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星雲大師  2015/04/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緣起」。人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托「緣」,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因此,佛教認為,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講到「緣」,所謂的「因、緣、果」,在「因」成為「果」的過程中,要有「緣」。如一顆種子擺到桌子上,它不能生長,因為桌子不是它的「緣」;種子種在土地裡,還需要有陽光、空氣、水分等種種的眾緣和合,才能生長、結果。所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因果之間,「緣」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

世間上,你可以什麼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緣果報,因為宇宙人生彼此都是互為因緣的存在。自然界中,小到一隻昆蟲,都需要有花草作為食物;一個人的存在,也需要士、農、工、商供給生活所需;甚至人的身體,也是四大和合所成。

如果你懂得因緣,在世間上做人,就要成就眾生、成就好的因緣,不要破壞、嫉妒他人;你打倒別人,自己也不能獨存。若懂得因果,便能明白一切其來有自,必須自我負責。認識因緣果報,即能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間萬有彼此都有相互的因緣關係。

《三世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因果是通三世,不能只看一時。

就如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華都市,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窮鄉僻壤營生,這不是命運不公平,或是有神明主宰,而是因緣果報不同。只要你肯努力向上,肯廣結善緣,不論你生長在哪裡,都能夠獲得善報,有所成就。

其實,因緣果報的原理很簡單,好比一個人過去在銀行裡存款很多,今生雖然造惡多端,你不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如果有人往昔負債過多,雖然現在做人善良,但欠債還錢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為他現在很有道德修養,就不用還錢了嗎?

善因增添功德,猶如存款;惡因減損功德,猶如負債,所以善惡因果,每一筆存入支出都是清清楚楚。惡人作惡還未受報應,是由於時候未到,不能光看這一世或一個段落,就妄說沒有因果存在。

再者,因果也有因果的理則。例如,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你要健康,就要保持身心的愉快,要過正常的生活,要有保健的習慣。如果你日夜顛倒、暴飲暴食,卻祈求佛祖來保佑你健康,則無異緣木求魚,因為不合乎「如是因,招感如是果」的真理。

若想要發財,就必須勤勞努力;想要有好人緣,就要多為人服務;要想有好名譽,就必須有道德、人格。須知經濟有經濟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佛教不是保險公司,因果不容錯亂。

佛教並不是「宿命論」,而是「緣起論」。佛教雖然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但更重視現世和未來的因果。而因緣本身空無自性,若從「諸行無常」、「緣起性空」的真理來看,過去的惡因雖已造成,但可以透過今生的努力來改變它,未來的善果也可以靠今世的修持而獲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反思我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眾生

等到臨死的時候,你一生所造的惡業,都到了秋後算賬的...

十不善業所招感的惡業果報

第一、以殺生業會感得壽量短促,多諸疾病。譬如人間有...

迦葉尊者的涅槃因緣

摩訶迦葉尊者承佛囑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傳。於是召...

婢女皈依三寶而生天的因緣

《雜寶藏經》經文: 爾時。捨衛國須達長者以十萬兩金僱...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慚愧,怕錯因果,...

【推薦】《了凡四訓》漫畫版

《了凡四訓》漫畫版...

慳財者世世貧窮,慳法者世世愚癡

這個慳就是耽,是愛的意思。不過耽比愛的勢力更強大,...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人無信不立

人講的話即成信,人無信不立。戀人彼此立下的山盟海誓...

人與人之間的道路有哪些

人生為了到達目的地,必須起程上路。路,是通往目標的...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是生命的根源,根據佛...

星雲大師《心理的病態》

每個人都有生病的時候,身體有病,就要醫生給看。我們...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卻是涵蓋一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為了考驗弟子們,對弟子們說:我現...

犯殺戒的過失

犯殺戒的過失,在大乘菩薩藏中,最大的罪過!絕菩提根...

曾國藩的教子之道

曾國藩(1811-1872)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

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讀經修行

一、讀經自利利人 說到讀經,就是在齊聲誦經。所謂「經...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若沒有個主宰,還是會入邪...

用恆河水洗澡

羅閱祗國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兒子長大後問母親:我...

心律法師:不要自尋煩惱

週一,孩子賴著不願意上幼兒園,蕭蕭好不容易才哄著送...

淨業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問: 淨業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嗎? 大安...

初學者怎樣保持道心不退

無常的道理,對初學者來講,是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

寶篋塔是什麼意思

問: 師父,咱們讀誦《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

我所鳥的故事

這個在佛經裡,有一個叫本生經的故事裡面記載。在無量...

【佛教詞典】修道所斷諸漏

【修道所斷諸漏】 p0903   瑜伽五十八卷十四頁云:如...

【佛教詞典】六通

三乘聖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

【視頻】普庵咒

普庵咒

【視頻】光孝菩提

光孝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