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無住呢?它的理由是說,我們一念的清淨的本性,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本性,眾生本具,諸佛所證。因為一念的妄動,才產生的三界的根塵識,六根六塵六識,就是整個生命的現像是由一念妄動產生的。那麼現在怎麼辦呢?要了生死,要把生死的業力的種子從根斬斷,就是逆向操作——迴光返照。
你看清朝有一個居士,在那個《淨土三要述義》裡面說,有一個叫王鼎實的居士,這居士從小非常聰明,他十五六歲就考上了鄉村的功名,到十六歲呢他準備到中央去考這個中央的這個功名,考完以後呢,他生了一場病,他就寫信跟他爸爸媽媽說,他說:「父母親啊,孩兒不孝,我這場病治不好了。」他說:「其實我前生是一個徑山寺的老和尚,我不應該來這次的。因為他徑山寺的老和尚修行的時候,他除了平常閉關以外,他就拿著念珠到處走走。走到大殿前面啊,他看到兩件事情讓他心動:
第一個少年登科者,他看到年紀輕輕就考上功名,大家敲鑼打鼓,那騎在馬上啊,非常的榮耀啊,來大殿還願的時候,他「仁者心動」,動了他的「行蘊」的執取。
第二個,他看到那些富貴人家來山上禮佛的時候啊,那帶著很多的資具來供養三寶時候,他「仁者心動」,他動了兩個念頭。所以他說啊,我要為這兩個念頭來酬償兩次的生死。這一次為了功名而來,他下一次呢還要為了富貴而去,他還有一世酬償富貴的念頭。
你看!後來你看那個《淨土三要述義》那個作者後面說啊:「他以前是徑山寺的大修行者,修持數十年,幾成大道」幾乎成就大道,合理的推論,這個人應該是加行位的菩薩,有三昧,有禪定力的,要不然怎麼叫幾成大道呢?與那個大道幾乎相應啊,動了兩個念頭,所以他沒有把這個「消我億劫顛倒想」,沒有把生命歸零,臨終的時候產生了一念妄動。
所以,如果我們有志於求生淨土,不是只有念佛而已啊!你要注意這個生死業力的問題,生死的業力是被執著這個行蘊的執取牽動的。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生死的根斬斷,你才能夠把生死業力的力量慢慢把它調伏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