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會產生魔境

淨界法師  2025/03/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什麼會產生魔境

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說明致魔的因緣。這當中有兩段。先看第一個,就是虛空跟世界是怎麼產生的,先看這一段。

◎妄生空界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髮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著魔當然是有原因,先把原因講出來。說我們眾生因為一念的妄想,那麼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是「迷理為咎」,就是迷真才起妄。本來沒有妄想,那怎麼有妄想呢?因為迷失了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產生了對立,就產生了妄想。

這個妄想當中就有兩種差別了,有粗細兩種差別。從微細來說,就是「癡」的妄想跟「愛」的妄想。這一段圓瑛老法師講得就很詳細了,圓瑛老法師他怎麼說呢?他說我們打這個無明,跟妄想是不一樣。

無明是屬於癡。無明沒有對錯,你說你這個人向外攀緣,向外攀緣不能講是罪業,它只是一個癡而已。他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而虛妄地產生一種對立,產生能所。所以,這個無明基本上是屬於第八識的作用,就是三細,一念妄動以後,在平等法界當中虛妄產生能所而產生了第八識,這個癡是微細的第八識。

這個妄想就是比較粗重的,是屬於第六意識的愛憎取捨了。

所以,這個無明是一種有所得的攀緣心,這個愛是一種煩惱,愛憎取捨的煩惱。總而言之,在迷真以後生起了妄想,有癡、愛兩種妄想。

先看這個癡產生的相貌。

「生髮遍迷,故有空性。」「生髮遍迷」就是說,因為有一念的愚癡,這種有所得的心,就把這個平等的真如切割成一個能所的對立,有一個能緣的心和一個所緣的境,所以就把全體的真如轉成了頑虛空之相,就是所謂的「生髮遍迷,故有空性」。為什麼會有虛空呢?因為我們產生了能所的對立,有能有所,所以就產生了虛空。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虛空雖然是有,但虛空是沒有差別相的,那麼在無差別當中又創造了個人的世界差別。比方說你是人道的世界,他是餓鬼道的世界,他是畜生道的世界。這個差別相怎麼來的呢?因為有愛取的煩惱。有些人對善法產生愛取,他創造了美好的世界;有些人對惡法產生愛取,創造了丑陋痛苦的世界。所以,由前面的愚癡而創造了虛空,由我們心中不同的愛取而創造了差別的世界。總而言之,虛空相、世界相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變現的,是這個意思。

再往下看。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這一段是把前面作總結了。由前面的道理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所受用的十方虛空,以及虛空裡面的國土,之所以變成非無漏(非無漏就是有漏),為什麼會是一個有漏的世界呢?都是因為我們一念的迷癡,還有「頑」,這個頑是愛取,迷癡的妄想跟愛取的妄想之所創造出來的。就是你有這個妄想,你就有這樣的世界出來了。你為什麼今生會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跟你前生打什麼妄想是有關係的。

所以我們作一個總結。當知,在虛空當中……這個虛空當然包括世界,主要是講虛空。虛空是生在我們一念的心性當中,就好像一小片的雲霧點綴在太虛空當中。所以,這個虛空只是我們一念心性的水泡,或者是一個廣大天空裡面一片小雲霧而已,何況這個世界又在虛空當中,那就更小了。

當然,這個地方的意思,把為什麼會產生魔境先講出一個道理,就是因為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妄想所變現的,而你現在破壞妄想,你等於是間接在破壞外在的世界。它的意思是這樣。我再講一次,你外在的世界怎麼會有?是你妄想變現的。那麼你現在對治這個妄想的時候,你外在的世界就開始要消失了。但是你外在世界要消失的時候,有些人就不同意了,有些人就不同意你這樣做了,因為這當中牽涉到有共業的問題。你往下看就知道。

◎歸元本無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外在的世界是你一念的妄想變現的,所以,當你「發真歸元」,你發心要正念真如,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發心要把你的心從妄想的攀緣心帶回家的時候,這個時候由妄想所變現的十方虛空全部要消失,而且這個空中所產生的十方世界通通會破壞掉,那麼這個地方就有一些人不同意了。因為我們習慣性活在妄想,所以會產生世界。現在你要對治妄想,就等於間接要破壞外在的世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內心錯

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

用功辦道這件事,心要細,膽要大,氣要剛

你們聽《楞嚴經講義》,你們應該把這個講義銷歸自心,...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隨它而轉

諸位要知道,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如果你要進步快一點是...

【推薦】財色名三法,就像狗嚙枯骨

唯心識觀,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唯心識觀就是說, 當你...

依止不生滅心,不要跟著感覺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經文當中,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同時存在...

【推薦】對治煩惱的最好方式

禪宗有一句話,我希望大家好好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什麼...

念一佛名,轉換百千萬億之塵勞雜念

疏文: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報恩經》裡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眾生...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釋迦牟尼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說,在末法時期...

生命要不要改變,是你自己說了算

第六意識就是說:當這個果報也變現了,自我意識也產生...

【推薦】淨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領

徹悟禪師是淨土宗十二祖,大師早年參禪得悟,歸心淨土...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

【淨土聖賢錄漫畫】蓮花金台皆現前,無有罣礙而往生

往生聖賢傳--李貞女...

出家師父到居士家住並化緣是否如法

問: 經常有一些出家師父到居士家裡一住就是幾天,以...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說:一個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個兒女,丈...

獼猴與獵人

過去在一座深山裡,住著一隻獼猴,這只獼猴不但有過人...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問: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大安法師答:...

【推薦】鯉魚救子的感人故事

在烏江那個地方,有個名叫劉子胥的人。他有一個魚池,...

每日的課誦對居士修學尤為重要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

問: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請法師慈悲開示。 ...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佛示導四天王守護世間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跡金剛力士宮殿演說法要,當時與會的二...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佛教詞典】二十二根作業

【二十二根作業】 p0036   瑜伽五十七卷七頁云:問:...

【佛教詞典】達磨多羅

(人名)Dhasmatrāta,阿羅漢名。譯曰法救。有四人:...

【視頻】懺雲法師《四威儀教授》

懺雲法師《四威儀教授》

【視頻】大安法師《開悟後要歷緣鍛煉》

大安法師《開悟後要歷緣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