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無我」與「法無我」

宏海法師  2025/03/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無我」與「法無我」

「一切法無我」,我人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如果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就是指的宇宙萬法,我們的身、心、世界之法;如果從佛法的角度概括而言,無非就是有為法與無為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這裡就本論的內容而言,「一切法」就是指的「五位百法」。第二是 「無我」。

這是修證佛法的終極目標,也是當下的真實狀態,因為我人看不明白這個真實狀態,誤以為萬法之中有個主宰,就是那個唯一、常在的「我」,正因以此「我」為核心的存在感,故而才引發種種分別,得到時生貪,失去時生嗔,而「我」的本質就是根本無明,綁定在一起就形成所謂的「我執」,無有間斷地噴發著由貪、嗔、癡組合的種種煩惱執著。

唯識佛法在解析「無我」的時候,根據其情狀一般會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人無我」,一個是「法無我」。廣泛地理解,「人無我」是指眾生只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和合組成的,並沒有一個恆常不變,永遠不死的「我」存在;「法無我」則是說包括佛法在內的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緣聚則有,緣散則滅,也沒有一個定法存在。

從佛住世說法來看,世尊在講法的時候先是講的「有教」,也就是說四諦、十二因緣法的時候,說「我」所執著的這個色身是虛幻的,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組合體,這就是「人無我」;然而弟子們雖然放下了我執,但是對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之法又認為是真實的,所以佛又講了「空教」,說執著「法」也是一種不究竟,這就是「法無我」。從教法上講,小乘佛法主要破的是「人我執」,而說「我空」;大乘佛法主要破的是「法我執」,而說「我法二空」。

這樣我們就容易理解《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不但五蘊組合的「我」是空的,連五蘊之「空」也是空的。《金剛經》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裡的捨「非法」就是「人我空」,捨「法」就是「法我空」。

我們在分論「人無我」與「法無我」時,只是為了在形式上相對獨立而易於理解,但實際上再推敲一下,如果沒有「我」,誰又去執著「法」呢?所以究竟而言,世尊才說「一切法無我」。

然而,說「一切法無我」,並不是有「我」之後,再去破了「我」,最後才發現「無我」,而是意識到本來就一直無我。

宏海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就是只有你看到,你的內心是一個圓...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

見影謂己有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

判斷晚年能不能往生的兩個指標

這個無我的智慧,跟我們淨土宗關係密切。你必須在臨終...

無能所無對待,合二為一

在終南山有兩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覺一直沒有...

放下我執,精進努力

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的糾纏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尤...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念誦楞嚴咒有場所和時間的限制嗎

楞嚴咒屬於佛陀的最佳咒語,有條件的話可以常念不絕,...

千念萬念為的就是臨終的正念

淨土宗它最強調的,就是臨終的正念,千念萬念為的就是...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推薦】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

調馬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畜養了一匹良馬。起初,這匹馬性情粗...

被心中的鎖鎖住了

中國古語說:蒼蠅不釘沒有縫的蛋。也就是說,蛋是自己...

不肯懺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彌陀,就路還家。 可惜癡人,棄金擔麻。-- 徹悟大...

善導大師的十段精彩法語開示

《般舟讚》,善導大師有十段法語的開示,也是同樣在顯...

你願意做哪種遊戲玩家

一個居士玩網絡遊戲上了癮,天天俯首鍵盤,通宵達旦,...

灌甘蔗喻

過去有兩個人,同時種植甘蔗並約定說:種植好的有獎賞...

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淨土

整個無邊無際的廣大宇宙中,我們怎麼樣來認知和建立根...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

素食營養入門必讀

目前營養學家對於健康飲食的建議強調少攝入飽和脂肪,...

臨終的時候,拼的就是決心了

佛陀對我們面對五陰魔鏡的一個很重要的開示。他說 然彼...

病苦後重生的感悟

提起學佛我真是好慚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從來沒有真...

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

講《藥師經》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樣擁有健康的身體...

【佛教詞典】離婆多

(人名)Revata,又云梨婆多,離越,離曰。羅漢名。正...

【佛教詞典】住自心智

【住自心智】 p0662   顯揚十五卷二十一頁云:住自心...

【視頻】我行我素有聲書(MP3)

我行我素有聲書(MP3)

【視頻】彌勒慈宗早課(波沙山)

彌勒慈宗早課(波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