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八面,第九章、返本會道。
本經的修學宗旨是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世間五欲果報雖有快樂的感受,但夾雜著貪慾的煩惱,所以五欲果報是躁動不安的。而透過本經法門的修學,所成就的快樂果報卻是寂靜安穩的,因此這種果報在所有快樂中是最為殊勝的,這離欲寂靜是修學佛法所追求的目標。
如何達到寂靜呢?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我們要使這念擾動不安的心安住在大禪定的境界。什麼叫大禪定呢?這主要的內涵有兩個:
(一)甚深見:
這是透過智慧的觀照,觀照這念分別心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內心所累積的無量無邊的煩惱與罪業,都是假借因緣所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畢竟空。透過我空、法空智慧的觀照,使這念心從有相的分別,達到離相清淨的意境,這時內心會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就是說我們這念具足煩惱與罪業的心,它是因緣所生法,故是畢竟空;諸佛的萬德莊嚴是因緣所生法,所以也是畢竟空。因此我們這念分別心的體性與諸佛菩薩清淨心的體性,究竟是沒有差別。從這種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甚深見,我們就建立了修學過程中很重要的大乘信心,相信無量無邊的煩惱與罪業是可以消滅的。
(二)廣大行:
依止這清淨的信心,我們開始發動持戒修定修慧的廣大行。透過如法的持戒,調伏身口的魔道,這魔道是指罪業,因持戒而消滅殺、盜、淫、妄的種種罪業。進一步修定,這是透過對佛號或持大悲咒的專一安住、相續安住,調伏內心的魔道。總之,透過持戒與禪定的廣大行,降諸魔道。
以上是把本經的修因與證果,做了大綱的說明。
前面的幾章書是說明斷惡的方法,在惡法未生之前,加以預防令不生;對已經生起的惡法,應該如法的懺悔消滅,以下的幾章書是說明修善的方法,第九章的返本會道,是說明修智慧的方法。我們如何契會般若之道呢?這要返本,我們在研究一切緣起法時,要把一切法的根源找出來,這個根源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透過迴光返照我們一念心性,契會般若之道。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陀在這裡講出修學聖道的兩個不同方法:
(一)博聞愛道:
博聞是能廣學多聞,蕅益大師解釋這廣學多聞,雖廣學多聞但不能隨文入觀,只是強記名言,作為一種口耳之學而已。這種廣泛學習而不思惟消化,不能轉成內在的觀照智慧。
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博聞呢?因他愛道,是出自於對佛法的愛樂追求。換句話說,他並非出於離苦得樂的動機,只是對佛法一味的好樂而已。蕅益大師說,這種好樂追求是一種心外求法,是以攀緣的心來研究佛法。以攀緣心來廣學多聞,結果是道必難會,只能成就一種知識,雖知道名相義理,但心中不能生起觀照調伏的力量,所以無法契會般若之道。
(二)守志奉道:
如果修學佛法是有遠大的志向,蕅益大師解釋這志向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把佛法當作宗教看待,而不是當作一種學術,因為宗教是為解決生命的種種問題,而學術只是知識的研究,這與解決生命的煩惱無關。
所以修學佛法一定要有想離苦得樂的念頭,追求生命增上的目的。依止這樣的出離道心來奉道,奉道是依教奉行的如法修學,則其道甚大,所成就的般若之道,會因守志奉道而增長廣大,內心會從虛妄的分別心,漸生起道的功德力量。
以上說明成就般若波羅蜜的重要因緣。
天台宗智者大師,對般若波羅蜜提出教觀雙運的說法。雖然天台宗的教法廣泛談到五時八教,但智者大師說,學習五時八教時要依教起觀,修觀是天台宗的特色。他把宇宙萬法分成三大類,若觀照以下三個法界,皆可悟入諸法實相:
(一)佛法界:觀佛法界是觀察諸佛所成就的功德莊嚴,如諸佛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及種種的神通三昧,這是觀察佛法界,以佛的功德莊嚴為所觀境。
(二)眾生法界:觀照眾生在生死流轉中所累積的煩惱障、業障、報障,眾生因有種種的煩惱而造作種種的罪業,故六道眾生有種種的差別果報。
(三)心法界:這是觀照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
智者大師說,佛法界境界太高,觀察諸佛功德的意境太高深;眾生法界太廣,眾生煩惱障、業障、報障的所緣境過於複雜廣大。所以智者大師說,若要成就般若法門,如法的了解生命真實相,最為簡單扼要的方法是觀心法門。就是在研究經論後,以經論的義理來觀察這念心,如是就能知道生命的真實相,了解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差別相。
這要如何觀心呢?智者大師提出空、假、中三觀,所謂的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
(一)空觀:
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強調先修空觀。在了解心的相貌中,應該先修從假入空觀,這是觀察這念有相的分別心,雖然有時起善念,有時起惡念,這些善惡的念頭都是假借因緣所生,它的本性是畢竟空寂,這時就能把差別的心念,回歸到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所謂的把心帶回家。這是把現前人法界的個體生命,回歸到整體生命的本來面目,這是觀察生命的總相,也就是觀察整個十法界果報,所共同依止的清淨本性。
以上的觀照即是空觀,空觀是觀照真諦理,觀察整個十法界的共同相,也就是觀照整體生命。
(二)假觀:
由空觀中再進一步修從空出假,這是修假觀,假觀是天台宗的重要特色,它觀察十法界的十如是。天台宗把個體生命分成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都具足了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如是,每一個法界都有它的體相用及前因後果。
如何觀察世俗諦的個體生命呢?智者大師說,這十法界又可分成四種的種類:(1)三塗種性。(2)人天種性。(3)二乘種性。(4)菩薩種性。眾生的這念心性,雖然本性是清淨的,但因無始劫來不斷的起心動念,每一個心念就是業力,業力有一種熏習的功能,於是造成十法界的個體生命有以下四種的種性差別:
(1)三塗種性:
如何知道眾生是三途種性呢?先觀察如是相,十法界的十如是,它的第一個總觀是觀察相貌。三塗種性眾生的如是相是增上的恶心,是堅固強烈的恶心。有些人的心念與人事因緣接觸時,非常容易起貪、瞋、癡、慢的煩惱,這煩惱活動時非常堅固而難以調伏。
這樣的增上恶心有其前因後果,這是如是因,他前生的生命因緣中所造的罪業眾多,所造的善業少,因此累積的恶心功能強大,這是前因。這會有什麼後果呢?如果他不假借戒定慧來調整心念,未來他的生命多數要墮三惡道,雖然偶爾得到人天果報,但終不久留,因為他的種性是三塗種性,所以很難得人身,即使得人身,也會很快喪失,所以他未來的大部分生命都在畜生、餓鬼、地獄中相續流轉,這是三塗種性的眾生。
(2)人天種性:
若在寂靜處返觀自心,自己的心念大部分時間都是起善念,對眾生釋放善意;偶爾雖因一些障礙而起惡念,但當慚愧心發動,自己馬上能調伏惡念。這種人是人天種性,他的心是增上善心。這樣的增上善心是如何來的呢?這是過去生所造的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業強,而所造的罪業少,因此善心的功能比較強。人天種性的眾生,未來的大部分生命都在人天果報中流轉,雖墮惡趣,終不久留。
(3)二乘種性:
他對因緣所生法不生好樂,而歡喜修從假入空觀,歡喜觀察空、無相、無願三昧,對無量無邊的雜染果報或諸佛的功德莊嚴,一概不生好樂,而就只歡喜安住在空、無相、無願三昧。這種人前生就歡喜修四諦、十二因緣法,因為歡喜修我空觀,所以未來的果報在成佛之道上,他先要成就偏空涅槃,然後再從空出假,趨向無上菩提,這是二乘種性。
(4)菩薩種性:
他一方面能從假入空,觀察這念心本自清淨,他也能從空出假,假借六度的因緣,成就萬德莊嚴,所以他的心是悲智雙運。這種人前生就廣修六度,未來的果報是直趨萬德莊嚴的無上菩提。
所以從自己這念心的起心動念,就可以知道自己生命的水流,過去是造了什麼業,現在是怎樣的情況,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相貌。所以觀察現前這念心性,就能知道自己生命水流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相貌,這就是智者大師所說的假觀。
(三)中觀:
當無相的空觀與有相的假觀,達成平衡,也就是整體生命的空觀,與個體生命的假觀,能達到平等不二,空有雙照,空有無礙,這即安立為中觀。所以中觀事實上並沒有自體,它是取空假二觀的平衡而安立的。
智者大師說,若能用空、假、中三觀來觀心,則能通達一切佛法,因為佛法的目的即是解釋生命的現象,告訴你生命是何種相貌,也告訴你如何使生命離苦得樂,趨吉避凶,而這一切的因緣都必須以觀心為基礎。
所以本章的返本會道,告訴我們雖修學種種的教法,我們應該觀照生命的根源,如此才能契會般若之道,這是本章的大意。
第十章 喜施獲福
前面一章說明修習般若智慧的方法,這一章解釋應以什麼心態來修習福報。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陀開示說睹人施道,我們或眼見或耳聞他人修佈施,因為佈施能使我們趨向安樂,所以它也是道。
《瑜伽師地論》說佈施有三種:
(一)財施:以諸資財,濟助貧窮,是名財施。
(二)法施:弘揚佛法,開人智慧,是名法施。這是以佛法來開啟眾生的光明智慧。
(三)無畏施:於諸災難中,拔其憂苦,是名無畏施。當有人遇到災難,心中恐怖憂苦,若能以善巧方便加以安慰開導,這是無畏施。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講到,以上三種佈施中,財施與無畏施是方便,法施為正修。若見到有人行財施、法施、無畏施,內心能助之歡喜,以身業的幫助、口業的讚歎或意業的隨喜,使佈施的人生歡喜心,而對佈施更加生起信心,則幫助別人佈施的人,得福甚大。這是佛陀勸勉我們見他人修福報時,應該以隨喜讚歎的心情來幫助他,因為這樣自己也能得到廣大的福報。
有一位佛弟子問說:此福盡乎?藕益大師解釋盡是折損的意思。一般人的思考認為,若功德是一個人所做,則功德全歸此人所有,現在有十個人隨喜幫助做這功德,那麼這功德就會平均分配給十個人,因此福報豈不是受折損,比不上一個人做時來得大?這沙門是以有所得的分割心情,看待修習福報。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陀對一個人修福與十個人修福的因緣,他以譬喻作說明:有一光明的火把,佛法講到光明是指善業,善業是一種光明相。這火把本來只有一個光明相,但有很多人拿眾多火把來分取它的火,火能熟食除冥。
積集善業有兩種殊勝的功德:一是除冥,能破除煩惱障、業障、報障等三障;二是熟食,能成就聖道的安樂,所以修習善業能滅惡生善。
這樣的熟食除冥,此炬如故,雖然有數百千人來分取火的光明,但這火把的光明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由一個光明變成數百個光明,輾轉增勝。修福報的道理亦復如是,一個人修福,或數百人修福,愈多人修福,福報愈大。
藕益大師在這段經文的註解中,提到經典上有一個公案:
過去有兩個人到山中採花,其中一個人把所採的花,獨自拿去供佛;另外一個人生起大悲心,他把所採的花,分散給所有的朋友,然後帶他們一起去供佛。有人問彌勒菩薩:這兩個人有不同的造作業力,他們供佛的福報,有何不同?
彌勒菩薩回答說:獨自拿花供佛的人,以後成就辟支佛果;另外一位把花分給其他眾生,以隨喜廣大的心供佛,這個人以後成就無上菩提。
藕益大師說,我們修習福德亦復如是,所謂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心為菩提,一切法即菩提;心為名利,一切法趨名利。我們修習福德時,福德本身沒有自性,所謂的諸法無性,無論是修佈施或持戒,這法門對自己產生什麼功能,這是不決定的。
若不決定,到底是由誰決定呢?境隨心轉,依止什麼樣的心態來修習善業,才是決定善業產生什麼力量的關鍵。如果以但求自身解脫的心情來修善,那麼這善業所產生的力量,是成就二乘的偏空涅槃;若依止無上菩提心修善,這善業能成就萬德莊嚴的功德。所以造作佈施、持戒、忍辱這三個善法對自己能產生什麼影響,法的本身不能決定,而是由能造作的心決定這個法的功能。
這裡的經文告訴我們,修習福報要注意自己的心態,不同的發心所修習的功德,就會有所差異。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這一章與前一章同樣說明修習福德資糧的方法,但前一章偏重自心而說,心的差別功能能帶動不同的功德相貌;這一章是約境來說,修習福德時所面對的所緣境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功德,這是約境來安立福德的大小。
佛陀開示說:若施捨飲食給惡人,惡人是邪見暴惡之人,這種人沒有受佛法的熏習,他的內心是迷惑顛倒,心隨境轉,完全隨順情緒做事。施捨飲食給惡人,不如施食給善人,善人是修習十善法之人,他雖然也是有情緒的凡夫,但能遵守十善業,以十善業自我調伏。善人對眾生所產生的利益遠勝於惡人,所以用飲食供養一百個惡人,不如供養一個善人。
供養一個修十善業的人,不如供養一個持五戒者。這裡是說明修善與持戒的差別,古德提到有兩個重要的差別,持戒有兩點是不共於修善:
(一)三皈依的差別:
一般的慈善事業,並沒有與皈依佛、法、僧三寶相應,所以善業雖成就了安樂的果報,但他的生命並沒有解脫的因緣。若奉持戒法,有皈依三寶的心情,在持戒的善業成就以後,他生生世世能投生於有三寶住世的地方,繼續栽培善根,直到成就解脫為止,所以持戒有解脫的因緣,因它有三皈依。
(二)誓願的差別:
持戒者的心中有誓願,一般人修行善法,心中沒有誓願,譬如在菜市場見到悲憫的眾生,於是起善心救這些刀下的眾生,但回家後,這善心就消失了。一位持戒者,他內心有戒體,不論境界是否現前,他的心中時時提醒自己斷惡、修善、度眾生,心中能如理隨順戒體,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因為他的心有清淨的誓願,造善業時力量強,所以持五戒者的功德,超過一千個修十善業者,因他心中有強大的誓願;其次,他所修的善法能回歸到三寶的功德而成就解脫,這是一般做慈善事業者所不能比的。
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持五戒的眾生,雖能斷除身口的惡業,但心中仍是有漏顛倒的,所以他還不如初果的須陀洹,因須陀洹有我空的智慧能調伏心中的我執,內心有無漏清淨定慧的莊嚴,所以供養一個須陀洹的功德,超越供養一萬個持五戒者的功德。
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二果聖人斯陀含,他不但能斷除我見,而且能斷除欲界六品的思惑。一個有煩惱的人,他所發揮心的功能就會受障礙,斯陀含能消滅我見,又能消滅煩惱,所以他的住世功德超越一百萬個初果須陀洹。
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三果聖人已斷除欲界九品思惑,消滅了欲界所有煩惱,只剩下對色界、無色界三昧的貪愛未斷除,因此他的功德超過一千萬個斯陀含。
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阿羅漢是無生,他不再召感三界的生死,所以功德超過一億個阿那含。
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辟支佛與阿羅漢都是無生,但辟支佛觀照我空的智慧更加深入,因為阿羅漢只斷煩惱的現行,辟支佛更斷除煩惱的習氣,他破除更多的障礙,所產生利他的功能又增加,所以供養一個辟支佛的功德,超過供養十億個阿羅漢的功德。
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辟支佛的大悲心還不夠廣大,他度化眾生以後就入涅槃,所以供養一百億辟支佛的功德,比不上供養一個應化身的三世諸佛,因為諸佛能弘揚佛法,廣度眾生。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我們修學佛法,起初這念心是依止對三寶的憶念,於所緣境數數憶念,然後在三寶境界上安住而調伏自心。佛法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實這兩句話就是一句話,若能安住,即能降伏其心;由降伏其心而產生修行,最後證入,這都是因地的工夫。若能安住在無念無住,無修無證,這是法身佛,也就是清淨無相的真如理。應化身佛是個體生命,他是從法身佛所變現出來的,所以他的功德比不上整體生命法身佛的殊勝。
這段是約所佈施的福田,說明功德的大小。若由歷史上來觀察,過去的有錢人比現代的富翁更加富有,如過去的大富長者,他的資財富可敵國;現代的企業家,需要很多的股東才能成就大企業。為什麼會這樣呢?以前在正法、像法時代修善業時,容易遇到良福田,因為田地特別肥沃,雖只施捨少許的種子,即能成就廣大的果實。在末法時代的良福田已漸少,我們很難遇到良福田,雖然有心想修善,但不知去哪裡找良福田,只能在貧瘠的田地播種,所以果報當然比較不殊勝。在修習福德時,心量廣大是一個因緣;其次,所佈施的所緣境,也會影響福德的大小。
我們補充說明最後一段: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這裡是指供養法身佛,藕益大師對此有深入的發揮,他說法身佛是無形無相,如何供養呢?如果是應身佛,你能見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一明確的所緣境,對無形無相的法身佛,如何供養呢?
藕益大師說,供養法身佛是一種智慧的觀照,這不是向外供養,而是向內隨順內心的真如佛性。如天台宗講修習圓教的真如佛性,首先是隨喜,然後讀誦、為人演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個觀行方法。所以若能觀照這念分別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在這樣的清淨本性中,念念的隨順歡喜,這時即是供養法身佛。
藕益大師說,前面的供養是心外求法,雖然所求的是善法,也值得讚歎,但供養法身佛則是迴光返照,觀照這念心的清淨本性,再念念隨喜,念念的安住,這即是供養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因為前面供養三世諸佛的福德資糧,本身沒有解脫的力量,若能供養清淨的法身佛,這有解脫的功德,所以比供養一千億尊三世諸佛的功德還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