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2011/08/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嘉陵江在市區的匯合處北岸是繁華的朝天門碼頭,南岸便是玄壇廟獅子山,慈雲寺就坐落在獅子山,依山而建。關於獅子山的來歷,我不得而知,但是佛門人士都知曉「獅子吼」,這是形容佛陀說法,毫無怖畏,聲震十方,群魔攝伏,好像獅子一叫,百獸都降伏。當代著名高僧惟賢長老就駐錫在獅子山慈雲寺,常作獅子吼,弘傳正法。慈雲寺的晨鐘暮鼓聲、僧尼們唱念聲、長老的獅子吼聲,和著長江裡傳來的輪船汽笛聲,形成了一曲優美的交響樂。

沿著山門三十餘級的石梯上去,便來到一個不是非常寬敞的院子,正中間是大雄寶殿,周圍一圈是木製結構的二層樓房,由於年久失修,顯得有些破舊、狹小、擁擠。左邊有一個窄窄的樓梯,沿著樓梯上到二樓,左數第三間便是惟賢長老的方丈室。門口放著一盆塑絹的蓮花,蓮花開得很燦爛,笑盈盈地迎接和歡送來來往往的各界人士。

方丈室是一個裡外套間,裡間是長老的寢室,外間是會客廳兼書房,總共面積加起來頂多40平米。屋裡陳設極其簡單,除了必備的桌椅茶几、牆上的一些字畫外,就無他物了。盡管物質條件是如此的簡朴,但是房間的主人——惟賢長老的內心世界卻猶如一個大寶藏,裝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裝了對眾生的慈悲,裝了對人民的摯愛,裝了對三寶的恩情……。

惟賢長老,四川省蓬溪縣人,至今已86歲高齡。他中等個子,很瘦,面色紅潤如嬰兒,眼睛亮澤深邃如大海,形態超凡脫俗,談吐機敏睿智,神情安詳自在,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

一、孜孜不倦報四恩

長老幼年,父母雙亡,人間苦辛,過早品嚐。他七歲開始讀私塾,三年讀熟《四書》、《五經》。十至十二歲在蓬溪縣白塔寺出家。哺育他成長的師長先後有領他入佛門的定光法師、創辦龜山佛學院的王恩洋先生、漢藏教理學院院長太虛大師、授沙彌戒的法尊上人、授比丘戒的雪松法師等。眾多師長中,最令他難忘的莫過於奠定他一生儒學基礎的王恩洋先生和奠定他一生佛學基礎的太虛大師了。

每當談起這兩位師長,已是耋耄之年的長老非常動情,師長的音容笑貌、諄諄教導彷彿就在眼前。

「我對王恩洋先生和太虛大師一直都懷有特殊的感情,他們都是我人生道路和學佛生涯的領路人和親教師,我一生都不能忘懷。

「我於13歲到王恩洋先生創辦的龜山佛學院學習,先生教我們讀書寫作,給我們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是我的知識啟蒙老師,我的儒學基礎就在這裡奠定。先生還深諳佛學,特別精通唯識法相,我一生之所以在唯識學方面有很大的收穫,就是得益於王恩洋先生的教育。那時我們看書首先要求背誦,像《唯識三字經》、《佛教三字經》、《八十規矩頌》、《二十唯識頌》等經典,統統必須會背。接下來才是解,然後再貫穿整個意義,抓住綱要。而且在學的時候,做到眼睛看書、耳朵聽講、心裡記憶三結合。老師邊講,我們邊記筆記,記下來以後把它整理出來,交給老師,不懂,還要再改,這樣就不斷上進。」

先背誦,再理解,後貫通意義,這種老式的學習方法可能在當今許多人會不以為然。然而,正是由於在青少年時期打下的深厚紮實的儒學、佛學根底,長老講經時,才能深入淺出,長短相宜,收發自如。凡聽講者,莫不各各有得。他豐富的知識、敏捷的思維、超凡的記憶力,讓與長老交談過的大學教授及學子們發出了「您簡直就是一部活字典」、「您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的讚歎。

而長老豐富的學識並不僅僅局限於佛學、儒學,他讀過黑格爾、柏拉圖、莫爾等許多西方哲學家的書,背過《黃帝內經》等醫學書籍,讀過《二十五史》、《資治通鑒》等歷史書籍,還不斷涉獵社會、自然等各種科學書籍。甚至文革期間蒙冤受屈在監獄裡時還系統地學習了馬恩全集和毛澤東的著作。當監獄舉辦學習活動時,他作了一天的報告,談學習毛澤東著作的體會,令監獄長驚奇佩服不已。就是如今,他還經常到書店裡去買書,抽空讀書。當他講經時,旁徵博引,東西貫通,古今結合,活脫脫就是一部大百科全書。

「我於16歲考入太虛大師創辦的漢藏教理學院學習。大師是我的佛教信仰和實踐的指導者。太虛是法門龍象,他不僅精於學問,而且因為自己處在僧伽內部,對佛教自身的發展有著更多的關注,所以他提倡佛教進行改革,主張「三大革命」,宣傳「人生佛教」的思想。這些思想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一直影響著佛教界。學院裡集中了全國各地的優秀老師,例如法尊法師、法舫法師、印順法師、雪松法師以及黃懺華、陳健民、潘懷素等居士,開辦了漢藏佛學和佛教史、文學、國學、史學、自然科學等課程。一些社會名流,如郭沫若、老舍、田漢、梁漱溟、馬寅初等人也來院內發表演講,極一時之盛。我在這種良好的環境裡,受到了系統的佛學教育,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漢藏教理學院的院訓是「淡寧明敏」,淡是淡泊於物質,不起貪慾,才能持戒;寧是寧靜,即保持禪定功夫,不起妄念;明是能明因識果,分別善惡是非,不迷於主觀客觀,即是智慧;敏是行動靈敏通達,能審時度勢,如理行事。這四個字一直影響了我的一生,以致於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過。」

是啊,惟賢長老如今被尊稱為唯識學泰斗,就得益於少年時的恩師——專精唯識法相的王恩洋先生;被佛教界尊稱為佛學大師,就得益於青年時的恩師——佛門領袖太虛大師的教誨。為了報答師長恩、三寶恩、眾生恩、國土恩,長老承繼二位師長的遺志,落實宗教政策後率先創辦了重慶佛學院以培養人才,在國內最早發起「希望工程」、「母親工程」以救濟貧苦。由於其深厚的佛學功底,他馬不停蹄應邀各地講經說法,宣傳人間佛教的思想,頗似太虛大師當年的風範。

二、人間佛教點明燈

佛法博大精深,浩瀚如大海,什麼法門最契合當今的社會?法無高下,當機者妙,猶如醫生治病,需要辯證施治,因病予藥。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中國佛教自唐朝以來成立了八大宗派,有顯有密,有禪有淨,有大有小,有頓有圓,然而其思想都是互相容攝、圓融無礙的。眾生各各病症不同,所應吃藥自然也不同,但是不管是修習哪個法門,必須都要落實到現實的人間。

惟賢長老教研唯識,行在淨土,而這個淨土就在我們現實的人間。他承繼太虛大師的遺志,提倡人間佛教,宣傳人間佛教,踐行人間佛教,他曾經寫有七律五首來讚歎人間佛教。其中一首為:

太虛倡導菩薩行,人格完成即佛成;

朴老契合新時代,二諦圓融獨創新;

鞠躬盡瘁嘔心血,松柏經冬萬載青;

繼往開來承遺志,人間佛教點明燈。

的確,長老不管在哪裡開示,都會講到人間佛教,不管講哪部經典,同樣也會落到「人間佛教」這四字,在回答居士提問「什麼法門才能夠救世?」時,長老所作的回答無疑是給為何要提倡和踐行人間佛教的一個最好的解釋。

「在佛教來講,佛法所有法門都能救世,但是佛法有原則,有方便,具體來講,就是要契理契機。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則,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契機就是要適合時代,根據地方不同、人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門。過去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現在趙朴老提倡的人間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入世事業,達到二諦圓融。所以這個人生佛教以及人間佛教的具體內容,就是當今最契理最契機的法門。」

踐行人間佛教,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價值觀。關於這一點,長老不厭其煩地、從各個角度反覆講演:

「我們今天做人,就應該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作為一個人,光陰是有限的,百歲光陰一剎那,必須用很短的生命,去創造無窮盡的價值。這個價值在於運用佛陀的大智慧、大悲心,把自我和宇宙融為一體,那麼,人與人之間,人與生物之間,平等相待,慈悲寬厚,就可以熄滅爭亂,熄滅戰爭。這個意義也正是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諧」。要達到這種「和諧」境界,人類文化就可以進一步向前發展,否則就是倒退的。

「佛家的哲學,看問題、看事物的方法,是心物總和。不是單講心,也不是單講物,不是哲學上的唯心論,或者唯物論。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總和,即在現象上能夠看破放下,就可以恢復自己的妙明真心,也就是緣起法上當體即空,消除我執、法執,就可以見到一切法的本體實相。對於宇宙的觀察,對於事物整體的觀察,必須了解他的實相,這個實相就是緣起性空;對宇宙森羅萬象,進行緣起性空的觀察和思維,這就是佛法的宇宙觀。以這個宇宙觀來指導我們的行動,才是正確的行動。

「一個人能夠做到三業清淨,在身、語、意三業中不造惡業,同時發菩提心,饒益有情,不要擾亂煩惱別人,這就是菩薩心胸,也就是佛法的價值觀!這樣子才能發揮人生的價值——既利於自己,又利於他人,做到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三、行住坐臥皆是定

長老每日的生活工作,用「日理萬機」四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每天早晨4點鐘一起床,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上殿、處理寺務、接待客人。由於是重慶市佛協會長,有時還要主持召開各種會議。一直到晚上七、八點以後,沒有客人來訪,才真正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他一般會在晚上九點多休息,但他常常因為寫文章、看書、改稿等事情而到深夜。工作雖繁忙,但是他內心卻是安寧的、清淨的,他真正做到了「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2004年7月21日,我因為請長老講《唯識學在佛法中的地位》,前往慈雲寺,親眼目睹了長老一天的忙碌而有定力的生活。

凌晨4點鐘他就起床了,洗漱、整理、搭衣完畢,於5點鐘上殿,7點吃早餐,8點左右,休息片刻,便開始一天的工作。那天講《唯識學在佛法中的地位》就從8:30開始,長老口述,我邊聽邊錄音。

從8:30分至11:00,講演及錄音工作被打斷了5次,是因為接電話和處理寺裡的瑣事,每次1-5分鐘不等,還有一次接待客人來訪,約中斷了30分鐘。令我非常驚訝和佩服的是每次被打斷後,再講時他仍能接著剛才所講的內容繼續,思路仍是連貫的。從此以後,我便明白了什麼叫「大修行人二六時中均在定中」。

「文革期間,我蒙冤入獄長達26年零十個月,雖然在監獄裡面不能公開表示信仰佛教,但是我內心的信仰仍然不變,我以豁達的心態來對待人生。有一次我發燒到40度,醫生都說我不行了,要準備後事。我心裡默誦《大悲咒》,幾天後熱度全退下去,眾人都為我突然病好了覺得不可思議,只有我自己明白,這都是因為我的定力、菩薩的加持力,戰勝了病魔。」

如果說這件事情讓我們感覺比較遙遠而無法體會的話,那麼,2002年發生的一件事就足以令我們信服。

2002年7月19日早晨,長老因接電話,不慎摔斷了左腿,左腿股骨骨折,去醫院做手術換了人造骨頭,8月20日即能下地行走,9月16日居然還能來京參加中國佛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俗話說「傷筋動骨半年養」還不一定能恢復正常,可是當時已經82歲的長老僅一個半月就恢復了健康。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詢問原因,長老回答:「這都是我的定力、佛菩薩加持的結果!」可見定力、佛力的確不可思議。

四、出水蓮花自清淨

蓮花,被宋朝哲學家周敦頤譽為「花之君子」,並寫了《愛蓮說》來自比蓮花,抒發自己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的情懷,力求在污濁的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但蓮花之寓意,在佛教中卻更深遠、更廣大。佛菩薩足踏蓮花,手持蓮花,結印為「蓮花印」,說法為「口吐蓮花」,經典有《蓮花經》,形容圓融、和諧、清淨、莊嚴美妙的世界為蓮花藏世界。可見,蓮花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菩薩出世而入世的精神,就好像蓮花一樣。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微妙就是智慧很高,處污泥而不染;香潔,就是品行高,雖處污泥卻不捨污泥,不捨眾生,還要噴灑芳香,淨化國土。佛菩薩不捨眾生,以大悲大願、出世入世精神,廣行六度萬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就是蓮花精神。」十五年前長老應邀參加淨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舉行的蓮花會,首次提出了蓮花精神。

繁雜的眾生世間猶如淤泥,充滿了貪瞋癡等各種煩惱雜染。我們在世間修行,一方面要除去自身的貪瞋癡,保持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猶如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還要不捨淤泥,即不捨眾生、不離眾生、不棄眾生,盡心盡力去做一切利益眾生之事。這就是悲智雙運的菩薩行。如《普賢行願品》所講: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是啊!蓮花因為有淤泥才開得很鮮艷,離開淤泥,哪有蓮花?同理,沒有眾生,何來菩薩?不離、不棄、不捨、隨順眾生而內心依然清淨,這就是菩薩!惟賢長老,他就是這娑婆世界的一枝蓮花,正如他的一首發願偈所說:諸佛所證我願證,菩薩所行我願行,悲心恆念塵剎苦,弘法利世度群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印光大師的嘉德懿行與對淨土法門的貢獻

時光如梭,在不知不覺中,一代宗師印光大師(1861-194...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

85歲星雲大師:踐行人生三百歲

在大陸推出《寬心》、《捨得》等一系列人生課圖書後,...

北宋高僧宗賾法師

宗賾法師是宋朝人,宗賾法師的法脈是從禪宗一脈下來,...

高僧的眼淚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離家很遠的山上的寺院,...

淨慧長老追思荼毗法會在湖北黃梅四祖寺舉行

2013年4月2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沒有區別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犯中華大地,民不聊生。南華寺主...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如何對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問題,感到很苦惱。有些...

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

世間人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本煥老和尚與印順大和尚的法緣

本煥老和尚是如何培養訓練印順大和尚的 眾所周知,印...

個子矮小的男子女人應改掉輕慢人的毛病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云:為人因何短小?以鳳生...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

中醫如何看「素食夠不夠營養」

中醫更強調吸收能力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放生的意義所在

一切眾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們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如何才能渡過欲愛之河呢

欲愛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斷除這欲愛之河流到寂靜的...

堅持為什麼這麼可貴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來微...

為何把婚前性行為定義為邪淫

問: 佛教中對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現在社會價值...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

大安法師出家因緣及體會

在這個功利盛行、宗教與道德長期被邊緣化的社會能踏上...

功德箱裡的錢不是我們的

黃昏,寺廟裡靜悄悄的,香爐裡煙霧瀰漫,僧人們正在吃...

聖嚴法師《如何管理好情緒》

問:從醫學和心理學來看情緒,它是自然反應,那麼佛法...

【佛教詞典】息災

止息一切災厄。密教修法中,有息災、增益、降伏、敬愛...

【佛教詞典】冬年

叢林中,每年有四大節慶,即結夏、解夏、冬至、年朝(...

【視頻】四字佛號(阿彌陀佛)

四字佛號(阿彌陀佛)

【視頻】善導大師法語妙詩開示偈

善導大師法語妙詩開示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