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佛教的主觀與客觀》

星雲法師  2011/07/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三篇 轉識成智--成佛必備的智慧

壹·轉識成智的目的

唯識的主要目的是要究明「萬法唯識」所變現的原理,以及如何將唯識所現的染法轉成淨法,將凡夫識轉成聖人智。也就是說將人生命中染污的成分轉化成清淨的成分,這是唯識學的一種實踐,稱為「轉依」,也就是轉染依淨,是修行證果的必經過程。

人,生存在這流轉的世間,不斷地輪迴,不斷地受苦惱所困擾,要從這些煩惱中解脫出來,便要修行,將第八識的惡種子轉化成善的種子;因為惡的種子會生出惡的行為,善的種子會生出善的行為,所以轉惡的種子為善的種子就是唯識宗所說的「轉識成智」。

識如何轉呢?是向內轉抑或向外轉呢?舉例如下:

有兩人同時服務於公家機構,一位個性溫和柔順,一位性情急躁暴戾;當兩人同時受到民眾的無理取鬧時,前者能平心靜氣地應付並解決問題,後者則因不能忍受,嗔心一起,使得情況惡化,問題反而不能解決。如果說無理取鬧一定會使情況惡化,問題難解,那麼前後者應該都會有同樣的後果產生,但事實不然,有智慧的人可以化暴戾為祥和,而逞一時之勇的凡夫卻將小事釀成大事。

由此可知,吾人日常生活環境的苦樂染淨等,是操之在我,而非別人,也就是以各人的心境創造各人的世界。所以地藏菩薩雖處地獄,卻能莊嚴國土;維摩居士雖示有妻子,卻常修梵行,雖處居家而能不著三界。

有的人日子過得很快樂,有的人過得很痛苦;如果環境是心外實有,那麼生活在同樣環境之下的每一個人,應該有著相同的感受。事實上,外在的世界如果離開這一顆能知覺的心、能分辨的識,並無實在意義。因為有心識才有世間,心識若無,也感受不到世間的存在。所以唯識家說:「絕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此即所謂:「隨福見異,垢淨唯心;業自差殊,實無粗細。」所以「轉識成智」的目的就是將凡夫的迷執煩惱根源:妄情妄識,轉化成清淨無垢的圓滿智慧;化苦為樂,體證唯心淨土,心淨則國土淨的法樂,從自我的偏執,走向通達的生命觀。

貳·轉識成智的思想淵源

關於「轉識成智」的思想淵源,在《瑜伽師地論》、《俱舍論》、《唯識三十頌》和《成唯識論》等唯識論著中皆有記載,略述如下:

《瑜伽師地論》卷二說:「般涅槃時已得轉依,諸淨行者轉捨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轉得內緣自在。」

《俱舍論》卷四說:「謂諸聖者見修道力,令所依身轉變異本。」卷十五說:「四、從見道出,謂此道中永斷一切見所斷惑,得勝轉依,從此出時,淨身續起。五、從修道出,謂此道中永斷一切修所斷惑,得勝轉依,從此出時,淨身續起。」

《唯識三十頌》第二十九頌說:「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以上所引內容,都是以「轉依」來表達「轉識成智」。「轉」,是轉捨、轉得的意思;「依」,是所依的意思。所依指的是第八識。此識藏有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二粗重),也藏有無漏智的菩提種子。欲修佛道,必須把第八識中「煩惱障種子」和「所知障的種子」捨棄了,方能親證得二種轉依果: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也就是無漏的菩提真智,達到所謂的「轉依」:轉識成智。

以下引《成唯識論》和《八識規矩頌》述「轉識成智」的次第。

《成唯識論》卷十說:「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八識規矩頌》以第三頌說明前五識的轉智: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以第六頌說明第六識的轉智: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以第九頌說明第七識的轉智: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以第十二頌說明第八識的轉智: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以下就上述所引的《八識規矩頌》和《成唯識論》說明轉識成智的過程。

參·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眼、耳、鼻、舌、身等五種了別識,必須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五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才能產生認識作用。

前五識所緣的境皆屬相分,在未轉識時,對一切現象,隨波逐妄,執幻境為真實,以致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永無休歇。要想出離輪迴,必須從轉識成智入門。

《八識規矩頌》第三頌說: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變相」是變有相為無相,轉有念為無念;「觀空」是觀我空、法空;「唯後得」是指後得智而言,此智是證得根本智後,對境再起分別,如明鏡鑒物,來去無蹤影,不受外物污染,若蓮花之不染淤泥一樣,又名後分別智。

前五識因為觸境親緣相分的關係,在變相觀空之後,不能和第六識一樣,直緣無相的真如境界,所以在佛果轉識成智時,不屬根本智,而是屬於後得智。

前五識由有漏轉為無漏(漏是煩惱的別名),是在第八識初轉為大圓鏡智時,此刻第八識必須遣相盡淨,證得無相,在成佛剎那間,其相應心品方能轉為大圓鏡智,在那個時候,前五識也跟著轉為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是成就世間的事務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用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因其了知世事無自性,所以不起執著,入「觀空捨執,執盡真現」的境地。當第八識轉為清淨的那一剎那,前五識也轉為成所作智。此時有漏變為無漏,六道輪迴之苦永息,同時又能顯現三類化身:現千丈的勝應身、現丈六的劣應身、以及隨類化身(如來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化身,示現種種變化,以救度眾生)來圓滿自覺覺他的大願。

肆·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

第六意識的作用,是遍緣「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生起「思惟」、「了別」的作用。

前五識的認識對像是具體的,有時空性的;而第六意識的認識對像是概念、理論或往事,屬抽像且無時空性,其作用較複雜。它可為善,可為惡,亦可為無記,三性都有,在現量、比量、非量三量中,也是三者皆備。與五十一個心所法相應而發生作用,視所緣的境,起心動意,而成業種。如何將這個會造業的意識轉成清淨的妙觀察智?過程次第如下:

在唯識學的修行過程中,要歷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證得佛果等四十一階位。這四十一階位,是由資糧、加行、通達而「見道」,入十地位,就是修道的階位。十地中的初地,名歡喜地,第六意識在進入歡喜地「入心」(通達位的異稱)的階段,「分別我執」雖然已經伏住不起作用,但「俱生我執」還是眠伏在第八識裡面,一直要到第七地「遠行地」之後,俱生我執的現行與種子才完全斷絕。這是因為七地以前,雖以得到根本智而能證入無漏的境地,但有漏的習氣種子仍須地地漸除,至第七地斷除修惑之後,才能進入純無漏的「妙觀察智」。

妙觀察智的功用殊勝,善能觀察萬有諸法的差別,善能運用無礙辯才,自在說法,善能覺悟一切有情,利樂一切眾生。諸佛菩薩所以能夠化導有情,可以說完全是藉助於這個智慧的效用。

妙觀察智的業用有三大特點:

1.圓:到第八不動地後,第六意識轉成純一清淨的無漏妙觀察智,其體具足一切功德,成為最圓滿的智慧。

2.明:八地後的妙觀察智,其體最為光輝燦爛,能明照一切。

3.淨:八地後的妙觀察智,其體最為無漏清淨,任何一個染法都不能與之相應。

因此,無漏的妙觀察智就如同中秋夜晚的月亮,體圓明淨,遠離塵垢,照耀大地,格外分明。

妙觀察智是以什麼作為觀察的對像呢?依《成唯識論》的說法,其觀察對像有三:

1.觀察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諸法各有自相,如地以堅為自相,水以濕為自相,火以熱為自相,風以動為自相;但是諸法也有共相,如說無常性,世間沒有一法不是生滅無常的。妙觀察智對於這些自相共相,認識得清清楚楚。

2.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妙觀察智可以統攝觀察一切無量的總持、一切無量的定門、一切無量的功德法財。

3.於大眾會中現無邊作用,說法斷疑,使有情獲益:妙觀察智統攝如上一切,得四無礙解及諸神通,不但具有無量慧辯,也具有無邊威力,所以能在大眾中現起無邊的作用,示教利喜。

妙觀察智能攝觀自心,引生無量功德,觀有情心行差別說法,都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無遺漏,所以能圓滿明淨,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說一切法,斷一切疑,度一切眾生皆得利樂。因此,《八識規矩頌》第六頌說: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伍·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第七識是介於意識與第八識之間的一種心識,它的機能是認識以至執取第八識裡的種子為自我。種子一方面是無量數的,另一方面它剎那生滅,毫無間隙,不斷地在變化,第七識卻將種子執為常住不變的自我。人之所以有自我的意識,覺察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第七識所生出來的一種迷執,包含人生最根本的四大煩惱:我見、我慢、我癡、我愛。第七識恆常的審察思量著第八識,執著一個自私自利的我相,才使有情眾生迷惑顛倒。

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前六識也會轉為清淨。因為第七識染污,前六識也染污,前六識雖行善,亦屬「有漏」,所以必須此識清淨,成為「無漏」,前六識才能成為無漏。《八識規矩頌》第九頌說:

極喜初心平等地,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七識轉識成智的次序,分別自初地:歡喜地(修二空觀,斷分別起二執,阻礙俱生二執的現行)、八地:不動地(無相觀相續不斷,俱生我執已滅)、佛果:第十地(常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俱生法執,直到此地金剛道,即菩薩修行到達將要成佛時,先起金剛心,由於觀智明利堅強,能斷所知煩惱二障種習,堅固無上,猶如金剛,法空智果現前,方能達到頓斷俱生二執種子,成為純淨的無漏),第七識就轉為清淨的平等性智。證入平等性智後,由於自他平等觀念的孕育,始能產生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的心境。

據《成唯識論》所說,平等性智的妙用有二:

1.觀諸自他有情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聖者菩薩修生空觀,斷除我執,徹底觀照自他平等,一切眾生無有差別,因而與大慈大悲恆共相應,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以平等心拔濟之,而後心安。

2.觀照一切諸法平等、無住涅槃之所建立:聖者菩薩修法空觀智,了達一切諸法如幻如化,根本沒有染淨勝劣的差別,證知諸法皆悉平等。又觀一切染法如幻如化,了知無有任何可怖畏與厭患的,因此雖是常住生死世間,但不為世間生死所染,而成就種種的淨法功德;觀一切淨法如幻如化,體認無有任何可貪愛與染著的,因此雖是常住於寂滅涅槃,但不為涅槃寂滅所限而依然度化各類有情。這就是為有大智故,不住生死,為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其利樂眾生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所以說無住涅槃。平等性智因觀自他平等而有此境。

《佛地經》說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

1.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2.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3.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4.弘濟大慈,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5.無待大悲,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6.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7.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8.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9.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10.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第七識雖在因中轉成平等性智,但要到佛果位始得究竟圓滿。

陸·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第八阿賴耶識是宇宙人生的本源,以其能含藏一切色心諸法種子,變現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無始以來,恆常現起,以第七識為所依,以種子、根身、器界為所緣。所以說第八識是決定眾生生命的整個內涵本質,它不會隨著身體的消失而消失,它會一直傳續下去,轉移到一個新的生命軀體中,展開新的活動,不會停息。所以,它是吾人生死流轉的根本。

第八阿賴耶識轉染成淨到達正覺的時候,方得真正的轉智;轉識所成的智慧,名大圓鏡智。

據《成唯識論》卷十載,大圓鏡智有如下幾點殊勝功德:

1.第八識在因中唯緣現量的境界,雖然沒有計度分別,自性分別仍然有,可是到最高的佛果位,一切我、我所執皆已斷盡,證得無分別的平等法性,不在諸法及人我上有所分別,不再為分別相所動搖。

2.第八識在因中所緣的根身、器界及內在的種子,廣大而無際,固然不是常識的心量所能體會,而能緣心的行相幽微精細,更不是常識的心量所能測知。到了佛果位上,大圓鏡智無緣而緣的境界及其行相,不但是凡愚不能了知,就是聖者菩薩也難窺其底蘊,唯有佛與佛才能究竟覺了。

3.第八識在因中緣根身、器界、種子的三類性境,都能緣其所緣。到了佛果位上,自然成就了不忘一切所知境相,同時得到一切種智,對於過、現、未三世的一切事,了解的清清楚楚,不為客觀境界所愚。

4.第八識在因中雖含藏染淨種子,但是到了佛果位上,由於一切垢染都已拂除,一切有漏種子皆已消滅,若性若相都成為純淨的,唯為果上的純善淨德種之所依持。

5.如來得此大圓鏡智,由於能持純淨圓德種子,於是佛果位上的自受用身、自受用土、諸根色等,還有前三智的心品,都是從這圓鏡上變現;又於其中,變現他受用身、他受用土、變化身、變化土,現無邊功德,利樂有情。

6.佛果位上的圓滿智慧:大圓鏡智,普遍能攝持無盡功德,又能遍現身土智影,無忘無失一切智智,猶如大圓鏡的能現眾色像。

轉識成智主要是在第八識中進行,因為第八識儲藏了一切生命的質素,所以若要轉變,就要在此根源中用工夫,使得那些染污的種子轉化為清淨的種子。《八識規矩頌》第十二頌說: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現十方塵剎中。

這是說明第八識到了八地時才捨藏識之名,只存屬於善惡業果位的異熟識和相續執持位的一切種識。到了十地金剛喻定現前時,清淨的第八識俱起,也就是大圓鏡智現起,此智將無漏種子變現為佛果妙境,其變現猶如圓鏡映現萬物,所以稱為大圓鏡。得到此智時,能同時了解事物的普遍性相與特殊性相,完全不起執著。由識轉成的智不會起執著,因為智就是以緣起性空的性格來看世間事,識是執著,智則空。由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它是成就世間事務的智慧,範圍廣泛。第六識的妙觀察智是觀察世間種種的特殊性格。平等性智是觀照事物的共同性格:緣起性空,而大圓鏡智是將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總合起來,及時把握這最高最圓滿清淨的智慧。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也就是我們的光明。依唯識論著所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地探討深入,用心學習,必能轉凡夫為聖人,轉煩惱為菩提了。

第四篇 一念三千

壹·前言

一般人看到佛經上說「萬法唯心造」、「唯識無境」,便以為佛教是倡導唯心論的宗教。其實,佛教既不偏於心,也不偏於物,認為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世界是相互依存,而非絕對的對立。佛教之所以強調心識的活動, ,是因為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站在主體(人)的實踐面,主張藉著淨化自己的心靈,來達到圓滿幸福的人生。

在佛教教理中,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教我們由念念妄心的當下,觀察諸法的真相,從而體悟心內與心外的世界互具互融的中道實相。

貳·一念三千的意義

一念三千中的「一念」,也稱一心,指心念活動的最短時刻。科學家說:光速是世界上最快的東西。其實,我們的心在一念之間,可以上下古今,中外奔馳,神遊太虛,無遠弗屆,比光速還要來得快。《仁王般若經》卷上記載:「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往生論註》說:「二十念名為一瞬,二十瞬名為一彈指。」凡此,都說明心念的速度之快,無與倫比。

「三千」,是十界、十如是、三世間相乘出來的法數,是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稱謂。

「一念三千」,指我們的一念具足了世間的一切迷悟諸法。換句話說,我們方寸之間的主觀世界就是宇宙客觀萬有的縮影。

參·一念三千的內容

一、十界互具

佛教將凡聖的境界由下而上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天、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等十類,因為各有因果,界畔分明,所以稱為「十界」。雖然如此,這十界不是相隔的,而是有著互具的關係。以心念為例,惱害仇恨的心生起就是地獄;嗔恨鬥爭的心生起就是餓鬼;愚癡無明的心生起就是畜生;嫉妒憍慢的心生起就是修羅;持戒修善的心生起就是人道;歡喜快樂的心生起就是天堂;利他無我的心生起就是菩薩;平等包容的心生起就是佛。因此,我們的心中本來就有十界,遇緣觸事,就生起現象諸法。

再以現實的人間生活而言,戰場上的相互殺戮,菜市場裡的磨刀豁豁,剖腹割肉,正是地獄的示現;天災人禍時的饑民遍野,是餓鬼的象徵;五欲熾盛、以暴凌弱的社會,是畜生道的翻版;苦樂參半的生活是人間的現象;爾虞我詐,自相殘害,是修羅的世界;快樂享受的時光,無異置身天堂;聞法學道的日子,是聲聞的境界;在自悟自覺中自得其樂,是緣覺的一方天地;互助互諒是菩薩世界的特徵;清淨善美的淨土是佛陀的世界。因此,十界是本來就具有的,不獨在人世間如此,在其餘九道也是如此。所以,地獄的眾生如果顯現本自具有的佛性,就可以逐漸上升,而成正覺;即使是五逆重罪的一闡提,在本性中還是具有善良的一面,一旦隨緣發善,一樣可以圓滿佛果;反之,已經證悟的佛陀,也本具九界眾生心,在諸世間隨緣示現,教化有情。

因為一界具足十界,一界與其他九界間,只有隱顯的差別,而沒有絕對的相隔,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十界互具」。十界既然互具,法界全體總共有百界。

二、十如是

「如」,梵語tatha,指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是」,是真實不妄的意思。十如是,語出《法華經· 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十如是就是指諸法實相存在的十種必要條件。其解釋有通解、別解之分。就通解而言:

1.相:指外在可見的形相。例如:顯示在外的善惡行為。

2.性:指內在不可見的本性。諸法本性各不相同,例如:竹中有火性,因此遇緣就能產生火;眾生本自具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3.體:指十法界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都是以色、心為實體。

4.力:指諸法潛在的功能力用。例如:磚、泥可以作為砌牆的材料;水含有動能,可以用來發電。

5.作:指依功能力用而起的作業,也就是顯在的勢力。例如:眾生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花朵插在案頭,產生賞心悅目的作用。

6.因:指能產生十法界果的直接原因。

7.緣:指助因感果的間接條件。

8.果:指由同類因所產生的同類果,善因感善果,惡因生惡果。

9.報:指由異熟因所招感的未來果報。

10.本末究竟等:指從開始的「相」到最後的「報」,都是因緣所成,究其致極,法性畢竟空寂,實相平等一如,所以稱為「本末究竟等」。

就別解而言,「十如是」可以通於十界:

1.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四惡趣共通的「十如是」:

(1)四惡趣的眾生常處於不如意處,惡相、苦相就是他們的「如是相」。

(2)四惡趣的眾生常具惡習,猶如生成,難以改變,這是他們的「如是性」。

(3)四惡趣的眾生色心粗惡,很難調伏摧折,這是他們的「如是體」。

(4)地獄眾生常受刀山油鍋之苦,餓鬼眾生常受吞銅食鐵之苦;畜生常受弱肉強食、索車挽重之苦;修羅眾生常受戰鬥爭勝之苦。凡此都是他們的「如是力」。

(5)四惡趣的眾生身、口、意常造惡業,這就是他們的「如是作」。

(6)四惡趣的眾生所造作的有漏惡業是他們遭受惡報的「如是因」。

(7)四惡趣的眾生以愛、欲等煩惱為助緣,增長有漏惡業的形成,這就是他們的「如是緣」。

(8)四惡趣的眾生因為惡業招感,視種種苦逼為樂境,而生起愛染,這就是他們的「如是果」。

(9)四惡趣的眾生既墮惡道,便有種種苦境現前,這是他們的「如是報」。

(10)四惡趣的相、性,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就是他們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2.人、天善趣所共通的「十如是」:

(1)與四惡趣相比,人天善趣所顯現的相較為清淨高勝,這就是人天的「如是相」。

(2)與四惡趣相比,人天善趣所作的行為多屬善法,這就是人天的「如是性」。

(3)與四惡趣相比,人天善趣所具的色、心,堪稱安樂穩當,這就是人天的「如是體」。

(4)人天善趣能護持五戒十善,這就是人天的「如是力」。

(5)人天善趣因為具有護持五戒十善的特質,所以能藉以止惡修善,這就是人天善趣的「如是作」。

(6)人天善趣因為能行五戒十善,為日後招感善果的因素,這是人天善趣的「如是因」。

(7)人天善趣以善法欲作為助緣,增長善業的形成,這就是「如是緣」。

(8)人天善趣因為種下持戒行善的好因,所以能值遇善境,得以任運善心,這就是人天善趣的「如是果」。

(9)人天善趣因為善業所感,自能享受到人天的快樂,這是人天善趣的「如是報」。

(10)人天善趣的相、性,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是人天善趣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3.聲聞、緣覺二乘所共通的「十如是」:

(1)二乘遠離生死,證得涅槃,這是二乘的「如是相」。

(2)二乘解脫煩惱的繫縛,成就無漏之性,這是二乘的「如是性」。

(3)二乘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這是二乘的「如是體」。

(4)二乘能斷煩惱,堪為出離三界的道器,這是二乘的「如是力」。

(5)二乘為達涅槃而精進勤修三十七道品,這是二乘的「如是作」。

(6)二乘因為能作無漏的慧行,所以能在日後證得聖果,這是二乘的「如是因」。

(7)二乘以種種善行為緣,作為增長道業的助緣,這是二乘的「如是緣」。

(8)二乘以善因善緣故,修得聖果位,這就是二乘的「如是果」。

(9)二乘以善因善緣故,遠離三界內分段生死,而招感三界外的變易生死,這是二乘的「如是報」。

(10)二乘的相、性,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是二乘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4.菩薩及佛界共通的「十如是」:

(1)諸佛菩薩所具有的菩提能開顯佛性,是諸佛菩薩的「如是相」。

(2)諸佛菩薩具有向內觀照、了了分明的智慧,是諸佛菩薩的「如是性」。

(3)諸佛菩薩的理體本自具足,不假修行,就是諸佛菩薩的「如是體」。

(4)諸佛菩薩具有無量的四弘誓願,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力」。

(5)諸佛菩薩以六度萬行來化度眾生,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作」。

(6)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智慧莊嚴,是日後成就佛果的業因,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因」。

(7)諸佛菩薩以福德莊嚴來增長道業,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緣」。

(8)諸佛菩薩以殊勝的業因與助緣而證得菩提的果,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果」。

(9)諸佛菩薩證入究竟解脫,達到圓滿涅槃的境界,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報」。

(10)諸佛菩薩的性、相,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三、百界千如

因為十界互具而成百界,每一界又都具有「十如是」,展轉相因,百界應有千如是,這就是所謂的「百界千如」。

四、三世間

世,有遷流的意思,指時間上三世的差別;間,是間隔的意思,指空間上存在的差別。「三世間」一語出自《大智度論》卷七十〈釋問相品〉,是就時間與空間上的差別,將世間分為五陰世間、國土世間和眾生世間三種。

1.五陰世間:又作五眾世間、五蘊世間。色、受、想、行、識等五陰之法,能形成十界有漏、無漏等的差別。據《摩訶止觀》卷五記載:十法界雖然通稱為陰入界,但是一一法界各有不同,例如:三惡趣是有漏的惡五陰,三善道是有漏的善五陰,二乘是無漏五陰,菩薩是亦有漏亦無漏的五陰,佛是非有漏非無漏的五陰。因為十種的五陰各自不同,所以稱為五陰世間。

2.眾生世間:又作假名世間、有情世間,是指因五陰和合的眾生,依正報而呈現種種不同的差別,也就是指從佛到地獄的十界有情。據《摩訶止觀》卷五記載:眾生世間在十界中各有差別,如四惡趣是罪苦眾生,人天是受樂眾生,二乘是無漏眾生,菩薩是慈悲眾生,佛是常住無漏眾生。因為有這種種眾生的差別,所以稱為眾生世間。

3.國土世間:又作器世間、住處世間,是指眾生所依的國土住處,因依報而住於種種不同的國土。例如:地獄住於赤鐵,畜生住於地、水、空,修羅住於海畔海底,人住於地面,天人住於天上,二乘住於方便土,菩薩或住於地面、或住於天上、或住於方便土、或住於實報莊嚴土,佛住於常寂光土。依報的國土也有種種差別,所以稱為國土眾生。

五、一念三千

每一界都有三種不同的世間,所以乘上百界千如,就產生三千世間的法數,涵攝了全體法界的森羅萬象。這三千諸法中,我們隨舉一法,都具足三千世間諸法,一旦遇事觸緣,起動造作,自然產生千差萬別的現象。同樣地,我們凡夫當下的一念中,自然也具有三千世間諸法。這就是所謂的「一念三千」。

肆·主觀的一念與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之間的關係

《摩訶止觀》卷五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心是一切法,法是一切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絕深,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這段話不但說明了主觀的一念心與客觀的三千法是同體相生的,也闡釋了森羅萬象的當體即是實相的意義。

我們以鏡與像為例,鏡面能映現諸相,不是鏡在先,也不是諸相在後,而是同時存在,相互依存的。鏡面在映照諸相時,就顯出鏡面來。同樣地,如果以鏡面為實相,萬有為諸相,我們就可以了解到離開萬有,別無實相可言;離開實相,也不能展現萬有。若以鏡面為主觀的心念,以諸相為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則所謂的實相,就是指在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存在的同時,我們心識活動的過程,也正隨著展開三千世間諸法。

既然三千諸法隨拈一法皆是能具能造,為什麼只是凸顯心法呢?這是因為觀心比觀法要容易得多,而且, 具有積極主動的意義。在《摩訶止觀》卷五上,智者大師說道:「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

「去丈就尺」,是為了利於實踐,因此在所有法中,只取心法;「去尺就寸」,是為了便於修觀,因此在心法中,只取凡夫介爾一念的妄心。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世界,實際上是相即相入,平等不二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推薦】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好,我們看下...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環境對阿賴耶識也是一個重要的主導因素

阿賴耶識熏習道理,當知亦爾。 阿賴耶識身為我們生命的...

超越輪迴導歸淨土的路

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源。若細意...

唯識學的因緣觀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

外境沒有好壞,好壞是心安立出來的

唯心識觀是先遠離對外境的執取,遠離遍計執。我們講遍...

從「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來深信佛力

從理上相信,這就是要相信三種力量。《般舟三昧經》跋...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有一天,有學僧問慧日法安禪師: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跌倒不一定是壞事,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穫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為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

參禪須知

經云:「寧靜安詳者,禪定中來。」參禪修定是佛教的重...

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敵視父親20多年的女兒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後痛哭不止。有...

信徒也分三等

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世間人各有不同的層次和等級,就...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動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費,帶來...

表揚能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

從孩子的成長過程看,嬰兒必須經過足夠的觸摸,才能夠...

持經利益隨心論講記

今天我們首先講幾則褻瀆三寶遭惡報的事例,然後再講解...

改善生態環境要從心做起

由於人類日趨膨脹的物慾與自我中心主義,地球的生態環...

一缽飯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年正趕上鬧饑荒,百姓多有餓死...

悲心無盡 行願彌堅——一誠長老珍貴舍利擷影

【真如寺訊】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問: 師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請開示,我認為弘法人不要...

三十六計教出好兒女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

勸君早辦修行路,莫為兒孫做馬牛

在明朝,有個人叫羅洪先,他特別有才華,二十多歲就高...

憶念眾生如子想

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

參不到主旨

一個心猿意馬、六神不定的沙彌,問釋修禪師:你天天打...

廣置義田的顧正心

廣置義田,就是買一些田來做善事,這是在《懿行錄》裡...

【佛教詞典】三佛土

華嚴經疏雲三佛土:   一、法性土 法性土者,即法身...

【佛教詞典】行事鈔歷代重為大訓

資持記·釋鈔序:「伏自蘊結中天,五宗競演。譯傳東夏...

【視頻】宏海法師《觀音菩薩出的是什麼家》

宏海法師《觀音菩薩出的是什麼家》

【視頻】妙境法師《前世老鼠今世妻》

妙境法師《前世老鼠今世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