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竭誠方獲實益論講記

智圓法師  2013/11/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分二:一、世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二、佛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一、世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諺語說:「學人謙下的程度不深,在世間法上不會得到學問、技藝的真髓,在出世間法上也不會得到佛法的實益。」這話雖然短小,可以譬喻到世出世間的一切方面。

《大乘莊嚴經論》裡說:「下心為緣起。」「內心謙下」這是得到師長教誨、傳授的緣起。相反一句話是:「我慢高山,不出德水。(在內心傲慢的高山上不會出功德之水。)」所以做為學人心越謙下越好,只有謙下才能得到傳授,才會認認真真地受持奉行,也才能得到學問的真髓。

【夫世間大而經術文章,小而一才一藝。若欲妙義入神,傳薪得髓,藝超儕伍,名傳古今。而不專心致志,竭誠盡敬,其可得乎。】

就世間來說,大的經術文章、小的一才一藝(比如繪畫、書法、醫術、音樂、文學、雜技等等),如果想達到妙義入神、傳薪得髓、出類拔萃、名傳古今的造詣,如果沒有做到專心致志、竭誠盡敬,怎麼能達到呢?

【故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將通之。非鬼神之與通,乃精誠之極也。】

所以管子說:「思之思之,又重思之。」就是要達到學問、技藝、修行的高境界,之前會有一段徘徊不前、難以提高突破的階段。然而只要鍥而不捨地努力,一次不行就再修一次,一次不能透徹就再思維一次,只要精誠不懈地努力,就會有一時豁然通達。就在這思之不得的迷悶困惑之時,會有鬼神來幫他通。其實不是鬼神幫他通,是由精誠到極點而一旦貫通的。

比如紫柏大師20多歲時,有一天聽到僧人誦張拙的「見道偈」,念到「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時,就說:「錯了!應當說‘方無病’、‘不是邪’。(當時他以為是僧人念錯了,應當是「斷除妄想方無病,趨向真如不是邪。)」僧人說:「你錯了,他沒錯。」這一下紫柏大師大惑不解,在牆壁上到處寫這兩句,疑到頭面俱腫的地步(就是他解不開這兩句,參到頭和臉都腫起來)。

有一天用齋時忽然開悟,頭和臉上的腫脹當時就消掉了。

這也是精誠所至、豁然開悟的好例子。

【漢魏昭,見郭林宗。以為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因受業,供給灑掃。】

漢代的魏昭見到郭林宗時,認為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就是教授經學的老師容易遇到,自身已經成就道德、修行堪為人師的相當難遇到。因此就依止郭林宗學習,侍奉老師,做供給、灑掃等各種事務。

【林宗嘗有疾,命昭作粥。粥成進之,林宗大呵曰,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為粥復進,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變。林宗曰,吾始見子之面,今而後知子之心矣。】

有一次郭林宗生病,叫魏昭做一碗粥。做好了粥端上來,林宗大聲呵斥說:「給長者做粥,不用心恭敬奉事,這樣的粥怎麼吃!」

魏昭二話沒說,再去做粥,又一次端上來。郭林宗又再三呵斥。魏昭仍然臉色不變。郭林宗說:「我當初只是見你的面,今後我知道你的心了。」

這就是在依師求學時,像僕人一樣,無論老師吩咐什麼,都遵從去做。即使受到責罵,也不改變溫順、敬重的心。這就是內在真正有對老師的恭敬。

【宋楊時,游酢,師事伊川。一日請益時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覺曰,賢輩尚在此乎,歸休矣。乃退,門外雪深尺餘矣。】

這一段是古代有名的「程門立雪」的故事。

宋代的楊時和游酢拜當時的大儒程伊川為師學習。有一天,兩人來老師這裡請益,時間很久,程伊川忽然閉上眼睛睡過去了。兩人在旁邊侍立不敢離開。很久時間,伊川忽然醒過來說:「賢輩還在這裡!天色已晚,回去休息吧!」兩人告退出門,門外已經雪深一尺了。楊時和游酢這樣尊敬老師,終於成為一代大儒。

這裡大家要知道,尊師和重道密不可分,由於重道就必定尊敬傳道的師長;由於尊師,就會把老師所傳的道受持在心裡,不敢忘失,也就能傳持法道,得到法的真髓。

【張九成,十四歲游郡庠,終日閉戶,無事不越其限。比捨生隙穴視之,見其斂膝危坐,對詩書若對神明,乃相驚服而師尊之。】

宋朝張九成,14歲到郡裡的學校讀書,整天閉門在屋裡,沒有事不越過門檻。

旁邊住的學生從牆壁的縫隙裡偷看,想知道張九成在幹什麼。只見張九成正襟危坐,對詩書如對神明(就是他對聖賢的詩書非常恭敬,沒有絲毫懈慢)。大家互相驚嘆佩服,都尊重地以張九成為師。

後來張九成仰慕禪宗,有一天夜晚上廁所,正提「柏樹子」的話頭,聽到青蛙叫而契入。以後又在徑山拜見大慧宗杲禪師,由禪師指點,得到大自在。

【此四子者,所學乃世間明德新民,修齊治平之法。其尊師重道,尚如此之誠。故得學成德立,致生前沒後,令人景仰之不已。】

這四位所學的是世間明德新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法門,他們尊師重道尚且如此至誠,也因此能夠成就學問、建立道德,致使生前歿後讓人景仰不已。

【至於弈秋之誨弈也,唯專心致志者勝。痀僂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

前一典故出自《孟子》。這是講古代的圍棋大師「弈秋」,當時有兩個學生依止他學棋。當弈秋教棋的時候,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心聽弈秋的教誨;另一個學生心不在焉,心裡想著:天鵝要飛來了,我怎麼拿弓箭把天鵝射下來。

這兩個學生雖然依同一個老師聽同樣的教棋,但後一個學得不如前一個好。這並不是兩個人有智力上的差別,而是由於專心致志才能學好。

後一則典故出自《莊子》。這是講: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們出遊楚國,從樹林裡出來,見到一個駝背老人正舉著長竿粘蟬,像在地上拾取一樣方便。孔子問:「你的技藝這麼高超,有門道嗎?」他說:「有門道!經過三、五個月認真苦練,在長竿的竿頭迭起兩個丸子不掉下來,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迭起三個丸子不掉下來,差不多十次只有一次失手;迭五個丸子不墜落,那就跟在地上撿東西一樣自如,我的身體就像木樁,舉出的手就像枯樹枝!即使天地之廣、萬物之多,而我身體絲毫不動,在我心前只有知了的翅膀!怎麼會不成功呢?」

孔子就回頭對學生說:「所謂‘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說的就是這位駝背老人啊!」

因為在他的心前只有知了,再沒有別的,當然就跟撿東西一樣百發百中。

【由是觀之,學無大小,皆當以誠敬為主。】

從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世間學問不論大的經術、文章,還是小的一才一藝,都應當以誠敬為主。

這是教導我們要把重點放在誠敬上。內心能注重誠敬,加上日積月累的串習、歷練,就一定會有所成就。佛經上有一句名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指專心致志地投入,把心力凝聚在一點上,就一定會綻放智慧的火花!不論學什麼都一定會有所成就。

二、佛法上竭誠方獲實益

【而況如來於往昔劫中,欲令眾生,同成覺道。以無緣種,莫由得度。因茲普現色身,垂形六道。種種方便,隨機利物。千門具啟,一道同歸。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對於世間的學問、技藝尚且要竭盡自己的誠心,何況是如來所說的聖法,更應當竭盡誠心地來受持。這又要通過了解聖法的來源、功用以及對於自己的恩德來做為引發的途徑。如果能仔細思維而深深地認識到這些,就自然而然會發起恭敬尊重聖法的心理。下面我們就從聖法的來源開始講起:

這要說到釋迦如來在往昔劫中,為了度脫一切在迷惑中的眾生同成無上覺悟,而立下菩提誓願,並且著手考慮度脫眾生的方法。度眾生需要有因緣種子,沒有因緣種子,對於無緣之人是無從度脫的。因此發下普度眾生的大願之後,就開始和眾生廣結善緣。於是,就從法身中化現無量色身,普遍化現在六道當中。只要哪裡的眾生有緣、可以以哪種身度脫,就現那種身,就像觀音菩薩普現三十二應身那樣,以種種方便順應眾生的根機而做利益。

由於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這樣的話,菩薩就如同大醫王,為治療眾生千差萬別的病,而開設無量法門來做接引。雖然所施設的法門無量無數,但最終一道同歸,都歸於一乘真實義,歸於真如實相。

在度眾生的時候,針對眾生還沒種下善根,就首先給他種善根;看到眾生種了善根還沒成熟,就設法引導他成熟;觀察到眾生善根已經成熟,就使他直下解脫。而且,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比如現出家身、在家身、聖人身、凡夫身、男身、女身……,或者現器世間山河大地等的身。總之,什麼都可以化現,只要能利益眾生。

【雲布慈門,波騰行海。六度齊修,四攝普益。】

這是指廣大地行持六度、四攝等的菩提行海,為無量有緣眾生拔苦予樂。

「雲布慈門」,就是指佛因地的慈悲如同空中的雨雲,把雨水降在眾生心田上,滋潤成熟他的善根。總之就是以種種途徑、種種方式給予眾生利益安樂。

「波騰行海」,就是指佛因地所行的菩提行,猶如大海波騰浪湧一般。「海」表示無量,「行海」就是從佈施到般若之間的無量菩提行。不僅自利方面修持一切六度萬行,而且攝持眾生方面,以佈施、愛語、同事、利行四種方便普遍饒益一切眾生。

總之釋迦佛從因地發起菩提心之後,累劫當中積功累德,行持了自他二利的無量菩提行。

【其佈施也,內外俱舍。所謂國城妻子,頭目髓腦,身肉手足,歡喜施與。故法華雲,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不是菩薩捨身命處。】

單拿佈施這一項來說,可以說是「內外俱舍」。只要對於眾生有利益,無論外在的國家、城池、妻子,內在的頭目腦髓、身肉手足,都歡歡喜喜地捨給眾生。所以《法華經》說:看這三千大千世界的廣闊區域裡,下至沒有如芥子許的地方不是菩薩捨棄生命之處。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任何一處都曾經有過菩薩為利益眾生而捨棄生命的事蹟。(這裡菩薩是指釋迦佛的因地。)

從佈施這一項推展開來,六度四攝所包含的各種菩提行行持了多少呢?實際上行持了無法用數字衡量、用語言描述的菩提行海!

【夫如來為眾生故,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廣行六度,普結緣種。待其機熟時至,然後示成正覺。宏開法會,普應群機。上根則顯示實相,令其誕登道岸。中下則曲垂接引,令其漸次熏陶。】

像這樣,釋迦佛為了利益眾生,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極為漫長的時間,修過無量無數的六度萬行,和世間的無數眾生普遍結下了甚深因緣。

等到眾生的機緣已經成熟時,就在這個世界示現成就正覺,以八相成道的事業度脫一切眾生。也就是在金剛座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徹證成佛之後,49年中不辭辛勞地講經說法。期間開過無數法會,說過無數契經,普應當時眾生的根機。

眾生的根機實際上有無量無數的差別,大體上分成上、中、下三種。上根人由於宿根已經成熟,所以對他就直接顯示實相,讓他立即登於道岸。中下根人還沒成熟,就對他說一些方便法,讓他逐步地趨近,這叫「曲垂接引」。這樣使得他漸次成熟。

他的根種成熟需要一定時間的熏陶。就像種子上的勢力由不斷地滋潤而到量之後,就能一遇因緣便破土而出。人的心也是如此,要由教法的熏陶而培養成熟。最初教法熏到心裡的時候,感覺很生疏,但是越熏越熟;熏久了就會開發,這叫「漸次熏陶」。熏陶好了就成為法器,就可以「開權顯實」,直接說實相法了。

【顯密權實,偏圓頓漸。隨機而施,相宜而用。乘雖有三,道本無二。】

佛所說的顯密、權實、偏圓、頓漸等各類法要,都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做的施設,都是以「相宜眾生的根性」為原則而採用的方法。

乘是一個比喻,比如過去的四輪馬車,它能把人從起點運載到目的地,這就是乘。「道」是指實相、本體、理體或者本性。「乘雖有三,道本無二」,就是說:乘雖然分成了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種,但最終證入的實相實際沒有兩種。

小乘根性的人暫時不堪接受大乘法,所以就先給他化現一個城市,讓他在那裡得到休息。也就是由於怖畏生死的緣故,首先讓他進到化城當中,這樣就安穩了,脫離生死了。但這並不是到達了究竟,因為還沒有徹證到自性。等時節因緣成熟時,還要從頭趣入大乘,最終徹證本性而成佛。所以一切眾生都有這個心性,最終也都同證這個心性。這就是成佛之道,究竟的目的就在這裡。

【為實施權,權是實家之權。開權顯實,實是權家之實(「權」是方便的意思,「實」是真實的意思)。俯順群機,循循善誘。必令機理雙契,方得解行俱圓。】

如來的教法分成權、實二教。「為實施權」:如來的本心是要引導一切眾生,與他同等地證到本具的心性,這就是如來說法的究竟目的。但眾生暫時不能接受,為了讓他在之後能達到,就首先給他施設方便,引導他漸次趣入。這就叫做「為實施權」。

「權是實家之權」:這個「權」就是方便的意思。通過方便最終所要達到的就是真實。之前權巧、權宜的方法,叫做「方便」。「權是實家之權」——這個權巧是能最終到達真實,為到達真實而施設的權巧。

「開權顯實,實是權家之實」:到權法說到一定的時候,差不多了,這時就「開權顯實」——開示以往四十多年的說法都是方便說,這樣開示了這些法門是權巧方便之後,也就顯出了一乘教的真實。所以「實是權家之實」——這個「實」就是經過權巧方便的法門最終歸宗的地方。

「俯順群機,循循善誘」:如來俯順群機,是因為眾生的程度不夠,首先說真實法接受不了,因此就遷就眾生的情況做漸次的引導。「循循善誘」,就是讓眾生跟著走,一步一步地誘導過來,就跟教小孩一樣!眾生就是小孩!

「必令機理雙契,方得解行俱圓」:所說的法一定使得它機、理雙契。就是上契於理、下契於機:一來,所說的法契合真理,偏離真理就不是佛法了;二來,法門契合所化眾生的根機,如果說法不契根機,那也只是「閑言語」而已。(比如對淺人不能說深法,說深法他懂不了;對深人不能說淺法,他已經懂了有什麼必要說呢!所以一定要契機,所說的法和眾生的根性、狀況恰如其分地契合。)由於所說的教法既契理又契機,眾生聽受之後就能得解,就能修行。這樣才使得眾生解也圓滿,行也圓滿。

【學者雖則專主大乘,亦不可輕蔑棄捨小乘。以小乘原為進入大乘而設。乃如來之度生妙用,實下根之出苦宏猷。故四十二章經云,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學者雖然主修的是大乘法,但也不可輕蔑捨棄小乘法。為什麼呢?因為小乘法原本是為了進入大乘而設立的過度,這是如來度生的妙用,實在也是下根人出苦的方法(就是根據他的根性,給他傳非常適合的小乘法來度他出離生死苦海)。所以《四十二章經》上說:學佛法的人,佛說的教法都應該信受、順從。受持佛說的教法就如同吃蜜,不論吃中間的還是邊上的都是甜味。這意思是說,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指示眾生修行的教授,都是直接或間接引導眾生成佛的教導,所以「中邊皆甜」。

總之,這是佛教導弟子對任何佛經都應當信順,不應當妄分大小、頓漸,而生輕重之心。原因就是佛的言教不出於權、實兩種,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同歸於實相。如果執小謗大、執大謗小,就違背了佛的教導(這一段是按蕅益大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解》而做的解釋)。

【大海雖有淺深,水味原無二致。凡屬佛經,固應一體尊重。如輪王命令,事雖種種不同,其為王敕則一也。】

好比大海有中心、有邊沿、有淺層、有深層,但大海的水味沒有兩種,都是咸味。佛的教法也有淺層、有深層、有中心、有邊緣,這一切語言都出自如來的智慧和慈悲,有哪句不好呢?有哪句不應當尊重呢?

所以,凡是佛經,都要同樣尊重。就像古代帝王所下的詔令,雖然事情有種種不同,有大、小、輕、重的差別,但這些命令都是帝王說的,所以要一律尊重。

那麼,我們是佛弟子,對於佛說的聖法也應當一律尊重,不然就是不尊重佛!就像皇帝發出的任何聖旨,百官臣民都要一律尊重。如果在皇帝命令下達時,認為「這是小事」而不加尊重,那就等於不尊重皇帝!

【而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況如來金口所說之生滅無生四諦十二因緣等法乎哉。】

開了圓解的人就叫「圓人」。圓人受持法,沒有一法不圓,一切法通通是圓法了。不但是出世間法,連世間法——治理世間的語言、謀生的產業等都隨順正法,何況如來金口所說的生滅和無生的四諦、十二因緣等法呢?

【及如來一期事畢,示現滅度。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結集法藏,遍界流通。一千年後,教傳此土。兩土高僧,東西往還,譯布佛經,不惜軀命。讀法顯,曇無竭,玄奘等傳,其道路險阻,非常艱辛。不覺哽噎涕泣,莫之能已。】

等到如來一期度生的因緣已盡,應度的都完全度盡了,隨著就示現滅度。之後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結集大小乘三藏教法,從此就有佛經在整個世界中廣為流通。

佛滅度之後,又經過一千年,教法才陸續傳到了中國。中印兩土的高僧來往頻繁。當時譯傳佛經不惜身命,很多譯師經歷了千辛萬苦,才從印度取經回來,把梵文經本翻成漢文,才有了漢地的佛教。

讀法顯、曇無竭、玄奘等譯師的傳記,見到取經途中道路的艱難險阻,非常艱辛,禁不住讓人哽噎涕泣,這寶貴佛經的字字句句都飽含著先德的心血。

下面我們就以東晉的曇無竭譯師為例,稍微講述一下西行取經的艱辛經歷:

當年曇無竭譯師聽到法顯等人親自前往印度取經的事蹟,就慨然立下為法忘軀的誓願。於是在劉宋武帝永初元年,集合志同道合的曇朗、僧猛等25人,從長安出發。

西行途中,經過沙漠地帶,空中見不到飛鳥,地上不見野獸的蹤影,四顧茫茫,一望無垠的荒漠,只能憑太陽的起落位置確認東西方向,以見到有人的遺骨來判斷這是有人走過的路。

走出沙漠,到達蔥嶺(就是現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山脈的一帶)。山嶺上冬夏積雪,冰峰萬里。加上惡龍吐毒,颳風淋雨,砂礫飛揚。

再往前要越過大雪山,雪山下有大江,水流湍急,像離弦之箭。東西兩山之間繫著長長的繩索為橋。十個人裡只能先過一人,等到了彼岸之後,就舉起煙火作為信號。這邊的人見到煙火,知道前面的人已經安全到達了,才敢繼續度橋。要是很久沒見到煙火,就知道暴風吹翻繩索,人已經掉到江裡去了。

這樣到了河的對岸,又要攀登大雪山。這座雪山懸崖峭壁,沒有插腳的地方。峭壁上有前人鑿出的兩兩相對的小洞,每個小洞可以插入一個木樁。每個人拿著四根小木樁,攀登時先拔出腳下的木樁,再用手拉住上面的木樁,這樣交替循環,不斷地往上攀。(這是極其危險的,稍不留神,就會掉落下來。)經過三天的艱難攀登,才到達平地。檢點人數,25人中有12人墜崖而死。餘下的13人繼續前行。

越過了蔥嶺、雪山,到達賓國。在這個國家停留一年多時間,學習當地語言,禮拜佛的聖跡和缽器等聖物,求得梵文《觀世音授記經》一部。再向西行,進入月氏國,禮拜佛的頭骨。

後來到了北印度檀特山南部的石榴寺,停留三個月,度過炎熱的夏季。曇無竭在這裡誦經坐禪,精勤不懈,而且受了具足戒。

之後,一行13人離開石榴寺向南往中印度行進,走到兩地交界之處,荒無人煙,無處化緣,只有以隨身攜帶的石蜜充飢。同行的13人中又有8人死去。

曇無竭雖然屢經危險,但他一直繫念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刻間斷。快到達舍衛國境內時,荒野當中遇到一群惡象就要傷人,曇無竭一心歸命觀世音菩薩,忽然有獅子從樹林裡走出,惡像一見獅子就奔逃而去。

到達恆河時,又遇到一群犀牛,曇無竭像上次一樣一心歸命觀世音菩薩。不一會兒,有大鷲鳥飛來,把犀牛驚散。

後來曇無竭在印度尋訪名師,學習梵文經典數年之後,帶著經卷從南印度搭船經由海道到達廣州。完成了取經的宏願。

蓮池大師評論說:讀西行取經的傳記,即使千百年後,還能感人淚下。要知道我們讀誦的經典一字一句都是先德的血汗結晶。而有人以輕視心看待佛經,以污手持經,或者把經放在不潔淨處,又有收藏經書而不讀,讀了不照經上的教導去做,甚至用經書來謀求衣食、名利,實在可悲!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

經上講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假使不是前世種植善根的因緣,比如在諸佛前承事、供養、聞法、發願等等,今天連佛經的名字都聽不到(比如現在世界上有幾十億人沒聽過佛經的名字,他只知道佛教有念經、燒香、磕頭,不知道《華嚴經》、《法華經》、、《金剛經》等經名,更不曉得裡面在講什麼。這就是沒因緣,連佛經的名字都聽不到)。何況受持、讀誦乃至修因證果呢?那需要更大的善根福德。

佛法說的是稀有之事,有大因緣,這不是世間淺識所能測度、想像的。如果人沒有深厚的善根因緣,聽到這些會覺得是天方夜譚。而我們聽了有信心、恭敬心,把它受持在心裡,認為這是稀有難得的法寶,又能按經上的教導發起實行,這有多麼不可思議!

在這裡一定要多想一想佛法的珍貴難得,這不是小小因緣。知道因緣的珍貴、難得之後,就要做稀有想、難遭遇想,要盡可能以誠敬的心來受持佛法。

【然如來所說,實依眾生即心本具之理。於心性外,了無一法可得。但以眾生在迷,不能了知。於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妄想執著。由茲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

(「塵點劫」,就是數量像大地上的微塵那麼多的劫數。)

然而,如來所說的法要,實際是依照眾生自己心上本具的理性而宣說的,心性之外沒有一法可得。可憐眾生都在迷惑中不能認識。

古語說得好,「百姓日用而不知」,眾生本具和佛同等的心性,每天都由本具的心性而起用,但自己渾然不知!所以就在這真如實相中隨著迷染因緣,虛妄地生起無數妄想執著。這是一場曠劫難醒的迷夢!(看看這一天天,心裡起多少妄想?多少妄念?發起多少求取和逃避的行為。就這樣,一顆心粘著在虛妄的幻相裡貪、嗔、取、捨,不停地攀緣)這樣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就一次次地落在了生死中!被這起惑造業的迷亂力量所牽制,導致長劫陷在輪迴的迷夢中,無法還歸本源。這就是「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的意思。

這樣不認得自性的面目,只把虛妄現的人的相、旁生的相、餓鬼的相等等,錯認是「我」;又把這身心上的部分和身外之物等等,錯認是「我的」。這樣就有一整套圍繞「我」的起心動念、行為造作的邏輯。也就是,一切心理的衝動都是以維護自我為根本而上演的。比如:既然這是有益「自我」的、順從「自我」的,心就迎合它、執取它、佔有它,這就是貪;既然這是傷害「自我」、違背「自我」的,心就排斥它、打倒它、對抗它,這就是嗔。既然這次「自我」贏得了勝利、光榮或利益,就做出歡喜的表情。或者這次「自我」遭到了失敗、受到了屈辱或損害,那就現出憂惱的表示。

諸如此類,就是自從迷失了自性而執著虛妄的「我」以來,就像奴僕服侍主人那樣,根據「順從了我」、「違背了我」、「我高了」、「我低了」等等來做出心理上的反應,日積月累串習成貪著、瞋恚、傲慢等的深重煩惱習性,就是「迷智慧以成煩惱」的意思。

「即常住而為生滅」,從「真心永無壞滅」這一點上說成是「常住」。這不是因緣所作法,而是無為法,所以不會隨著造業、生死而損減,也不會隨著修行、覺悟而增加,而是原本就沒有生滅。但是以串習迷亂的力量,虛妄地顯現生滅。就好比做夢的人本身毫無移動,但夢中的境界卻上天入地、東奔西走,一幕幕地輪轉。也就像這樣,真心本來無生無滅,但迷亂的境界裡卻不斷地生生滅滅。這樣陷在迷亂中,經過微塵數劫,不能返本歸源。

那麼現在是以什麼因緣而走上返妄歸真之路呢?最要緊的因緣就是聽到了如來說法。就像一位覺者在夢中人的耳邊叫他醒來,聲音經過耳根熏到他的識中,以這個因緣就會覺醒。

【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賤人,原是長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處。實報寂光,乃為本有家鄉。】

今生有幸遇到如來所說的大乘顯密經典。這些大乘經給自己傳達了一個最重要的消息。

有善根的人聽到之後,會大感動、大慶幸!因為這是告訴他:不要在外流浪了!你衣服裡本來有如意寶珠,為什麼還要在別人家做下賤僕人,過缺衣少食的生活呢?就在你的五蘊身中有如來藏存在!

這樣說就是讓他覺醒到:我現在淪落他鄉,做這麼下賤的人!就是淪落在六道裡做牛做馬、做鬼做人等等,一天天干的是殺盜淫妄的事,受的是生老病死的苦,受種種役使、種種飢渴、種種貧乏……,其實淪落在六道裡的這個下賤之人,原本是大富長者的孩子!原本就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量財富。

這意思是說:輪迴中的我們,自性上本來具足超過恆河沙數的功德,本來是無比富貴的人,只是自己不能發現而枉受窮苦,得不到絲毫受用。印度人最熟悉的是恆河,常常拿恆河來比方。恆河的沙子非常細,恆河裡有多少沙子呢?不知有多少百千萬億!而自性具有的功德種類比恆河中沙子的數量還多。也就是果位佛釋迦、彌陀所顯發的無量無數的功德,就在我們眾生當下的心性中無欠無缺地具有!

這時就要發起自覺、自尊!我的自性就是佛!真正有善根的人,這個消息就像一個驚天動地的雷聲,會把他震醒的!

當年六祖大師到黃梅的時候,弘忍大師問他:「你這個南方獦獠,你來這裡求作什麼?」

六祖說:「我來求作佛。」

「你怎麼能作佛?」

六祖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

六祖只聽了兩個半卷《金剛經》就徹悟本性。第一個半卷是送柴到一個客店裡,遇到有人誦《金剛經》,他在門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豁然開朗。第二個半卷是五祖叫他半夜進來,給他傳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同一句時,大徹大悟,連說了五個「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所以,佛法千言萬語,最終就是為了指示自性。

「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處」:這才曉得人天六道不是我的家!現在唱歌說「地球就是我的家!」不是的,地球是眾生的共業所感,這本是苦難的世界,有什麼好歌唱呢?真正自己的家是實報寂光淨土。其實,土就是心、心就是土,「實報、寂光」都是徹證到本性的事。

【迴思從無始來,未聞佛說。雖則具此心性,無端枉受輪迴。真堪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矣。】

再回想從無始以來直到今天,無量的時間都毫無意義地空過了!過得實在太冤枉、太無意義!這麼漫長的時間裡,由於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夠,沒聽到佛說法!所以就不曉得,才會生起這麼多的妄想執著,才會有這麼多追求、夢想,才會做這麼多無意義的事。

在這輪迴裡,以愛慾受取了多少六道裡的生!雖然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卻無端枉受生死輪迴的大苦,死過的身體堆起來比須彌山還高,吃過的母奶超過了太平洋,親友離別流下的淚水超過了四大海。期間所起的分別執著,如果有實在形體的話,盡虛空界也無法容受!這期間有過多少苦苦地追求,又有多少艱辛和無奈……,在地獄裡受了多少火燒油煎的苦,在餓鬼界受了多少飢渴貧乏的苦……,這麼一想,真值得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臟一片片地裂開、腸子一寸寸地斷裂,實在太可悲了!

再想想,是佛法把自己從無比漫長的輪迴惡夢中救拔出來,此恩此德重於泰山,深過大海!所以說:

【此恩此德,過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萬倍。縱粉身碎骨,曷能報答。唯有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方可少舒春草仰暉,夏葵向日之微忱而已。】

佛法救度自己的恩德,讓自己獲得一切利益安樂的恩德,超過天地父母的恩德何止百千萬倍!能夠改惡向善、轉迷為悟,從此修菩提道獲得無量的利益安樂,最終成就佛果,永遠享用大涅槃真常的妙樂,這都是佛法的恩德!

這樣想一想,縱然把身體磨成粉、把骨頭碎成片來做報恩,也無法報答!今後只有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才能略略舒展自己春草仰暉、夏葵向日的微薄誠心。

春草的生長來自陽光的恩德,所以春草感恩陽光、仰望陽光。夏天的向日葵也由陽光的熱力而得以成長,所以夏葵感恩陽光、向著陽光。我們慧命的成長來自佛法的恩德,所以要像春草仰暉、夏葵向日那樣,感戴佛法的恩德。最起碼也要在身、口、意上表達對法的恭敬和供養。

【然今之緇素,翻閱佛經,毫無誠敬。種種褻慢,難以枚舉。而習行既久,彼此相安。其褻慢之跡,不忍備言。】

然而今天的佛弟子翻閱佛經時毫無誠敬。表現出種種輕慢、褻瀆的行為,不勝枚舉。這樣的做法串習久了,就彼此相安無事。這種褻瀆輕慢佛法的表現,不忍一一備言。

【視如來之法言,同破壞之故紙。且勿謂不知旨趣者,了無所益。即深知實義者,亦只是口頭三昧,面門輝光。如飢說食,如貧數寶。雖有研究之功,絕無實證之益。】

像這樣把如來法語看成破爛的舊紙,不必說不知佛法旨趣的人得不到絲毫利益,連深知佛法義理的人,也以內心沒有誠敬,而只是口頭三昧、臉上光彩而已。

口裡說佛法的甘露如何美妙,卻得不到絲毫受用,叫「如飢說食」。數著佛法寶藏裡的珍寶,自己身上卻無絲毫,叫做「如貧數寶」。也就是如果沒有誠敬之心,就無法實證佛法的功德。雖然高談佛法如何殊勝,自己心上一點修證不到,就成為如飢說食、如貧數寶了。雖然有研究的功夫,絕對沒有實證的利益。

【況褻慢之罪,奚啻彌天。而受苦之期,豈止窮劫。雖是善因,反招惡果。縱為將來得度之因,難免多劫備受其苦。】

何況褻瀆輕慢的罪業何止是充滿虛空。由造這樣嚴重的罪業,需要受苦的時期又何止是窮生歷劫。

雖然遇到了佛法,實在是莫大的善因,但自己沒有誠敬之心,反而招來極大的惡果。縱然成為將來得度的因緣,但難免多劫當中被罪業力控制,而飽受苦痛。

【用是心懷慘傷,敢陳芻蕘。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無損。】

我因此心裡悲傷,向諸位獻上這點微薄的意見。希望大家依止世尊的教導真實地奉行,這樣才能唯一獲得利益而不受損害。

【金剛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因為這部經闡明的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應當遵循的覺悟之路,依此正軌修行,自然直接到達無上菩提的寶所。所以佛和一切賢聖無不在其中。

後面這一句「若尊重弟子」,「若」是「和」的意思,指一切具大功德的賢聖,包括菩薩和阿羅漢。《大般若經》說:「般若所在之處,十方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養佛,當知供養般若。」般若和佛無二無別,以十方諸佛都在這部經當中,就知道遍虛空、盡法界的一切菩薩、阿羅漢都在這部經當中。這就顯示了這部經的殊勝。經所在之處,就是有佛和一切賢聖在裡面。

【又云,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在在處處」有應當弘揚遍一切處、無處不在的意思。「世間」指時間和空間,三十年算一「世」,空間的界限叫做「間」。「一切世間」就是遍法界、盡未來的意思。「天、人、阿修羅」,指三善道,意思上包含了三惡道。「所應供養」,表明供養此經是一切眾生的責任所在,不供養是非常不合理的。總之,對於此經,遍法界、盡未來的一切天龍八部、四生六道都應當供養、擁護。

要知道「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佛塔」。佛塔裡一定安放舍利或佛、菩薩、賢聖僧的聖像。「經所在之處,即為是塔」,表明這部經關係到三寶的命脈所在。而且舍利是佛骨,即是報身;佛、菩薩、賢聖僧的聖像,為了讓眾生瞻仰、禮拜而啟發信心,功用等同化身;而經是法身。「經所在之處,即為是塔」又表明這部經能成就法、報、化三身。

因為這部經有如此殊勝的功德,所以一切眾生都應當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花香而散其處。「恭敬」表示意業虔誠,是身、語、意三業的主導。「作禮」,比如合掌、頂禮等,表示身業虔誠。「圍繞經行」是作禮的一種方式。圍繞時稱念聖號、經名或唱頌讚揚功德,表示口業虔誠。「以諸花香而散其處」,指古印度以兩手捧著花朵或香末拋到空中,表示敬意。此方風俗是在瓶子裡插花,在香爐中焚香,同樣表達恭敬供養。總之,由於「此經即是佛塔」,應當身、口、意三業虔誠,表達對經典的恭敬。(按《金剛經講義》講述)

【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故。】

那麼,為什麼要如此恭敬經典呢?因為:一切諸佛和諸佛無上正等正覺之法都是從此經出生。

【而諸大乘經處處教人恭敬經典,不一而足。良以諸大乘經,乃諸佛之母,菩薩之師。三世如來之法身舍利,九界眾生之出苦慈航。】

不僅在《金剛經》裡佛這樣教導我們恭敬聖法,在諸大乘經裡處處見到佛教導恭敬經典的言教。原因是:因為諸大乘經是出生諸佛的母親,是指導菩薩修行的導師,是三世如來的法身舍利,是九界眾生的出苦慈航。

「法身舍利」指的是佛所說的經卷。《大智度論》上講:「經卷是法身舍利。」就是指如來所說的中道實相妙理,永無改變,無生無滅,週遍於一切時處。如果人能至心如法受持,就能見到如來法身,所獲的福德就無量無邊。所以《法華經》上講:經卷所住的地方,都應當起七寶塔,使它極為高廣、莊嚴,不必再安放舍利,因為這裡已有如來的全身。

【雖高證佛果,尚須敬法。類報本追遠,不忘大恩。故涅槃經云,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

即使高證無上佛果,還須要尊敬正法。佛在演說《般若經》的時候,親自恭恭敬敬地敷設法座,就是表達對般若法的尊重。這就是報答本源、追溯遠因,不忘記佛法成就自己法身慧命的恩德。就像人飲水思源,飲到甘甜的水解除了乾渴,就要想想這水從哪裡來的。能夠證得無上佛果,追溯她的根源、她的起因,就是來自佛法的教導。所以《涅槃經》說:「法是出生諸佛的母親,諸佛從法而生。因此三世如來都恭敬供養正法。」

【況博地凡夫,通身業力,如重囚之久羈牢獄,莫由得出。何幸承宿世之善根,得睹佛經。如囚遇赦書,慶幸無極。固將依之以長揖三界,永出生死牢獄。親證三身,直達涅槃家鄉。無邊利益,從聞經得。】

如來尚且恭敬供養佛法,何況我們博地凡夫,滿身的業力。我們是生死牢獄裡的囚犯,被關押在三界中已經無數時劫,日日夜夜被煩惱和業的鐐銬挎著,受著無量無邊業報的刑罰,不知道哪一天才是盡頭。突然有一天接到赦免通知,心裡無比的慶幸!終於有機會出離生死牢獄了!這封赦免通知就是如來宣講的能出離生死、證得涅槃的教法。

現在承宿世的善根力見到佛經,固然應當依止佛經,來永遠超出三界,親證法、報、化三身,而直接抵達涅槃的家鄉。這無邊的利益都是從聽聞佛經而來!

【豈可任狂妄之知見,不存敬畏。同俗儒之讀誦,輒行褻黷。既讀佛經,何不依佛經所說恭敬尊重。既褻佛法,豈能得佛法所有真實利益。】

對於這樣恩德極重的法寶,怎麼可以放任自由散漫的知見,而不存敬畏之心呢?怎麼能像世間人讀書那樣行褻瀆的罪過呢?既然讀了佛經,為什麼不按照佛經所教的恭敬尊重佛法來實行呢?既然褻瀆了佛法,怎麼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呢?

【倘能暫息狂見,清夜自思。當必心神驚悸,涕淚滂沱。悲昔日之無知,誓畢生以竭誠。從茲心意肅恭,身口清淨。永絕粗鄙之惡態,恆依經論之聖謨。】

如果能暫時歇下狂妄的知見,在安靜的夜裡自我反思:現在我這樣對待佛法的態度和行為合理嗎?這樣做不會遭到惡報嗎?這樣認真地反思,一定會心驚肉跳、流淚滂沱。會悲哀以往的無知,對於佛法的褻瀆輕慢,誓願畢生竭盡誠心來尊重佛法。

從此,不論是對聖法的聽聞、思維、讀誦、修習,都一定讓內心整肅、恭敬,身口清淨。永遠遠離粗鄙的惡態,恆時依止經論的教導。就像孝子聆聽慈母的家訓、忠臣奉讀君王的聖旨,字字句句就像佛親自對我講那樣,無比恭敬地聆聽、無比恭敬地受持!

古德當中,仰山禪師看經唯恐打差,在方丈門口貼貼子說:「看經時不許問話。」永明禪師終生保持每天持誦一部《法華經》。又有大悟之後三次、七次閱大藏經的例子,比如汾州無業禪師,閱過三次大藏經;育王知微禪師住在上塔院不出門,經過十多年,閱過七次大藏經;棲賢禪師三次閱藏時,以坐著看不恭敬,一直跪著讀、行走看或站著誦;大通禪師對著立像不敢坐,對於坐像不敢臥。這些祖師都如此恭敬佛法,何況我們福薄慧淺的人,怎麼能不恭敬佛法呢?

【果能如是,庶可於佛法大海中,隨分隨力,各獲實益。如修羅香象,及與蚊虻,飲於大海,咸得充飽。又如一雨普潤,卉木同榮。】

果真能改掉對於佛法輕慢、褻瀆的惡劣行為,從此至誠恭敬地面對佛法,那就可以在佛法大海當中隨分隨力地獲得實益了。

就像修羅界的香象和蚊蟲都同時在大海里飲水,隨著自己的量而得到飽足。香象的腹部很大,在大海里能夠暢飲;蚊蟲的腹部很小,用吸管也能在海里吸取一些。這是指在佛法大海里,隨著各人的器量而得到利益。

又好比一場大雨普遍降下,地上的花草樹木都得到雨水滋潤而繁榮。小草按它的量吸收到了雨水,大樹也按它的量吸收到了雨水。

這些比喻都是啟發我們:以至誠恭敬的心緣著佛法,就一定隨分隨力地得到利益。

【如是,則自己受持之功,方不枉用。而如來說經,諸祖宏法之心,亦可以稍得舒暢而慰悅矣。】

這樣自己受持佛法的功夫才不會白費。如來說法、祖師弘法的心才能稍得舒暢而安慰喜悅。

【今將古德恭敬經典之事蹟利益,略錄數條。企欲真修實踐者,有所取法焉。】

下面把古德恭敬經典的事蹟和所得的利益,簡略抄錄幾條,目的是想讓真修實踐的人有所傚彷。

【齊僧德圓,不知氏族,天水人。常以華嚴為業。讀誦受持,妙統宗極。遂修一淨園,樹諸榖楮。並種以香草,雜以鮮花。每一入園,必加洗濯,身著淨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載,香氣氛馥。】

齊僧德圓,天水人。平常以讀誦受持《華嚴經》為法業,總攝到《華嚴經》的宗旨極處。所以想寫一部《華嚴經》,作為日常供養、讀誦。

於是他就修建了一所清淨園林,裡面種植很多楮樹。這當中也種很多香草,間雜種上種種鮮花。每次他要入園林時,都一定洗浴,穿潔淨的衣服。在園林裡灌溉香水。楮木生了三年,香氣濃郁。

大家要看到他寫經的誠心。由於製造寫經的紙以楮樹為原料,所以他對紙張的來源非常重視,要使它清淨、莊嚴。不但種了很多楮樹,還讓楮樹周圍的環境清淨、香潔,在裡面栽種很多香草和鮮花。他有這份心,就做出這樣的行為。由於他集聚各種清淨因緣,就使得楮木長得香氣濃郁。

【別造淨屋,香泥壁地。結壇淨器。浴具新衣。匠人齋戒,易服出入,必盥漱熏香。剝楮取皮,浸以沉水。護淨造紙,畢歲方成。】

第二步是造紙,同樣是恭敬嚴潔。他是怎麼做的呢?特別建了一間清淨屋子,以香泥塗抹牆壁和地面,結立壇場,清淨器具。

在浴室裡備好衣服,造紙的工匠受持齋戒,凡是出入廁所都要換衣服,要盥漱熏香。身心清淨了,才用手去剝楮樹的皮,取下來浸在沉水香裡。

這樣使得工匠的身心、造紙的原料和每道工序都清淨整潔,然後再造紙。經過一年,完成了造紙。

【別築淨基,更造新室。乃至柱樑椽瓦,並濯以香湯,每事嚴潔。】

第三步就是寫經。又特別築好清淨的地基,在上面再建新屋。建造時,對於柱子、橫樑、椽木、瓦片等都用香湯洗過。在每個細節上都做得嚴整、清淨。

【堂中別施方柏牙座,周布香花。上懸寶蓋,垂諸玲珮,雜以旒蘇。白檀紫沉,以為經案,並充筆管。】

然後,寫經的堂屋中要做莊嚴。怎麼做的呢?在廳堂的中央特別擺設一張方形的柏牙座,周圍擺設香花,上面懸掛寶蓋,從寶蓋上垂下鈴鐺、玉珮,間雜地垂綴一些裝飾物。再以白檀紫沉香木做成寫經的桌案和筆管。

【書生日受齋戒,香湯三浴。華冠淨服,狀類天人。將入經室,必夾路焚香,唄先引之。圓亦形服嚴淨,執爐恭導。散花供養,方乃書寫。】

寫經的書生每天受持齋戒,三次以香湯沐浴。然後戴好帽冠,服飾整潔,形象宛如天人,可見當時相當鄭重莊嚴。

要進入寫經的屋子,一定在路的兩邊焚香,以唱讚先作引導。而德圓也服飾整潔,手持香爐,恭敬地在前面引導。到了寫經的屋子,又拋散鮮花作為供養。之後才正式書寫。

這都是鄭重其事,認為寫經是非常重大的事,面對的是經王——《華嚴經》,字字句句是如來的金口聖言,對這尊貴的經王要竭盡自己的誠心來供養。

從上面一層層看下來,怎麼種楮樹,怎麼造紙,怎麼建寫經的房屋,屋裡怎麼莊嚴,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供養《華嚴經》。從這點點滴滴的做法就看出,古人的心非常虔誠、深厚!千百倍超過了現代的人,也因此後面靈感非常明顯,不可思議。

所以,每件事就在於自己的心怎麼去做它,有殷重的供養心、誠敬心,就會體現在行動上。尊重、恭敬都有外在的表現,這些表現來自於內心的誠敬;而內心誠敬又來自對大乘經極為尊重。

【圓胡跪運想,注目傾心,才寫數行,每字皆放光明,照於一院,舉眾同見,莫不悲感,久之方歇。】

寫經的開始,當時德圓跪下來,運心觀想;而書生眼神專注、傾注自己的誠心書寫。才寫了幾行字,每個字都放出光明,照耀整個院落。當時在場的人都共同見到,無不悲從中來,感慨萬分!光明照耀了很久才消失。

這都是至誠所感!由於有前面誠心的積累,到了寫經時,提筆才寫幾行,字字放光,照亮了整個庭院!這時大眾都見到寫經的靈感,而無比感慨!佛法真實不可思議!所付出的真誠一點沒有白費。

【復有神人執戟,現形警衛。圓與書生同見,餘人則不睹焉。又有青衣梵童,無何而至。手執天華,忽申供養。前後靈感,雜沓相仍。】

而且有護法神手持兵器,現出身像,在旁邊護持。這一幕只有德圓和書生一同見到,其他人見不到。之後不久,又有青衣梵童,手裡拿鮮花,忽然獻上供養。像這一類的靈感,一個接一個,紛至沓來。

這也是由於寫經的心非常虔誠,感動了護法善神前來護衛、青衣梵童供養天花!能感的因就是內心至誠。

【迄經二載,書寫方畢。盛以香函,置諸寶帳,安彼淨堂,每伸頂謁。後因轉讀,函發異光。至於嚴潔,敬絕今古。】

經過兩年寫完了經,期間經過的歲月很長,700多天。寫經是非常鄭重的事,要一筆一畫、一絲不苟地書寫,不能用行書、草書等草率的字體,必須用正楷。期間,傾注了多少心力才寫完這一部經。也正由於如此,人的心在受持時就格外地尊重。

這時,德圓就把寫好的經卷放在很香的木函中,再把經函放置在寶帳裡,安放在淨堂中。每一次進入殿堂時,就虔誠地頂禮、拜謁。後來因為讀誦這部經,經函發出奇異的光明。德圓造紙、寫經的整潔、恭敬,從古至今都絕無僅有!

【此經遞授,於今五代。有清淨轉讀者,時亦靈應昭然。其經今在西太原寺賢首法師處,守護供養。】

這部經輾轉流傳到唐朝,已經經歷了五個朝代。凡是以清淨心讀誦這部經的人,也都有明顯的感應。(從緣起上看,傾注了誠心完成的這部《華嚴經》有很大加持力,以此為所緣境,誦經的人以清淨的心讀誦,就得到明顯的感應。)這部經現在在西太原寺的賢首法師處守護、供養。

【(注)此與下二條,皆係晉譯六十卷華嚴經也。榖,音谷,從木,不從禾,楮之別種。德圓種楮,造紙寫經。入此楮園,尚須洗濯,著淨衣服。其平日禮佛誦經,誠敬淨潔,蓋可知矣。今人登大雄殿,尚無彼入楮園之虔潔,良可慨嘆。】

德圓種楮樹造紙寫經,進楮園還要洗滌乾淨、穿著乾淨衣服,表明他的心很虔誠恭敬,一絲不苟。其實,人表現在外的行為和他的內心有直接關係。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內在對法有真正的誠敬,就會非常鄭重地做。德圓注重自己內心的誠敬,他清楚:如果心裡沒有了誠敬,就無法感通無邊法力。

從他入楮園這樣鄭重,推想他平時禮佛誦經會是何等誠敬、整潔!因為這不比進入楮園,禮佛誦經是直接面對佛和佛語,就像佛在面前一樣,那是何等的恭敬!

現在的人入大雄寶殿,在世尊的聖像前還沒有德圓入楮園的那份虔誠、潔淨,實在可嘆!

【浴具新衣者,浴,即浴室,新字宜作觸,謂浴室中具有登廁之衣。匠人齋戒,易服出入者,所用匠人,皆須持五戒,日受八關齋法。凡欲登廁,先至浴室,脫去常服,著登廁衣。及出,先洗淨,次洗浴,方著常服。】

「浴具新衣」是說浴室中備有登廁的衣服。

「匠人齋戒」:工匠們在做紙的期間,必須守持五戒,每天受持八關齋法。其中的原因是「一切唯心造」,受持齋戒洗滌自己的身心,這樣去做才是以清淨心做,才有清淨的果。(今天的人沒有齋戒的內涵,無論哪方面的事業、境界、成就都遠不如古人!)

「易服出入」:凡是上廁所,首先到浴室脫去平常穿的衣服,再穿上登廁的衣服。出廁所,要洗淨手,再洗浴身體,之後換上平常穿的衣服出來。

【旒蘇,即鬚子。乃聚眾絲線,於頭上綰一結子,下則散分者。唄,唱讚也。五代,即齊梁陳隋唐,此傳系唐人所作,故曰於今五代。】

「旒蘇」就是鬚子,把很多絲線聚攏來,頭上打一個結,披垂下來。「唄」就是唱讚。「五代」就是從齊算起,到唐代為止,經歷了五個朝代。

【德圓之誠,超越古今。故其靈感,雜沓相仍。今人雖無此財力,於力所能為者,可不竭誠盡敬以期三寶垂慈,冥顯加被乎。】

我們看到,從他種楮樹開始,園林當中一樹、一花、一草,都精心地灌溉,香水洗淨。他內心虔誠,外在形服整潔,一心安住在誠敬當中,絲毫不敢隨便。

造紙也是匠人齋戒、沐浴,把樹皮浸在沉香水裡,護持清淨。寫經更是鄭重其事,用上等的木料做寫經的桌案、椅子和筆管,盡自己的財力莊嚴寫經的堂屋。寫經時專心致志,德圓在旁邊跪下、觀想,一字一句一絲不苟。

這就知道,他的誠心盡到極處,超越古今。也因此所得的靈感紛至沓來,一個接一個。所以感應就是由誠心而來,要發出內在的至誠心來,要誠懇地做出行為來,這樣心盡到極處、誠到極處,就能有靈感。

德圓是有大福報的人,能做這麼大的供養。我們沒這份財力,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竭盡誠心,以求三寶垂下慈悲,在明顯中、冥冥中加被自己,使自己消業、增福、開慧。

【倘惟事形跡,了無誠敬。則無邊法力,莫由感通。謂為佛法不靈,其可乎哉。】

假如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內心毫無誠敬,那無邊的法力就無法感通。這樣還說佛法不靈,可以嗎?

比如做世間法的心有多重,學佛應該有比它更重的心,起碼也要跟它相當才行!世間人喜歡吃,會精心地烹飪各種飲食,怎麼選上好的材料,怎麼洗乾淨,怎麼搭配,怎麼烹煮、煎炸,怎麼調色、香、味,費好多小時。就是因為人注重「吃」!又像人喜歡穿,怎麼精心地打扮,衣服的面料如何、款式如何,各種金銀首飾如何挑選、裝飾,臉部怎麼化妝,怎麼作髮型,無論哪方面都是一絲不苟。這樣在莊嚴自己、供養自己上,一點沒認為這不要緊、可以隨便來。但在三寶上卻沒有這份心,怎麼能感通無邊的法力呢?

再看看人怎麼莊嚴自己的房間,對於牆壁、地面、旁邊的傢具、電器、種種裝飾品,為什麼用心那麼細膩?那麼講究?就是為了供養自己、體面自己,所以就格外講究!而對於佛法為什麼毫不重視呢?原因就是尊重佛法的心很輕、尊重自己的心很重。

如果沒有這份誠敬殷重的心,卻妄想得到無邊法力,這怎麼可能嗎?

【此依華嚴懸談及會玄記二書錄出。】

這一則事蹟是依《華嚴懸談》和《會玄記》這兩本書錄出。

【唐定州中山僧修德者,不知氏族。苦節成性,守道山林。以華嚴起信,安心結業。】

唐朝定州中山的僧人修德,不知道是哪里人。個性刻苦,一直在山林中修道。以《華嚴經》和《起信論》作為安心結業之處。(就是他信奉《華嚴經》和《起信論》,以受持這兩部法作為一生的法業,一心專注在這兩部法上。)

【於永徽四年,發心抄寫。故別為淨院,植楮樹,兼種香花,灌以香水。凡歷三年,潔淨造紙。】

永徽四年,他發心抄寫《華嚴經》,因此特別建立一間清淨庭院。在院裡種上楮樹,兼帶地種植鮮花,對楮樹和香花灌溉香水(這都是古人精心虔潔之處,連樹和花的灌溉都要用香水)。

樹種好了,再剝下樹皮造寫經的紙,總共經歷了三年。

【復別築淨台,於上起屋。召善書人溈州王恭,別院齋戒,洗浴淨衣,焚香布花,懸諸幡蓋,禮經懺悔,方陞座焉。下筆含香,舉筆吐氣,每日恆然。】

在紙造好之後,又特別築好一個清淨的檯子,在上面建造房屋。請來善於書寫的溈州王恭,在另外的院子裡齋戒、沐浴,穿上清淨衣服。然後燒香、散花,懸掛幢幡、寶蓋。再對《華嚴經》禮拜懺悔之後,才陞座寫經。

寫經時,口裡含檀香,一筆一筆地工整書寫。遇到要吐氣時,就稍微停筆一下,向旁邊吐氣(就是怕口氣熏到經卷上。這都是有敬畏之心,不敢隨便亂來。沒有敬畏之心,就一切都隨便了)。王恭的寫經每天都是如此(就是週而復始按這樣的程序來做)。

【德日入靜室運想。每寫一卷,施縑十匹,一部總六百縑。恭乃罄竭志誠,並皆不受。才寫經畢,俄即遷化。】

修德每天進入靜室,運心觀想。每寫完一卷,供養寫經人10匹細絹,寫完一部,總共供養600匹細絹。而寫經人王恭竭盡自己的誠心,供養的細絹一律不收(這是他的存心很清淨,只是至誠地寫經,沒有求名利的心,達到了忘我的地步)。寫完經,馬上就遷化了(就是業盡情空,了脫生死了)。

【德以經成,設齋慶之。大眾集已,德於佛前,燒香散花,發宏誓願。方開經藏,放大光明,周七十餘里,照定州城。城中士女,普皆同見。中山齋眾,投身宛轉,悲哽懺悔。】

修德認為《華嚴經》書寫圓滿了,就供齋作為慶賀,所以把大眾集合起來。修德首先在佛前燒香、散花,發大誓願。才展開經藏,就放大光明,照到周圍70多里的地方,整個定州城內一片光明!(感應非常不可思議!方圓70多里,相當於一個縣的範圍,頓時光明普照。)

當時定州城裡的男女都見到了。在中山應供的大眾更是親眼目睹,當時眾人都不斷地投身禮拜。人們看到《華嚴經》放光現瑞,都感動得哭泣,心中的善根發動起來,都在三寶前懺悔自己的業障。不是佛法不靈,而是自己沒有實際做到。

【(注)此與上事蹟大同,可見古人於三寶分上,多皆竭誠盡敬。絕不似今人之怠忽褻慢,有名無實也。】

這和上面一則事例大體相同,從這兩件事就能看出:古人在三寶分上多是竭盡自己的誠心和恭敬來做。(修德三年種樹造紙,之後請善書的人,非常清淨、整潔、恭敬、專注。像這樣,自己能做到幾分,就努力去做到幾分,這樣竭盡自己的誠心)。絕不像現在人,懈怠、輕忽、褻瀆、輕慢,對於恭敬三寶、尊重正法只是口頭說說,沒有實際行為。

【舉筆吐氣者,或欲咳嗽,或欲呵欠,即停筆少頃,面向旁邊,令氣出之,不敢以口氣熏經故也。】

「舉筆吐氣」的意思是:寫經時有時想咳嗽,或者累了想打哈欠,這時就停筆一下,臉轉向旁邊,吐出氣來。這是不敢以口氣熏到經卷。

【才寫經畢,俄即遷化者,以專心寫經,不求名利,志誠之極,致令業盡情空,了生脫死。高登上品寶蓮,親證不退轉地矣。】

「才寫經畢,俄即遷化」,是指王恭專心寫經,沒有求名利的私心雜念。(如果心裡求名利,就不清淨、不至誠,寫的經就少有加持。而沒有求名利的心,內心誠懇到極點,就能感通法力加持,使他業盡情空了生脫死!這樣才寫完經就高登上品寶蓮,親證不退轉地。

這樣不可思議的大功德從何而來?就是從至誠恭敬而來!心力不可思議!一切感應都發生在自己心上,自心感自心應,真實不虛!

【觀此,可見佛法不辜負人,而今之緇素,多多皆是辜負佛法耳。奈何奈何。此一條出會玄記。】

看了這件事,就知道佛法不辜負人,而今天學佛的人多數都辜負佛法,說起來讓人感嘆。

「佛法不辜負人」的意思是說:人能做到一分誠敬,佛法就給人一分利益、消人一分業障;能做到十分誠敬,佛法就給人十分利益、消人十分罪障。人的心有多大的誠敬,佛法就給人多大的利益。所以王恭和修德,一是寫經完畢當即解脫,一是開經時大現祥瑞,光明普照70餘里。這是為什麼?就是他們的誠心非常深厚,所以感應就有這麼大。

【唐僧法誠,姓樊氏,雍州萬年縣人。幼年出家,以誦華嚴為業。因遇慧超禪師,隱居藍谷高山。遂屏囂煩,披誠請益。】

唐僧法誠,姓樊,雍州萬年縣人。幼小時出家,以讀誦《華嚴經》作為法業。因為遇到慧超禪師在藍谷深山裡隱居,他就摒絕喧囂、煩亂,住在山中,向慧超禪師誠心請益。

【後於寺南嶺,造華嚴堂,澡潔中外。莊嚴既畢,乃圖畫七處九會之像。又竭其精志,書寫受持。】

後來就在寺院南邊的山頂上建造「華嚴堂」,殿堂內外洗潔清淨。這座華嚴堂要供奉華嚴大法。對於殿堂做了各種莊嚴之後,又在殿堂的牆壁上繪畫華嚴七處九會的圖像。而且竭盡精誠,發心對於《華嚴經》書寫受持。

【宏文學士張靜者,時號筆工,罕有加勝。乃請至山捨,令受齋戒,潔淨自修。口含香汁,身被新服。然靜長途寫經,紙直五十。誠料其見,才寫兩紙,酬直五百。靜利其貨,竭力寫之。】

當時有位宏文學士張靜,號稱筆法工整,很少有超過他的。這是一位大書法家,寫的字相當工整。於是法誠請他到山間的房舍裡受持齋戒,身心清淨,而且要修法。然後口裡含香水,身上穿著清淨衣服。

張靜從遠道而來寫經,寫一張紙需要50。法誠也料到他的想法,才寫兩張紙,就給他500(就是給他比平常多五倍的報酬)。張靜見報酬這麼豐厚,就竭盡全力地專心寫經。

【終部已來,誠恆每日燒香供養,在其案前。點畫之間,心緣目睹,略無遺漏。故其克心鑽注,時感異鳥,形色希世。飛入堂中,徘徊鼓舞。下至經案,復上香爐。攝靜住觀,自然馴狎,久之翔逝。】

在寫經的這段時間裡,法誠每天都照例燒香供養,在寫經的經案之前。寫經時,一點一畫心緣目睹,沒有一點遺漏。意思是當時專心致志,心無雜念,沒有一點遺漏。由於這樣的誠敬,當時就感得有靈鳥,形狀、毛色舉世罕見。

這只靈鳥飛入廳堂,鼓舞著雙翼旋繞飛翔。降落在經案上,又跳上香爐,靜靜地站著觀看寫經。靈鳥非常自然、溫順、親昵,很長時間才飛翔而去。

【明年經了,將事興慶,鳥又飛來,如前馴擾,鳴唳哀亮。】

第二年寫經完畢,快要慶賀時,靈鳥又飛來了。像前面一樣溫順、馴服,鳴叫聲很哀亮。

【貞觀初年,造畫千佛,鳥又飛來,登止匠背。後營齋供,慶諸經像。日次中時,怪其不至。誠顧山岑曰,鳥既不至,吾誠無感也。將不嫌諸穢行,致有此征。言已,欻然飛來,旋還鳴囀。入香水中,奮迅而浴,中後便逝。前後如此者,非復可述。】

貞觀初年要畫千佛時,鳥又飛來,站在工匠的背上。之後打齋供眾,慶祝經像的完成。到第二天中午,人們覺得奇怪——今天鳥怎麼沒飛來呢?法誠看著對面的山嶺說:「鳥既然不來,是我的誠心無感哪!難道嫌我的行為不清淨,才有這樣的徵兆嗎?」剛一說完,忽然靈鳥飛來,在空中迴旋鳴叫,再飛入香水,奮迅而浴。之後就飛走了。

前後這樣的靈感非常之多,難以敘述。

【靜素善翰墨,鄉曲所推。山路岩崖,勒諸經偈,皆其筆也。】

再說宏文學士張靜,素來善於書法,為鄉人所推重。山路旁邊岩石、懸崖上所刻的經偈,都出自他的手筆。

【手寫法華,正當露地。因事他行,未營收舉。屬洪雨滂注,溝澗波飛。走往看之,合案並幹,餘便流潦。】

有一次,他寫《法華經》時,在露天設立一張桌案寫經,因為有事去了其它地方,沒有收拾好經卷。

當時大雨滂沱,山溝溪澗裡水流奔湧。他見雨這麼大,經案還在露天!急急忙忙跑過來看,結果整張經案都是乾的,沒沾到一滴雨,其它地方卻積了很深的水!

【嘗卻偃橫松,遂落懸溜。未至下澗,不覺已登高岸,不損一毛。】

他曾經躺在松樹上,一不小心掉落懸崖,還沒掉到山澗裡時,不知不覺已經登上了高岸(當時睡的那棵橫松長在懸崖上,懸崖又很高,掉下去就一定粉身碎骨,但他冥冥中得到護佑,一下子登上了高岸)。連一根毫毛都沒損到。

【(注)法誠張靜,各竭誠敬。故其感應,俱難思議。出華嚴懸談,及會玄記,並續高僧傳。】

案例中的法誠和張靜都竭盡了自己的誠敬,所以所得的感應都不可思議。

【唐僧曇韻,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喪亂,隱於離石北千山。常誦法華經。欲寫其經,無人同志。如此積年。】

唐僧曇韻,定州人。當年70歲了,正值隋朝末年天下戰亂,就隱居在離石的北千山當中。平常誦《法華經》,心裡總想寫一部《法華經》,但沒有志同道合的人。這樣經過了多年。

【忽有書生,無何而至。雲所欲潔淨,並能行之。即於清旦,食訖入浴。著淨衣,受八戒。入淨室,口含檀香,燒香懸幡,寂然抄寫,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

有一天,忽然來了一位書生,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對他說:「你所要求的整潔、清淨,我都能一一做到。」看到志同道合的寫經者來了,曇韻就請他寫經。也就從這一天清晨開始,飯食完畢,沐浴清潔,穿上乾淨的衣服,再受持八關齋法。受戒完畢,進入寫經的屋子,口裡含著檀香,燒香、懸掛幢幡,安安靜靜沒有一點聲息地抄寫。一直寫到天黑,才出寫經的屋子。第二天,又跟前面一樣,週而復始,從沒說過疲倦的話。

可以看到,當時寫經的整個過程非常寂靜,在這寂靜當中一筆一畫地寫好了《法華經》。

【及經寫了,如法奉嚫。相送出門,斯須不見。】

等到經寫完時,曇韻如法地向寫經人奉上供養。才把他送出門,忽然不見。這才知道是聖人的應現。

【乃至裝潢,一如正法。韻受持讀之,七重裹結。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無暫廢。】

到了對經卷裝裱時,非常如法地做。之後,曇韻就開始受持讀誦,以七重的包巾裹著經卷。每一次讀一回經時,就先用香水洗一次手,從沒有廢棄過。

【後遭胡賊,乃箱盛其經,置高岩上。經年賊靜,方尋不見。周慞窮覓,乃於岩下獲之。箱巾糜爛,撥朽見經,如舊鮮好。】

後來因為遭到胡人的騷擾,他就把《法華經》的經卷裝在箱子裡,安放在很高的岩洞上。

過了一年,賊亂平定,他再去找經卷時,已經不見了。心裡好慌張,到處尋覓,才在岩洞下找到。箱子、包經的巾布都已經糜爛,撥開糜爛的箱子和巾布,見到了經卷,嶄新完好就像當初一樣。

【(注)寫經心誠,感聖來應。聖雖來應,示同凡夫。故一依其法,清旦食訖入浴,著淨衣等也。】

由於曇韻寫經的心非常虔誠,感得聖人化現來幫助他。聖人雖然來應,示現如同凡夫,凡是所說的要求都一一照辦,早晨也要吃飯、沐浴、穿清淨衣服等等。

【八戒,即八關齋法,以過中不食為體,以不殺等八戒助成。關閉貪瞋癡等煩惱惑業,不令生起。乃令在家人受出家戒。從今朝清晨受,至明日明相出為限。寫經令其日日常持,故須日日常受。至暮方出,則午亦不食矣。】

八戒指的是八關齋法,八關齋戒的體性是過午不食,助緣是不殺、不盜、不淫等的八種戒;受戒的目的是關閉貪、嗔、癡等煩惱和業,不使它生起,這是讓在家人受持出家戒;受戒的期限從當天清晨開始,到第二天明相出來為止。

由於寫經要求內心清淨,所以就要日日常持齋戒,也就必須每天都受齋戒。從「寫經人到天黑才出來」就曉得,他從早晨吃好飯進入靜室寫經,一直到天黑才出屋,中午也不吃飯。

【裹音果,包也。一重一度香水洗手者,即讀一回經,先用香水洗一度手。】

這是講當時《法華經》有七重包裹。每一次讀一回經之前,先用香水洗一度手,再打開包裹,展開經卷讀誦。之後讀第二回經時,仍然如此,這叫「一重一度香水洗手」。

【箱巾爛而經鮮好者,一以聖人之法力加持,一以韻師之誠心感格,一以妙經之功德難思故也。】

經是宣紙寫的,比包巾要薄,照理說宣紙應該早爛了。但是箱子爛掉了,包巾也爛掉了,剝開來看,裡面的經卷卻完好無損!就是嶄新、完好,像最初一樣。在這樣的環境裡風吹日曬,應該早就壞了;就算不壞,也該舊了!不但不壞,還不舊!這就不可思議。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有加持融在裡面。一來,寫經是聖人應現,有聖人的法力加持;二來,由於曇韻的誠心感通;三是由於《法華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三緣和合就有這樣的靈應。

【韻師後住隰州。道宣律師,貞觀十一年至彼見之。時年已七十矣。此下數條,皆出三寶感通錄。】

這位曇韻師,後來住在隰州。道宣律祖貞觀十一年到他那裡和他見過面,當時70歲了。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寫法華,金剛般若,涅槃等,無由自檢。憑彼土抗禪師檢校。抗乃為在寺如法潔淨,寫了下帙,還岐州莊所,經留在莊。並老子五千言,同在一處。】

唐朝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的縣令狐元軌。對於佛法恭敬信奉,想書寫《法華經》、《金剛經》、《般若經》、《涅槃經》等等,自己沒辦法校對檢查,靠當地的抗禪師檢查校對。抗禪師在寺院裡如法潔淨,寫了下函,就回到岐州莊所。當時的經卷留在莊所,和老子《道德經》五千言放在一起。

【忽為外火延燒,堂是草覆,一時灰蕩。】

一天,忽然外面的火延燒過來,堂屋是用草蓋的,一下子全部燒成灰燼。

【軌於時任馮翊令,家人相命撥灰,取金銅經軸。既撥外灰,其內諸經,宛然如故。潢色不改。唯箱帙成灰。】

令狐元軌當時作馮翊縣的縣令,他的家人互相喊著撥灰,取出了金銅做的經軸。把外面的灰撥開,裡面的經卷還跟當初一樣完好無損。不但完好無損,連裝裱的色彩也沒有改變,只是裝經的箱子和套子燒成灰了。

這就不可思議,火實際上燒過來了,箱子燒掉了,套子燒成灰了,唯獨沒有燒到經卷;不但沒有燒到經卷,連烤也沒烤到。當時烈火溫度很高,經卷裝裱的色彩卻沒有改變。這就是經卷具有功德力的緣故。

【又覓老子,便從火化。乃收取諸經,鄉村嗟異。】

再找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已經被火焚化。這樣就收取各種經卷,一時鄉村的人都嘆為奇異。

【其金剛般若一卷,題字焦黑。訪問所由,乃初題經時,有州官能書。其人行急,不獲潔淨,直爾立題,由是被焚。】

只有一處特別,就是《金剛般若》一卷經的經題變得焦黑。大家詢問緣由才知道,最初寫經題的時候,有個州官很會寫字,請他來寫。這個人做得很匆忙,沒有整潔身心,直接就題上去了。當時心沒有安住在誠敬當中,寫的經題沒有功德力,所以火就能燒上去,使得字跡焦黑。

【其人現在,瑞經亦存。京師西明寺主神察,目驗說之。】

令狐元軌現在還在世,當初寫的大乘經也還存在。這是京師西明寺的寺主神察師目睹了這件事而說的。

【(注)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經。一切佛事,俱以戒行誠敬為本。若戒行精嚴,誠敬篤至。則三寶諸天,皆為擁護。否則無邊法力,莫之能感。】

一切佛事,無論是書寫、諷誦、受持、開演,還是祈福、禳災、延壽、超度等等,都要以戒行和誠敬為根本。如果戒行精嚴、誠敬到量,那麼三寶諸天就一定來作擁護。

為什麼這樣講呢?大家知道,三寶的力量週遍在一切時空中,只要我們竭盡誠心來做,就能召來三寶的加持。這不同於求世間的達官貴人,即使費盡功夫,也不一定能求到。佛法上的事,只要具備戒行精嚴、虔誠恭敬這兩個條件,不論做哪種佛事,都有三寶和龍天來擁護、護持。不然,沒有持戒和竭盡誠敬,不具有感通的因緣,即使有無邊的法力也無法顯現。

【觀此諸經毫無所損,唯金剛經題,字跡焦黑,以其人既無戒力,又無誠心故也。受持佛經者,可不以持戒竭誠為急務哉。】

看到這些大乘經絲毫無損,只有《金剛經》的經題字跡變得焦黑,就是因為當初寫經的這位州官,沒有持戒的力量,寫經時又沒有誠敬的心,匆匆而寫,所以不具功德力,也就被火燒得焦黑了。以此為鑒,受持佛經的人能不以持戒、竭誠作為當務之急嗎?

比如我們誦經、持咒、念佛,如果恭敬至誠,一句一句都傾注自己的誠心,就能得加持;如果隨隨便便念過算數,以心不誠敬的緣故,就難以得加持。

【唐河東有練行尼,常誦法華。訪工書者寫之,價酬數倍。而潔淨翹勤,有甚餘者。一起一浴,燃香熏衣。筒中出息,通於壁外。七卷之功,八年乃就。】

唐朝河東地區有一位叫練行的尼師,常常讀誦《法華經》。她訪問善於書寫的人寫經,給他寫經的報酬好幾倍。

寫經者潔淨勤奮,超過其他人。每天起床都做一次沐浴,燒好香再用香熏衣服。寫經時有一個筒通到牆壁之外,要出氣時通過這個筒通到外面。

這七卷《法華經》,用了八年才寫成(寫經的時間這麼長,每個字都傾注了極大的誠心在裡面)。

【龍門寺僧法端,集眾講說。借此尼經,以為楷定。尼固不與,端責之。事不獲已,乃自送付端。端開讀之,唯見黃紙,了無文字,餘卷亦爾。】

龍門寺的僧人法端,集合大眾講說經典,要借練行尼這部《法華經》作為樣本。練行尼堅決不給,法端就責怪她。實在不得已,練行尼就自己送來經卷,交給法端。

法端要講經了,打開經卷,只有黃紙,根本沒有字!不但這卷經如此,其他六卷經也通通沒字。

【端愧悔送尼。尼悲泣受已,香水洗函。頂戴繞佛,七日不休。開視,文字如故。即貞觀二年,端自說之雲。】

法端慚愧、懺悔自己的輕慢,導致經文隱沒不現。他只好把經卷送還練行尼。

練行尼悲哀哭泣,受取經卷之後,用香水洗淨經函。對於經卷禮拜、繞佛,七天不休息(她對《法華經》非常恭敬,見到經卷上沒有字,心裡特別難過。就祈求佛力加被,恢復經卷的原貌,所以竭盡自己的誠心頂戴佛經,繞佛祈求,七天不休息)。再打開經卷,經文和原來一樣!一個個字都顯出來了!

這是貞觀二年,法端自己講述的事。

【本擬廣錄恭敬三寶之利益,及褻慢三寶之罪愆,令研究佛學者取法有地,獲罪無由,以目力不給,遂止。】

印祖說:原本打算廣錄恭敬三寶的利益和褻慢三寶的罪過,使得研究佛學的人有榜樣可以傚彷,不至於遭致罪報,但因為眼睛不好,只能中途停止。

以上簡略地解釋了《竭誠方獲實益論》的正文。大家學習之後關鍵要反省自身對於佛法有哪些褻瀆、輕慢的行為,然後著手改正自己的缺點。

下面羅列一些現象,供大家對照檢查:

1、把法寶放在不潔淨之處。這是很多人忽視的地方:比如有時把經書放在有灰塵的窗台上,或者有油垢的桌子上。又比如香袋很髒,把轉經筒、法本、加持品和其它雜物或污穢物放在一起。還有的會把經書放在床上、座椅上、拜墊上等不潔淨的地方。

2、有些居士臥室和佛堂不分,睡時也不用簾子隔開,這樣很不恭敬佛像、法寶。或者看電腦、電視有些不清淨的畫面,經書也就在不遠之處,這樣也是不恭敬法寶。

3、因為不經常打掃佛堂,供燈和供香的油煙熏在經本上。還有居士因為家小,廚房和臥室不太遠,炒菜的油煙落在經書法本上。

4、跨越法本。特別開法會時人多,有些人著急,會從別人的經書或香袋上跨過去。

5、有些道友竟然把世間書籍放在了佛教經書法本的上面。

6、佛經法寶要用雙手捧,而且拿的時候要高於臍部,不能挾在腋下。現代人比較隨便,習慣單手給人拿東西,但對於尊貴的經書這樣做就不尊重。

7、上廁所後或者手摸了不乾淨的東西,都要先洗手再看經書。大家看佛經時一般會洗手,但看其它法本就沒有看經書這麼尊重,也就會忽視這些細節。

8、如果在家人還沒有完全吃素,誦經、念佛時,要先刷牙、漱口,因為嘴裡的葷腥、濁氣會污染經本。

9、有人躺著看經。或者誦經時會用口水翻書。或誦經到一半時,碰到有重要事要處理,有些人會對法本摺頁、折角,或者就把法本放在那裡,讓它攤開不合起來。或者乾脆把書倒扣過來,人就去處理事情。

10、有些人誦經還在打電話或者說雜話、開玩笑,這樣很不莊重。或者看經書法寶時,旁邊還放電視、廣播,聽音樂。或者邊吃零食邊看書,這都是沒有恭敬心的表現。

11、看見佛經上有灰塵時,用口去吹經上的灰塵,這樣口裡的濁氣吹在經書上,非常不恭敬。應當用乾淨的布來擦。

12、把佛經法寶當做貨物賣,把法寶做為謀取利益的工具。

我們能改掉以上這些行為,就會讓自己在佛法中得到實益,因為我們下意識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所以才會導致有這些行為出現。學了《竭誠方獲實益論》,看到古人對法寶的重視而獲得的成就,我們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差距,找到多年學佛沒有進步、沒有實效甚至還不如從前的原因。就像常說的那句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之一就是學佛的恭敬心、虔誠心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在下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我真的信佛嗎

算起來,接觸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時間,皈依、受五戒...

敬與不敬之別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為大眾說法。眾弟子當中...

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的苦報

地藏菩薩首先說到南閻浮提典型的罪報情形,不同於其他...

印光大師論至誠恭敬

一、敬惜佛經善書 1.尊敬佛經善書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

學佛可以不求生極樂世界嗎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

南懷瑾老師:學佛後對鬼神也應該和善恭敬

我們年輕時學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獻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學佛帶給我的改...

濟群法師:學佛要依靠自己

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誰呢? 人生的很多事情,是...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從醫者救人危急,當可大積陰功

學佛之人,於三皈、五戒、十善諸義,既已明瞭,當竭力...

放生與救濟貧苦患難者哪個重要

原文: 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

三寶功德不思議

某夕有一女鬼,現苦相跪關前求救,自謂系某省某縣人,...

在家菩薩戒的戒條

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亦稱在家菩薩戒,凡受菩薩戒,須...

一碗飯與一念間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

僅貪求極樂世界的享受,是否會障礙往生

問: 《大寶積經》說,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

如何判斷自己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怎麼知道你的內心的世界善業比較強,還是罪業比較強?...

持誦楞嚴咒能滅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聖嚴法師《化自私的慾望為奉獻的願望》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

尊重對方,檢討自己

見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對方不能和自己溝通。是別人...

受持五戒,修養道德都能得到昇華

皈依若干年以後,因緣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寶,...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

學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學佛人不能脫離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著禪意的存在,...

新年吃素增福增壽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古人有言,一...

道香應自苦修來,法遠禪師的修行故事

寫這個故事之前,躊躇了一下,因為這種故事不一定有人...

【佛教詞典】大慈

【大慈】 p0238 佛地經論五卷十頁云:如來地中平等性智...

【佛教詞典】法比量

(術語)五種比量之一。由一法而推知他法也。如見生法...

【視頻】寬寬的鐘生幸福

寬寬的鐘生幸福

【視頻】李炳南老居士《常禮舉要》有聲書

李炳南老居士《常禮舉要》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