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四種供養因緣,使僧眾心生貪愛

2016/08/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四種供養因緣,使僧眾心生貪愛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有四種因緣會使大眾心生貪愛。是哪四種呢?比丘因為居士供養衣服而起愛著;由於乞食得佳餚而起愛著;由於床座、臥具而起愛著;由於居士所供養的醫藥而起愛著。因此,比丘們!有此四種因緣,令心有所貪染。

有比丘貪著所穿的衣服,當他沒有得到想要的衣服時,便起瞋恚心,念頭一直縈繞於此事。或者貪著食物,在沒有乞得或不稱心如意時,就心生懊惱、瞋恚,心中也不斷地想念,希望得到好食。或者貪著臥具、床座,得不到時便起瞋恚心,甚至還念念不忘。或者貪著醫藥,當他沒有得到所需的醫藥供養時,就會心生不悅,起諸想著而念念不捨。

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知道,什麼是可以親近的善法?什麼是不可親近的不善法?如果得到衣服時,極為喜愛而起貪著,這是不善法,不可親近;若得到衣服時沒有喜好或厭惡,心中不起貪著,這是應當親近的善法。乞食時,對於施主的供養,存有分別、好恶心,這不是善法,不可親近;乞食時,對食物的精粗好壞不生分別,這才是應親近的善法。同樣的道理,若施主供養床座、醫藥時,也不應有分別與貪愛,這才是可親近的善法。

大眾應當心無貪著、親近善法,除去心中的貪愛與一切惡法。當如此學習,方能使檀越施主獲得供養僧寶的功德福報,受用無窮,最終定能滅除生死輪迴而契入涅槃。」

世尊於是說此偈語:

「衣裳用布施,飲食床臥具,

於中莫起愛,不生諸世界。」

當時,在座聽聞世尊教化的比丘們,個個心生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一`苦樂品第二十九(八)》

省思:

《華嚴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靜菩提果。」眾生因為有貪愛、取捨等染心,以致生死輪迴無有窮盡。三世諸佛出現於世,就是為了教化眾生出離生死;為使檀越獲福而應供,與此因緣中心無分別,不生貪愛取捨,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信心銘〉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二六時中藉境練心,不生分別、處處作主,如此發精進心、長遠心,最終定能契悟菩提自性,成就道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王菲廣行布施結佛緣

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於北京,跟隨戴思聰老師學唱歌...

宣化上人:為何與道不相應

修道很久而未能與道相應,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妄想心在...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課

問: 弟子在醫院工作,很忙。請開示:如何定早晚課? ...

傳喜法師: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問: 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傳喜法師: 當今社會更好...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

防止著魔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

化妝的比丘尼

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

明心見性並不難,悟後起修才是個大問題

【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得念:得到正念,總持就是說...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被富貴逼落三途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官職做到禮...

勿貪非分之物

過分的貪慾,是很多人不快樂的根源。 沒車子時候,想...

【佛學漫畫】風塵女子迷途知返勤念佛,預知時至回極樂

生為女人,其業障已重。為女人而又墮入風塵,業障尤其...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

夢參老法師文殊菩薩聖誕開示

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日,我們紀念聖誕...

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師他講一個觀念很不錯,他說沒有實體,你要...

出家的真正意義

當今時代,一提到出家,許多人都抱著否定的態度,這是...

【佛學漫畫】認識無常

【佛學漫畫】無常...

佛陀處理眾生障礙三階段

(一)對治生死業障。 那佛陀陪著我們成長,要處理的第...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

往生的最低標準--第18願

經文往生正因當中,這個「十念必生」是為中下根機而發...

我為不信佛的父親助念

父親生前不信佛,臨終非常苦,在醫院裡接受種種治療後...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頭 佛法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展開來就是知苦、...

念這句佛號就夠了嗎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

未證無生法忍,濁世度眾無有是處

證到無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來這個世間就有宏誓的...

末法眾生修行的三個重大科目

圓瑛大師是我們中國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領袖,他三十六...

【佛教詞典】無表色

【無表色】 p1052 成唯識論一卷十四頁云:表既實無;無...

【佛教詞典】六字釋義

研究闡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意義之論題。唐代善導大...

【視頻】妙境法師《在定內可以修觀嗎》

妙境法師《在定內可以修觀嗎》

【視頻】淨界法師《聞法時內心要斷除這三種過失》

淨界法師《聞法時內心要斷除這三種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