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解釋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所以佛法是認為:因為因緣的生滅,所以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不斷的變化。那麼到底什麼是因緣呢?它能夠去掌控我們生命的生滅變化?
從唯識的角度,生命的主要因緣就是我們心識的活動。
那麼心識的活動在唯識當中,古德把心識的活動開出三種心識,所謂的異熟、思量、了境這三種心識,這三種心識的交互作用,就產生人生不斷的生滅變化。
我們研究唯識學的時候,你在這個三個心識要找到一個根本。所有心識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因為它把我們無量的過去跟現在,做一個攏總的攝持:第一個它攝持我們的過去;第二個它接受我們現在的熏習,這個很重要。
也就是說過去要變成未來,必須經過現在。你有可能過去就代表未來,有些人是今生毫無作用,他的人生對他整個因緣來說,是毫無任何價值,所以他的過去就直接等於未來,他前生是怎麼樣,他來生就怎麼樣。
但是有些人他學佛以後,他過去不等於未來,因為他今生強大的熏習的力量出現了。那麼這個熏習的力量,有兩種力量會影響你的第八識:
第一個就是你的第六意識的熏習,這就是所謂來自善惡業力的熏習。我們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那麼就帶動了身口意去熏習第八識,產生善惡的業力。那麼第六意識的熏習主要的來自於、決定於我們的一種人生的善惡業,也就是來世的快樂跟痛苦,就是業力的熏習這一塊。
第二個來自於第七意識的熏習,這種「恆審思量我相隨」,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所推動的那種攀緣跟愛取。這個就沒有善惡了,你攀緣一個東西,你執著一個東西,這個沒有什麼善也沒有惡,但是它會加強你輪迴的力量,要小心。所以這一塊的熏習,就決定你的輪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