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平安的人間》

聖嚴法師  2011/06/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八篇 佛化家庭

過去佛教經常被誤認為是消極、厭世、逃避現實的,甚至以為凡是學佛的人,都應該出家,就應該沒有家庭;信仰佛教的人,就必須脫離人世。

其實,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在僧、俗、男、女四眾的佛教徒中,只有少數人出家修梵行,絕大多數的佛弟子,都還是在家人。因此,佛法的觀念與方法對家庭必定是有幫助的。基本上,佛教對於家庭的看法,是從淨化婚姻,建立佛化家庭開始;而當家庭淨化後,社會人間也就淨化了。

淨化人間,必定要淨化社會

淨化人間的目的是為了要淨化社會,淨化社會的目的是為了淨化世界。佛教徒希望把佛教所說的淨土,在人間落實建立起來。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淨化家庭要從淨化婚姻開始。家庭的組成,是從男女結合的婚姻開始,所以近世以來,佛教界都在提倡佛化的婚禮。法鼓山除了推動佛化的聯合婚禮,並且也編了一本小手冊,叫作《佛化婚姻與佛化家庭》。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佛教徒稱呼父母為「老菩薩」,便是要把父母當成佛菩薩一樣的恭敬、孝養。對於已婚的男女而言,各有兩家的父母,男的有父母及岳父母,應當平等敬養,女的有父母及公婆,必須兩者兼顧。

(二)夫妻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我們中國人說,夫婦應相敬如賓;對佛教徒而言,夫妻之間應彼此當成同修伴侶,互以「我家師兄」和「我家師姊」相稱,把對方當作共創幸福的善知識來看,彼此相敬、相讓、互助、互諒並互相關懷。

(三)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中國人所說「養兒防老」的觀念,佛教徒並不贊成。佛教徒對子女的愛護和教養,目的不是為了防老,乃是為了負責,畢竟每個人的福報與業報,各有因果,各有因緣。父母教導兒女建立孝敬父母的倫常觀念,卻不必指望兒女一定要奉養父母,否則當指望變成失望之時,便會衍生出無窮的煩惱。

家庭的成員當各盡其責任和義務

(一)對夫妻雙方的家庭

現代人在婚後應該對於三個家庭,負起關懷的責任:

婚後由男女兩人組成的小家庭,是夫婦兩人自己的家庭。

對父母的家庭,包括父母以及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兄弟姊妹的家庭。

對於岳父岳母的家庭,公公婆婆的家庭。

(二)對子女的教養

婚後的男女,如果計畫養育下一代,就應負起做父母親的責任和義務。做父母親應該有三個條件:

若希望子女的身心健康,則在懷孕之前,夫婦兩人都要保持身心的平衡與健康,否則對胎兒將造成不利的影響。

太太懷孕後,夫婦兩人更應該經常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否則會影響胎教。或許會有人認為:「丈夫大概不需要做胎教的工夫吧?」其實,丈夫如果對妻子發脾氣,是會影響妊娠中太太的心情,間接也影響了小孩子;因此夫妻兩人都應該共同擔負起胎教的責任;乃至在子女出生之後,一直到子女成年為止,父母都必須為了兒女的教養,而經常保持心平氣和的健康狀態。

除了胎教外,佛教徒也特別重視對子女的管教,做父母的,除了自己要有平衡和健康的身心,更應該以身教、言教陪同子女一起成長。此外,佛教徒把子女稱為「小菩薩」,是以迎接菩薩的心態來歡迎子女的出生,把他們當成是來成就自己修行的人,成就自己行菩薩道的人,所以要和他們一起成長。

佛化家庭應有的經濟原則

(一)正命營生,不違五戒

用正當的方法,以自己的體力、技能、智能、資本、智慧來謀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盡量避免從事與佛教五戒相違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從事殺生、偷盜、賭博、邪淫、妄語,乃至於買賣酒類等的行業。

(二)量入為出,妥善規畫

經濟的收入應該要量入為出,不做守財奴,只知賺錢而不用錢;用錢則可依:家庭的生活、營利的資本、資產的增加、儲蓄生息、佈施行善等五個方向來規畫。

(三)孝養周濟,佈施行善

除了家庭、儲蓄與經營所需之外,盈餘的財產也應該用在孝養父母、救濟幫助親戚朋友,以及佈施貧窮,供養三寶,做宗教慈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業。

總而言之,現代家庭應該要有宗教的生活,而佛化家庭的宗教生活,應該由佛化婚禮開始,然後用佛教化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來教育子女,同時每天要有定時定數的修持恆課。(一九九四年九月三十日,講於輔仁大學)

第九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什麼是佛法?

顧名思義,佛法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要。釋迦牟尼佛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他所說的法並不是要人把它當作一門知識學問去研究,而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因此,佛法本身就是具有實用價值的。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與離苦

佛法的基本思想,說的無非是知苦與離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實,離苦則是生活的目標。

曾經有一次我在演講時,問聽眾說:「有誰結婚超過十年,而夫妻從來沒有吵過架的?」結果,有位立法委員舉手,他們夫婦兩人都是三寶弟子,互以同修伴侶相待,所以不曾吵架。

要做到夫妻不吵架,看似困難,其實也很容易。只要想想,當對方找你吵架的時候,你已經覺得很不是滋味了,假如你再還以顏色,一定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自己受了苦,還要叫人家也受苦,彼此苦苦相逼,何苦來哉?

但是這個道理雖容易聽懂,卻不容易做到,即使是身為佛教徒,在境界來臨的時候,往往也經不起考驗。例如有些人就會說:「他害我這麼苦!我也要叫他嘗嘗這個滋味,否則不就沒有因果報應了嗎?」

因果報應豈是這種講法?因果是貫穿三世的,你現前所受的苦,就是果報,受了苦就等於還報一樣,如果你不肯償還,反而想要變本加厲,以牙還牙,彼此斗來斗去,冤冤相報,那就沒完沒了,永無盡期了。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是能知苦、受苦,並且不再製造各種苦因。所以說,夫妻兩個彼此為難,互相報復,不但不慈悲,也沒有智慧。

離苦的方法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苦。但是如何離苦呢?

佛法中的四聖諦──苦、集、滅、道,是轉凡夫為聖賢的道路,苦諦是人生論,道諦是修道論。道諦的內容分為八項,稱為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只要修成八正道,便是離苦的解脫境界。

正確的知見非常重要,正確的知見是相信三世因果。有了正知正見後,就會相信自己這一生所受的苦,是肇因於過去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業。常有人說:「我這一生從來沒害過人啊!為什麼要受傷害呢?」要知道當前的果報正是過去生中所種的因。

我們從無始劫來,流浪生死,在這麼多的一生又一生當中,不知道跟多少眾生結了善緣及惡緣;結了善緣便能得善果,結了惡緣自然就會得到惡報。因此,果報不能只看現在這一生;許多人因為看不到現世報,就以為沒有因果,事實上,今生所造的惡因,如果不在今世受報,來世一樣逃不過因果律。

(二)不造諸惡,坦然受報

如何才能夠離苦得樂?首先是停止一切惡因,亦即不造諸惡,然後是坦然受報,自己在受報受苦的同時,也要救苦救難。即使人家讓我們受苦,非但不以為忤,反而要為他設想,替他謀福,這就是菩薩精神。如果能行菩薩道,雖然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會認為不公平。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父母賣掉。他年過半百後,為養父母送了終,此時生身父母也行將就木,照顧他們的擔子又落到他的身上。別人為他抱不平,他卻對我說:「師父啊!我真是很有福報,別人只有一對父母,我卻有兩對!」

他能這樣想,心裡就很平衡、愉快。相反地,如果他埋怨著說:「我的生父母真不是人!我生下來不到三天,就把我給賣了,現在老了,還要我來養他們,簡直沒有天理!」這就非常痛苦了。

像上述這種兒女比父母付出較多的例子,少之又少。多半都是父母付出的比較多,兒女付出的比較少,這算不算公平合理呢?沒有什麼不公平不合理的。只要自己心平氣和,生活便能快樂一些。

現在的社會樣樣講求公平,但是,真的有辦法做到嗎?例如為什麼只有太太懷孕生產?男人卻不會懷孕生產呢?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是根本無法公平的。公平的真義應該是:每個人站在各自的立場與角度,適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合理公平。

尤其是具備了佛法的正知正見後,透過正確的因果觀,會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福報、因緣和智慧,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懂得這層道理,便無所謂公平不公平,就能夠心平氣和,沒有煩惱,眼中的敵人自然就少了。

佛法的作用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日常生活的應機接物,2.斷除煩惱,3.圓滿成佛。

從這三個層次來看,便知道我們不要好高騖遠,冀求一步登天,應當老老實實,先從日常生活的起步點做起;而且不論在那個層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賴佛菩薩的加持。

當然,外力的加持並非不可能,只是不可靠。我們中國人常說:「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如果自己沒有半點工夫,一旦外援斷絕,便會陷入苦難的深淵。例如說今天沒有飯吃,別人也許可以暫時給你一片面包,但是下一餐呢?就算下一餐再給你一片面包,那麼明天呢?即使有人可以天天給你一片面包,但如果有一天這個人出遠門了,或者他自己也三餐不繼了,那麼你所仰賴的這個對像就靠不住了。或許有許多人願意相信權威的神,寄望他給予一切而永恆的恩賜,可惜那僅是信仰,未必是事實。

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佛法告訴我們,自力更生最重要,但是否定別人,完全依靠自力也不對,那會變得剛愎自用;我們仍然需要別人來指導我們如何運用佛法,也相信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慈悲呵護。

在家居士應如何修行

曾經有一位信眾對我說:「師父啊!我好羨慕那些沒有家累的師兄們,他們可以專心修行,而且都好像很有道行的樣子!」

他的弦外之音不外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不知他家裡那本難念的經,究竟是婆婆媽媽經,還是丈夫兒女經?總之,有家就有經。那麼,如何讓這部難念的經變得容易一些呢?其實,在浩瀚的佛經當中,是有一部《六方禮經》,專門指導在家居士,如何謹守自己的分際,如何修行。

(一)在家應知《六方禮經》

《六方禮經》全名叫作《尸迦羅越六方禮經》,這是一部指導在家居士如何持家和修行的經書。何謂六方呢?經中指出: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夫婦為西方,親黨為北方,僮僕、執事為下方,沙門、婆羅門、諸高行者為上方,這六方實際上便包括了人生各方面的人際網。經文中把每一個人所應該扮演的角色,規畫得非常清楚,例如做父母的應該為兒女盡什麼責任,兒女又應該為父母盡什麼責任;還有老師和學生之間,員工及老闆之間,彼此所應盡的義務等。

針對夫妻相處之道,經中指出,丈夫對妻子應該注意五點:1.相待以禮,2.威嚴不[女*辟],3.衣食隨喜,4.莊敬以時,5.委付內家。而妻子對丈夫也有五項要注意:1.先起,2.後坐,3.和言,4.敬順,5.先承意旨。雖然由於時空背景的差異,未必適用於當前社會,但其所傳達互敬、互信的原則,仍是值得遵守的。

這部經的內文相當豐富,可惜流通不廣。不過,看不到這部經沒有關係,法鼓山出版的《佛化家庭手冊》、《佛化婚姻與佛化家庭》以及拙著《怎樣做一位居士》這三本手冊,內容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做一位在家居士,非常實用。

(二)正常的生活作息

作為一名在家居士,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暴飲暴食、狂嫖爛賭、酗酒吸毒。

(三)結交善知識

如果一個人所交往的盡是酒肉朋友,想擁有健康正常的生活態度也難。儒家主張:友直、友諒、友多聞。結交朋友要選擇直心腸的人,不用心機盤算你的人;但是「直心」未必是「心直口快」的人,心直的人,口不一定快,口快的人常惹是非。友諒是結交能夠諒解你的人,寬容你的人。友多聞是與有豐富知識學養的人做朋友。

佛教中有個名詞叫「善知識」,釋迦牟尼佛鼓勵我們應該多親近善知識而遠離惡知識,等於儒家所說的「近君子而遠小人」。但是誰是善知識呢?益友、諍友都是善知識。至於我們自己,即使現在尚不是善知識,也要學著做他人的善知識。

(四)但盡義務,不問權利

常聽許多人彼此抱怨,說自己的太太不賢慧、先生不忠實、婆婆不體諒、媳婦不乖巧、兒女不孝順……,究竟是誰不好呢?我認為,凡是抱怨的人都不好。其實只要把家裡的人都當成菩薩看,善盡自己的責任,至少你已問心無愧了,又何必抱怨。

之所以會鬧家務事,甚至鬧家變的原因,都是當事人的內心有問題;不是把家人當作敵人看,就是把家人當作財產來支配。

曾經有一對男女來找我,一見面他們就說:「師父啊!我們準備要結婚了。」

我說:「恭喜!恭喜!」

他們說:「將來我們要是吵了架,要請師父來評理。」

我說:「請你們千萬不要自找麻煩,還沒有結婚,就準備吵架。」

聽了我的話之後,男的就對女的說:「聽到了嗎?以後你要聽我的話,不可以和我吵架!」

女的卻對男的說:「不!是你要聽我的話,不要和我爭,這樣子,我們才不必麻煩師父!」

事實上,這對青年男女還沒有結婚,就已經開始吵架了。

人間就是這樣,想要夫妻不吵架,真的很難。《六方禮經》還有前述的三本小書,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盡自己的義務,對家人應當要負什麼責任,做父母的有什麼義務?為人子女的又該如何?如果人人都知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什麼樣的責任,彼此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了。

(五)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曾經有兩位法鼓山的護法居士,因為公司不景氣而被解僱了,我問其中的一位居士說:「你的工作怎麼樣了?」

他很平和地回答:「師父,您不必擔心啦!」

其實我是關懷倒不是擔心,而他是如此的心平氣和,如果換作其他人,大概就免不了要抱怨一番了。

第二位居士的際遇更令人不平,他在被辭退前的連續幾個月當中,老闆不停的要他加班,因為他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而加班又不給加班費。大家都以為他大概要陞官了,沒想到工作趕完了之後,就被解僱了。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大概會忿忿不平,氣得七竅生煙,但是他一點也不生氣,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得到學習和成長。反倒是許多人為他擊鼓鳴冤,認為這位老闆真是豈有此理。

這件事過了幾個月,我問他:「你的工作有著落了嗎?」

他答道:「師父,我已找到工作了!」

我說:「那是因為你心平氣和,所以能夠很快又找到工作了。」

像遇到這種情形,事實擺在眼前,光是生氣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又何必生氣?不如接受現況,勇於面對與改善,這個就是將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的好例子。(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講於美國紐澤西州,游貞玲居士整理)

第十篇 人生為何

很多人問我:人生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在那裡?人生的目標是什麼?

人生的意義是盡責、負責

人生的意義在於盡責任、負責任。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生命過程中,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做兒女、然後做父母;做學生、然後做老師;做同事、做長官、做部屬、做朋友。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是屬於責任的範圍。

如果沒有盡到責任,所扮演的角色就叫「不倫不類」,通常我們形容很奇怪的樣子叫不倫不類。如果從倫理的標準來看我們自己,常常會發現自己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只要在某個角色上責任盡得不夠的話,就是不倫不類。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貢獻

什麼是人生的價值?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有名、有地位、有勢力、有錢,就表示他的價值相當高。然而這些到底算不算有價值?可以算是,也可以說不算。那就得看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多少,如果沒有貢獻,只有地位、只有錢、只有名,那麼他的價值就很有限了。

所謂奉獻、貢獻,也要從盡責任、負責任著手,並且從不同的角色來盡責、提出貢獻。

在這個世界上,與我們有直接關係的人並不多,如果要你把從有記憶開始,與自己相關的人的名字一個個寫出來,看看會有多少人?相信不會太多,恐怕很少人能夠寫出一千個與自己相關的人名吧。每人心裡想到的親友,轉來轉去就是那幾個人而已,但若論到間接有關係的,那人數就很多了。

講責任可能只要對某些事、少數特定對像負責,若講貢獻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否扮演盡責任的角色,在任何場合,對任何對像都有貢獻的機會,無論你跟他是不是有直接關係,同樣可以有貢獻。

例如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陌生的小孩子要過馬路,你並沒有責任必須去帶他過馬路,可是此時就是一個貢獻的機會。也許很多人會這樣想:「那個小孩子自己過馬路,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我現在要趕路,沒有時間。」可是,如果那個小孩子突然被車撞了,而一個舉手之勞便可救人的機會就這樣白白錯失,豈不令人遺憾?

承擔貢獻的任務

所以貢獻,不一定是在自己有直接關係的範圍之內,而是可大可小、可近可遠的。大可廣被全世界,乃至對一切眾生,我們都應該承擔起奉獻、貢獻的任務來。雖然人生的意義是盡責、負責,只要把自己現在職務上的分內事做好就夠了,但這僅是盡了本分,尚不能說有什麼大貢獻。

當我在日本留學期間,先師東初老人發現台北市有幾個寺院發生爭產爭權的糾紛,便寫了一封信給我說:「現在的佛教可憐極了,弘揚佛法的工作沒有人來做,寺廟的產權倒有人爭搶。」不僅僅是佛教徒本身在爭搶,連政府也在搶廟,說這些廟是日據時代日本人建造的寺院,屬於敵產,應該收歸政府所有。不過,我的師父仍勉勵我說:「現在大家只搶廟,而沒有想到要搶救佛法,以佛法來搶救人心,我們應該要負起搶救佛法命運的責任。」

所以說,佛教界光搶救寺廟是無大用處的,努力培養弘法的人才,對社會有了貢獻,才是根本的辦法。例如今天的佛教,對台灣的社會已有顯著的貢獻,便表現出佛教有其存在的價值。就好像前一陣子賀伯颱風過境,農禪寺也是受災戶之一,全寺在一公尺深度的水中淹了兩天,損失很大。但我告訴法鼓山的四眾弟子:「我們雖被水淹,還是要發動全省信眾響應救災工作。」最後大家總共捐出了新台幣三百萬元。這便是表現出法鼓山這個佛教團體,對社會具有正面的價值。

同樣的,這幾年我們法鼓山農禪寺舉辦了各式各樣的營隊,從小學生、國中生、大專生,也為中學教師、大專院校主管以及社會菁英,舉辦了各種梯次的禪修營,例如「教師禪修營」、「社會菁英禪修營」等等。

其中「大專院校主管禪修營」,參加人員包括各大專校長、院長、總務長、學務長、教務長以及系所主任。我們只想要付出,並沒有想到要回收的,所以在活動結束的時候,有學員問我:「如何回饋法鼓山?」

我說:「願你們把在禪修營中聽到的、學到的,認為是有用的一些觀念和調柔身心的方法,帶回家、帶回學校,分享給願意接受的人,這就是回饋法鼓山了。」

其中有一位教授不解的問我:「如果僅是如此,長久下來,法鼓山不就要被吃垮了嗎?法鼓山還能有錢建設嗎?」

我說:「我們越有這種付出奉獻的心,來護持我們的人就越多。」

我告訴他們:「你們來法鼓山參加禪修營,就像批發商來工廠的倉庫進貨,回去以後就可以替我們做中盤商及零售商。你們給社會的奉獻就是代替我們對社會的貢獻,也是我們的收穫;也可說就是你們對法鼓山的回饋,顯示法鼓山對今日台灣社會的價值。」

受報、還願及發願

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

受報是在過去所做的,不管今生、前生、過去無量生,做了任何事,這一生之中只要因緣成熟,就要接受果報;做了好事受福報,做了壞事受苦報,一直到成佛為止都在受報,因為從無量劫以來跟眾生的關係,恩恩怨怨糾纏不清。

可是,人在受福報的時候,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受苦報的時候,心裡卻不服氣,總覺得自己這一生也沒做過什麼壞事,怎麼會有惡報臨到自己頭上。

發起法鼓山舉辦大專院校主管禪修營的現任立法委員丁守中居士,在一次結營典禮上與我們分享他的經驗,他說:「有一次我兒子到游泳池玩,正值游泳池在放水,他看見有一位同學的身體被放水的孔吸住了很痛苦,便下水搶救,結果他自己的一條腿,也被吸進去,受了重傷,差一點要截肢。我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個念頭就想:『奇怪,我這一生都很熱心公益,是個好心人,為什麼我兒子會這樣子?』當時我心裡很不服氣,過了一陣子,忿忿不平的情緒才慢慢安定下來了,心裡又想:『這大概是因果報應吧!可能是我過去世做了什麼不好的事,害我兒子也跟著倒楣。』後來馬上又轉了一個念頭:『這個孩子命中大概就有這次災難,能夠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樣一想就不再懊惱了。」

他能這樣想心情就很平靜,而這就是「受報」的觀念,成了他心平氣和、面對災難的力量。

此外,我們出生到人間,也是來還願的。從過去到現在,不知已許了多少願。諸位在小的時候可能就許了很多願:「如果我長大了,我要……,如果我畢業了,我要……,如果我嫁了丈夫,我要……,如果我做了媽媽,我一定要……,如果我是老師的話,我會……。」大家在一生之中,所許的願還真不少。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但那時候不容易找到書,當時一位軍中的同事就說:「老兄啊!你喜歡讀書,我以後要開書店,讓你讀個夠。」

我說:「你開書店放不了幾本書的,書架上的書是有限的,為什麼不開圖書館呢?」

他說:「開書店還會有錢賺,還能維持生活啊!如果是開圖書館那我只有賠錢了,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

賺不賺錢這點我倒沒想到,我只說:「我將來要辦圖書館。」

他說:「那只好你去辦了。」

我講過以後,其實根本不知道有沒有因緣實現;三、四十年過去,機會終於來了,我創辦了中華佛學研究所,便有了圖書館,藏書好幾萬冊,將來法鼓山的佛教專業圖書館更預計藏書二十萬冊,還有法鼓人文社會大學綜合圖書館。所以我許的願,已經在逐步兌現了。因此,許願是一種動力,即然許了願就要還,所以還願也是一種人生的目標。

有人在參加我們的禪修營時,我也鼓勵他們發願。例如遇到腿痛難受時要發願:「不聽到引磬聲,腿再痛也絕對不放腿。」不過發了這個願以後,多半的人還是會中途放腿換坐姿的,因為腿實在是太痛了。有的人發過幾次願之後就不想再發了,因為覺得既然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要發願。但是我還是鼓勵大家一次又一次的發願,慢慢的你會越來越能夠堅持,願也越來越能夠兌現,如果你只發一次願就不發了,那個願力是不夠強的。

佛教徒每天做早、晚課時都會唱誦「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許多人常常在發過願以後,就跟家人或同事嘔氣、吵架,事後心裡又覺得難過、後悔,心想才剛發願要度眾生、要斷煩惱,現在又違背誓願了。可是我都告訴他們,只要一次又一次的發願、再發願,情況就會漸漸改變,願力就會日日增長起來。

發願的層次

發願又可稱為發道心、發菩提心,從凡夫到成佛,可分為五個層次。

(一)人道

道心的「道」字,就像人生的旅程。生命的歷程與方向,叫作人生之道。

人活在世界上,有自己應走的路,而且必須有近程、中程、遠程的人生目標,學習從近處著手,遠處著眼,所以上路的時候,一定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接下來步步踏實地往前走去。

由此可知,發道心是要從做人的立足點開始,盡到做一個人的責任,具備品格與品德。如果連做人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不像人的行為、想法,就會有人罵這種人是「衣冠禽獸」。

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他們真的很可憐,不知道該如何好好做人。第二,他們不能自主,受環境的誘惑、刺激、威脅,使得他們心不由己、身不由己。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是從人的基礎開始,希望大家把自己現在所具備的身份、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來。也就是說,要發道心成佛的話,先要發願把人做好。

(二)天道

行人道僅是盡人的本分、盡人的責任;修行天道,則當貢獻自己、服務社會大眾,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視為自己照顧、貢獻、服務的範圍。像這樣的人,有這麼大的心量,做那麼多的好事,都是聚積上生天國的功德。

但是行天道的人只想到我們這個地球的人,尚未想到他方不同的世界,也沒有想到其他的眾生,而且尚有心存追求天福的念頭。

(三)解脫道

再其次是解脫道。那是要放下四大、五蘊的身心世界,使惡業不起,煩惱不生,超越三界的生死苦海。

(四)菩薩道

行菩薩道,是人天善道加上解脫道的功德,不但能在人間廣結善緣,更是以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眾生作為服務、貢獻、關懷、照顧的對像,並且為善不是為求福報。大乘佛法向來鼓勵人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必定要從許願、發願、還願開始。

(五)佛道

最後,最高的層次是佛道,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經》、《金剛經》等許多經典,都鼓勵我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僅僅發成就人道、天道的心,還要發行解脫道的心,更當發菩薩心,而當菩薩心行究竟圓滿之時,就是無上佛道的完成。(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三日,講於法鼓山農禪寺教師禪修聯誼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淨土法門與人間佛教

一、做人是實現淨土的前提 說到淨土,就與人間佛教分不...

佛教本來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國佛教泰斗太虛大師提倡的;但是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總報 壹 四恩總報的意義 經云:諸法因緣生...

惟賢法師:玄奘精神與人間佛教

兩千年來,以中印文化為主的東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個村子裡面的一個小混混,加入了當地的一個黑社會...

聖嚴法師《幫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訪一位相當有錢的居士,他家門口有保鑣站崗...

惟賢長老《太虛大師思想及僧制建設研究》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問: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大安法師答...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聖嚴法師《煩惱如霧起雲生》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的智慧, 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

聖嚴法師《如何用禪解決問題》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比過去更頻繁...

聖嚴法師《何謂修行》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 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

聖嚴法師: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

敬佛第一,怎樣才算是敬佛

威儀門第一個就是敬佛,怎樣敬佛?我怎麼怎樣做,才能...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動念都源於我們對外...

佛陀的十八種殊勝功德

在《大般若經》等大乘經典中,談到了佛的十八種殊勝功...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 國無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

向閻羅王獻財

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

男孩養志氣,女孩養氣質

中國人養孩子,都知道窮養兒,富養女,認為教育男孩要...

每一個剎那都是唯一的

有個小孩子,在讀小學的時候,他的外祖母過世了。外祖...

善良的種子終會開花

哈恩皮爾是德國柏林一家豪華餐廳的小廚師,他工作兢兢...

徹底打破蛋、奶、肉的美麗神話

約翰羅彬斯在他所寫的「新世紀飲食」一書及錄像帶裡,...

聽聞正法解諸縛著

若人聽聞正法,就能夠從煩惱繫縛中得到解脫自在。《大...

因果業報

有一位婆羅門長者,家財萬貫,只有一個兒子,年滿二十...

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

【佛教詞典】藥師十二神將

又作十二神王、十二神將、十二藥叉大將。為藥師佛之眷...

【佛教詞典】向來

為「向去」之對稱。即自昔日以來之意。祖堂集卷五船子...

【視頻】慧律法師《如何分辨惡知識》

慧律法師《如何分辨惡知識》

【視頻】吃素的注意事項

吃素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