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2015/06/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經》要求學人一晝夜或十晝夜「一向專念」。

徹悟禪師說:「念佛若能一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

既然惡人臨終遇善知識,教他念佛,十念也可往生,為什麼又要求一不心亂呢?《彌陀要解》對一心不亂,作了詳盡的解釋,文說:「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惑)思(惑)先儘,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世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圓至頓,以念念即佛故。」大師這樣解釋,對學人很有幫助。

為什麼要求學人持名要一心不亂呢?《要解》又說:「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這是持名要求一心不亂的理由。

離欲上人說:「全部佛法,歸結到一點,即是斷除妄念。」《楞嚴經》說:「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攀緣心就是妄想心。就是第六意識在起作用,妄念不能斷除,永遠不能出離六道輪迴。眾生生死分二種,即「粗生死」和「細生死」。人從出生到死亡,叫做粗生死,妄念生滅,叫做細生死。妄念不斷,生死難了。佛所製定的修行法門,如參禪、觀心、念佛、持咒,無非教人斷除妄念。佛說:「妄念若歇,歇即菩提。」當妄念歇下,妙明真性即會呈現出來。南懷瑾居士也叫學人要「善護念」,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元音老人說:「什麼是生死命根哩?就是我們的顛倒妄想啊!……當我們用功作觀或念佛,用到著力時,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孜孜兀兀,除佛念外,別無他念。這生死命根——妄念,即將終斷。到最後忽然根塵脫落,一心不亂,當下即親見真佛,生到淨土了。」

他又說:「現在我們就持名念佛法門來談一談它修法的奧妙。釋迦文佛默察末法眾生垢染深重,難以打開玄關識鎖,離苦得樂,從悲心中運用廣大智慧,巧妙地設一念佛法門,將一粒清淨佛珠——萬德洪名——安放在眾生妄染心中,密密轉移其顛倒妄想,從切近處斷其生死根株。而得心花開敷,見彌陀佛性,往生淨土。一切唯心造,而人不能無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貪、嗔、癡。念貪、嗔、癡則殺,盜、淫業起,生死輪迴無有止息。

佛乃因勢利導,抓住眾生不能無念的習氣,善巧方便地用一佛念來代替妄念,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將妄念轉為佛念,染心換為淨心,從而輕而易舉地往生淨土,出離生死。古德云:‘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蓮池大師云:‘念佛就是於眾生生死切近處(妄心)作最親切、最簡易的轉換。’我們如果不體察佛祖的深心和偉大的教導,認真以念佛的功行來改造自己,單靠依賴彌陀之願力接引往生,又怎麼能達到目的呢?古德云:‘單修(單靠彌陀願力)生西難,雙修(自己用功和佛力相應)生西易。’真是不朽的名言!

「我們明白了念佛的作用和生西的道理,就知道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確切不移,無可改變的至理名言了。上中下三根,不問哪種人,都須遵照這確切的指示,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統統攝在一句佛號上,綿密提持不絕,自然於不知不覺中將妄心轉化為佛心,與西方彌陀感應道交,打成一片,所以古人說:‘萬修萬人去。’」

念佛法門,雖說是易行道,從即生成就,現生就證得念佛三昧來說,似易而難。我有個同修講:「老師您開始講修淨土法門很容易成功,十念可以往生,老鼠、八哥念佛也可以往生,現在越講越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說:「說法要對機,對初念佛人,要說往生很容易,引其入門,就要告訴他,怎樣一步一步前進。好像學生一樣,對幼兒班學生說,你來幼兒班,有唱歌、跳舞、玩木馬、吃糖果,多開心。他就來了。如果一開始就談學習很辛苦,他就嚇跑了。這道理是一樣的,我現在仍舊在說十念可以往生。不過學佛,修淨土應從易處信入,難處下手,決定成功。」

再錄元音老人對「淨念」的開示:蓋「淨念」二字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以清淨心念佛,即為淨念,而是念佛功純,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時脫落,能所雙忘,空有皆泯之正念,方為淨念。

至於「相繼」,則又分靜中相繼、動中相繼與動靜一如等功夫深淺的差別。茲分析如下:

一、靜中相繼。念佛人念至能所雙忘,本性顯發時為初顯淨念。嗣後,因無始曠劫著相習氣深厚,不能每座都顯,須隔數周、數月甚或一年再現,此全視行人的根基與修行的疏密而定。此時行者須加勁精勤用功。使相隔時間漸漸縮短。由一年而數月、而一月、而數日,最後座座皆現;此為靜中相繼,相當於禪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階段,是為理一心。

二、動中相繼。靜中能時時相繼,遇境緣動亂時,又復打失,不能稱為真相繼。須在日常動用中磨煉,上而至於縱橫無礙,順逆無拘,如在靜中一樣,仍舊孤明歷歷,無有走著,方為動中相繼。但有時偶而忘卻,遇境而動,馬上即覺而歸空。此相當禪宗「保」字功夫的第二個階段功夫,是為事一心。

三、動靜一如。不管動中靜中,俱無走著,且無守法之心,純任自然。此相當禪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一階段,是為理事一心。

四、相繼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無,昔日所有玄妙奇特,一掃而空,鎮日如癡如呆,淡而無味,然無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當禪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階段,是為事事一心。斯真淨念相繼者也」。

以上是元音老人對「淨念相繼」分四個階段——理一心,事一心,理事一心,事事一心,也是運用華嚴哲理指導念佛的開示,要達到這一步相當不容易,但只要功夫深,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呀!

《要解》又說:「非持名妙行,何由滿所願證所信。」我們決定生淨土,一定要持名,才能滿所願,證所信,證明自己所信的淨土法門真實不虛,所以我決定把現有事務處理完畢,告一段落,有些任務都分配好。個人白天以念佛為主,晚上仍輔導青年佛子學習教理,做到念佛、學習、弘法三不誤,得「一心不亂」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他頭頂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攝念佛人行歸淨土

他曾是無諍念轉輪聖王的第二王子,與父共同發願建立淨...

如何消掉業障

消業障在佛法當中也算一個重要的科目,但是我們要有一...

被「鬼壓身」該怎麼辦

問: 弟子現在每天都在念佛、誦經,但隔三岔五就會有...

仗佛慈力,於此了生死大事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

先往生淨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們注意到,這十三代祖師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議、從本垂...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

念經、拜懺、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念經、拜懺、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

靜慮能得三種功德

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命濁」的由來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

【推薦】依止真實信心念佛,才會把光明顯現出來

我們手去摩頭的時候,產生那個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呢?看...

淨土學人要做鈍功夫

對淨土經典的熏修如果沒有達到熟悉的程度,我們的舉心...

比風水更厲害的命運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

寺廟對聯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廟: 上聯: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

為何很少有人夢見前生事

夜夢中多現生事,罕夢前生,何也?蓋夢以想成,想多現...

人身難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之時,一日,世尊以...

放下心靈的包袱

一個得道的高僧養了一條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給它餵...

文殊度屠夫

有一次,文殊菩薩示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聲佛

問: 淨土主要是持名憶佛拜仟,但我們平常要上班的時...

大安法師:能用念佛機代替助念嗎

問: 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

放生後動物會死,那又有何意義呢

問: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後動物一樣會死...

為什麼會有蚯蚓這類含蠢蠕動的濕生眾生

癸三、濕生相 看第三段的濕生相。濕以合感,就是他對某...

佛教法器的種類

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

【佛教詞典】寶樓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法中第六,觀極樂寶樓珠閣之相...

【佛教詞典】寰中

(780~862)唐代僧。河東蒲阪(山西蒲州)人,俗姓盧...

【視頻】慧律法師《如何理解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慧律法師《如何理解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視頻】妙華法師《菩薩戒的授持》

妙華法師《菩薩戒的授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