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長者畜養了一匹良馬。起初,這匹馬性情粗野,四處衝撞,無法調御。有人想騎乘它時,馬即高舉前腿上下跳躍;外出時就四處橫行,不走正路,在溝渠中奔行,甚至衝撞樹叢、牆壁。長者對此馬的桀驁不馴非常瞋怒,便將它拉回家中以鞭杖重重責打,不給它飲水及草料,使它苦痛飢渴。
這匹馬因為苦痛飢渴,心中懊惱自責,卻又無計可施。此時空中有聲音對它說:「你應當順從主人的調御,如此就能免除責打飢渴之苦。」馬聽聞此語即心開意解。次日,長者再度試乘此馬,在安置馬鞍、轡頭等器具時,馬即順從接受,不再上下跳躍,長者騎上馬背後也不再抗拒作態;主人以韁繩示意它往東西南北各方向前進,此馬皆能遵從不違。主人十分滿意,便供給它飲水、谷糧,並且隨時照料它,使它身形飽滿健壯、氣力充盛。此後,主人騎乘此馬而行,它便愈來愈柔順,處處皆能符合主人的心意。
後來,這匹馬生了兩匹小馬,長大後,長者便試騎小馬。小馬不僅不順從,騰躍跳動、橫衝直撞,連韁繩也扯斷了,即使以鞭杖捶打,也不改其抗拒的行為。長者便將小馬拉回家,讓它們挨餓;小馬飢渴不堪,只好吃路邊的雜草、飲肮髒的水,想到自己所受的災殃,覺得實在是自作自受,又能怨誰呢?到了夜晚,小馬去見母親,長跪請問:「主人現在對我們滿懷瞋怒之心,不但不供給飲食,還嚴酷地鞭打我們。母親,您怎麼自己安處優渥的環境,欣然來去,如鴻鵠一般昂首遠眺,充滿歡喜,而不顧念、憂慮孩子們受到殘酷的待遇呢?」
母馬回答:「這是你們自己的過失,怎能責怪他人?如果長者為你們裝轡頭、披馬鞍時,你們就溫順地讓主人騎乘;不論他想往東或往西,也都順從他的心意,就能得到他的喜愛。這原本是非常容易的事,你們卻反其道而行,才會受此災殃!」小馬聽聞母親教誨,次日即依教而行。長者試騎時,為它們安置轡頭、馬鞍,小馬皆安然順從;長者騎乘時令馬前進、停止,小馬也都遵行不違,使長者大為歡喜。此後,小馬被調御得柔順馴良,隨時都能得到充足的飲食,與母馬待遇相同。
在此故事中,以馬比喻眾生,由於眾生迷惑不覺,放縱己意、任性而為,故佛陀為說種種法門,使其明白言行舉止、進退取捨的軌範。不受約制的馬匹譬喻行為偏離常軌、甚至造作重罪者,佛陀則他們開示持五戒、行十善,便能得人天福報;若違犯五戒、造作十惡,便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承受極大苦痛之因果,並告訴他們在三界中生死輪迴不休、無一安穩之處的種種苦患。如果眾生既不造惡業、又能持守五戒十善,佛陀就以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神通自在等法門來教化他們,令他們滅除貪瞋癡三毒及五蓋煩惱,契悟十方諸佛的殊勝境界。
而小馬長跪母馬前,請問不受災殃之法,則是比喻當行者向善知識請益修行法則時,師長所開示之深淺不同行門,皆有其用意。對於希求人天福報者,便說明持守五戒十善為人天善因的道理;對於志求無上正等正覺、精進勇猛之人,善知識則為其開演「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及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等菩薩行門,令其能出離三界生死、上報四恩,更進一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大乘心往來三界之中,運用種種神通方便,度脫一切有情。
典故摘自:《生經·卷第四·佛說馬喻經第四十二》
省思:
眾生不明白自性清淨之理,隨順妄想執著而造作惡業,枉受生死輪迴之苦果;如同故事中的小馬恣意橫行,因而受到責罰飢渴之苦。佛陀有「調御丈夫」及「天人師」的德號,能善觀眾生因緣及根機,以種種方便法門善巧引導,令眾生契悟自性、出離生死,究竟成就如來果德。
故知佛法是一切有情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依歸,至心皈依三寶,依循佛陀開示的真理踏實修行,化除煩惱習氣,方不負本具清淨自性,及值遇佛法之殊勝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