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寶功德不思議

印光大師  2015/01/04  大字體  護眼色

三寶功德不思議

某夕有一女鬼,現苦相跪關前求救,自謂系某省某縣人,夫某性毒辣,致我死於非命,至今含冤未升,夫某已來函請求皈依老法師,來信已在途中,明日必到,他若得皈依三寶為佛弟子,我即永無超升之日,懇求老法師萬勿准許,哀求不已,餘示以恩怨本自平等,善惡了無自性,既遭惡緣,宜求解釋,免得世世酬報,汝應發心皈依三寶,餘可代汝求法力加被,汝可從此解脫,並諭知汝夫為汝超薦,鬼唯唯,次日果有求皈依之某。

復次某女弟子,一生念佛甚虔,手不釋念珠數十年,臨命終時,特以此珠給其子保存,謂他日見此珠,即如與我相見,子素孝,奉命唯謹,某日偶不慎,珠墮地線斷,檢之少一粒,遍尋不得,懊喪之至,特來關前稟告,求哀懺悔,虔請皈依,冀消業障,歸里後,細檢念珠,原數絲毫無缺,歡喜讚歎,三寶功德不可思議,懸掛頸間攝影,函稟師座告慰志謝,該相曾舉示智熏等。

再次某母死亡已久,忽示夢其子云,我罪惡深重,苦報難受,非仗三寶力加被,不得解脫,望代我往求老法師賜予超薦,即可免苦,某來竭誠向餘哀求,因某母既深信三寶功德,其子亦有孝心,當允誦經迴向,以遂其願,囑某閉目長跪合掌,觀照母受苦難,聞經解脫,某於聞經中間閉目忽見大火,開眼視之則無,當夜某又夢見其母,謂尚未離苦,仍須再求印老人慈悲,某又叩關再請,餘知系開眼之咎,詰之果然,允再誦經,囑勿再誤,某謹遵,復夢見母雲,謝謝老法師,我已得度了。

——《印光大師全集》第五冊二七四九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以孝親之心禮誦,功德更大

【原文】: 令嚴臨終,神識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念阿彌陀佛有什麼益處

首先直接的益處,由於相信阿彌陀佛,由於願意往生極樂...

戒能長養一切諸功德

這是說戒能生長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

慈心濟虱微命的沙門

過去,有位菩薩出家為沙門,於山林間修道,慈心悲愍眾...

因佈施而起的貪愛執著

佈施如果附帶不合理的條件,是可以不接受的。這是為了...

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出家人對父母的孝

古往今來多少出家的人,他們對父母的那種孝,那是刻骨...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現在我們在參學方面來講,總要以規矩法則為尊。常住上...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印光大師:深信淨土後,方可學餘宗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

印光大師: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 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婦一有...

【推薦】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觀來書,詞義均好,無可改...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則病自痊癒...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

出家憂道不憂貧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能...

心識主宰著業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這個地方是說明我...

如何迴向給被墮胎的胎兒

問: 如果由於醫院檢查出了胎兒有畸形,因而犯了墮胎...

【推薦】改名是否可以轉運消災

問: 阿彌陀佛,請問法師,現在很多人不管年齡大小,...

無能所無對待,合二為一

在終南山有兩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覺一直沒有...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念佛生淨土的三大資糧

念佛求生淨土,則須具足根本,最關鍵的三大往生資糧:...

怎樣對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經常要注意的兩個問題,就是昏沉和妄想。整個修行...

人生五個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應該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嚴,...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根機

什麼叫根機呢?我怎麼知道我根機好呢?當然,你根機好...

憨山大師開悟前後的三次夢

大師在開悟前後的一段時間裡,曾做過與修行悟道極有關...

【佛教詞典】佛祖統紀

凡五十四卷。南宋志磐著。略稱統紀。收於大正藏第四十...

【佛教詞典】吠題呬弗怛羅

(人名)Vaidehīputra,韋提希子。阿闍世王之別稱。...

【視頻】大安法師《臨終一念莫存僥倖之心》

大安法師《臨終一念莫存僥倖之心》

【視頻】崇慈法師《慧遠大師》

崇慈法師《慧遠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