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放生與救濟貧苦患難者哪個重要

印光大師  2018/05/13  大字體  護眼色

放生與救濟貧苦患難者哪個重要

原文:

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汲汲於不相關涉之異類,其緩急輕重,不亦倒置乎哉。

答曰: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

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所感。若無殺業,縱身遇賊寇,當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

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

然鰥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於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類無盡,能放幾何。

答曰:須知放生一事,實為發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企其體貼放之之意,中心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則捕者便息。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自在飛走游泳於自所行境。則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

縱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無量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不止一人乎。又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之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圞、夫妻偕老之緣。

正所以預行周濟,令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鰥寡等苦,長享受壽富等樂。非所謂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

子審思之,戒殺放生,畢竟是汲汲為人,抑止汲汲為物,而緩急輕重倒置乎。

《印光法師文鈔》·極樂寺放生池疏

白話譯文:

或者有人說:「鰥寡孤獨,貧窮患難,到處都有,為什麼不施舍救濟呢?只是熱心於不相關涉的異類,這難道不是緩急輕重倒置了嗎?」

答:「你是不知道如來教人戒殺放生的道理啊!人與動物外表雖然不同,內在的佛性卻是相同無異的。動物因為過去世的惡業,淪落成異類,人以過去世的善業,幸得人身。如果人對動物不加以同情憐憫,任意吞食動物,那麼一旦我福享盡,被殺與被吃的動物的罪受滿了,就會改頭換面,我變為畜生,它成了人,就這樣從頭償還,充填他的口腹。

須知刀兵戰爭的大劫難,都是宿世的殺業感招的。若無殺業,縱然身遇賊寇也無危險。那些平常兇惡歹毒的賊寇,面對沒有殺業的人,也會心生善念,不忍殺害。另外,那些瘟疫水火等等的災難橫禍,戒殺放生的人也是絕少遭逢的。

由此可知,愛護動物的生命,原本其實就是愛護自己的生命。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

對於鰥寡孤獨、貧窮患難的人,也應當隨分隨力實行周濟,豈有戒殺放生的人,就不做這些慈善公益事業的呢?

然而,鰥寡孤獨雖然深為可憐,尚未至於死地,動物則如果不行救贖,立刻就會成為拈板上的肉、鼎鍋裡的菜,很快就到人的肚子裡去了啊!」

又有人說:「物類無盡,能放多少?」

答:「須知放生一事,最可貴的地方,其實就在培養人們愛護物命的善良慈悲之心,希望人們能夠體會放生的心意,油然而生憐憫之心,不忍食肉。既不食肉,捕捉殺害者也就會停止殺業。這樣,水陸空行一切物類,就能自在飛走遊行於它們各自的世界。這豈不成了不放而普放,把天下全部當作一大放生池了嗎?

縱使不能人人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有無量的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且不止一個人呢?再說戒殺放生,還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除鰥寡孤獨、貧窮患難的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圓,夫妻偕老之緣。

所以說戒殺放生,正是在提前周濟,讓人們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遇鰥寡孤獨等苦,長享富貴長壽等樂。這難道不是讓全天下眾生都得到幸福的好事嗎?怎麼可以漠然置之呢?

請大家仔細地想想吧,戒殺放生究竟是積極幫助人,還是只積極幫助動物,是不是緩急輕重倒置了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隨緣隨份盡力放生,成就淨土資糧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智者大師...

圓瑛法師《放生開示》

此次北來講經,辱承諸位歡迎,並聘為本會名譽會長,不...

天下最大惡行就是殺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推薦】放生與放死的尷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這其中不僅包含著對友情生命的尊重...

印光大師有關放生的開示

放生一事,原為感發同人戒殺護生之心,實行自己惻隱不...

佛源敬老院免費接奉養年邁出家人公告

佛源敬老院是一座針對出家人、食宿全部免費的敬老院,...

從三個方面談放生

分三個方面講:一、為什麼要放生;二、放生有什麼利益...

放生分為三品

很多人都想去祈祈福,燒燒香、拜拜佛、放放生。佛教非...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

人死後焚化遺體的意義所在

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字體潦草易誤事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

輕僧慢法之習氣,實為學道之障

汝來信,語頗懇切,然猶有輕僧慢法之習氣。此之習氣,...

淨業助行,培福載道

淨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淨土為趣。念佛法門雖...

誰偷了摩尼寶珠

一位威儀庠序的比丘沿路托缽,來到穿珠師的家門口,技...

中國僧服知多少

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侶最顯著的標誌 剃除鬚髮...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薩曰: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

【推薦】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

怎樣隨喜才能真正獲得功德

時下流行隨喜一詞,很多學佛人嘴上有事沒事總喜歡掛著...

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

見月律師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時,有見月律師,傳三昧老人衣缽,繼主千華(...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

聖嚴法師《溝通的方法》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念佛經常出現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門是屬於有相的。《觀無量壽經》的出現,就是因...

【佛教詞典】二種預流果

【二種預流果】 p0031   集論七卷十四頁云:復次如說...

【佛教詞典】知恩報德

(術語)知師父之恩德而報謝之也。往生論註上曰:知恩...

【視頻】大安法師《重法如山》

大安法師《重法如山》

【視頻】歷代淨土聖賢傳

歷代淨土聖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