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法鼓山推動「建設人間淨土」的社會運動,是以心靈環保為主軸,以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四安為行動;又以提倡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來配合心靈環保,成為四環運動,以促進人間社會的平安快樂。
本書的集成,是出於法鼓文化編輯群的確定,所收的十二篇文章,均曾見於《人生》月刊,其中二、五、七的三篇,是以「別冊」的形式,隨刊夾頁附贈,其餘九篇,都是在《人生》專欄「寶鏡無境」中刊出。
本書的文章,依其性質的類別,分為三部分:1.四安,2.生命的教育,3.面對未來。都是我在台灣及美國各地所做的演講內容,講出之時,未想到要出書,故僅有主題及子題,講完之後,如果有人覺得還值得筆錄成稿,經過我親自刪削、增補、修潤,便交給雜誌的編輯部門備用,如果無人代為整理,講過我就忘了。因此,我要感謝為我整理演講稿的菩薩們。
本書的字數不多,經歷的時間則不是很短,從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日,在台灣高雄市講出「開發人人心中的光明」,至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在美國紐澤西州講出「如何因應嶄新的二十一世紀」,大約三年又七個多月。但實際我的演講場次,當然要多得很多,本書所見,乃是其中比較精彩的部分。
我的演講,是人性化的問題探討,是用正確的佛法,來為人間常常發生的紛擾及苦惱,提出紓解的看法和作法。我是把佛教的理論及信仰,轉變成為人人能懂,也都人人會用的觀念及方法。雖然我所提供的觀念及方法,不是魔術棒,不是萬靈丹,但對許多人,的確很有用,而且很好用。這當然不是我聖嚴有什麼能耐,而是佛法本來就有這種功能。
一九九九年是法鼓山推出平安運動的平安年,本書的出版,對於我們,不僅可作為一項紀念的禮物來奉獻,也希望它能擔負起一份平安運動的任務。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於紐約
第一篇 安定人心 安定社會
一般人時常要求「安全」與「安定」的保障,總是希望環境給我們安全,給我們安定,如果環境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如果生活上沒有充裕的物質條件,同樣也會覺得不安定。
我們每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就像人與環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環境可以影響人,人也影響環境。可是究竟是誰來影響環境呢?答案是:每個人都能影響環境,甚至於一個念頭、一句話、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整個社會。
或許有人認為平民百姓的力量不夠,必須由大人物來登高一呼,才有力量。事實上,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力量,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影響力,大人物的力量也是根據一般人的需求,彙集成他們的聲音和他們的力量;而且,大人物所掌握的也只有他個人影響所及的範圍;可是大眾集體的力量,卻是一股巨大且足以影響整體社會的力量。因此,只要每個人心念一轉或是心理某種觀念一改變,社會便會受到不同的影響,如果再加上身體力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力就會更大了。
既然個人和社會是互動的,所以社會的態度或社會的風氣,也會使每一個人隨之轉變。但社會風氣又是從何而來?有時候是更大的環境所造成的,例如日本、美國、歐洲社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常常很快就被引進台灣,甚至造成所向披靡的風潮,有些不好的風氣,也會透過這種模式被帶到台灣來。
雖然說「社會影響我們,我們被社會影響」,但站在宗教教育的立場,人是可以不受環境影響而變壞,反而可以因為信仰的熏陶而變好,進而影響社會。一般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宗教教育的精神,是不會對任何人失望,也不會對任何情況絕望。
心淨則國土淨
《維摩經》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大乘起信論》說:「心生則種種法生」,意思是說,當人的內心清淨時,他所看到的環境便是清淨的,心所嚮往的、心想要完成的,也一定會完成;例如「心靜自然涼」,當心安靜下來時,體溫就不會升高,會比較耐得住悶熱。
所以,如果內心能夠清淨,對環境、社會的感受,就會大不相同;如果心不清淨,充滿了不平、忿怒、仇恨、嫉妒與不滿,所看到的人,都覺得是壞人,碰到任何事都會覺得討厭,這全都是因為心不清淨,所以看到任何現象就會引起自身的煩惱。如果心能安定,那麼所看到的社會,也會讓人感到安心。
今天的社會風氣,處處顯示出人心的苦悶,以及得不到安定感的困境。多數人以為要謀求人心的安定,先要從改善生活做起,所以期望用政治、經濟、法律來改善社會環境,也就是希望人人有飯吃、有屋住、有衣服穿,進一步希望建立良好的政治、經濟措施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障人民;因此,歷來政治家、教育家、宗教家、企業家們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場,都紛紛提供他們的力量,貢獻不同的才能,期望建立安定的社會。
因此,過去的人,為了國家、民族、社會而努力奉獻,心中就找到安定的力量。但現代人對國家、民族、社會的意識已逐漸淡薄模糊,所以今天社會上很多人覺得自己茫茫然地一天過一天,不知道每天是為了什麼而忙,完全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其實,如果人心有所寄託,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心都能夠安定下來。所以說,救人必先救心。要使社會獲得真正的安定,仍要從人心的安定做起。
心不隨外境所轉
如何安心?最重要的就是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如果心不受環境所左右,那就是智者,心中必定自在安定。若心為環境所轉,必生煩惱。例如過於強烈的慾望將因無法滿足而產生忿怒,隨之而來的挫折,又會帶來恐懼與猜疑;又例如人家謗你一句,就暴跳如雷;人家讚你一句,就洋洋得意;被人冤枉,就痛苦懊惱;被人恭維,就趾高氣揚。雖然這些反應都是人之常情,但這都是因為不能自我肯定,才會處處需要別人肯定自己。佛法教我們應該做到心不隨「境風」所動,也就是「八風吹不動」,所謂「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當然,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我經常勸勉大家,處理棘手的問題時,應該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遇到任何困難、艱辛、不平的情況,都不逃避,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為了達到內心的安定,我們應該要接受心靈環保的觀念,就是要少欲知足,知足常樂。雖然,在實際生活上不容易立刻做到,更不容易時時刻刻都做到,但是不妨每天練習著,慢慢一點一滴做著安心的工夫。
實踐心靈環保的方法有三種:
佛教的禪修念佛,能夠讓人心自然安定。
時時生起慚愧心,反省與悔過,就像儒家所說「吾日三省吾身」。其實一天反省三次還是不夠的,應該要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
經常以感恩心,面對生活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及每一件事,全心奉獻服務,目的是為了報恩。
用這三種方法落實心靈環保,就可以隨時隨地安定自己的身心,成長自己的人格,也能為社會大眾,帶來安定的力量。
人間需要溫暖,社會需要關懷,人人若能自安己心,必然也能安定他人,所以大家必須攜手合作,共同建立一個安定的社會。(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講於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員工月會)
第二篇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我不是科技的專家,也不是生理、營養、心理分析、家庭問題專家,更不是企業管理專家;我是以佛法來整合問題、疏導問題的法師,站在佛教徒的立場,把對佛法的體驗,將人間所有身、心、環境的問題,做整體性的疏導,提供大家一些原則性的指導,以達成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目的。
安誰──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行菩薩道──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一般人總是先求安身,才求安心,也就是說,以為自己的身體得到安全的保障,內心才能安定下來;也認為自己應先求得安全的保障,然後再考慮到社會上其他的人。
但是學佛的人,一位菩薩道的修行者與實踐者,觀念恰好相反,是以安心來作為安身的基礎原則,以安人來完成自安的功德。
因為心安定了以後,身體自然也會安定。心理健康,身體即使有病也算是個正常健康的人;如果心不健康,身體再怎麼好,這個人也是有問題的,對社會、對家庭,都可能造成困擾。
如果能夠隨時隨地,以他人的安全、他人的安定、他人的幸福,以及他人的利益為首要考慮,你一定是個很安定的人,你的家人、親友,也都會因此而得到安全。
因此修行菩薩道的人,一定是捨己而利人,安心而安身。
如何安心?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的心不受環境污染,也不因個人心念的蠢動而影響社會環境,這就是法鼓山所提倡的「心靈環保」。
如何安身?就是要落實法鼓山提出的「禮儀環保」,其中包括了心儀、身儀、口儀,要我們從語言、身體,乃至於面部的表情、動作,都表現出對他人的尊敬、尊重、感謝、感激與感恩。由於我們對人真誠有禮貌,所得到的迴響也一定是安定的、安全的,當然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會是安全的。
身心平安──身心的平衡與安穩
身體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身體機能不平衡,佛法稱為「四大」──地水火風失調,也就是冷熱不調、飲食不調、睡眠不調、運動不足或運動過度、生活作息不規律等,這都會使我們的身體失衡。此外,不能夠控制內心的浮動,而造成種種心不由己、身不由己的狀況,也會使得身體的健康受損。
此外,外在的誘惑,環境的壓力,也會讓我們失去平衡。本來不想生氣結果生了氣,本來不想喝酒結果喝了酒,本來不想賭博結果卻賭博,本來不想暴飲暴食,為了克制煩惱就拚命地吃喝……,凡此種種,都是根源於內心的不平衡,最後終將演變成身體機能的失調。
平常生活中,當你發現心中有矛盾、痛苦、不平衡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你的呼吸,然後注意你的心在想什麼?然後把自己客觀化,觀察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生的是什麼氣?看一看你生氣時的呼吸如何?心臟跳動得如何?接下來注意你自己的感覺,是不是很不舒服?
也就是說,在內心不安定時,不妨馬上把心念移轉到觀照自己身體的種種反應,心情便會立刻平和下來。這種平衡與穩定身心的方法,非常有用,但是要經常練習。
所以,落實「心靈環保」,實際上就是運用佛法來調整我們的心;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頓悟成佛,但至少可以用這些簡單的方法,使得身體平衡,心理平衡。
除此之外,當遇到重大困難,光是著急、痛苦,是沒有用的,應該提起心念,持誦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聖號,祈求佛菩薩的護佑,給你信心和力量。其實,當你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時候,你的心情已經是平靜、穩定下來了。
安居樂業──家業的幸福與安全
家的定義是指同住在一起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家,也都有不同層次的家。有家就一定有眷屬,眷是眷愛、眷顧、親愛、親近、關懷、照顧的意思,對所屬的人眷顧、關愛,就叫眷屬。在家庭中,每一位成員應該互相照顧、關懷、勉勵,彼此相愛、相助,也一定要有責任、義務,以及倫理的分際關係。
現今一般家庭,都是由大家庭分出的小家庭,所以家庭的安定力,往往比較薄弱,夫妻間常常為了一丁點小事就吵架、鬧離婚。孩子稍微長大些,就開始叛逆,甚至離家出走。
如果我們能夠從一個小家庭、小家族,慢慢把範圍擴大,把所服務的機關、公司、團體,都當成是自己的家,如此一來,心量就會寬大,而不會老是圍繞著個人的小家庭而吵架、鬧意氣。
釋迦牟尼佛便告訴我們,要以如來的事業為家務,以一切眾生為眷屬,這樣的家,範圍就非常大。在《維摩經》中,維摩詰菩薩是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以一切眾生的俗眷為成佛的家業。
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薩行基礎,但如果能再擴大,以一切眾生的煩惱為家,荷擔起「如來家業」,那更是深廣的菩薩行願。但是大家千萬不要把順序顛倒了,一定要由小而大,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安穩與平安。
安身──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朴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生活的節奏太快不一定是壞事,但生活得太舒服也不一定是好事。
許多人拚命賺錢,為的是「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希望辛苦努力賺錢之後,晚年就可以享受安定的生活;似乎工作的目的,只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得到安定的保障。
因此很多人都說,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有「老本」。但是很多人為了老本,老夫妻兩個人會吵架,和兒女、兄弟、朋友之間也會爭吵,結果老本反而變成了一個不安全的東西。
基於安全的保障,對國家來說,要藏富於民;對個人而言,則不妨將努力的成果儲藏於社會、眾人之中,把自己的安全寄放在社會上,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若只希望自己安全、兒孫安全,十代、百代、千代以後還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這想法不但不可靠,反而會害了兒孫。當然,首先你自己要創造財富、增加財富,然後你的家人、團體、社會,都會因你的努力而得到幸福。
人是應該工作,但工作不等於人生,人生也不僅是為了物質的富裕而工作,更不僅是為了滿足物慾的享受而勤勞地工作,乃是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獻而工作。
一個勤勞的人,通常是健康的,勤勞的人,身體即使不好,也會懂得照顧自己;勤勞的人,也不會寂寞。所以我鼓勵年紀大的人,雖不一定是為了錢,也要有事做,否則便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勤勞努力除了讓身體健康、心裡平安,多半也會得到物質的報酬,但是有了物質的報酬,必須節制地使用,否則為了享受物慾,對身心又會產生不健康的行為。
換句話說,勤勞工作的同時還應該要儉朴,所以「勤勞」、「節儉」這兩個原則是身體健康的秘訣。而且儉朴的結果,便會擁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給他人,到那時候你將會是一個人人都喜歡、人人都讚歎的人。
忙忙忙,忙得很快樂!累累累,累得好歡喜!
通常我們忙的時候都會很累,累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煩,其實能夠忙也是一種幸福。或許有人會認為,忙人的時間一定很少,其實忙人的時間是比較多的,因為他會珍惜時間、安排時間、爭取時間,抽出時間來,做他應該做而且想要做的事。
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
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發生任何事,遇見任何人,都不必害怕,不要擔心,心存感謝對方,就能面帶微笑。如果經常是在緊張、憂愁、忿怒的狀態,或挖空心思、胡思亂想而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臉上一定缺乏笑容,造成心理不健康,結果身體也不會健康。
我們應該要心中常常保持沒有需要煩惱的事,也就是頭腦裡沒有憂鬱、不滿意的事,因為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經知道,可能會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現,那還有什麼不如意的呢?
知福惜福,廣種福田,利人利己,多結人緣。
所謂「得道者多助」、「有德者不孤」,若能廣結人緣,常為他人著想,把安全給別人,對方多半也會給你安全;把安樂給別人,別人多半也會給你安樂,此即「敬人者人恆敬之」的道理。
當然,這樣做好像是捨近求遠,而且有人質疑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連自己都不保全自己、都不照顧自己,還能夠利益他人嗎?
我在「四眾佛子共勉語」裡有兩句話:「利人便是利己,盡心盡力第一」,便是鼓勵大家,以利人而為利己,但不是先利己以後再利人。不過,我們一定是先努力成長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長他人;但成長自己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那麼你就會有安全了。
我個人一生之中都在求成長,為了什麼?為了「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為了弘法,所以必須要自我充實,自我成長,而且是一邊充實成長,一邊弘法利生、廣結人緣,這樣同時更成長了自己。
安心──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麼?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陽光、空氣、水分、起碼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風遮雨的房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的交通工具、電腦、電話也成為需要的,有這些必需品並不算是慾望。
慾望是什麼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裝飾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撐場面用的東西。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位,為了配合當時的環境因緣,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莊嚴,那也可以算是一種需要,但一定要有適度拿捏的分寸。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
當你的心在忿怒、憂慮、恐懼,不能夠平衡的時候,念這四句話,心就能夠安定下來。因為還有呼吸,雖然什麼都沒有了,至少還沒有死;活著還能呼吸,表示還有希望,就是一個有福報的人,又何必那麼擔心、憂慮與恐懼呢!
為了個人的私利,應當少欲知足,安自己的心。為了眾生的福利,必須盡心盡力,安他人的心。
少欲知足,就不會有強烈的慾望而貪得無厭,就能夠安自己的心了。
安他人的心是一種菩薩行為,也是一種慈悲願心,應當發起悲願來利益眾生,為他人謀求福利;否則僅僅少欲知足,不但不夠積極,甚至還有可能是消極的。
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
上等人安心於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中等人安心於事,給他適量而較忙的工作,他就不會自尋煩惱,或為他人製造煩惱;下等人只知安心於名利物慾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於事,而非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家──在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家庭的功能在於成員之間倫理關係的互敬、互助、各盡其責、各守其分、共存共榮、同甘共苦、共同成長。
家庭的溫暖在於互相敬愛,家庭的可貴在於互相幫助。互助的意思,是讓需要接受幫忙的人,能夠得到幫助。幫助對方的時候,不要趾高氣昂,不要認為自己是施恩者,別人應該感謝你;而是應該心存感謝,感謝對方讓你有機會來做奉獻,有機會在為他服務之中獲得成長。
家庭倫理的責任與義務一定要遵守,也就是做父親的要像個父親,做母親的要像個母親,做太太、做丈夫、做兒女的,也都要各盡自己的責任,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千萬不要斤斤計較,那會出問題的,因為家庭成員就和我們的社會一樣,是分工合作、各有本分的。如果能夠如此,家庭一定會和樂平安。
凡是建立起相愛、互助的共同生命關係者,都算是家。
家的範圍可大可小,小至一夫一妻,大至一家、一社、一族、一國、一世界,凡是建立起相愛、互助之共同生命關係的,都算是一個家。
安家的要領是互相尊敬、互相學習、互相體諒、彼此關懷、彼此感恩、彼此奉獻。
光在物質上把自己的家安頓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各盡其力,各守其分。
家中的成員,是共同修行慈悲行與智慧行的菩薩伴侶。
把家中其他的人都當成菩薩來看,因為他們時時刻刻都是在幫助我們,都在警惕我們,讓我們有機會學習、成長。
尤其身為佛教徒,就是一名菩薩道的菩薩行者,不論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性格、行為如何,都是增上緣菩薩,都是在幫我們成長,助我們在菩薩道上更往前走。
更何況菩薩是救苦救難的,要救苦救難,先要學著受苦受難,有了受苦受難的經驗,才能夠真正成長,才能夠真正安身安心,才會知道如何救眾生苦、如何救眾生難。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與家人相處時,若能常念這兩句話,家庭一定非常和樂。
以智慧來對待自己,就不會有煩惱,如果沒有智慧,就要來學佛法、聽聞佛法,藉著佛的智慧來幫助自己並照亮自己的心,也藉佛的智慧照亮他人的心,同時學習菩薩的慈悲來利益所有的人,關懷所有的人,敬愛所有的人。
安業──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凡是舉手投足、一言半語、舉心動念,都叫作業。
一般人所講的安業,是指對自己的職業、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與精進為範圍,便已經將個人行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內了。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安於身口意三業的本分,不要輕舉妄動、沒有準則,不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也不要心猿意馬、三心二意,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修養。
更進一步來說,修行菩薩道的人,要修兩種業:一種是「慧業」,即是智慧業;一種是「福業」,即福德業。智慧的業圓滿,就如同文殊菩薩;慈悲的業圓滿,就像觀世音菩薩,此二種業圓滿的時候,名為福慧兩足,那就是佛了。諸佛菩薩都是以安定眾生為如來的事業,這種精神,是我們大家應該學習的榜樣。
「嬰兒菩薩」,要屢跌屢起,堅定菩薩道的願心。
發了菩提心的眾生,雖然是凡夫,雖然還有缺點,但已是在修行菩薩道的初發心菩薩,是「嬰兒行的菩薩」。嬰兒時期的人,學走路時總是搖晃著而常常跌倒,跌倒的時候多,站起來走的時間少。雖然站起來的時間少,爬在地上的時間多,還是得練習著,一直要到漸漸成長以後,才會獨立站起來。
因此作為一名「嬰兒行的菩薩」,要勉勵自己,跌倒了沒有關係,只要再站起來就好,繼續前進就能照著我們所要修行的菩薩道,一直走下去。
對自己的行為全心全力、認真負責,是敬業、精進。
凡事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觀點來考量就是樂群、清淨。
敬業樂群雖是老生常談,但很不容易做到,縱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稱心如意,一旦有些波折、困擾、難題出現的時候,就會懷疑所做的工作,是為誰辛苦為誰忙?若出現了這些想法,就不是敬業樂群了。
敬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負責認真;精進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對心力、體力、能力,樣樣都是持著保留的態度,那就不叫敬業精進了。
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應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觀點來考量,不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並且是以他人的遠利與近利來設想。如果凡事都能用這種心態來面對,不論在家中、公司,乃至在任何場合,相信你會很有人緣,也會很得人心。
在安定和諧中,把握今天,才能走出明天。
這不是現實主義,而是「現在主義」。修行一定是以把握現在為最重要,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只有現在這個時刻最重要,它使我們有著力點,能及時努力。
如果我們現在有努力的機會而不努力,有演戲的舞台而不演戲,錯過一個機會,就少了一次成長的因緣,那就很可惜了。所以,現在能夠讓我們做的,就要盡力做好。
在明確的方向感中,時時踏穩腳步,步步站穩立場。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應該及早確立方向,考慮自己的才能、興趣,以及所擁有的資源,包括身體的健康、智能、願心,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然後找到人生的大方向。
方向確立就不能輕易改變,立場則是可以換的,例如今天做總經理,明天做董事長,今天做兒子,明天做爸爸,今天做太太,明天做媽媽,立場可以不斷地換,如果一個人的立場不換,立足點也不調整,那他大概是已經不進步、不活動的人了。
選定方向,踩穩了立足點後,一定要步步踏實,步步為營,如此做任何事業都會成功。
以智慧時時修正方向,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一般人常常會因為環境的影響、時代的轉變,種種外在因素,加上本身的條件不具足,便產生一種茫然的感覺,迷失方向,不知該如何?就好像走在三叉路口時,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到底在那裡?
這個時候就要回過頭來想一想:「我的根本大方向是什麼?」如果發現目前的狀況已經偏離原來的目標,就要用智慧的判斷來做修正。
不自私自利,自求安樂,不可不自量力,輕言犧牲,輕諾寡信。
少以近利私利為著眼,多以遠利公利來著想。
人品的成長,以及菩提心的堅固,才是大成功。
成功是多元化的、多層面的,不要斤斤計較於某一個特定的事件、某一種特定的情況,才叫作成功。即使一時間財富、地位、事業,都沒有成功,也千萬不要把菩提心也失掉了,不要把人格也丟掉了。縱然一切的努力都未成功,只要人格成長、人品提升,就是成功。
凡事都必須靠各種因緣來成就,因緣往往不是一個人所能操控的,個人努力是主因,尚得有助緣的成熟,才會有成果。所以,一帆風順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的時候也不必灰心喪志。情況好的時候,不能沒有警覺心、沒有危機感;壞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喪失毅力;很可能時機、環境、條件一改變,情況馬上就會轉好。
所以用因緣、因果這兩個觀念,能夠使你勇於面對現實,開創未來,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嫉妒人、羨慕人。因為沒有永遠的失意失敗,也沒有個人的成就與成功可言。(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講於農禪寺的四安講師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