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誦《金剛經》要把握三個「觀」

仁炟法師  2018/02/22  大字體  護眼色

誦《金剛經》要把握三個「觀」

用虛幻觀來看待問題

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是一場夢,如夢幻泡影,每個人都是夢中的一個角色。既然知道人生的經歷是夢境、是幻覺,那麼還要為這個結果患得患失嗎?大可不必啊。還要焦慮,有什麼意義?所以我們要修在當下,陽光人生。當你不糾結憂慮的時候,你與人相處就會平和,分析問題會更加清晰,思惟會更加開闊,從而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用無常觀來看待問題

一切事情都是變化無常的,不可能有永遠的成功,也不可能有永遠的失敗。你做任何事情,失敗和成功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可能成功的比例大一些,也可能失敗的比例大一些。只要你做事都會是這樣。所以獲得的時候不要大喜過望,失去的時候也不要特別悲傷。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變化的、生滅的。生滅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大家不放棄,努力進取,總有成功的可能。

用因果觀來看待問題

一個人的富貴貧窮困苦、經歷的環境、經歷的順逆細節源於個人的別業和集體的共業。什麼叫共業啊?比如戰爭,一場戰爭死很多人。還有車禍,好多人素不相識在一個車上坐著,出了車禍後一起命歸西天。什麼原因呢?無始劫以前他們在一起做過某件事情,這一世聚到一起受報。這就是共業所感。別業是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做過夫妻,也有別業、也有共業,共同生活嘛。很多時候,看的不是一生一世的,尤其是關係很好的夫妻,很默契很融洽,可能多生多劫做過夫妻,他們的共業可能多一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難改變它

《楞嚴經》就是從今開始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時候你來...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

《觀無量壽佛經》第八觀:像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

【推薦】財色名三法,就像狗嚙枯骨

唯心識觀,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唯心識觀就是說, 當你...

《金剛經》精華的40句

1.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南懷...

【推薦】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

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逐一受報,什麼時候才能成...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黃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黃智海演述 佛經上說,萬法...

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裡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

《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寶樹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

福從儉中來

昨天,一信徒攜其好友來訪。見我的用意,除了看望問候...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風水好壞以什麼為依據

問: 風水好或者風水差是以什麼為依據的? 體恆法師答...

虔念觀音聖號,化除刀兵厄

印祖當年還請許止淨居士,專門編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本...

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

李恆鉞《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前言 今天來講此題的目的,是以學科學的頭腦來觀察分...

什麼是念佛的最好時節

朋友講了他親屬的一件事,他的親屬在單位突發腦溢血,...

大安法師:「諸法實相」如何理解

問: 諸法實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諸法實相是從...

念佛一法,頓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斷一份惑,證...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

淨界法師:淨土宗修學法要

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

國人對佛教誤解有多深

現在在中國談起佛教,常常會受到別樣的眼光。反應常常...

學習動物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學家,勸告人們...

【佛教詞典】弗毗提訶

(地名)東大洲名。弗者,弗利婆之略。譯曰東或前。毗...

【佛教詞典】出家外道

指外道之中,外形同於出家人者。經典中常載有此例,如...

【視頻】蒙山施食儀標準本(文殊講堂唱誦)

蒙山施食儀標準本(文殊講堂唱誦)

【視頻】淨界法師《根境不偶,當下離相》

淨界法師《根境不偶,當下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