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界法師  2016/0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仰仗彌陀本願的攝受而往生,關鍵是我們怎麼去跟彌陀感應道交。就是說彌陀的本願功德已經存在,但是你必須把它啟動起來,套一句蕅益大師的專業名詞,叫「轉他成自」。

你如何把彌陀的功德轉化成你的功德呢?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轉他成自的重點有兩個:第一個,提起佛號;第二個,順從本願。所以這就牽涉到你念佛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數量的問題,第二個是本質的問題。

從淨土宗的角度,佛號多多益善,因為那個佛號是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莊嚴,所以佛號進入到我們心中,的確會產生一種熏習的力量,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佛號真的會產生一個很大的加持力,的確會讓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但是你要往生,那就不僅僅是提起佛號而已,那是一個思想的問題,你必須要順從本願。我們以前都是順從娑婆世界,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一次一次地輪迴。為什麼我們死了以後,正常人來生一定要在三界得果報?你跑不掉,你哪都去不了,涅槃去不了,淨土也去不了。正常人死了以後,一定要在三界再得一個果報,因為你對娑婆世界太順從,問題就在這兒!

所以我們必須要調整心態,要把順從娑婆世界的心態,調整為順從彌陀的功德。但是,我們從一種雜染的緣起要轉換成清淨的緣起,這中間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是什麼?空性的智慧。如果你沒有空性,你不可能直接從雜染的順從轉成清淨的順從,你轉不過來。一定是先把它歸零,再重新開始。一個人不修空性,我不相信你能夠把順從娑婆直接轉成欣求極樂,很難!你不把過去的空掉,不可能重新開始。你帶著雜染的緣起去念佛,所有的佛號都雜染。所以,空正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你的人生重新開始,讓你的生命重新歸零。

念佛的本質,就是你的心理素質,你的智慧觀照。其實念佛的本質比念佛的數目更重要,因為你心態順從娑婆世界,沒有順從本願,你所念的佛號全部夾雜生死業力,沒有一句佛號是順從本願的。諸位!你平常創造的都是生死業力的佛號,那你臨終怎麼可能出現往生願力的佛號?那個佛號從哪裡來?因為你沒有這種心理準備。

所以,提升你佛號的本質就變得很重要了,你不能只是創造佛號。創造佛號誰都會,一句佛號念誦聽,你自己創造一個音聲你聽得到,這個就是一句佛號,關鍵是它可不可以往生。不一定!我相信它是一個很殊勝的資糧,但是,是不是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那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們為什麼所有的事修都要理觀,就是你的心理素質不提升,所有的佛號就不可能提升。因為它是你的心創造出來的,不是佛號有問題,是你的心有問題。

蕅益大師在講淨土法門時,他開宗明義「是心作佛」,所以才有可能「是心是佛」。你的心態不隨順佛陀,創造不出跟佛陀相應的佛號,因為你的心態決定了佛號的狀態。我們不可能達到佛陀的境界,但是起碼順從,至少是跟佛陀同一個道路,不能抗拒佛陀,不能背道而馳。我達不到佛陀的境界,但至少我順從。所以從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而轉化成對極樂世界的欣求,空性的智慧,先把它重新歸零,再重新出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隱士須歸極樂國

處士逃名遠市闤,此身清隱翠微間。 平分嶺上半邊月,高...

把一切想法都歸到念佛當中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妄想雜念總是要琢磨,啊,我下...

四十八大願——(第7願)皆得天耳徹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

淨土法門是否可以即淨即密

問: 我是專修蓮師心咒得大利益,不知淨土法門是否即淨...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

金剛經的「應無所住」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

眾生心若有垢,法身則不現故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一...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廣欽老和尚臨終的慈悲示現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

菩薩有七事利樂一切眾生

謂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示現於世間,而做善友,勸發誘...

夫妻間的10大陋習讓婚姻崩潰

陋習一:夫妻誰賺錢誰就當家。 誰有錢誰就有說話權,誰...

人緣好威望大的十種原因

1、不嫉妒別人。 2、看見別人得到好處,心生歡喜。 ...

樹與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個森林裡,有一棵樹,她很愛一位小男孩...

有欲便有苦,無慾則無苦

當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淨淨、光光明明,如...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來,百姓將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稱作開門...

康僧會大師:誠感舍利,傳法東吳

康僧會(?-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師,隨其父經商移...

在不完美的工作環境裡訓練自己

問: 上班族必須聽命於老闆、上司,但如果你覺得老闆...

啞和尚悲心掘井除乾旱

安徽省有一個地方做採石磯(位在當塗縣西北),得名的...

供養得福的一家人

佛陀在世時,有一戶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僅和樂融融,...

原諒別人也是善待自己

在上海的一家餐館裡,負責為我們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輕...

如何調伏對三界的愛取

佛法的修學啊,當我們開始從教理的學習而生起一種智慧...

閻浮提眾生的業感差別

閻浮提眾生身口意三業能感得百千種報應。有現報,現世...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西方合論》第九門的...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慾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無始劫以來的病根...

【佛教詞典】數習力

【數習力】 累積多數習慣,謂之數習;由數習所成之力,...

【佛教詞典】香水錢

唐宋時代,僧尼得度牒,所需納交官府之錢。始於肅宗,...

【視頻】佛陀的叮嚀語

佛陀的叮嚀語

【視頻】界詮法師《2002年戒期開示-了解制戒十利》只限具戒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2002年戒期開示-了解制戒十利》只限具戒出家眾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