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印光大師  2018/11/20  大字體  護眼色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潑,而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之本。

雖在昏迷倒惑具縛凡夫之地,直下與三世諸佛,敵體相同,了無有異。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以諸佛究竟證得,故其功德力用,徹底全彰。凡夫全體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於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

因惑造業,因業感苦。惑業苦三,互相引發。因因果果,相續不斷。經塵點劫,長受輪迴。

縱欲出離,末由也已。喻如暗室觸寶,不但不得受用,反致被彼損傷。迷心逐境,背覺合塵,亦復如是。

歸心堂跋

白話:

這個真心,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十方,靈通三世,圓融活潑,而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根本。

雖然在昏迷顛倒煩惑,具足繫縛的凡夫之地,當下與三世諸佛,平等相同,沒有差異。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因為諸佛究竟證得,所以真心的功德力用,徹底全體彰顯。凡夫全體迷失背離真心,反而承著這真心的功德力用的力量,對六塵外境,生起貪瞋癡三毒,造作殺盜淫三業。

因有煩惑,造作罪業,因造罪業而感得苦報。惑、業、苦三道,互相引起發生。因因果果,相續不斷。經過塵點劫,恆受輪迴生死之苦。

縱然想要出離,也沒有路途。譬如在暗室中觸摸到珍寶,不但不能得到珍寶的受用,反而被珍寶所損傷。眾生迷失真心,追逐塵境,背離覺性,合於六塵,也是如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淨土法門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們依然是講淨土緣起的第七門,就是為什麼說淨土...

星雲大師《從心的動態到心的靜態》

至誠感謝各位來到這裡聽聞佛法。我聽說昨天晚上有一兩...

心靈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飛翔

我出生於一個比較優越的幹部家庭,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幸遇大乘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

素食也是修心

素食不就是講飲食的問題吧?還有什麼其他的?當然不止...

心性上的體悟對學佛人有什麼重要性

問: 請師父談談關於心性上的體悟對一個學佛人的重要...

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

因果重重迭迭沒有窮盡

關於因果,疑惑的人還真不少,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歧路指歸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 時當末法,去聖時遙,人心陷溺...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為佛教的居士,我們應該怎麼起床呢?起床的...

宣化上人:念佛的人就是佛

很多人對念佛的法門都還不清楚,對念佛都很馬虎,功夫...

未悟的人,猶如瞎子一般

沒有悟的人,與大悟以後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佛像經書可以下載到手機嗎

問: 佛菩薩像和經書下載到手機裡可以嗎? 正如法師答...

文殊菩薩八字最勝威德心咒

文殊八字最勝威德心陀羅尼: 唵 阿尾囉吽 佉左洛 一、...

達照法師:人生應具備的三種境界

【人生境遇何須料,歲月無痕獨自游。 寄語如今營營客...

不要問佛法靈不靈,要問你自己誠不誠

初發心用功的人,對佛要求是那麼多,達不到滿意就怪佛...

【推薦】云何降伏其心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

戒貪得自在

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國王名叫多味寫,平日信奉九十六...

【佛教詞典】薄拘羅

梵名 Vakkula, Bakkula, Bakula, Vakula,巴利名 Bakk...

【佛教詞典】一回飲水一回著噎

禪林用語。每次飲水時皆噎在喉嚨,叢林中轉指事物之變...

【視頻】大安法師《四十八大願的類別》

大安法師《四十八大願的類別》

【視頻】宏海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概論

宏海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