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福報不是一輩子修來的

宏海法師  2025/07/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福報不是一輩子修來的

我們現在講說,一個人,「眾所欽敬,諸天衛護」,這裡面是有法的。為什麼說修福的人,他做什麼事都非常應,有福報的人。這個福報也不是一輩子修來的,諸位要知道,冰凍三尺非一世之寒。福報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積累的。我們現在看的話覺得說,哎呀,為什麼他做什麼事就得心應手,老有人跟著他,幫襯他,我們自己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什麼不應,這不是一輩子的事,大家要知道。

有時候人的這種嫉妒心,還容易看人家有福報了,現前了,自己心裡很不爽。但是,我們與其看人家現在之果,不如效人家曾經往世之因,因地修來的呀。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如果你是有福報,覺得自己的福氣還不錯,你也要知道,這輩子在享福的時候,現行的時候,又是在消福。所以還要懂得享福的時候,要惜福,還要積福。要不然,一會兒起,一會兒落,一輩子又一輩子就是這樣的。

那怎麼修福呢?無非就是,主要三個方面。一個就是我們常說的,能夠修布施福,布施得福,這樣也能對治我們的慳貪心。再一個修持戒福,持戒的福呢,能讓我們跟這個惡業相違,不去造惡業,持戒的時候。這樣的話,將來不會有不好的果報。當然如果說再有這個修行的習氣濃一點,修禪定福。禪定修得心量比較厚重,那麼你的這個煩惱、嗔火呀,不容易起,不容易跟這個散亂相應,這都是一種福德的體現嘛。

所以,你看,有福德的人,一出來的時候,他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篤定。他也不會在一些雞毛蒜皮斤斤計較的這些上面,為那種蠅頭小利,還在那兒生煩惱,這都是跟過去修行有關的。

跟諸位講,有福的人呀,人都有護法,每個人,看你的福量大小。如果他的善法行得多,福報厚,後面就一個人跟了一堆善神護法。如果這個人的福量又小,心量又小,這個業障也多,是這麼一堆人後面跟了一個善神護法,就跟放羊一樣,趕一群,這麼趕著呢。如果福報夠了,是一個人後面跟了一堆護法。我們人覺得說,一個人出來了就一個,誰也不見誰跟著呀,哪裡有鬼神跟著呀。福量大的人,他的光芒要比福量小的還要大。所以這個裡邊其實就是在講佛法,四威儀中,那麼一切諸天鬼神非常敬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結夏安居——佛陀給修行人的一個大福報

農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懸掛了結夏牌,為期三個月的結...

見美色不動心者必獲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問天神得知人們心...

一口十方飯,七世宰相福,一點都不吹牛

我給大家讀一段,虛雲長老說的話,跟大家共勉。說今生...

怎樣才能留住你的護法神

依《阿含經》表示,每個人一出生時,就有鬼神隨侍左右...

大安法師:胸懷越大,福報越大,智慧越大

一個人他的福報的大小、智慧的淺深,就看他的胸懷。胸...

四十八大願——(第24願)供具自皆如意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

心善是最大的福田

那年,他只15歲,父親與人合夥開辦不久的工廠不幸倒閉...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念佛最能敵惡業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

【推薦】老去,其實很殘酷

有因緣去福利院看望了那裡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半日學解,半日學行

汝於淨土修法,尚未了了。這意思是說,你對淨土法門不...

文殊菩薩之微妙三德

文殊師利,此雲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證故。亦云妙...

什麼因緣才能夠做天王

我們前面講到欲界諸天,他們共同的修學是十善業,包括...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發起來

問: 省庵大師在《西方發願文注》中說:念佛而不發大菩...

佛教千僧齋的由來與功德

何為千僧齋? 千僧齋會,顧名思義,即同時布施一千名僧...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

不屈不撓的意志使我們心想事成

柏克斯頓曾經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頑童,他的與眾...

指責別人時,要先承擔三倍責任

一位後生到寺廟裡向方丈求教,談起世態炎涼,頗有感慨...

這幾種人最適合修地藏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是佛陀為母親...

你以前見地超卓,為何現在反而變得這麼平庸

【原文】 予未出家時,乍閱宗門語,便以情識模擬,與一...

為什麼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為什麼佛陀在講六波羅蜜之前要講這三種意樂?就是你作...

仗佛慈力即生了脫

淨土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聖嚴法師《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堅持原則本來是正常的, 問題是:...

【佛教詞典】性境不隨心

【性境不隨心】 對於三類境,玄奘三藏有偈子曰:『性境...

【佛教詞典】爾焰

(術語)又作爾炎Jeya,譯曰所知,境界。智母,智境。...

【視頻】准提心咒

准提心咒

【視頻】沙畫中的佛學:佛陀成道

沙畫中的佛學:佛陀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