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門》

聖嚴法師  2010/06/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六度萬行即是福慧二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

六度之首是「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分內外,內財是身體,外財是眷屬及物品。法是佛法的道理及修持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等煩惱的方法。無畏是以慈悲心,使眾生脫離怖畏恐懼。若能於自己修學佛法的同時,也以身示範,做義工,出錢出力出時間,護持三寶,弘揚佛法,救度眾生,便是三施並行,自利利人。

「持戒」是不應該做的不要做,應該做的非做不可,包括身、口、意三業,基本原則是五戒十善,細分則有三皈、五戒、八戒,為在家戒;沙彌戒,比丘及比丘尼戒,為出家戒,尚有出家菩薩戒及在家菩薩戒。六度中的持戒,是由約而繁的一切戒。

「忍辱」就相當難了,我們所謂的忍辱是對一些不應該接受到的侮辱、欺負、打擊或是莫名其妙的誣衊/譭謗,能夠予以容忍諒解。很多人說名譽是第二命,一旦受到破壞,是非常痛苦而不能忍受的事。可是做為一個佛教徒,做為一個菩薩行者,「忍」卻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是小的折磨要忍,大的衝擊也要忍;刺激要忍,誘惑要忍;痛苦要忍,享樂也要忍;失敗要忍,成功也要忍。唯有能忍才是最大的福報,不能忍者,好事會變成壞事,小禍會變成大禍,甚至變成殺身滅族亡國之禍。

菩薩的力量建立在慈悲,慈悲的精神,並不等於忍辱,面對眾生時,若能忍辱,也是慈悲的心懷。慈悲是一種包容、接受、涵蓋,能夠把所有的人,不論是敵人或親人,不論相識不相識,全部看作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

當你遇到惡人敵人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往往是來加害你的,讓你痛苦,而你還能包容他,就叫忍辱,是菩薩行者。忍辱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對方,因為不惡辱必然兩敗俱傷;忍一時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對方,是故忍辱在佛法裡是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種表現智者風格及仁者心胸的美德。

很多人把忍辱當作逆來順受,這是錯誤的。我一生之中常是一個失敗者,常常遇到鬼擋牆,但我不會向鬼的懷抱闖去,讓他抱住跑不掉,我會採取迴避的方式,過去就沒事了。因此忍辱和精進,也是相輔相成的。

「精進」是努力不懈怠,不藉故偷懶,不逃避責任,不畏首畏尾,一旦確定了方向和目標,便全心全力地投入,不畏難巨,不怕阻撓,不擔心失敗和挫折,並且愈挫愈奮,正如儒家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佛法的精進,是成佛必須,成佛之後,廣度眾生,也是精進。

「禪定」是一種穩定力、一種安定性、一種相當沉穩和清明的心境。如果我們的心態不穩定,身體的威儀不莊重,必然沒有安全感。我們應隨時保持身心的穩定,以及待人處世工作態度的穩度。很多人認為打坐叫做禪定,當然禪座也是大乘禪法的一種,可是在壇經裡講「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又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從何處下手學佛法》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員、各位同學: 今天是...

這一生啊,就這樣下去,完了

出於叢林,入於古剎,從這個禪堂出來到那個禪堂去,一...

百丈大智禪師的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

念佛總是進進退退怎麼辦

問: 我非常相信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推薦】錢是別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報

這次去普陀山,偶聽道慈方丈開示,說到一兩黃金四兩福...

【推薦】妙蓮老和尚《吃素增福壽》

1.素食少病又健康 我們佛家吃飯,完全都是素食;這在...

惜福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歲,她過世的時候我還年幼,有許多...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聖嚴法師《他們都是活菩薩》

在這次震災中,受苦受難的都是菩薩的化身,他們用自己...

聖嚴法師:不再為情所困

「情」是什麼?「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親情、愛情、...

聖嚴法師《心懷大悲,世界大慈》

在中國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親被稱為慈...

聖嚴法師:重罪輕受與定業難轉

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

無視生命的苦痛 源於心靈的麻木不仁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宰我問孔子:爹媽死了,非...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楞嚴經講生命的緣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講到真如緣起。當...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滅

諸法無常,無常的意義就是生滅法。變化無常,不是常義...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問: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師答: 至心就是至...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善巧方便

問: 出家人 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亡者有瑞相,能否判斷已往生極樂

問: 我們這裡有一座淨土寺,成立了助念團,好多居士...

彌陀聖號妙用無窮

今年元旦,高雄有人打電話給一位佛教徒,那位佛教徒拿...

酒對大腦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酒被喝下去,一分鐘直接擴散至胃壁內,至達腦部。酒精...

清淨本然的本體,怎麼會有染淨因果呢

先看第一科,約著迷真。眾生因為迷失了清淨的本性而生...

境隨情起,識逐緣生

大智度論問。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

法布施增長智慧

阿難尊者他又怎樣得到那個好的記憶?佛經上面說了一個...

【佛教詞典】淨名玄論

凡八卷。隋代吉藏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論述淨名...

【佛教詞典】現觀邊

梵語 abhi-samayāntika。指於見道現觀之後邊所得之世...

【視頻】妙境法師《出家人的本份事》

妙境法師《出家人的本份事》

【視頻】宏海法師為佛弟子們的開示

宏海法師為佛弟子們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