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生活》

星雲法師  2011/07/19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一篇 四恩總報

壹 四恩總報的意義

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這因緣和合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的因緣條件。以人類生存的條件來說,父母生養我們,是親情因緣;師長教育我們,是學問因緣;農工商賈供應我們的生活物品,是社會因緣;生存的環境沒有污染,是環保因緣;到公司上班,學校上課,有人接送,是行路因緣;回到家裡,打開電視或收音機,就可以欣賞到美妙的歌舞或音樂,這是視聽因緣……。有了以上諸多巧妙因緣的組合,生活才有快樂幸福可言。人類生存如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其因緣也是如此。世間的萬事萬物,既然須要靠種種因緣條件才能成就生長,這種種因緣條件,正是生存的泉源,也是恩德的所在。人從出生到年老,正是受這許多恩德的賜予,才能成就一切。

生存在世間的我們,所承受的恩德,主要有四種: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合稱為四恩總報。

貳 四恩總報的內容

一、父母恩

在天地間,能生養、教育我們色身的人,無過於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依慈父慈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慈母之恩,深似大海。」

在《六方禮經》中,佛陀指出父母教養子女的五種恩德:

1.教育子女,不讓為惡。

2.指其善處,使有高尚品格。

3.慈愛入骨,教其廣博學問。

4.善為婚嫁,務使滿意。

5.隨時供給所需,協助事業成就。

父母在兒女心目中,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母親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因此對於子女的恩惠似乎更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載有母親的十種恩德:

1.大地:母親十月懷胎期間,因子女在母胎中依托孕育,常懷憂慮恐懼的心情,即使遇到歡樂的事或錦衣玉食也無心享受,其間所受的苦惱,非言語所能形容。

2.能生:當生產時,有如千刀割體般痛苦,甚至因難產而致死亡。

3.能正:孩子生下後,五根的清滌,母親要細心照顧嬰孩。

4.養育:母親照顧子女無微不至,時時刻刻注意四季變換及冷熱風侵。

5.智者:能以各種方便,促使子女學習各項知識技能。

6.莊嚴:給予子女衣著穿戴,莊嚴子女色身。

7.安穩:母親處處保護子女,甚至當子女有了危難時,往往奮不顧身,前往救護,縱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8.教授:以善巧方便教導子女學習。

9.教誡:子女有了過錯,以善巧的語言或方法,使子女遠離惡行。

10.與業:能以家庭事業授與子女。

父母恩重,山高水深,因此在佛經中勸孝的文章很多。例如: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報父母恩,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五分律》卷二十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故當盡心盡壽供養父母。」在《梵網經》中,更提到孝順是至道之法,並且以孝為戒之一。

怎樣才算是孝順父母呢?蓮池大師將孝分為三種層次:

1.甘旨奉養,使父母免於飢餓,是小孝。

2.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中孝。

3.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之苦,是上上大孝。

前二者是世間的孝道,其利益僅止於一世,況且即使家庭和敬孝悌,子孫承歡膝下,也會有生離死別之苦;家業龐大,功業彪炳,足以讓父母享有富貴,萬一無常來臨,天災人禍也會使崇高的地位毀於一旦。

最高的孝道是引導父母正信,不但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濟度,增長菩提智慧,而且使他們永斷惡道,甚至了生脫死,其福德廣大難量,是屬於出世間的孝道。所以,《毗尼母經》卷二說:如果父母貧苦,應先授三皈、五戒、十善等法,然後供養財物。《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六記載,長蘆賾禪師作孝友文百二十篇,後二十篇是以勸父母修持淨土法門為主旨。凡此出世間的孝道,才能徹底讓父母離苦得樂,因此稱為「上上大孝」。

廣義的父母恩,應包括師長的恩惠在內,因為在世間上,父母雖能生育我身,但是如果沒有世間師長指引,就不能知禮達義,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果沒有出世師長,就不能了解佛法真理,所以,我們將出世師長又稱為「法身父母」。

師長之所以為學生所尊敬,是因為師長能以五事教育弟子:

1.順法調御,以愛教導。

2.誨其未聞,增廣知識。

3.隨其所問,令善解義。

4.示其善友,樂於交遊。

5.盡其所知,誨授不吝。

師長引導我們具足德行,使我們在茫茫大海中有了羅盤指示方向,不致迷失沈墮,所以應該常思感恩圖報。

在《阿含經》、《六方禮經》等經典中都曾經提及事奉師長的方法,茲綜合列舉如下:

1.師長來時起立歡迎,善為承順其意。

2.對師長禮讚供養,恭敬受教。

3.對師長尊重仰戴,不違其意。

4.對於師長的教敕,敬順無違。

5.從師明理,善持不忘。

二、眾生恩

什麼是眾生?《大智度論》說:眾生是由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所以稱作眾生。《不增不減經》說:「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因此名為眾生。」總之,眾生就是指被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的六道有情而言。

眾生與我們的關係,就現世日常生活資具所需來看:我們吃一頓飯,要靠農夫耕種、商人販賣、典座烹煮;穿一件衣服,從繅絲、織布、裁縫、成衣,歷經別人多少辛苦;我們居住的房屋,依賴農夫植林、工匠砍伐、建築師設計、工人營造等而成,讓我們用以避風遮雨……,此外,大自然的鳥叫蟲鳴,鳶飛魚躍,使我們置身於多采多姿的世界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乃至育樂等,都是由十方眾生的因緣成就,所以我們要常思感謝。

眾生與我們的關係,如果再深入探討,就更為密切了,《心地觀經》說:「佛言:自無始以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歷百千萬劫,曾互為父母。」

《勸發菩提心文》說:「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蠕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

眾生從無始以來,既曾與我們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為無明所障,對前世父母不復記憶,但因為累劫有大悲因緣,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應心存感恩,視一切男子為慈父,一切女人為悲母,並且戒殺放生,常思利益於其他一切有情。

《地藏經》說:「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因此,為報答眾生累世以來的恩惠,最重要的是要行菩薩道,救拔眾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三、國家恩

盡管父母師長生育我們的色身,養育我們的法身;十方眾生於現在世中給予我們種種便利,於過去世中與自己互為父母,我們還需要國家政府來保障我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一個良好的政府,不必然是全能的,但必須導民以正。在佛教經典中對於政府治國之道有相當精闢的看法,綜合諸經所說,可歸納為下列七點:

1.尊重法治:政府應該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一切以法為首,並且努力守護正法不壞。

2.優禮賢仕:政府應該尊敬德慧兼備的學者、專家、沙門等,並且常向他們諮詢國家大事,宜行則行,宜舍則舍。

3.照顧弱勢團體:政府應該矜恤孤寡,照顧貧困無依的眾生。

4.敦厚民風:政府應該以十善來治理國家,讓社會道德趨於純善。

5.重視經濟生產:政府應該注重民生經濟,以種種方法提倡生產,使人民能豐衣足食,不虞匱乏。

6.提倡融和交流:政府應該放寬心胸,悲智雙運,接應四方。

7.施行民 主政治:政府應以議會制度,推行民 主法治來決定全民的利益。

我們依附國家而生存,所以我們要與國家和合在一起,有力量者幫助生產,有技能者要提升科技建設;有智慧者建言國是;有財力者善盡義務……每個人在自己崗位上盡忠職守,以報答國家覆護之恩。

四、三寶恩

三寶是佛寶、法寶、僧寶。其中法是真理,佛是真理的發現者,僧是弘傳真理的出家人。三寶難遭難遇,為世間稀有的寶藏,是出世解脫的寶筏。世間的財富,只能解決人類物質生活問題,但佛法僧三寶,卻能解決我們生命的問題,使我們出離生死苦海,得到涅槃解脫。

三寶功德,無量無邊,如佛經云:「三寶出現世間,利樂眾生,無有休息。功德寶山,巍巍無比,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如虛空;一切眾生,由煩惱業障,沉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斷愛河,超升覺悟彼岸,是故三寶恩難報也。」

三寶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恩德廣大,無有窮盡,我們應如何報答呢?在《法華經》、《無量壽經》、《阿含經》、《十住毗婆沙論》、《十地經論》、《大日經供養法疏》、《大日經義釋》、《法華文句》等諸經論中多有闡述,今歸納如下:

1.供養佛:禮拜、讚歎、端心正意,念佛功德圓滿、相好光明,及以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莊嚴具來供養佛像。

2.供養法:著書弘法、恭敬供養、佈施經書、聽經聞法、研究佛理、受持不忘、敷演妙法、宣揚經文、思惟法義、依教奉行等,都是對佛法的供養。

3.供養僧:供養僧團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日用品等道糧,使僧伽們都能專心修道弘法,從事淨化人心的工作。

在諸多的供養中,最上等的供養,莫過於如實奉行法義和至誠恭敬三寶了。

參 結語

若無四恩的因緣,我們便無法生存於世間,所以,對於父母、師長、眾生、三寶,要時時懷著感恩的心。

經云:「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讚知恩報德者。」知恩報恩就是做人的根本,我們身為萬物之靈,如果不知感恩,連禽獸都不如,又如何出離生死呢?

社會上一般的人往往以自己為前提,只想獲得,不想付出,因此爾虞我詐,交相征利,產生許多無謂的痛苦。如果我們能時常懷抱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間,自能包容一切,善盡己責,那麼是非煩惱、嫉妒嗔恨自然會消失於無形,從而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日常所有的障礙,都當做臨終模擬考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

學佛,是學會生活

學佛,是學會生活。因為佛法,並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如何處理學佛與未學佛人之間的生活矛盾

問: 學佛與未學佛,生活觀念有很大差別,甚至會出現...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嗎

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無論那一種宗教,都是講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

惟賢長老《太虛大師思想及僧制建設研究》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

濟群法師:內心躁動的解決方法

現代人內心躁動。這種浮躁之氣不僅影響到內心,當它表...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星雲大師2015年新春賀詞

2015年是羊年,過去中國都以三陽開泰來祝福大家這一年...

星雲大師《佛陀的教育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感謝佛陀的慈光,十幾年來...

星雲大師《為丈夫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弟子要誠心誠意地告訴您:小的時候...

星雲大師《為誤入歧途者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由衷地訴說:我們的世界充...

吃肉的人是勇敢的人

我雖然對佛教充滿了恭敬,但是,開始吃素的時候,卻不...

用微笑將世界傳染

一個人的情緒,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教你從四點看清一個人

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這...

略論「一心不亂」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千經萬論皆讚淨土,獨...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

便當裡的頭髮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像樣的便當到...

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我們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覺,一修行,感覺最重的就是...

祭拜的食物誰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

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釋放壓力的沙漏哲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位在收發室工作的軍人叫米諾。...

慧律法師《生從何來 死往何處》

前言 好生惡死乃人之常情。多數的人忌諱談死,殊不知...

往生淨土後為什麼能得到不退轉

無論是什麼樣的功夫淺深,只要信願持名感通彌陀願力成...

【佛教詞典】占察

(雜語)佔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觀我心為月輪或蓮華,...

【佛教詞典】鐸曷攞

(術語)Dahara,譯曰小師。受具足戒而未經十夏者。寄...

【視頻】慧律法師《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慧律法師《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視頻】妙境法師《不與萬法為伴侶與聖住》

妙境法師《不與萬法為伴侶與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