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門裡的四尊大財神

2020/01/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多寶如來

佛門裡的四尊大財神

佛教認為宇宙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所以在人類所居世界的遙遠的東方,除了藥師佛教化的淨琉璃世界、阿閦佛教化的妙喜世界等佛國淨土以外,還有一個東方寶淨世界,這片淨土上的教主是多寶佛。

《法華經·見寶塔品》載,佛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中湧出,住在空中。寶塔中發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此時佛告大樂說菩薩云:「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阿僧祗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

多寶如來是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是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得遇多寶如來法門甚深、殊勝,具有無上的福緣,可具足世間的各種受用,財富豐裕、順緣常結,不為物質環境所逼惱。

修這個法要相信自己,已經具足多寶如來的一切慈悲、智慧、財寶、功德、成就一切。如果是抱著求財之心來做,則不如法謬以千里;應該以慈悲、智慧和無限的富足,利益有情、幫助眾生;以此心態、以此信念修行,現在沒錢的,會很有錢,事業不順的,會很順利,人生也會很光明、通達、吉祥。這是一切修行的無上秘訣。

人有真慈悲,智慧自來,人有足夠的智慧,財富自來。念念不忘眾生,造富眾生,比如,看到貧窮的人,幫他稱念南無多寶如來,消除貪慳的惡因,願貪慳的人不再貪慳,增加福報資財丰盈遠離惡緣,身心清涼煩惱解脫,寶勝加持滿足心願。

為別人加福,自己方能得福,所求方能殊勝;為一己之私所求,很難消災增福。天道為公佛法慈悲,寧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有此菩提心,願力皆殊勝。

南無多寶如來!

財神之王——藥師佛

佛門裡的四尊大財神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師法門有添福增財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稱藥師佛為佛教中的財神爺;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的。

我們可以從經文裡得知,藥師佛確實是基於悲憫一切貧苦眾生的悲心,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福報財富的;當然不只是世間財富而已、甚至是出世間的法財,也都是要讓眾生受用無盡的。

所以藥師佛不只是財神爺,更精確的說應該是「財神之王」,因為藥叉大將中的財神,及護世四天王中賜福給眾生的多聞(財寶)天王也都發願擁護藥師佛的法門。而藥師佛也是宇宙中無上的究竟覺悟者,其智慧與福報更是一般財神無法比擬的,所以本文才說藥師佛其實是財神中的尊勝之王。

在經文中提到:

1、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玄奘本)

2、第十二願者。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晉譯本)

3、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各各得心中所願。仕官皆得高遷。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晉譯本)

4、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玄奘本)

5、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玄奘本)

由上述經文很清楚的可以看到,藥師佛要給予一切貧苦眾生,受用不盡的福報財富,諸如:「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求富饒得富饒」…等等。

因此至誠專念藥師佛而感召藥師佛的大願的加持,便能夠讓自己增加福報財運,這確實是有經文為證的。

《藥師經疏鈔擇要》解釋:「受用物者,世間四事七寶……」

四事是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或指衣服、飲食、湯藥、房舍等。」

七寶是指:「七種珍寶: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碼瑙。」

綜上所言體現了藥師佛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痛苦的悲心;罪苦凡夫在生死輪迴中,因為前世造惡業,感得今生貧賤下劣之報;藥師佛不忍眾生受苦,發願要幫助這些眾生能過快樂幸福的生活。

好比如說:父母親願意為了子女賺取財富,讓他們生活過得安樂富裕;或者說:有德行的領導人,悲憫受苦的百姓,提出改善生活的政策等等。

而藥師佛也是如此,在晉譯本的藥師經中,講得更為明白與透徹,經云:「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

「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看到此句,讓我們對藥師佛的慈悲深受感動,不願意眾生再受任何的痛苦,願意他們得到一切的快樂;甚至為了救度眾生脫離生死苦海,也願意先滿足眾生的欲求,之後再引導他們脫離輪迴,這些為眾生種種的付出,就只因不忍見到眾生受到任何痛苦煩惱;如同父母見到子女受苦,而亟欲拔除子女的痛苦一樣;深怕眾生因為貧窮而造諸惡業,這真是徹頭徹尾為眾生付出與關懷的一尊佛。

藥師佛的本願體現了諸佛菩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精神。這在諸佛的本願中,也是相當殊勝難得的。

當然藥師佛不僅是能滿足眾生物質上的需求,還能夠度化眾生往生藥師佛淨土及解脫生死輪迴,究竟成佛,那才是更廣大且永恆的財富。

故經云:「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藥師佛的無量無邊智慧方便都總攝於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中,所以我們應當要至心專念,認真修持,才不負藥師佛的一片悲心宏願。

天下第一財神——虛空藏菩薩

佛門裡的四尊大財神

虛空藏菩薩,又稱為虛空孕菩薩,他具足福德、智慧二種寶藏,無量無邊,猶如虛空廣大,所以稱為虛空藏菩薩。他能出生無量寶物,滿足一切眾生的欲求,所以他是最根本的財寶本尊,密號為如意金剛、富貴金剛、無盡金剛。

虛空藏菩薩又是密教菩薩,包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大集經·虛空藏品》說:有個富貴的長者,倉庫中藏財寶無數,他樂善好施,所有貧窮的人到他那裡祈求幫助,這位長者都會打開寶藏,滿足他們的願望。虛空藏菩薩也像他一樣:「得如來神通力,於虛空中,隨眾生所求,若法施,若財施,皆能施與,令眾生歡喜雀躍。」

在《大方等大集經》中記載:佛陀告訴速辯菩薩說,虛空藏菩薩在過去世中,在普光明王如來出世時,因為功德莊嚴化生為輪聖王的兒子,名為師子進,與幾位王子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後來為了度化功德莊嚴王的憍慢心,示現無量神變,在虛空中隨雨降下種種妙物,如各種華香、末香、塗香、繒蓋、幢幡,出現種種天樂,膳食,瓔珞,衣服、珍寶等都從空中紛紛落下,滿足三千大幹世界一切眾生,眾生欣喜無比。這時,所有地神,天神,乃至阿迦膩吒天也歡喜踴躍,齊聲讚歎:「此大菩薩可名虛空藏,他可以從虛空中降下無數無量的珍寶滿足一切。」普光明如來授記他為虛空藏菩薩。

在《別尊雜記》中記載:「虛空藏菩薩,代表十方請佛如恆河沙般功德福聚資糧,修行瑜伽行者於此法門,速能成就所求一切伏藏,可以得到大摩尼寶。」

《大日經疏》中記載:此菩薩如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勝者,故名「虛空」。「藏」者,如人有大寶藏,施捨給所有需要的人,任意取用,不受貧乏。如來虛空寶藏就是這樣,一切利樂眾生的事,都是從虛空中出現的無數法寶,自在受用,永無窮竭之時,所以稱虛空藏,此寶藏能生一切佛事。

在《理趣釋》中記載:他代表一切如來真如恆河沙般功德資糧具足,但眾生福薄不能受用得到。所以,這些福德稱為所藏,此菩薩慈悲憐憫有情眾生,廣開法界藏,出生無數無量的金剛七寶,施與一切眾生。

《虛空藏菩薩經》中記述:佛陀住在佉羅底翅山中時,虛空藏菩薩帶著勝華敷藏佛的囑託,同十八億菩薩從西方香集依世界佛國,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並以神通力變化娑婆世界成為淨土佛國,使一切聽法大眾兩手都捧有如意摩尼寶珠,寶珠光明四射,遍照十方世界,種種天樂迴繞空中,出生無數寶物。

有很多人本是不信佛的,供養神靈純是為了求財, 這種人一般供養關公或者財神趙公明。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大家可以勸其供養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有虛空庫藏,能雨一切珍寶。

供養虛空藏菩薩不但可以往生淨土,平安健康長壽,消災避難,還可以求官位,求財富。

毗沙門天王的化身——財寶天王

毗沙門天王有兩個不同功能的化現分身。一是具有守護功能的據於北俱盧洲的多聞尊天王,另一是位黃色的大天神,手握吐寶神獸,為諸世間布下無窮資糧的財寶天王。

從財寶天王普天身護法像的尊身上,放射出萬道光芒。尊上頂戴綴滿珠寶的寶冠,黃金的盔甲上套著華貴的天衣,圓睜二目,滿鬢虎鬚,愛騎為一位咆哮著的綠鬃白獅子。尊王的右尊手不停地轉動著慧傘,這樣能源源不斷地為眾生散布資糧;尊王的左尊手持著一隻吐寶鼠,據說從吐寶鼠的寶嘴中能吐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物。

在尊王的周匝,還有八位司財富的神,被稱為「八駿財神」。這八位司財富的神,緊緊環繞在財神朗色的周圍,和朗色的容貌十分相似,威武而不猙獰,右手都持一件法器,左手抱一隻吐寶鼠。

供養財寶天王可得大財富。因此也可以說毗沙門天王主管財富。

毗沙門天信仰在中國唐朝時期十分盛行,唐明皇曾經因毗沙門天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詡為毗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毗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毗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散播愛心聚福業

佛陀說:人生無常,國土危脆。看看最近的天災、人禍,...

露宿街頭的富翁

古時有一個富翁,廣廈千間,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碰到這些人,應當在財施中加上法施

當你布施的時候,如果碰到這些人(盲聾瘖啞)了,你要...

用賺來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問: 用賺來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師答: 佛...

受持八關齋戒,轉現世貧窮

釋迦牟尼佛在羅閱祇竹林精舍弘化時,當時有無數已證得...

【推薦】我們的福氣卡裡究竟還有多少餘額

我在讀書時,經常狂飲爛醉,曾有一個長輩告訴我,老天...

福報的水養智慧的魚

我現在發現,我們同學說起來比我說得好,也都說得頭頭...

【推薦】只要你願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報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

關於居士對出家師父的稱謂 所謂佛法於恭敬中求,身為一...

佛門戒律中的「三聚淨戒」

《菩薩戒義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種...

佛學常見辭彙(十一畫)

【假】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

華嚴三聖與華嚴五祖

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一...

你是人嗎

從佛陀的時代到現在,每當有人請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跟出家師父同坐一起,感得什麼果報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 為什麼?他是師父,他代表佛...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我們看辛五,耳根圓通。這個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這幾種人最適合修地藏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是佛陀為母親...

母親往生記

末學母親楊澄志於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縣...

禪的態度

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

如何避免刀兵劫——戰爭與和平的因素

我們人生,生存在這個世間,一種苦未了,一種苦又跟著...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

皈依後,道教禮拜可以嗎

問: 皈依佛教後,道教禮拜可以嗎? 大安法師答: 皈...

前世今生夫妻緣

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自己有時會想不通,為...

居士遇到假和尚應該怎麼辦

問: 遇到假和尚化緣怎麼辦?一個出家師父開示,說碰...

為何要去除驕傲我慢

問: 為什麼不要驕傲我慢,我慢是很難遠離的。請開示...

【佛教詞典】飯頭

(職位)禪家之役名。司大眾之粥齋者。僧堂清規五曰:...

【佛教詞典】四果

【四果】 指小乘聲聞修行所得的四種證果。此四果依次為...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妙喜居士念誦)

南無阿彌陀佛(妙喜居士念誦)

【視頻】淨界法師《往生西方就等同生十方》

淨界法師《往生西方就等同生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