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

淨界法師  2021/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四面,第一章,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在經文的剛開始啊,佛陀把修道的沙門提出了兩個基本的條件:

第一個是辭親出家,就是我們有志於修學聖道啊,應該要遠離這種世俗塵勞的家,來保存自己的精神體力。這是修道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你應該對你的內心,所謂虛妄的心識,所謂真實的心識啊,應該有一個真實的了解,識心達本,什麼是你的根本,什麼是一種虛妄的心,你應該了解。你有這樣的情況呢才能叫做沙門。這個是第一段講到修道的基礎,第二段就正式說明修道的因果: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這段是說明修道的因果。在因地上,常行二百五十戒,蕅益大師解釋這是增上戒學。持戒主要有兩個宗旨:

(一)性戒:性是指體性,如殺盜淫妄及其等流煩惱,它的體性是惡法,惡法有召感痛苦果報的功能,所以從自受用的角度,我們是為避免來生痛苦的果報而持戒,因此持戒偏重斷惡修善。由業的體性來持戒,這是性戒。

(二)遮戒:遮戒是護持譏嫌戒。有些行為本身不是惡法,但這些行為會讓眾生對三寶失去信心,所以我們應該加以遮止。故遮戒是使未生信心的眾生,令生信心;已生信心者,令增長廣大。所以佛陀制遮戒,保持僧眾的美好威儀,使令正法久住世間。

故常行二百五十戒,有兩種功能:第一個,從自利角度,能避免遭受痛苦果報。第二個使正法久住。以上兩點是佛陀制戒的主要因緣。

進止清淨,這是增上定學。進是行動,止是止靜,不論行住坐臥,內心皆當遠離散亂與攀緣,這叫清淨。進止清淨是禪定的修學,經論上說,禪定的修學有三個內涵:

(一)善取所緣境:身為一個凡夫,我們內心皆是有所住,因此要善加選擇所住的境界,譬如自己是修本尊相應的念佛法門,則應該以佛號為所緣境,念佛時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當念佛時能聽到自己所念的佛號聲音,這即是善取所緣境。

(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強迫這念攀緣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安住在你所緣境上,如是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三)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在修專注的過程中,會遇到修習禪定的兩個障礙,一是昏沉,一是掉舉,自己應該善加對治,使專注力相續不斷。

透過以上的訓練,使我們內心達到明瞭寂靜的狀態,這即是進止清淨,內心所有虛妄的妄想皆停息,在明瞭寂靜中,內心產生強大的堪能性,心的造業力增強廣大,無論造善或造惡的力量都特別強大,這時持名念佛的力量與散亂心持名念佛的力量不同,因為心的堪能性已增強。

當然這時候佛陀是要我們修善,所以進止清淨是為後面修四聖道做基礎。為四真道行,這是增上慧學。在寂靜中修習四聖諦,四聖諦是真實道理,所以稱為真道。四聖諦的修學主要有兩個:

(一)知苦:能了知三界的痛苦而生起出離心。

(二)修道:戒定慧之道主要是修智慧。前面曾說: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也是道,但這種道是大乘唯識的觀法。小乘《阿含經》所開展出的智慧觀察,主要是修我空觀。

我空觀的觀察是先觀察無常,觀察外在的色身與內心的分別,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化,生滅變異,無常故苦,因為有情眾生所希望的是安穩,比如說一隻狗、一隻貓它也找一個窩住,一個在家人進入社會,再怎麼辛苦也一定要買房子,雖然房子需要他付幾十年的貸款他也值得,為什麼?需要安穩,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表示有情眾生希望安穩,不希望變來變去。但不幸的,我們的果報卻是變異無常,昨天的身心狀態與今天不一樣,今天又與明天不同,我們無可奈何的要面對生命的變化,這種變化造成我們不安穩而沒有安全感,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如果生命的存在是痛苦的,這表示我們自己對生命沒有主宰性,如果能主宰自己的生命,誰會讓自己痛苦呢?

所以由生命痛苦的觀察可以得知,自己對生命並無主宰性,生命是由業力所主宰,如是由無我的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所以生命的流轉,並沒有一個恆常性、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它只是由某一群業力而得到個體生命某種的果報,這果報受用完畢後,又因另一群業力而得果報。以上是《阿含經》所開展出我空智慧的觀察。

透過以上小乘修學的三大主題:持戒對治罪業,禪定對治散亂,我空智慧對治心中的顛倒,而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的果報為無生,他不再召感三界的生死。

小乘修學者的果報,由淺至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下先說明初果。

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

透過持戒、修定、修慧,所得到的第一個果報是須陀洹。須陀洹譯成中文是預流,預入法性之流。須陀洹所斷的是三界的八十八品見惑,這八十八品見惑主要是以我見為主,若無我見,即不會起任何的邪見、邊見、斷見等。初果聖人的受用果報有七死七生,他有七次的死亡到欲界天,七次來人間受生,七上天上,七來人間,便證阿羅漢。當然這個地方指任運的,就是你證初果以後不在修習戒定慧,放縱自己過懈怠的生活,最晚十四次生死,你的個體生命就結束了。

經論上說,初果須陀洹不再墮三惡道。凡夫的生命,恆轉如瀑流,過去有無量的生命,未來也有無量的生命等著受生,而每一個生命都會召感眾多的痛苦。初果聖人與我們凡夫不同,他的生命果報體雖還沒有結束,但有一定的期限,就像船雖還未到達彼岸,但已見岸邊,即使不用划船,地心引力遲早也會把船吸到彼岸。所以成就須陀洹果後,如果精進修行,很快就能成就四果的無生;如果懈怠,最晚在三界中,七死七生流轉十四次,即證無生。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

二果斯陀含譯成中文叫一來,他還有兩次的生死,一次到欲界天受果報,一次到人間即證阿羅漢。斯陀含所修的正道是修我空觀,觀察我空的真理,助道則是斷欲界的思惑,欲界九品思惑中他已斷六品,還有三品未斷。他成就初果後修我空觀,已斷除我見顛倒,但在事相上還累積有慾望,所以修不淨觀與苦諦觀,觀察三界的苦與不淨,調伏心中的愛取煩惱。欲界九品思惑中已調伏六品,因此剩下的三品就召感兩次的生死。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

三果阿那含譯成中文為不還,他不再來欲界,因已斷欲界的九品思惑。三界思惑共有八十一品,在三界九地中,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雜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及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等三界九地中,他已斷盡欲界的九品思惑,只剩色界、無色界的思惑未斷,他對禪定的三昧樂還有愛著心,所以死後升到第十九天,也就是色界四禪的五淨居天,或稱為五不還天,他在五淨居天中,修不淨觀、苦諦觀與無常觀,消滅對色界、無色界三昧樂的貪愛,證得阿羅漢。所以三果最後一期的生命,是在五淨居天成就阿羅漢聖道。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阿羅漢是無生,他已經不再受生,但還有一次死亡,他這一期果報還沒結束,所以他剩下一次的死亡。在他死亡前,他有三種功德:

(一)飛行變化:他有種種的神通,這種神通主要是由禪定所引生的。

(二)曠劫壽命:他的果報體如果有弘護正法的因緣,他也可以用禪定的三昧樂,支持他的壽命滿一大劫,色身能不壞,蕅益大師說這是意生身。由禪定力他能隨順心意,隨願久住,他有壽命的自在力。

(三)住動天地:前面的神通與壽命是自利的功德,住動天地則是利他功德。身為一位阿羅漢,他有殊勝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能震動天地,廣攝人間,他的教化能使眾生生起清淨信心,無論天人或人間,聽聞阿羅漢說法都能產生歡喜心、恭敬心。

透過戒、定、慧的修學,在小乘的果位中,有以上四種果報的受用,從十四次的生死、兩次的生死、一次的生死,最後成就阿羅漢的無生。第三段總結:

愛慾斷者,如四肢斷,不複用之。

前面四果的總相都是觀察真理,以真理斷除我見的顛倒,其中的差別主要是愛慾,這愛慾是指對三界果報的愛慾。愛是染著,對已經得到的果報產生染著,譬如自己的貌相莊嚴,有眾多的財富,美好的眷屬,你希望這果報不要喪失,這就是染著的愛心。欲是希望,對於尚未得到果報的希求。若斷除對三界果報的愛慾,猶如割斷四肢,不再生起。這是說,愛慾煩惱是顛倒所生的虛妄相,虛妄相斷除後,它就不再生起,是可斷性的。

大乘佛法的學者也要修聲聞法,也修不淨觀、苦諦觀、無常觀,以調伏對三界果報的愛慾。但在調伏愛慾的過程中,要注意一個關鍵點:不能錯損菩提。

從大乘的角度,愛慾是無自性的,但小乘學者認為愛慾是多餘的,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在成就無生;而大乘佛法的重點是在成就萬德莊嚴,成就斷惡、修善、度眾生。斷愛慾屬於斷惡,但在斷惡時也要生善,生起廣大波羅蜜善法的追求,成就諸佛菩薩廣大的神通三昧。對善法及對無量無邊眾生度化的追求,這兩種動機都是以愛慾為根本,心中具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希望,若菩薩沒有希望,則不可能行菩薩道,若沒有願力,怎能付諸行動呢?若沒有願力,頂多隻在生命中斷惡,只消極的不造惡,如是時間久遠,這個人就變成小乘學者了。小乘學者的心情就是不造惡,但也不修善,所以他的果報體是無生,沒有三界的果報,也沒有萬德莊嚴。

所以大乘學者在共學聲聞法時要注意,有些修學是不共的,也就是說,在斷愛慾時,也要生起對大乘法殊勝功德的好樂追求。雖然我們對諸佛菩薩的功德不能馬上成就,但內心對這功德具要有好樂心,否則很可能會墮於二乘種性,因為你對大乘佛法不生好樂,對諸佛的甚深功德,對度脫苦惱眾生,完全沒有好樂心,這樣子墮於二乘種性就麻煩了。

就是說大乘菩薩從自受用解脫的角度,也修無常觀、不淨觀、苦諦觀,以調伏內心對三界果報的愛慾,但他同時也思惟諸佛菩薩甚深功德,而生起好樂心、追求心,所以他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這是不共聲聞法的地方。因此這裡的斷除愛慾是指斷除雜染的愛慾,但對於清淨法的愛慾也應同時生起。

以上這一段是廣大行,依止出離心、空正見,生起廣大戒定慧妙行,調伏心中我見顛倒及愛慾煩惱,成就四果的受用。

第二章 斷欲絕證

前一章是事相的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有它的因與果,前一章的因果是清淨的因果。這一章是講非因非果,什麼是非因非果?

從甚深見所觀察的真理是斷欲絕證,心中沒有五欲的雜染法,也沒有果證的清淨法。在道法上,沒有慾望,也沒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證的差別,那是不生不滅的平等法性,這稱為道。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前一章的道是一種因緣所生法,可透過你的造作修持而出現果報,故是因緣所生法;這一章的道則是非因緣所生法,是宇宙間本來就存在的真理,造善時它是如,造惡時它也是如。

出家的修道人在有為法的修持上,首先要斷欲去愛,斷欲去愛是指持戒與修定。起初要持戒,奉持佛陀的戒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作,斷除身口二業的愛慾。進一步要修習禪定,調伏心中的攀緣心,對治意業的愛慾。總之,透過持戒與修定,斷除身口意的愛慾。但這時心中我見、法見的種種顛倒都還存在,所以更進一步要修智慧。

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我們應該了解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通達我空、法空真理,覺悟不生不滅的無為法。識自心源偏重在斷惑,達佛真理,悟無為法偏重在證真,所以前面是破惡,這裡是生善。

如何修斷惡證真呢?所謂的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呢?以下開出三個次第:

(一)內無所得,外無所求:這裡以唯識的觀法來做解釋,修唯識觀起初的資糧位就是修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唯識學認為修空觀所對治的是遍計執,不是對治依他起,因果的法則是不能破壞的。修空觀所破除的是心中的名言與顛倒。

在對治名言的過程中,唯識學分成兩個次第:

(1)外無所求:這是對治所取相,所取是外境,對治所取相是外空,外境是畢竟空。對外境的畢竟空,唯識學是觀諸法如夢,這是無常觀。有時我們的顛倒是外境所引生,譬如善業強福報大者,容易生起常見的顛倒,這時要觀想自己今生所受用的福報,無論是身體的健康,美妙的眷屬,及廣大的財富,這些都只是暫時存在,當死亡來臨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自已要經常思惟死亡的到來,當死亡來臨時,它會把今生所有的受用完全破壞。所以外無所求是破除所取相的執著。

(2)內無所得:破除對外境的執著後,其次要斷除內心的執著。內無所得的觀法,唯識學是觀心性無生,這心的顛倒主要是名言,觀察自己心中的妄想是由相狀所引生,這相狀是依他起性,是由業力所變現的種種相狀。善業強者,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所取到的色聲香味觸法,如眼睛所見、耳朵所聞,皆特別殊勝美妙;有些人過去生中有罪業,因為這個罪業,他六根所取到的相貌是卑賤苦惱。這相狀無論是善相或惡相皆不能消滅,佛法的空觀不能消滅依他起性,若消滅依他起則是斷滅見。所以依他起要保留,因為它是因緣有,我們所要斷除的是顛倒有的遍計執,也就是自己依止相狀所安立的名言,這些名言應該要破除。

什麼叫做名言呢?如在光線不足的黑暗地方,見到一條繩子,這繩子是依他起,不能說它沒有,但你的眼睛見到繩子時,心中卻出現蛇的影像,這蛇即是顛倒有,是自己心中所捏造出來的,自己認為這是一條非常可怕的毒蛇,牠會傷害我。這些概念名言都是自己所捏造出來的,這一部分要斷除。

所以這裡的內無所得是破除心中的名言,觀察這些名言是自己的妄想因緣所生起。以上是對治能取相,對治能取著的這念心的名言,這是內空。因此先修外境的空,再觀察內心的空。

(二)心不系道,亦不結業:前面的內無所得,外無所求是資糧位菩薩的如理作意,這裡是加行位菩薩的修行,他在長期如理思惟的熏習之下,由生轉熟,內心任運不刻意的安住在戒定慧聖道上,他也不造罪業,因為已調伏煩惱,沒有煩惱也就不造罪業,所以他內心是任運安住在聖道上,他不必刻意系道。這是形容加行位菩薩對聖道已漸漸相應,道法的力量在他心中已由淺轉深。

(三)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這是形容通達位菩薩的修行,他不但不造作身口的惡法,也沒有意業的憶念,他對惡法是無念無作,對戒定慧是非修非證;對於道的觀察,沒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諸位的差別,在一切法中,是最為圓融殊勝,名之為道。

佛法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在調伏心中的顛倒過程中,所開展出的戒定慧法門,沒有兩個人所修的是完全相同的。

譬如你持戒,他也持戒,你們兩個人不可能持相同戒法,也不可能修同樣的禪定。又如修我空觀、法空觀,你喜歡修唯識觀,他喜歡修天台一心三觀,另一人歡喜修中觀,這也是種種不同的觀法,種種的名言安立。但是當成就聖道時,每一個人卻都沒有差別。佛法就是如此的微妙,在過程中方便有多門,你可在一百部的經典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但到了最後成就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在領悟聖道時,卻是現出無有少法可得的無差別相。所以修中觀的學者,與修唯識或修天台的學者,起初對空觀的解讀雖有所不同,但成就空觀時,卻相同沒有差別,因為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

古時有一禪師修行有了心得,因為禪宗修學佛法是不立文字,不讀經典,所以修禪的學者要請善知識印證,於是這禪師找法演文義禪師印證,他說:我經過長時的修行,心中有心得,我現在的心境是萬里晴空,一輪明月,請禪師替我印證。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是表示他心中的烏雲都已消失。法演禪師答說:你這個道,猶是階下漢。這是說禪師與道還有一段距離。禪師謙卑的說:請師接上階。他請法演禪師拉他一把,法演禪師答說:月落後,再來相見。若要與道相見,萬里晴空,一輪明月的境界也要消失掉。

這是說,起初在對治煩惱時,內心是依止戒定慧,有戒可持,有定可修,有智慧可觀照,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是在修道過程中,有所破壞,有所建設,對治法門,應該說已走在通往道的路上,但若要與道相應,月落後,再來相見。最後是回歸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這是沒有開口處,已沒有對立相。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有對立,有能對治的戒定慧,及所對治的煩惱,但到到了道時,這時離諸對待,無有少法可得。所以說以如幻的戒定慧,消滅如幻的煩惱,最後內心是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修行人在修道過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有所破壞,有所建設,到了最後成佛,無有少法可得;雖無有少法可得,卻又具足一切功德。不過在剛起修時,遍計本空,依他如幻,自己要先觀空,從假入空,先不要急著觀依他如幻。當遇到障礙,先把心帶回家,不要相信自己的名言,我們最大的錯誤是相信自己的概念,猶如見到繩子,認為它是蛇,若相信它是蛇,則永遠無法解脫,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生命就變得非常複雜。

所以身在凡位,起初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若遇逆境,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把心帶回家,自己的家應該有個法寶,如持佛號、往生咒、大悲咒,這個法寶就是自己的家,以這個法寶破除名言。不論有多好的理由,都不要相信自己,讓自己的心保持在沒有名言的境界,自己的修行智慧才能漸漸成長,如此才能正確的觀察生命。

如果一開始不對治名言,即使修種種的佈施,持戒也莊嚴,自己仍在顛倒之中,這個善業只是得到暫時的可樂果報,臨命終時一定會起顛倒,為什麼呢?因為平時顛倒,臨命終時也一定顛倒。

為什麼會起顛倒呢?因為從來沒有消滅心中的名言,只是一直跟著感覺與名言走。在生命中雖然積集了某一部分的善業,或持戒修定,或廣結善緣修善法,如是以顛倒心為基礎,雖然積集了一些善業,但你顛倒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佛法很重視消滅顛倒,也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佛法的修行先要大死一番,然後再大活,也就是先否定再肯定。起初修時偏重在否定自己,再漸漸從空出假,許下廣大的悲願,廣度眾生,這是佛法的修學次第,就是我們講的解無為法。若內心一直只在有為法中活動,生命就只是積集善業,根本談不上所謂的解脫。因此若有志於解脫,如何超越心中的名言,超越心中的顛倒,這才是修學的重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玉女獻佛佛不納,天魔證果須陀洹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佛學漫畫】四十二章經

千古秘籍《四十二章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

三衣一缽不離身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

世間人臨終的三種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這一次到台灣去,見到台灣那邊的佛教事業辦得很好。...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

不流汗的運動

朋友約我到大飯店的俱樂部去做健身的運動。 健身房裡...

吃葷者開始吃素後容易有飢餓感該如何解決

由於肉類較不容易消化,滯留於腸胃道時間較長,因此較...

聖嚴法師《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天台宗對觀音信仰的歷史貢獻

中國佛教天台宗對觀音信仰在中國漢傳佛教領域的普及與...

體驗什麼叫作「貧窮」

一位億萬富豪想讓他的兒子體驗什麼叫作「貧窮」,於是...

智諭法師:清淨心

今天和大家講清淨心。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顛倒的屠夫

宮門前,跪著一位身披獸皮的屠夫,希望能謁見阿闍世王...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佛教詞典】遍知道

【遍知道】 p1123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遍知道者:...

【佛教詞典】釋氏稽古略

(書名)四卷,元覺岸撰。用編年之體。以歷代統系為綱...

【視頻】淨界法師《修福五十年,出家不可得》

淨界法師《修福五十年,出家不可得》

【視頻】工作忙沒時間,可以等退休了再學佛嗎

工作忙沒時間,可以等退休了再學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