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化自私的慾望為奉獻的願望》

聖嚴法師  2010/06/14  大字體  護眼色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之外,還有一種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痛苦。

人類都有追求溫飽、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來自於人性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受到嚴重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有求死的傾向。有些人會因為所求不得而尋死,通常這種人無論追求任何東西,都非常熱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爭取,當所求不得、欲求滿足不了時,就連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為情自殺,也有些人因為考不上第一志願、進不了某一所大學而覺得萬念俱灰、顏面盡失,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像這樣為了求不到愛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殺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極端的例子,一般人還不至於如此。可是,如果自己的慾望不能滿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和挫折,甚至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變得非常消極,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輩子已與成功絕緣。因此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無法與人競爭,再也提不起繼續奮鬥的信心。由此看來,求而不得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競爭者、仇敵〉卻得到了,那就更難堪、更難以忍受了。

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帶來的痛苦,佛教教導我們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慾,才不會受到本能及慾望的干擾,而走上毀滅之路。所謂「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們本來只要有一棟房子就夠住了,但是有些人為了炫耀財富,就買了好幾棟房子來表現自己非常有錢。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兩三套以備換洗就夠穿了,但是有些人卻擁有幾十套,甚至一整個衣帽間,從上到下都塞滿了衣服,這都是因為不懂得知足。

像這樣為了滿足一己私慾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慾望」。慾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可是,如果是為眾人的利益而努力、為了眾人的福利而奉獻,就不叫做「欲」,而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例如,發願透過自己的努力奉獻,使眾人得到快樂、幸福和便利,就是清淨的願心。

因此,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則,便會誤以為行菩薩道和成佛也是一種慾望,於是就不行菩薩道、也不想成佛了。這種觀念並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是「願」,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所謂「知足者常樂,少欲者離苦」,我們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進一步為眾人設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獻給眾人、為眾人服務,使眾人都能夠遠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怎樣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

「離苦得樂」的新髮型

在當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後就去美容院剪頭髮,...

【推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個地方講到多欲為苦,就是講我們對慾望越執著,就會...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覺得自己很虔誠。 早晚課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夢參老和尚講《修行》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裡...

嗜肉者不可不知的食肉十大危害

現在,人們對肉食的慾望日益增長,一日三餐天天頓頓不...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療治也。何以故?...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

聖嚴法師《調整職場EQ的好方法》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聖嚴法師《有邊與無邊》

邊是界限、範圍、領域、階段等的意思。從空間講,這個...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

職業的正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幸福安康

生活在世間,每個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職業。人們...

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從前...

平常顛顛倒倒,臨終很難有正念

諸位!你要知道,你臨終要能夠不隨境轉,你 平常就要訓...

文珠法師《二十一世紀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見面,共同研究佛學,可...

五會念佛的念法與解釋

五會念佛的念法: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覓之了不可得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覓...

不信因果的可怕

現在有許多知識份子激烈地反對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他...

丑臉人與丑臉比丘

自古以來,天下父母都是愛護子女;但是卻也有少數人違...

出家的含義

出家修行,其本意實乃殊勝莊嚴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諦...

【推薦】圓澤禪師的輪迴故事

在唐朝時,有個居士李源,他父親因為安史之亂,被殺了...

【佛教詞典】見雜染

【見雜染】 p0638   瑜伽八十八卷六頁云:見雜染者:...

【佛教詞典】六種俱生惑

(名數)百法明論所記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之...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黃慧音)

南無阿彌陀佛(黃慧音)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粵語)

南無觀世音菩薩(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