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淺談忍辱

2011/08/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每一個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薩修行「六波羅密多」即六度萬行的一度,它是菩薩必須修行的,不可缺少的。若不修忍辱行就不能斷除嗔恨心,不能斷除嗔恨心就不能使六度修行圓滿,六度不能修行圓滿也就證不得菩提大果即成佛。

在《看破世間》裡登載的一首忍辱歌說:「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無價寶。一朝之仇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少。身家由此破,性命總難保。逞財勢,結冤仇,到了後來不得了。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胸大無煩惱。」這首歌道出了忍辱的重要性。

雖然佛教認為忍辱無論對他人還是對己都具有很大的利益,可是對於世俗凡夫來講,他們卻不同意此種觀點。他們認為若是對人忍的話,就是自己膽小怕事、軟弱無能的表現。因而當雙方不論是為一件大事,還是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誤會,都要爭吵不休,不能互相忍讓,不願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反而還要大聲地吵到大街上故意讓鄰居、過路人知道,不吵出個誰是誰非就決不罷休,以顯示自己的本領。他們不知道雙方總會有強弱之分,強者一時壓倒了弱者,弱者並不會因此而服輸,他會永遠記仇,等到自己有勢力之後再去找當年的對頭算賬。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樣永無休止地冤冤相報,不知何時才能了結,彼此雙方都不得安寧,更不要說自己的人生快樂了。

從世俗不能互相忍讓的事實來看,忍辱的人並不是懦弱膽小、軟弱無能的,而是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著想的,是具有大慈心、大悲心,心胸廣大、強大有力的。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減少自己不必要的麻煩,使自己少一個冤家,多一個朋友。

在大乘佛教中,忍辱比作為人身上的衣服和對待敵人的甲鎧。《法華經·法師品》說:「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法華經·勸持品》又說:「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修忍辱行的菩薩正是把「忍辱」當作利益廣大眾生的甲鎧,無論眾牛如何毀罵,如何打擊都不憤怒,不傷害任何人,亦不執著。就如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答道:「只有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以這樣的態度對待眾生,決不生起半點嗔恨之心,而且還要發大願,在自己成佛後先來度化他。就像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被歌利王節節支解身體,佛陀不但不對歌利王的殘忍感到憎恨,而且還要發願成佛後先來度化他。後來成佛了,佛陀先度化的就是喬陳如(歌利王的後世),這是多麼崇高、偉大的精神呀!

我們應當知道,辱罵別人有三種過失:

(一)辱罵別人的人,會因辱罵而發怒,—旦發怒,過去由佈施和持戒所積聚的一切善根,在一剎那間都會消失無餘。《菩薩經》上說:「瞋怒能消百千劫內所積聚之善根。」

(二)辱罵別人的人會因辱罵而嗔恨,嗔恨積聚在心中,就像毒箭射在心裡一樣痛苦不堪,不能享受任何快樂。《菩薩經》云:「瞋怒煎熬,失寧靜和平,不能享諸樂,睡亦不安寧。」

(三)辱罵別人的人,魔鬼就很容易來侵犯他,使他整日不得安寧。而能忍的人不但會消除自己的罪業,增長自己的功德,還能得到世俗的各種順緣和安樂,有利於和別人和睦相處,還能起到教化辱罵人的作用。

知道了忍辱有很大的作用,但要怎樣才能做到忍辱呢?這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做:

(一)有人辱罵我時,應當想辱罵我的人,在過去世時曾經做過我的父母或者親屬,他們對我的恩德是難以計數的,不應該生起報復的念頭。

(二)有人辱罵我時,應當想罵我的人被我在過去世時罵過。他今天罵我、辱我是我應受的報應,我應當接受我的報應,不再去造業生果。況且人都是四大和合的,不是實有的,任他去辱罵我,不關我的事。

(三)有人辱罵我時,應當想每個人都有過失的時候,要寬容一點。孔子也說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自己能忍,他最終會感到慚愧的。

(四)有人辱罵我時,應當想眾生都是受業力的牽引而不能自禁的,況且他也會受到因果報應,何必還要去傷他呢?

(五)有人辱罵我時,應當想凡夫俗子都在受著苦苦、行苦、壞苦這三苦的煎熬,應該盡力地減除他的痛苦而不應該再去增加他的痛苦。

這樣去想,我們去修忍辱也就很容易,再也不會因勉強地忍受,而忍出病來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吹滅心頭火

報紙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個青年,因為追討朋友欠他的...

學佛一定要修忍辱

我十六歲便開始為人講金剛經。經上講忍辱仙人,被歌利...

宣化上人:修行要忍耐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祗(...

昌臻法師《學佛必須忍辱》

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

生忍與法忍

「羼提波羅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忍還不夠,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離一個「忍」字;待人處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氣,...

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佛陀成道之後,嚴格持守戒律,廣為度化有緣眾生。在弘...

吃素跟忍辱關係很大

【若諸有情,心多懈怠,勸修精進。】 若諸有情,心多懈...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

學佛後必須知道的八項因果定律

1.改脾氣是關鍵 學佛後,首先要改掉生氣的脾氣,因為它...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將...

什麼是念佛的最好時節

朋友講了他親屬的一件事,他的親屬在單位突發腦溢血,...

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

眾生心性,與佛無異。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華嚴...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

夢參老和尚《我在哪裡》

朱建民校長致辭: 老和尚、仁隱董事長、修慈董事長、...

災難的啟示與佛教的無常觀

經云: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因一切有為法...

具縛凡夫想在五濁惡世成就道業,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論》裡說,一個具足惑業的凡夫,我們大家都...

如何化解當下的情緒

所謂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會有情緒,但是在平常生活...

素食婚宴漸成時尚新潮流

週末要去參加朋友的婚宴。2011年,如果你週末想請人吃...

「無常」即是「無我」

一、無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觀念是苦,因為無常所以是苦。...

人生的試金石

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一次火災中被毀之後,人們在廢...

你所聽聞的佛法沒有一句是白費的

《賢愚經》中講到佛在世之時,有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

【推薦】淨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領

徹悟禪師是淨土宗十二祖,大師早年參禪得悟,歸心淨土...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別人,首先怪自...

【佛教詞典】大海十相

(名數)華嚴經疏四十四曰:華嚴經中以大海十相,譬十...

【佛教詞典】出家人修出離業

亦名:出家多修智慧 子題:智慧是解脫因緣、俗人多修福...

【視頻】普門頌(則旭法師、孫儷)

普門頌(則旭法師、孫儷)

【視頻】年高德劭,道行卓絕(紀念一代宗匠傳印長老圓寂一週年)

年高德劭,道行卓絕(紀念一代宗匠傳印長老圓寂一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