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聖嚴法師  2010/09/29  大字體  護眼色

「聞盡」與「盡聞」是同樣的意思,是指聞與所聞都已盡了。「盡聞不住」則是不住於「聞所聞盡」的層次,再進一步,便是「覺所覺空」。

「聞所聞盡」在聲聞乘的阿羅漢來講,是已經從五蘊得到解脫,不再受身心環境的困擾和影響,即是六根清淨;以大乘初地菩薩至八地菩薩而言,則是已經到了「盡聞不住」的層次,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

「覺所覺空」,是覺和所覺都空了。這個「覺」是六識,意指自己已經斷了煩惱,已得智慧而開悟;「所覺」,是覺自己身心世界的環境時,已不受六根及六塵的困擾,這就是五蘊皆空,實際上,此時即為大乘佛法的證法空,而「聞所聞盡」則是證我空。以大乘的菩薩來說,雖然環境仍在,但是心以不受環境的幹擾了。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當我們吃飽的時候,六根不會受到幹擾,但是當肚子一餓,正好美食當前,香的味道讓人飢腸轆轆地響,此時六根清淨的人會不會吃東西?如果是真正六根清淨的人,看到食物仍然照樣吃,但不是以貪心來吃,不該吃的食物放在面前,即使肚子再餓,也不會垂涎三尺。我曾經看到一個小孩跟著母親去市場,裡面有許多好吃的飲食攤,孩子每走到一個攤位前就不肯再走了,母親便打他一下說:「走啊!我們沒有錢!」其實母親也是想吃的,但是沒錢買吃的就不應該吃,而孩子不知道應不應該吃,所以看到了就想吃。因此,六根清淨的人即使美食及美色當前,覺得不應該要的,心理與生理都不會產生反應,這樣的人一定也是戒律清淨,因為六根已經自在,不會再受誘惑與困擾。

在聲聞乘的立場,只修到聞所聞盡,也就是心不再受外面環境的引誘,便沒有再進一步了;初地到八地的大乘菩薩,也有這種能力,與聲聞乘不同的是,已經將覺與所覺都放下了。覺,是能覺,能就是智慧,已經超越了十八界,到達解脫的層次;所覺,是能聞與所聞,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都是所覺的範圍。能覺是智慧,十八界是所覺,將十八界的所覺以及能達到聞所聞盡的這種智慧,也要把它放下,這叫作「法空」。初地菩薩已是六根清淨,與聲聞乘聖人阿羅漢所覺還在,菩薩超越覺與所覺,將所覺也放下,因此大悟徹底的人,一悟就是頓悟,全部都悟了。

當你覺得一切都可以放下時,連這個「放下」也要放下,這就是「覺所覺空」。你如果認為一切都放得下,卻老是告訴別人:「我已經放下了!我已經放下了!」必須要連這句話也放下,否則你還是把「我已經放下」抱得緊緊的。過去有一位弟子對他的師父說:「我現在一切都放下了,感覺好自在,我什麼都沒有了!」師父說:「重於須彌!」須彌山是佛經裡或者印度神話裡的宇宙中心,凡是陸地、物質世界都不離須彌山,這座大山,上通三十三天,下通地獄。這位徒弟說他什麼都放下了,自在而且自由,他的師父為什麼要說他比須彌山還要重呢?因為他沒有覺所覺空。覺悟即是菩提,是相對於煩惱而言,離煩惱就是覺悟。「知覺」是尚未開悟,「覺悟」則是離開對十八界的執著,已經六根清淨。悟前是知覺,悟後則是覺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智者的四句話

有一位16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他問:我如何...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經當中,結集經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

娑婆求空空愈遠,往生極樂入有得空

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七地僅名現相,八地乃得無...

本煥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啟迪

本人於1937年由揚州高旻寺出發,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你若執著它,那你的煩惱就來了

《般若心經》講的是什麼?當然講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星雲大師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話」

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

慧律法師《[我]不屬於這個世間》

各位尊敬的義工、各位發菩提心、慈悲、無條件犧牲奉獻...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聖嚴法師《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佛學與學佛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

聖嚴法師《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我們所到的任何環境,都應看作就是我們自己。坐飛機時...

忙得好快樂,累得很歡喜

我常勉勵人︰「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幹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劫盜分財喻

昔日印度經常發生洪災,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為了養家...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誦經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誦經。好比一個道場,必須天天要有...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

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末學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二〇一...

業是怎麼來的?造完後又跑哪裡去

我們講因果同時,借緣顯現。從因果轉變的角度,佛教是...

驕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

出家人能接受信眾的紅包供養嗎

出家師父能接受信眾的紅包供養嗎?在當今社會,這個問...

淨土法門早晚課應怎樣做

問: 原來是按禪宗早、晚課本做課,如按淨土法門早、...

祖師禪與如來禪

現在大家進入這個禪堂,什麼叫做禪? 禪就是寂,寂也就...

寬恕別人給你帶來的12種好處

人的心病從什麼地方來?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無法寬恕他...

《持經利益隨心論》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大覺世尊,所說...

【佛教詞典】五根三受更互相攝

【五根三受更互相攝】 p0285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頁云:...

【佛教詞典】諸有海

(術語)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為凡夫浮沉之生死海,故曰...

【視頻】夢參老和尚《佛法無論多深,最起碼要先相信因果》

夢參老和尚《佛法無論多深,最起碼要先相信因果》

【視頻】夢參老和尚《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夢參老和尚《知家性空,免其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