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家菩薩戒的戒條

2013/05/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家菩薩戒的戒條

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亦稱在家菩薩戒,凡受菩薩戒,須半月誦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誦時,將文中優婆塞改為優婆夷。)

六重戒

1、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2、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3、不虛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4、不邪淫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5、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

6、不沽酒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二十八輕戒

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耽樂飲酒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三、恶心不能瞻視病苦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污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四、有乞者不與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或有重病,或在禪入定,說法眾中或坐,非犯)

六、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八、不往聽法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飲有蟲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

十一、險難獨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二、獨宿尼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三、為財打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四、殘食施四眾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五、畜貓狸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七、不儲蓄三衣缽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八、田溉淨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十九、物價令平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趨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非處行欲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一、偷官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納官稅,盜稅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二、犯國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又乾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聽僧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七、養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學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脫之道。學佛的著力點,...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臨逝世時教導弟子們,在他去世以後要以戒為師。佛...

持戒的意義與功德

1、《遺教經》: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怕犯戒,所以遲遲不敢受戒該怎麼辦

問: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語,所以遲...

【推薦】五戒的制戒因緣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需要全體佛教信徒都必須遵守。...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佛學常見辭彙(五畫)

【去執】 去掉對一切事物、理論、思想以及意見等的固...

錫杖的表法含義

諸位吉祥。我們今天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說的法器,叫做...

邪淫的六種情況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

佛學之宇宙論——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壞為成住壞空四期,或稱四劫。劫者,譯...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錯了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這...

戰勝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比丘們開...

聽聞正法解諸縛著

若人聽聞正法,就能夠從煩惱繫縛中得到解脫自在。《大...

半根手指

我受單位派遣,去拜會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總。 與其...

江邦濟的往生故事

江邦濟。字道卿,號晴舟,安徽婺源江灣人,是江易園居...

竭誠受持《法華經》得感應

《竭誠方獲實益論》中的再一則,講到受持《法華經》。...

二種行門,決定得生彼國

智者大師在《十疑論》中說:修行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欲...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語誰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從不寂寞

我從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內在原本是完美充實的。你...

念佛行人應當吃長素

《梵網經菩薩戒》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經提到過,要戒除邪淫有時候仰仗自力還是不...

【佛教詞典】揣飯擲口中戒緣起

亦名:遙擲口中戒緣起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舍衛...

【佛教詞典】眼等觸所生思

【眼等觸所生思】 p1000 界身足論上七頁云:眼觸所生思...

【視頻】三藏法師的故事

三藏法師的故事

【視頻】這些大明星也學佛

這些大明星也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