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

淨界法師  2021/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四面,三、隨文釋義。

前面講到本經的修學綱要是頓漸兼收,理事無礙。本經的修學有兩個主題:

(一)頓教法門:

頓教法門是一種智慧的觀照。修學佛法時,我們應該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對生命產生正確而不顛倒的觀照。經論上對生命的觀照主要有兩個方向:

(1)因緣觀:首先觀照個體的生命是恆轉如瀑流,個體生命是一種無量的生命,我們有過去、現前及未來的生命,生命就像是一條沒有止盡的水流,不斷的相續而變化,而這個體生命的變化因素,主要是受業力的引導,所謂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假設我們積集的是一個善業,則創造安樂尊貴的個體生命;若積集的是惡業,則召感卑賤痛苦的個體生命。我們的生命就隨順業力的累積,一次一次的相續及變化。以上是個體生命的因緣觀,或者說是世俗諦的觀察。

(2)真如觀:這是整體生命的觀察。個體生命是假借因緣所生,從本性上來觀察,它是畢竟空寂。若思惟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能從有相的流動生命,回歸到不生不滅的真如理性,這樣我們在流動變化的生命中,找到了一個生命的歇腳處,也就是生命中安穩的家。以上是整體生命的勝義諦觀,是超越時空的生命觀察。

若能同時通達個體生命及整體生命的觀照,則已具足大乘佛法的正見。

(二)漸教法門:

有了甚深見,就能修學廣大行。前面的甚深見是理論上的認知,我們的內心從這種顛倒的無明,轉成正確的知見,必須假借事相的修行;也就是說,這種把心帶回家的過程,必須仰仗修學戒定慧的廣大行。

戒定慧的修學是在廣大的色聲香味觸法境界中,持戒修定修慧,這行門廣大無邊,所以稱為廣大行;這樣的修學是要次第完成,故稱為漸教法門。

當我們掌握頓教的理觀,及漸教的修學,我們就知道本經的修學宗旨了。

三、隨文釋義。

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初甲一、序分

序分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說明三寶生起的因緣,第二段再說明本經生起的因緣。首先我們看第一段: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這段經文說明人世間三寶的生起。

佛法認為一切法的生起無論是雜染法或清淨法,一定有它的因緣,三寶的生起亦復如是。首先說明佛寶生起的因緣:身為佛寶,主要是因佛的內心有道,道有通達的涵義。道主要是指六度中的般若智慧,因般若智慧能產生強大的力量,使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而轉成涅槃的彼岸,它有通達的力量,故稱為道。

釋迦牟尼佛成就聖道的因緣,《佛本行經》說,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在中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他誕生後,父親淨飯王請一仙人來看相,發現他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大福德之相。仙人預言,釋迦太子的生命有兩種可能性,假如他選擇在家,以他的威德力,將能成為統領四天下的一代聖王;假設他選擇出家,以他的威德力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

淨飯王希望太子能留在家中,成就王霸之業,光耀釋迦家族。所以淨飯王就為太子蓋春夏秋冬四種宮殿,希望假借殊勝的五欲快樂,打消太子出家的念頭。

太子在十九歲時,有一次離開王宮與人群接觸,發現生命中有老、病、死三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他心中生起恐怖出離心,因體悟老病死無常的逼迫,於是太子十九歲時就在深夜中離開王宮,出家修道。

印度當時的修道,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冥想外道,一是苦行外道。太子起初修學冥想外道,與仙人學習種種禪定,假借禪定來安定自己的內心。在成就禪定後,他發覺禪定就像如石壓草,只是讓內心暫時寂靜,並不能解脫老病死的繫縛。所以經過五年的修學後,便放棄這種禪定的修學,走入苦行林,修學苦行。

又經過六年日食一麻一麥的苦行,太子如是思惟:太快樂享受的生活,不能生起出離的道心,但過度的苦行,身體虛弱以致精神不能專注,這也不能成就聖道,只有中庸才是隨順聖道。

後來他放棄苦行,離開苦行林,接受牧羊女供養的由牛奶與粥煮成的糜乳,在吃下糜乳後,精神飽滿,就在菩提樹下的一堆吉祥草上,結跏趺坐,深入觀察生命的緣起,生命由因緣所生,也假借因緣而滅,從緣生緣滅的觀察,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成就聖道。

世尊成道已,蕅益大師說這是根本智,是佛陀自受用的智慧,也是佛陀契證真理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法與眾生分享的。作是思惟,以下是後得智,也就是分別智,這是透過文字言說來觀察成佛的因緣。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這段經文是佛陀成道後,把成就佛道的因果作一回顧。佛陀在那一念清淨的心中,他思惟:成道後有受用的果報,內心受用的果報是離欲寂靜。世間安樂的果報中,夾雜很多貪慾的煩惱,所以世間安樂的果報是擾動不安。

佛陀成道後內心出現廣大的安樂,但這安樂遠離貪慾煩惱,所以這安樂是寂靜的,這寂靜樂是在所有安樂中最殊勝的,因為這種寂靜的安樂不可破壞,不像擾動的安樂隨時會被破壞。離欲寂靜,是最為勝,這是讚歎佛陀所受用果報的殊勝。

佛陀能夠成就離欲寂靜的果報,這是有因緣的,是什麼因緣呢?

住大禪定,降諸魔道。能成就離欲寂靜的功德,這不是單靠佈施、持戒、放生等人天善法所能成就,必須內心安住在殊勝的禪定。若修禪定,起初要透過修止的專注,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調伏心中的散亂,在這明瞭寂靜的心中,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因為這種禪定有我空、法空的光明智慧,故稱為大禪定,它有斷惑證真的功能,是不共於外道的禪定。透過這種禪定與智慧的觀照,來降伏內心的煩惱魔。

人類歷史上,世間君子也偏重降諸魔道,先聖先賢也知道,內心的貪、瞋、癡、高慢心、嫉妒心等煩惱,是一種過失相,會障礙我們的快樂,所以先聖先賢也會施設降諸魔道的諸多方便。佛法與這些世間修行者的最大差別,在於理論上的認知有淺深的差別。

世間降諸魔道的立足點是從人性的角度,如我是個人,人有慾望這是正常的,身為一個人,內心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惡的功能。所以世間的修行者,修習克己復禮,假借制禮作樂,遵守一定的軌範,以種種的音樂來陶冶性情,以降低內心邪惡的功能,增長善良的功能,這是世間人所謂的降諸魔道。他們相信內心的善、惡有真實性,因為自己是一個人,所以內心有煩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們想辦法降低內心邪惡的功能,增長善良的功能。

佛法對於人性與世間人有不同看法,佛法從因緣觀的熏習角度,雖也相信人類在相續的流轉中,由於不斷造業的熏習,內心有很多善惡的功能,但佛法認為人的本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善不可得,惡也不可得。換句話說,修學佛法不是站在人性角度上思惟,而是站在佛性的角度上修學。

也就是說,修學佛法時,應該具有大乘的正見,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身為一個佛陀,內心雖有種種的萬德莊嚴,但這是因緣所生法,不是本來就有的。當我們撥開佛陀因緣所生的萬德莊嚴,也撥開有情眾生因緣所生的種種煩惱,這時會發現佛陀的心是如,眾生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我們就站在如的角度修習戒定慧,從這裡出發來斷惡修善。

所以甚深見是深觀生命的真實相,若能通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既然本性是清淨,煩惱的本質是虛妄相,所以大乘佛法不認為是調伏煩惱。若不是調伏煩惱,煩惱怎會消失呢?印光大師說,修學佛法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個觀念:心常覺照,不隨妄轉。若知道煩惱是虛妄相,不隨妄轉,它自然會消失掉,因為它的本質是虛妄相,根本不需要對治。

所以這裡的降諸魔道,以大乘佛法的角度即是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當然若要不隨妄轉,內心必須要有止與觀的法寶,才能不隨妄轉。這段是世尊成道已,說明佛寶的成就因緣。

於鹿野苑,轉四諦法輪。佛陀自己從顛倒的障礙中解脫出來,他起大悲心,於是施設種種方便,引導眾生也能從煩惱中解脫。波羅奈國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佛陀把自己覺悟的真理,假借名言,開展出苦、集、滅、道四聖諦法輪。

佛陀三轉四聖諦法輪:

(一)示相轉:

佛陀先指出四聖諦的相貌,苦諦有逼迫性。苦有三種:

(1)苦苦:我們所遇到的痛苦果報,如老、病、死之苦,或刀山、油鍋之苦,這些苦惱果報的本質即是苦。

(2)壞苦:若遇到安樂的果報,如美好眷屬,廣大財富,這些安樂果報都是無常敗壞,隨時會喪失,我們對這些安樂果報沒有主宰性,所以心中有一種不安全感,隨時會受無常敗壞的威脅逼迫,因此安樂的果報是壞苦。

(3)行苦:行是流動、遷流,三界五蘊的果報只要是有,只要是存在,存在的本質是流動性,相對於寂靜涅槃來說,它是擾動不安,這是微細的行苦。

佛陀指出生命有這三種的逼迫性: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隨時逼迫我們的生命。

痛苦的果報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集諦所引生的,是由無始劫來所累積的煩惱與業力所召感,以業力為親因緣,心中愛取煩惱的滋潤為增上緣,因緣和合,就現出痛苦的果報,所以苦果是由集諦所召感,集有召感性。

佛法對生命不完全是悲觀的,佛陀指出生命的逼迫性,也指出了生命的安穩性,這即是滅諦。我們不一定要接受痛苦,我們也可以選擇涅槃的安樂果報。這滅是有可證性的,涅槃的安樂果報是可以成就的。

如何成就涅槃的安樂呢?這要修道,戒定慧之道有可修性。

佛陀對四聖諦的示相轉,表示我們的生命有兩種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痛苦,若累積煩惱罪業即趨向痛苦的果報。其次,自己也可以選擇快樂,這要積集戒定慧。所以生命有快樂的一面,也有痛苦的一面,快樂跟痛苦完全是由自己的內心所召感,這與別人沒有任何關係。由戒定慧因緣召感安樂的果報,由煩惱與業力的因緣召感痛苦的果報。佛陀成道後指出生命痛苦與安樂的因緣,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二)勸修轉:

佛陀在示相轉指示生命的因緣相貌,接著是勸修轉,勸勉我們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我們應該修道來離苦得樂,不要自甘墮落,因為自己可以做選擇。

(三)作證轉:

最後佛陀作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這是佛陀證明四聖諦是可以修成的,苦是可知的,乃至煩惱是可以消滅的。這表示佛陀的法門不是天方夜譚,是可以修行而成就的,因為佛陀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這是作證轉。以上是法寶最初出現在人世間。

四聖諦清楚的說明,生命有痛苦的因緣及安樂的因緣。作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也遇到很多的痛苦與快樂,但我們很難理解痛苦與快樂的因緣,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阿賴耶識的問題。業力的召感性不會立即的表現出來,如今生造了很多戒定慧的功德,但卻發現愈修行障礙愈多,痛苦也愈多,這時自己對戒定慧的功能產生質疑,佛陀說戒定慧召感安樂果報,但為什麼自己修習戒定慧,結果障礙與痛苦卻愈嚴重。有些人放縱煩惱,造作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他還是很快樂。所以我們會對這種價值觀產生質疑。

這應該如何觀照呢?我們要知道阿賴耶識有保存業力的功能,造業後,這個業力不會馬上得果報,它要有一段時間才能異熟。所以造戒定慧的善業,一定會因戒定慧而召感安樂果報,但不是現在馬上得到果報。現在雖造戒定慧的善業,但在阿賴耶識中,有很多前世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這清淨的戒定慧,會把過去的煩惱與罪業先逼出來,在重報輕受中,讓你在今生中有小病痛、小災難,如是消除你的三惡道果報。

所以對業力的召感性,我們要以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來作觀察,不能只觀察當下,因為阿賴耶識有異熟的功能。

因此從四聖諦中,身為佛弟子要信仰一個真理:只要造作戒定慧的善業,一定召感安樂的果報;若起煩惱造罪業,一定召感痛苦的果報。身為佛弟子,對這真理要深信不疑,至於業力什麼時候會召感果報,這是不可預知的。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這是說明僧寶的成就因緣。

釋迦太子在深夜離開王宮,出家修道,父親淨飯王非常擔心,於是在釋迦族中選出五位年輕人,派他們去尋找太子。這五個人到了苦行林,遇到釋迦太子在修苦行,於是就勸太子回家,但太子不為所動,所以這五個人也就不敢回去,決定跟隨太子修行。其中有兩人因受不了苦行,先離開了苦行林。太子在接受牧羊女供養的糜乳後,其餘三人認為太子失去了道心,於是也離開太子。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找到這五個人,於是為他們宣說四聖諦法,這五個人先成就初果,後來追隨佛陀修四念處,而次第成就了四果阿羅漢,這是人世間僧寶的出現。佛、法、僧三寶中,佛有說法的功德,法有開慧的功德,僧寶有住持佛法的功德。

以上說明三寶在人世間生起的因緣。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這段是說明本經的生起姻緣,佛陀在建立三寶後,僧寶中有很多的弟子,在修學四聖諦時,心中有疑惑。法雖是一,但因眾生根機不同,所產生的疑惑也就不一。弟子們把心中的疑惑,求佛進止,請求佛陀的開導而抉擇是非。佛陀就大慈悲來教導,使弟子們一一開悟,知道如何對治煩惱,突破障礙。弟子們對佛陀的開示,一心合掌,恭敬遵循佛陀的教誨而修行。

所以本經是弟子們在修行過程中,有諸多的疑惑,於是請佛陀開示,在這些開示中,整理成四十二個篇章,流通後世。

甲二、正宗分

正宗分是本經的主要內容,蕅益大師認為本經四十二章中,第一章與第二章是正道法門,是修道的主要內涵。第三章至第四十二章是助道法門,也就是對治的法門。

在正道法門中,蕅益大師認為第一章是修德,這是廣大行;第二章是信德,這是甚深見,是對真理的覺悟。所以一章是對理性的觀察,一章是事相上的修證,如是構成本經的正道法門。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這段是說明修學之前的道前基礎——出離心與空正見,先出離心。若有志於成就聖道,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辭親出家,辭別親屬,遠離世俗貪愛的家。

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在過去無量劫的流轉中,我們曾與很多人結了善因緣,也結了很多的惡因緣,所以就有現在的家,若沒有緣是不會相聚的。在俗家中,容易產生愛與恨,這些是過去因緣的等流力量,這種愛與恨的干擾,障礙了修學聖道,所以修道前要遠離恩愛的種種繫縛。

其次,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自己應該有空正見,在大乘佛法中,空觀是觀照自己的一念心。所謂的識心達本,蕅益大師的註解說,這是一種觀照的智慧,觀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在觀照時,主要是觀照遍計執,遍計執是我執與法執,為什麼說我執與法執是遍計執呢?因為我執與法執普遍在一切的因緣所生法中產生執著,所以稱為遍,它對一切法普遍執著。也就是說,在我們生命中,沒有一種法能離開我執與法執的繫縛。

唯識學上說,遍計執是我們的思想所造成,也就是分別的我法二執;分別是指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首先是於境取相,這念心取到一個相貌,相貌本身是依他起,是由業力所召感的相貌,如福報大者,所接觸的相貌殊勝美妙,福報差者所接觸的相貌粗鄙丑陋,但於境取相時還沒有顛倒,之後的施設名言,是我們對這相貌安立了自己的見解與概念,就會起顛倒。

如有一個母親巡視她兩個兒子讀書的情況,發現大兒子在屋裡打瞌睡,手裡拿著書本;經過小兒子房間,也同樣看到他在打瞌睡,手裡也拿著書本;這時母親心中做了兩個結論,她認為大兒子非常懈怠,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但小兒子卻精進用功,連打瞌睡時都還不忘拿著書本。

依唯識學來說,這兩個兒子讀書的影像現前,這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不能說是過失。這念心在第一念與境界接觸時,於境取相,在第二念以後,這念心就施設種種名言,讓生命變得複雜起來。本來是一個簡單的情境,由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是單純的因緣所生法,但當我們施設名言時,把痛苦變得更複雜,更難以解決。

譬如說:相逢就是有緣,現在有一百二十幾位出家眾在義德寺結夏安居,這是因緣所生法,諸位曾在某一個時空,積集了類似的善業,由這共同業力的召感,大家能在這裡相聚,住相同處所,受用相同的飲食,這是依他起性。但在這樣的依他起性中,大家有不同的名言,少欲知足者,覺得住在義德寺很愉快;不知足者則覺得這裡有很多的缺點。如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遍計所執性。所以這念心與境界接觸時,只有第一念受用應該得到的果報,第二念以後,我們的果報開始變質,因為不斷有名言的變化,其實後來我們都是在受用自己的名言,再也見不到本來的外境,因為外境被自己的名言加油添醋,已失去本來面目。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名言妄想中,自己在心中捏造出影像,然後再受用這個影像,如是再也見不到外境的真實相,見不到真實的依他起性,佛法說這就是顛倒。

經文說:識心達本,前面的遍計執是虛妄的心識,故觀察遍計本空,觀察心中的名言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如是破除心中的名言,回歸清淨本性。以這樣的觀察思惟,理解我空、法空的真理。能如是觀察,則有資格稱為修道的沙門,因為知道障礙不在外在的人事,而是自己心中的名言。

有人會說,自己過去有罪業,身體有病痛,人事上有障礙的因緣。諸位要知道,外在的障礙只是短暫的,佛法說業力所召感的痛苦果報是短暫的,因業力是無常法,所以業力消失時,痛苦就會消失。

生命中最大的痛苦,是來自於心中的感受,自己內心給自己創造障礙,這種感受是相續不斷的,除非遇到佛法真理的開導,否則自己很難解脫。

這裡經文說:識心達本,自己應該思惟觀察,心中的名言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如是破壞心中的名言,覺悟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有資格稱為修道人。就是: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這個是修道基礎,道前基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玉女獻佛佛不納,天魔證果須陀洹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佛學漫畫】四十二章經

千古秘籍《四十二章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

三衣一缽不離身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

世間人臨終的三種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這一次到台灣去,見到台灣那邊的佛教事業辦得很好。...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

不流汗的運動

朋友約我到大飯店的俱樂部去做健身的運動。 健身房裡...

吃葷者開始吃素後容易有飢餓感該如何解決

由於肉類較不容易消化,滯留於腸胃道時間較長,因此較...

聖嚴法師《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天台宗對觀音信仰的歷史貢獻

中國佛教天台宗對觀音信仰在中國漢傳佛教領域的普及與...

體驗什麼叫作「貧窮」

一位億萬富豪想讓他的兒子體驗什麼叫作「貧窮」,於是...

智諭法師:清淨心

今天和大家講清淨心。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顛倒的屠夫

宮門前,跪著一位身披獸皮的屠夫,希望能謁見阿闍世王...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佛教詞典】遍知道

【遍知道】 p1123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遍知道者:...

【佛教詞典】釋氏稽古略

(書名)四卷,元覺岸撰。用編年之體。以歷代統系為綱...

【視頻】淨界法師《修福五十年,出家不可得》

淨界法師《修福五十年,出家不可得》

【視頻】工作忙沒時間,可以等退休了再學佛嗎

工作忙沒時間,可以等退休了再學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