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忍還不夠,要吞下去消化掉

證嚴法師  2011/12/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不離一個「忍」字;待人處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氣,那是非常痛苦的事。

有位女孩滿腹委屈地向我哭訴:「在工作上,我一直很盡心。別人不想做的事,我都願意做;不管工作多麼辛苦,我都可以忍受。但是我這麼賣力地工作,主管、同事不但沒有稱讚我,還說我做得不好。這口氣,我實在嚥不下!」忍一口氣還不夠,要吞下去消化掉我對她說:「你目前只是『忍』而已,還未到『吞下去』的地步;你不只要吞下去,還要能夠消化掉才是真功夫。」她聽完之後,才破涕而笑!

「忍」,就像拿石頭壓住種子一樣;種子仍然在裡面,只是一時長不出來而已。所以,只有「忍」的功夫還不夠,還要能吞下、消化掉才行;比如我們吃了再好的食物,也要等消化後才能吸收它的養分。

如果別人講你一句難聽的話時,你聽進去之後不把它消化掉,那句話就會永遠存在心中。也許別人講的只是一句無心的話,但是你卻聽成「有意」,這樣心就會經常受到傷害。

一般人的「自尊心」都很強,相對地也就會有「我慢心」;總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多了,為何沒稱讚我一聲,反而說我做得不好?這就是自尊心在作祟!但是,也因為有自尊心,自己會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做不好,就會生出自卑感,對別人的態度則會轉為「卑劣慢」――因自卑而轉為傲慢的態度。

所以,平時待人處事,要時常反省自己――是否自尊心太強了?是否有卑劣慢?做事要隨分隨力;若自己已經盡了全力,仍無法達到十全十美,那也能心安理得了,不用再去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會氣死人!」凡事不要盡往壞的方面想,要以感恩、寬容的心去美化;若能夠這樣,人生就能過得歡喜、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沒有價值的東西要放在心裡做什麼

要怎麼修忍辱?(為什麼會覺得那是種侮辱、壓力?) 有...

劉公真菩薩人

【原文】 劉公諱寬①,其治郡也,有過者以蒲鞭示辱。夫...

逆境要忍,順境更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

何謂「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

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

【推薦】示弱又有什麼妨礙呢

印光大師童年時,家裡是與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

世俗忍辱觀與佛教忍辱觀

忍辱波羅蜜,是六波羅蜜之一,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記得過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內容描述孫悟空修行的過程。...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貧困的小女孩,雖沒有華麗的衣服襯托,卻以最...

證嚴法師:時時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份很清淨的本性,這也...

「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這堪忍的世間,常常互相對立、彼此怨恨,致...

修橋建廟的「大善人」為何會下地獄

我們到了道尹衙門裡,伍道尹把我們幾個人,和徐蔚如居...

追求它是傷痕累累;逃避它卻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

念佛與義工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問: 學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擺在第一而無暇...

角度不一樣,看問題也不同

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淨土法門

問: 現在密宗很興盛,許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門...

逃避和出離有什麼不同

問: 師父,逃避和出離有什麼不同呢? 慧廣法師答:...

迥脫根塵,靈光獨耀

蕅益大師,他在二十五歲時,他有一次在徑山坐禪。坐禪...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

親歷動物屠宰現場

在您的印象中,也許屠宰場只是一個把動物變成肉的地方...

對這樣的丈夫,實在產生不了敬愛心

問: 在《一函遍復》中提到對治女人煩惱的八敬法,女...

修禪定的基本要求

修習禪定的法門,古德歸納為三門,就是息門、色門、心...

愚鈍之人如何開智慧

我們想背四十八大願都很困難。有的人出家多年,背個《...

【佛教詞典】無相好佛

(人名)優婆鞠多身雖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然其功德...

【佛教詞典】十法界

密教之十法界,與顯教相異,以五凡五聖為十法界。   ...

【視頻】育因法師《戒體大義》

育因法師《戒體大義》

【視頻】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光山)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