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調馬喻

2022/08/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調馬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畜養了一匹良馬。起初,這匹馬性情粗野,四處衝撞,無法調御。有人想騎乘它時,馬即高舉前腿上下跳躍;外出時就四處橫行,不走正路,在溝渠中奔行,甚至衝撞樹叢、牆壁。長者對此馬的桀驁不馴非常瞋怒,便將它拉回家中以鞭杖重重責打,不給它飲水及草料,使它苦痛飢渴。

這匹馬因為苦痛飢渴,心中懊惱自責,卻又無計可施。此時空中有聲音對它說:「你應當順從主人的調御,如此就能免除責打飢渴之苦。」馬聽聞此語即心開意解。次日,長者再度試乘此馬,在安置馬鞍、轡頭等器具時,馬即順從接受,不再上下跳躍,長者騎上馬背後也不再抗拒作態;主人以韁繩示意它往東西南北各方向前進,此馬皆能遵從不違。主人十分滿意,便供給它飲水、谷糧,並且隨時照料它,使它身形飽滿健壯、氣力充盛。此後,主人騎乘此馬而行,它便愈來愈柔順,處處皆能符合主人的心意。

後來,這匹馬生了兩匹小馬,長大後,長者便試騎小馬。小馬不僅不順從,騰躍跳動、橫衝直撞,連韁繩也扯斷了,即使以鞭杖捶打,也不改其抗拒的行為。長者便將小馬拉回家,讓它們挨餓;小馬飢渴不堪,只好吃路邊的雜草、飲肮髒的水,想到自己所受的災殃,覺得實在是自作自受,又能怨誰呢?到了夜晚,小馬去見母親,長跪請問:「主人現在對我們滿懷瞋怒之心,不但不供給飲食,還嚴酷地鞭打我們。母親,您怎麼自己安處優渥的環境,欣然來去,如鴻鵠一般昂首遠眺,充滿歡喜,而不顧念、憂慮孩子們受到殘酷的待遇呢?」

母馬回答:「這是你們自己的過失,怎能責怪他人?如果長者為你們裝轡頭、披馬鞍時,你們就溫順地讓主人騎乘;不論他想往東或往西,也都順從他的心意,就能得到他的喜愛。這原本是非常容易的事,你們卻反其道而行,才會受此災殃!」小馬聽聞母親教誨,次日即依教而行。長者試騎時,為它們安置轡頭、馬鞍,小馬皆安然順從;長者騎乘時令馬前進、停止,小馬也都遵行不違,使長者大為歡喜。此後,小馬被調御得柔順馴良,隨時都能得到充足的飲食,與母馬待遇相同。

在此故事中,以馬比喻眾生,由於眾生迷惑不覺,放縱己意、任性而為,故佛陀為說種種法門,使其明白言行舉止、進退取捨的軌範。不受約制的馬匹譬喻行為偏離常軌、甚至造作重罪者,佛陀則他們開示持五戒、行十善,便能得人天福報;若違犯五戒、造作十惡,便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承受極大苦痛之因果,並告訴他們在三界中生死輪迴不休、無一安穩之處的種種苦患。如果眾生既不造惡業、又能持守五戒十善,佛陀就以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神通自在等法門來教化他們,令他們滅除貪瞋癡三毒及五蓋煩惱,契悟十方諸佛的殊勝境界。

而小馬長跪母馬前,請問不受災殃之法,則是比喻當行者向善知識請益修行法則時,師長所開示之深淺不同行門,皆有其用意。對於希求人天福報者,便說明持守五戒十善為人天善因的道理;對於志求無上正等正覺、精進勇猛之人,善知識則為其開演「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及四無量心、六波羅蜜等菩薩行門,令其能出離三界生死、上報四恩,更進一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大乘心往來三界之中,運用種種神通方便,度脫一切有情。

典故摘自:《生經·卷第四·佛說馬喻經第四十二》

省思:

眾生不明白自性清淨之理,隨順妄想執著而造作惡業,枉受生死輪迴之苦果;如同故事中的小馬恣意橫行,因而受到責罰飢渴之苦。佛陀有「調御丈夫」及「天人師」的德號,能善觀眾生因緣及根機,以種種方便法門善巧引導,令眾生契悟自性、出離生死,究竟成就如來果德。

故知佛法是一切有情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依歸,至心皈依三寶,依循佛陀開示的真理踏實修行,化除煩惱習氣,方不負本具清淨自性,及值遇佛法之殊勝因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烏鴉和孔雀的故事

現在這個時代在佛經裡邊叫做末法時期,在末法時期有一...

怎樣去調伏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做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

初學者不要與男女美色相接觸

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重點有兩個: (一)慎勿...

窮子喻

過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長者,家中倉庫盈滿金銀、琉璃...

為什麼這三個動作值得我們注意

後面這幾個動作,我們說明一下,蕅益大師說是表法的。...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

世間的四種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為比丘們開示法要...

業力要得果報,有兩個條件

在整個藏教的《阿含經》,它在處理我們的生死業力這一...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佈施

一個人聽了因果佈施的道理,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

千兩黃金的福報

有一個青年,二十歲的時候,就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了。...

聖輝法師:我的戒和尚果公上人

為了紀念果公圓寂二十五週年,果公賢徒常福、常敏法師...

婆羅門婦害母遭自滅

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

法門無量當廣學

佛陀在摩竭國弘法期間,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興建了竹林...

中峰大師禪詩百首欣賞

01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 當念只因情未撇...

從妄想轉向真如,就靠這六個字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過程當中,倓虛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

靠佛號加持,真發厭離心

一、厭離心來自智慧的關照 信、願、行,願這個科目就是...

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方法

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靈光獨耀。這一十六字...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為什麼多生多劫還沒有解脫

我們反省一下我們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積的...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歸一處

學佛應念佛,念佛當一心。蕅益大師開示:得生與否,全...

大安法師: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這句名號我們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願,第二...

人生十不如

身若無端錯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說閑言雜語,不如...

這些深恩重愛會障礙我們成道

蕅益大師開示我們,學道之人要真實具足剛骨。什麼是剛...

佛經中出現的童男與童女

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青年的宗教,佛菩薩的聖像中,大都...

【佛教詞典】承皓

(1011~1091)北宋禪僧。眉州(四川)丹棱人,俗姓王...

【佛教詞典】離間語

離間人家和好的言語,是十惡業之一。...

【視頻】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五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五

【視頻】來果老和尚禪七開示(MP3)

來果老和尚禪七開示(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