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顛倒的屠夫

2010/12/31  大字體  護眼色

宮門前,跪著一位身披獸皮的屠夫,希望能謁見阿闍世王,向他請願。

皈依三寶之後的阿闍世王,痛改前非,遵循佛陀的教誨,推行德政,很受人民的愛戴。於是,阿闍世王接見了這位屠夫,問道:‘你來見我有什麼願望?’

屠夫回答:‘希望大王答應在節慶的時候,能宰殺牲畜,以為慶祝;並請大王恩賜,讓我來執行這項工作,我會盡我所能來完成的。’

阿闍世王覺得很奇怪,問:‘一般人對於屠宰的工作避之唯恐不及,為什麼你反而喜好這個職業?’

屠夫回答:‘大王,您有所不知。多生以前,我是一個非常貧窮的人,以殺羊為業,因為這個緣故,死後得生天上,享有比四天王還要殊勝的福報。天福享盡,又投胎於人中,還是以屠羊為業,所以命終之後,又生為天人。就這樣往返天上、人間六次,六世之中都以屠羊為業,而且遍生天上六層天,享盡無量的福報。因為這個緣故,今日我才來求見大王,希望大王能答應我的請求。’

阿闍世王懷疑地問:‘如果真像你講的,是過去多生之前的事,你又怎麼可能會知道呢?’

屠夫說:‘這也是福報之一,我有宿命通,能夠知道過去生的事情。’

聽了屠夫的話,阿闍世王更加懷疑了,認為這個屠夫所說的是謊言。他想:‘這個屠夫看起來很普通,一點兒也不像修行人,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宿命通呢?’因此阿闍世王向佛陀請示,並將他的疑問告訴佛陀。

佛陀慈悲地說:‘阿闍世王啊!那位屠夫並沒有說謊,只是他不知道全部的事實。’於是世尊娓娓道出屠夫過去的因緣。

原來久遠劫前,屠夫曾生於一位辟支佛住世之時,屠夫看到辟支佛的相好莊嚴,非常歡喜,所以專注地瞻仰,身心感到無比輕安。由於這念善心,不僅感得生六天的殊勝果報,而且有宿命神通,能夠知道自己這六世當中的因緣;但他並不知道第七生以後的因緣,所以才誤認為殺羊是生天的因。

世尊告訴阿闍世王:‘屠夫生為天人,是因為過去福德果熟,所以得生天上;屠羊所造的殺業,惡果未熟,所以尚未受報。等到這一生結束之後,果報享盡,還是要墮入地獄,受殺生之罪;地獄罪苦受盡以後,還要轉生為羊,一一償還所欠的宿債啊。’

典故摘自:《眾經譔雜譬喻·卷下》

省思

一般人對於神通總感到好奇與羨慕,然而,‘神通敵不過業力’,若是執著神通,反而可能成為障道因緣。因此在《四十二章經》中,弟子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陀首先回答的不是宿命,而是‘淨心守志,可會志道。’然後才說‘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以清淨心,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才是根本。

《佛遺教經》中也有這麼一段話:‘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否則,像故事中的屠夫,因為神通錯因倒果,誤以為屠羊是生天的因,殊不知神通有限,無法了知全部的因緣,而屠羊所造的惡業,正如影隨形,將當受報。所以不僅修行如此,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也是如此,必須看清事情的本質,堅持正念,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而違背良知,到最後後悔莫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對哪些對境造業,業果會越重

講到重罪、重業,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

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

問: 請問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日常修持該怎樣做?...

結了善緣,才能得蒙救度

《智論》裡面說,一種可能,或可螞蟻在自己的前面成佛...

萬事皆有因

從前,徽州有個商人叫程伯鱗,他居住在揚州,非常信神...

一邊念佛還殺蚊子,可以往生嗎

問: 一邊念佛,還有殺蚊子,還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豈可輕言自殺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殺人的定義,包括殺別人與殺自己。...

殺業之結,唯食肉最為酷烈

原文: 曠觀古今,治時少而亂時多,縱令大治,亦不過百...

印光大師法語三則

第一則 世人食肉,已成習慣,但須知無論何肉均有毒,是...

天無絕人之路

老和尚問小沙彌: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

什麼人與佛有緣

李明從小到大一直很順利,上學時候成績優秀,陞學就業...

與丈夫合不來的原因和解厄之道

紀曉嵐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滄...

如何判斷自己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怎麼知道你的內心的世界善業比較強,還是罪業比較強?...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來,那你應該學吃虧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祖師大德的戒淫法語

毫釐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 若諸世界,...

極忙之人的修行法門

【淨土起信二: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

佛教中夫妻相處守則

為佛弟子,若欲成為和睦相處的夫妻,應如何相待呢? 一...

寧肯老僧墮地獄,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

「無念」是沒有念頭還是還有善念

問: 佛是無念,此無念是完全沒有念頭?還是還有善念?...

苦也有五種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和一切的科技發明,其實都在解決人...

星雲大師《持戒的開示》

有的人因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實,...

慾火害人(普明法師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師,是濟川趙氏之子。最初在泰山靈岩...

【佛教詞典】無依語

【無依語】 p1052 瑜伽八十一卷三頁云:無依語者:不依...

【佛教詞典】四天珠

(雜名)又書四點。密宗之數珠,每七顆或二十一顆,插...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妙喜居士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妙喜居士

《普賢行願品偈頌》妙喜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