍論八...

【佛教詞典】三惡

(一)指人之三種恶心。人有此三惡,故甚難加以教化。即...

【視頻】宏海法師《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宏海法師《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