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化自私的慾望為奉獻的願望》

聖嚴法師  2010/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之外,還有一種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痛苦。

人類都有追求溫飽、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來自於人性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受到嚴重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有求死的傾向。有些人會因為所求不得而尋死,通常這種人無論追求任何東西,都非常熱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爭取,當所求不得、欲求滿足不了時,就連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為情自殺,也有些人因為考不上第一志願、進不了某一所大學而覺得萬念俱灰、顏面盡失,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像這樣為了求不到愛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殺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極端的例子,一般人還不至於如此。可是,如果自己的慾望不能滿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和挫折,甚至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變得非常消極,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輩子已與成功絕緣。因此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無法與人競爭,再也提不起繼續奮鬥的信心。由此看來,求而不得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競爭者、仇敵〉卻得到了,那就更難堪、更難以忍受了。

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帶來的痛苦,佛教教導我們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慾,才不會受到本能及慾望的幹擾,而走上毀滅之路。所謂「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們本來只要有一棟房子就夠住了,但是有些人為了炫耀財富,就買了好幾棟房子來表現自己非常有錢。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兩三套以備換洗就夠穿了,但是有些人卻擁有幾十套,甚至一整個衣帽間,從上到下都塞滿了衣服,這都是因為不懂得知足。

像這樣為了滿足一己私慾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慾望」。慾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可是,如果是為眾人的利益而努力、為了眾人的福利而奉獻,就不叫做「欲」,而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例如,發願透過自己的努力奉獻,使眾人得到快樂、幸福和便利,就是清淨的願心。

因此,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則,便會誤以為行菩薩道和成佛也是一種慾望,於是就不行菩薩道、也不想成佛了。這種觀念並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是「願」,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所謂「知足者常樂,少欲者離苦」,我們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進一步為眾人設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獻給眾人、為眾人服務,使眾人都能夠遠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一個人開始內觀時,他就是在開顯寶藏

中道又分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諸法。見...

佛法修學的目的---破妄顯真

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它跟...

【推薦】觀男女二根極其污穢,才能破除淫慾之魔

現代人把這個婚外戀,還認為是一個很浪漫、很時尚、很...

「痛」並不等於「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連在一起講,分不清痛與苦的區別,多半...

【推薦】能專念六字大經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淨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正法毀於修行者自身的腐化與墮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講堂講經,迦葉尊者,一身灰衣,破爛...

【推薦】透過佛法的熏習,加強我們的能量

今天是我們中國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說我們即將面臨一...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聖嚴法師《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問:台灣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許多年輕...

聖嚴法師《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

聖嚴法師:不以自我為中心

《心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化解、對治「五...

聖嚴法師《找到生命的價值》

經常有人向我訴苦,說他們自己這一生好像是白活了!不...

培養不孝兒女的六招

看看自己作為父母是不是已經在培養不孝子女: 1.百依...

規範身口意三業

敬畏因果就要規範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身業不能去殺生,...

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的意思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

度眾生的心發不出來,這樣能否往生

問: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有云: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

妙觀察 善分別

佛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前往頂禮佛陀...

唐密阿闍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釋一行,俗姓張,為巨鹿人氏。本名張遂,於嵩山皈依剃...

佛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眾生呢

針對我們這些背性、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

慧律法師《往生是現在的事》

往生就是現在的事情,就是當下轉念頭的功夫,絕對不是...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如何解決工作中的困惑

問: 師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佛教詞典】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書名)二十卷,宋虎丘紹隆等編。彙集佛果禪師一生之...

【佛教詞典】七相略攝菩薩別解脫戒

【七相略攝菩薩別解脫戒】 p0065 顯揚二十卷十三頁云:...

【視頻】覺醒法師《玉佛問道-怎樣保持專注》

覺醒法師《玉佛問道-怎樣保持專注》

【視頻】道宣律師與天人的問答

道宣律師與天人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