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憶念眾生如子想

2014/07/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憶念眾生如子想

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的婆羅門子,他是受持五戒、護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羅門子某次有事,欲遠行至他國,因聽聞路上常會遇到賊害,於是他便與五百人同行,以避賊難。

一日,他們來到一個地勢險惡的地方,眾人便決定暫時止宿在此。這個地方平常就有五百賊人經常出沒,五百賊人看到婆羅門子及五百位同行者,便想趁機劫財。這時,盜賊便密遣一人,混入婆羅門子一行人中當內應,以便伺機行搶。然而,盜賊中有一位曾是婆羅門子的朋友,不忍心見他受到傷害,所以私下對婆羅門子說:‘善男子!初夜時會有盜賊前來搶奪財物。在慌亂中,可能會有傷人的事件發生,我怕你會受到傷害,所以特別先來通知你。但是,請你保守秘密,趕快離開這裡,不要讓同伴們知道了。’

婆羅門子聽了以後,痛苦不堪。想要告訴同伴們,又怕同伴們會傷害那位混進來當內應的盜賊。如果同伴們傷害這個人,必會因殺人而墮落惡道,受無量苦;但如果保持沉默,盜賊必會傷害同伴們,甚至殺害他們,而盜賊同樣會墮落惡道,受無量苦。

再三考慮後,婆羅門子作了決定:‘為了利益眾生,我應該設大方便,不以自己為考量。三途惡道之苦,就由我來承擔吧!’於是,婆羅門子痛下決心,殺了這位混進來的盜賊,希望同伴們安隱無事。

當婆羅門子殺了這位盜賊,五百位同行者皆震驚地說:‘大婆羅門子!你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也是一位善良的人,為何今日會做出這種罪大惡極的事呢?’

婆羅門子胡跪合掌,慚愧地說:‘我今日不應該造這種殺人的惡業,實在是為了利益眾生和各位同伴們啊!’我所殺的是想要謀害大家的惡賊。為了保護大家,所以我殺了此人,希望你們都能安然回到家中。而因殺人所應受的地獄罪報,我甘心甘受。’

五百位同行者聽了婆羅門子的話,放聲大哭說:‘天下人最珍重的無過於生命,所畏懼的無過於死亡。所以一切眾生為了救護自己的身命,願捨金銀、珍寶、國城、妻子、衣服、飲食,我們也能夠捨去金銀、珍寶、國城、妻子、衣服、飲食,來換取生命的安全。婆羅門子為了眾生,竟承擔眾苦及三惡道的果報,我們今日應當念此深重恩德。而要報此重恩,現今應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說完,大眾齊共發心。

此時,五百盜賊也問大婆羅門子:‘你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也是一位善良的人,為何今日會做出殺人之事呢?’婆羅門子回答:‘我確實知道不應作此罪大惡極之事,但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又想保護你們的身命,所以我必須作這樣的決定。’大眾又說:‘你自己做出殺人的事,對我們有何益處呢?’

婆羅門子懇切地回答:‘我知道你們逗留在附近,但我卻默不作聲,既沒有通報國王,也沒有通知我的其他夥伴,所以你們的身命能夠得到保障。’五百賊人聽了,心中思惟:‘確實!我們的身命因此得到了保障。’於是向婆羅門子合掌說道:‘善哉!大菩薩,您是一位大悲行者!願您引導我們,告訴我們應當如何作為?’婆羅門子回答:‘一直以來,我所作的就是速發無上菩提心。’此時,盜賊們為了報恩,便堅定地心念口言:‘我們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陀告訴阿難:‘菩薩勤求精進,欲莊嚴無上菩提、欲報答佛恩,應當經常憶念一切眾生,就如同慈母憶念孩子一般。善男子當知,這位婆羅門子就是我的前身,由於這樣的因緣,令我超越九劫生死,得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七·親近品第九》

省思:

眾生在生死大海中,因為沒有正知見,起惑、造業、受無量苦,始終在六道輪迴不休。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希望眾生透過佛法的薰修,建立正確知見,斷惡修善,淨化三業,開啟光明的人生。

身為佛弟子,因佛法而找到人生真正的富貴,更當憫念不聞、不知、不見佛法者,併發菩薩四弘誓願,出家弘法、在家護法,無有疲厭,讓佛法弘傳到世界各個角落,令有緣眾生皆能得到佛法的甘露滋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榮西法師賣佛「金裝」救饑民

日本禪師明庵榮西(公元11421215),於南宋乾道四年(...

佛陀的慈悲觀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

這些殺生的場所都不會有吉祥的事情

我們看現在世間的眾生,殘酷無情地殺害生靈,引取無厭...

蠢動含靈,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為貪戀財色名食,汲汲營營。時刻不斷,爭名...

宣化上人:佛為何勝魔

佛沒有嗔恨心,魔卻有嗔恨心,不同之處就在於此。佛成...

慈悲語二十條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於心善。 3.一點慈愛...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們現在生活所擁有的各種物質,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無...

姨父與鴿子的故事

姨父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幾乎沒有...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婆媳之間

媳婦對師父說:我對婆婆已經夠好了,但是她仍對我不好...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當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侖聞聲過去,見男子正在...

老婦人清淨無染的愛

佛陀時代,有一位氣質很好、但衣著襤褸的老婦人來到一...

人生無味,皮囊終壞

嚴澄。字道徹,江蘇常熟人,文靖公嚴訥的兒子。年少即...

聖嚴法師《每天忙不完?》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非常快速,時間也顯得不夠用。事實上...

富人和動物的奇緣

很久以前,有個非常富有的人,雖有萬貫家財,但心地仁...

九華山大興和尚往生記

大興和尚,字了維,俗名朱毛和,又名朱萬全。 1894年,...

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

永遠不要用成見下結論

在別人的影子下活著,永遠只能做別人的影子。如果總是...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

以不生滅心提起佛號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

夢參老和尚《佛七開示》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礙 念佛的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把...

夢境對現實有沒有某種隱喻的意義

佛陀很少給人析夢。析夢就是解夢,對所夢之境的分析。...

唯有阿彌陀佛才稱得上這七個字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

你要經常反省自己,準備好了沒有

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命運,...

【佛教詞典】懷惲

(一)(640~701)唐代淨土宗僧。高宗時,求天下賢能,...

【佛教詞典】有隨眠心

【有隨眠心】 p0545   如大毗婆沙論二十二卷二頁至十...

【視頻】佛寺巡禮-江蘇張家港香山寺

佛寺巡禮-江蘇張家港香山寺

【視頻】懺雲法師《六度》

懺雲法師《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