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

淨界法師  2021/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六面,第五章、轉重令輕。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我們修學佛法有兩個主題:

(一)無為法的修學:

在生滅流動的個體生命中,我們要試著根據佛菩薩的法語,觀照不生不滅的真理,也就是從流動的個體生命,回歸到不生不滅的整體生命,從生滅門轉成不生滅門,這是佛法的根本法門,也是修學的第一個重點。

(二)有為法的修學:

在整個流轉的生命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因緣果報,因為每一期的生命都有痛苦或安樂的果報。從有為法的修學上來說,在成就佛道之前,應該避免自己有痛苦的果報出現;若不想有痛苦果報,則應避免造作罪業。

對業力的修學,依本經的角度,將惡業分為兩個方面來說:

(1)未造作:對未造作的罪業,自己要謹慎小心,本經列出身業的殺、盜、淫,口業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業的嫉、恚、癡,這些都是身口意要避免的罪業,因為罪業會召感痛苦果報,所以未造作的罪業要盡量避免造作。

(2)已造作:對已經造作的罪業,應該透過懺悔,使罪業的勢力由重轉輕。

這段經文是從有為諸法的業力角度,談到如何修學。唯識學把造業的過程,依據初、中、後來說明業力的輕重:

(一)造業前:

造業前的意樂很重要,意樂即是動機。有些人造業前心的意樂很強,譬如他要去拜佛、念佛,誰也不能阻礙他,他是主動積極的。造業前如果是依止強大的上品意樂,所造的業力就特別強大。造罪業亦復如是,造罪業時,心如果是主動積極,別人皆無法勸諫你,你的心如石頭般堅固,則這個業力所召感果報的業力也強大有力。

所以造罪之前所依止的意樂,對得果報影響很大。如果所造的業只在特殊的因緣之下,偶而為之,這業力就輕微,因為他沒有強大的意樂。因此造業之前的意樂,影響了業力的強弱。

(二)造業中:

在造業過程中所面對的境界,如果造業的所緣境是上品的境界,如父母、師長或清淨的佛法僧三寶境界,對這上品境所造的業力,它的勢力特別強大。所以在什麼樣的所緣境中造作,這也影響業力的強弱。

(三)造業後:

造業後是否後悔、追悔,若有追悔,這追悔會折損業力的力量。如果造善業後卻後悔,這後悔也會折損善業的力量;反過來說,造惡業後能後悔,這後悔也會折損惡業。

這裡佛陀說:未生惡業令不生,這是最高的標準。我們在修學的自我調整過程中,雖然還做不到未生惡業令不生,但起碼自己要安住在慚愧心中,若有造罪業,事後要自我反省,呵責消滅恶心的相續,如是罪業才能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在大乘佛法中也很強調這觀念: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若探討罪業的根源,身體及口這兩者都不能造罪業,它們只是工具,業力的出現一定是由心所推動,罪從心起,所以懺悔也是由內心所發動,心若滅時罪亦亡,若造業的惡念已消滅,則罪業也會被改變。所以心能造業,心也能轉業。

淨土宗廣泛的把心能造業,心能轉業這種轉重令輕的觀念發揮出來,淨土宗強調帶業往生,帶業當然是指帶罪業,若帶罪業,淨土是清淨的國土,如何帶業往生呢?

淨土宗認為往生有兩種:一是隨業往生,一是隨念往生。

一般的非修行者,他的生命只有一種選擇,只能隨業往生,因為他根本不可能在心中產生正念的力量,他的心完全隨境而轉,心是散亂的,臨命終只有隨業流轉。

修淨土的特色是隨念往生,除了少數人是淨業已成就,絕大多數人都是隨念往生。他的內心中雖還有無量無邊的罪業尚未得果報,但他的心情已改變,他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內心信願已具足,對造作罪業,對三界的果報已不生好樂,他內心產生清淨信願持名的正念,在臨終時,正念現前,這清淨正念帶動內心的善業與彌陀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所以這裡的經文告訴我們,若已造罪業,就必須用善念來轉罪業,這善念主要是慚愧心,而慚愧心的生起是依止正見,平時對佛法的聞思,產生對生命因緣果報的正確觀察,這善念能轉變罪業,這即是本章的大意。

第六章 忍惡無瞋

前面是針對業力的斷惡修善,如果出現安樂的果報,我們應該少欲知足;這裡的經文是講痛苦的果報,如果有惡因緣的果報出現,佛陀告訴我們要安忍不動。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大智慧的佛陀開示說,惡人聞善,世間上有很多邪見的眾生,他們對生命沒有正確的觀察,只隨順情緒做事。這些邪見的惡人見佛弟子修學善法,不斷的改過修善,自我調伏,他內心產生嫉妒,故來撓亂。他以身業粗暴的行動,或以口業的諷刺,破壞修行人的內在善心。

這惡因緣的出現,佛弟子本身並沒有過失,自己不斷的拜佛、誦經、持戒,這都是善法,本應值得讚歎。但遇到了顛倒的眾生,卻來破壞這善行,身為沒有過失的修行者,遇到這種非理的破壞,汝自禁息,當無瞋責。應該善自調伏自己的虛妄分別心,消滅內在的瞋心及口業的責罵。也就是說,不必與他爭辯講道理,保持默然。如此對方所加諸的惡行,就不會對自己產生傷害,反而是反彈到對方身上。

這段經文勸勉我們面對邪惡果報時要安忍不動,安忍即是忍辱波羅蜜。諸位若讀菩薩戒,會發覺佛陀對菩薩修安忍是特別強調的,佛陀在菩薩戒開示說,莫說平常對人事因緣的傷害,自己不能起瞋心,即使有些顛倒眾生殺害我們的父母及國族的人,我們都不能加暴報復,而要安忍不動。雖然受惡因緣刺激時,內心會有煩惱情緒,但修安忍不是強制壓抑,強制的壓抑不能持久,而且有害身體。佛法的安忍是有真理的疏導,內心有法寶來作觀想對治,以疏導內心不平衡的情緒。

蕅益大師在《靈峯宗論》開示說,若遇非理的擾亂,內心應起兩種觀照:

(一)隨緣消舊業想:

我們一定要深信,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所以若有痛苦果報在自己生命中出現,這表示自己在過去生中,一定有這種罪業存在,自己對這個真理應深信不疑。所以現在遇到惡逆因緣,是自作自受,面對這果報,我們應該當作隨緣消舊業,消掉這罪業就好,不要再創造新的罪業,所謂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秧。

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非理的果報,有兩種選擇:第一是讓事情變得更好,第二個是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若能以因果的道理來調伏心中不平的情緒,則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之下,暴風雨很快就會過去了。若放縱情緒,則只是讓事情的傷害變得更加嚴重。如這罪業所得到的果報只是某一部分的力量,現在起煩惱,又加諸另一罪業,火上加油,這個果報就會增長廣大,且於事無補。所以我們面對惡逆因緣,一定要保持正念,觀察真理。

(二)作善知識想:

前面方法是消極性的,這裡的方法是有積極的一面,就是把惡因緣當做修道的善知識。我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是只成就一、兩個功德,而是要成就眾多的功德,成就萬德莊嚴,如此果報才殊勝圓滿。而功德的栽培與環境有關,有些功德是在順適的環境成就,譬如剛開始栽培禪定與智慧,這要在寂靜的環境,沒有任何干擾之下修習。《小止觀》說,剛開始修習止觀要與同眷同行共修,不能與放逸眾生住在一起,因為他會干擾你的修行。

所以有的功德要在順適環境中栽培成就,而有的功德必須在惡劣環境中才能栽培,尤其是對眾生的寬恕與包容。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冤家當作善知識想,因為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栽培寬恕與包容,這在菩薩道上是特別重要的功德。若對眾生沒有寬恕與包容,不可能成就大悲心,因為眾生是有過失的,若要關懷他,你先要寬恕包容他,吸收他的負面力量,才能幫助他。所以我們不但要消極的調伏自己,也要學習把惡因緣轉化成自己成長的機會,轉逆緣的勢力,變成菩提道的力量。

佛陀在這一章中告訴我們,在惡因緣中,內心要安住在真理上作觀察,如此才能忍惡無瞋。

第七章 惡還本身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身為大智慧的佛陀,他內心安住在兩種功德上:

(一)守道:這道是般若智慧,佛陀內心能正確不顛倒的觀察生命的因緣。

(二)行大仁慈:佛陀大慈大悲,幫助一切有情眾生。

以上兩種功德都是值得讚歎的,佛陀內心安住在清淨的智慧與慈悲中,他的身口意已沒有任何的過失,但顛倒眾生還是會譭謗他。佛陀如何面對這因緣呢?佛默不對,佛陀所採取的行動是默然不回應。瞋罵不是單方面的,一個碗敲不響,所以佛陀不響應,對方的瞋罵就停止了。

等到對方心平氣和,佛陀問對方說: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若你準備禮品贈送對方,對方不接受,這禮品最後是否回歸於你?對曰:歸矣。送禮給對方,對方不接受,禮物當然回歸於我。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你現在以惡劣言詞罵我,本來是想傷害我,但我對你罵人的言詞不受。不受是修行人的智慧,佛陀內心游於甚深法性三昧,他能不著於外境,則對方所罵的言詞,終將歸於自身。

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猶如在空谷中發出音聲,一定有迴響。這是譬喻說,自己若造惡因,這惡因一定會給自己的生命召感痛苦的果報,這就是響。或如影隨形,形是所造的惡因,影是惡果,惡因必召感惡果,所以慎勿為惡。

這裡經文開示,在末法時代修學聖道,我們會顯得與眾不同,因為我們不想與顛倒眾生同流合污,這時別人見我們斷惡修善,會產生嫉妒心而想破壞我們的修行,這時我們有兩種選擇:

(一)受:前面第六章忍惡無瞋的方法是接受,接受以後再思惟因緣,思惟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秧;或思惟這個人是我的善知識,他是來成就我忍辱與寬容的功德。

(二)不受:自己也可以直接選擇不受,罵不罵是由他,受不受是歸自己,我們不一定要接受,也可以選擇不受。若要選擇不受,心中必須有法寶的攝持,否則無法不受。前面對惡因緣是偏重在觀,先接受,再用觀想的方法來化解;這裡的化解障礙是偏重在修止。

《大乘起信論》開示修止的方法有兩個:

(一)真如三昧:這是無相三昧,內心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是安住在空性中。修真如無相三昧,心就能不受。

(二)一相三昧:若覺得修無相三昧的境界太高,可修一相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如內心有誦大悲咒或念佛的念力,當遇惡因緣時,自己能把心帶回家,內心安住在大悲咒或佛號上,你對外境不受。因為大悲咒或佛號都是有相,但它是一相,所以稱為一相三昧,如此自己也能不受。

前面第六章化解惡因緣的方法是修觀,這一段經文是修止而不受。《大乘起信論》說,我們可以先修止而不受,因為惡因緣的勢力可能很強,如果自己有這種業力,你對他的言詞會很在乎,因為這是沖著你的業力而來。如果一開始就受,可能衝擊力會很大,所以《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勸勉我們,若遇惡因緣,剛開始第一個念頭,首先把心帶回家先不受,讓自己心平氣和以後,再把這個家的門打開,觀察面對這惡因緣,作隨緣消舊業想,當善知識想,這時自己會更有把握面對這逆境。所以先不受,不受一段時間以後再受,受了以後,再以智慧來觀察化解障礙。

諸位要知道,修行是心中的戒定慧與生命中無量無邊的障礙在對抗,在這過程中,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蕅益大師說,自己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隨順內心佛性的真實功德,這猶如光明;自己所遇到的障礙,包括內心的煩惱及外在的環境,這些都是虛妄的境界;真實永遠能戰勝虛妄,自己要相信這個真理。

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一定會跌倒,雖然過去受因緣刺激,在對治它時失敗十次、百次,這都沒關係,只要曾經成功過一次,如理的依止止觀消滅心中的障礙,這時信心就會大增,以後情況就不同,為什麼呢?因為這次的成功是真實的,其它全是虛妄的。

如佛陀在凡夫位時,也是經過很多次的失敗,如《佛本生經》中說,佛陀在因地時也有破戒的事情,但最後一次的成功就成道了。為什麼呢?因為修行是真實的功德,障礙是虛妄的境界。在佛法的修學中,並不怕煩惱障礙重,也不怕罪業重,因為這都是虛妄的,最怕的是自己不願嘗試修學戒定慧聖道,不願嘗試踏出修學聖道的第一步,則這個人的生命就沒有進步的可能性。

所以只要願意嘗試,生命就有希望,因為光明永遠能破除黑暗,不論黑暗有多麼深重,只要心中生起光明,生命就能扭轉改變。

第八章  塵唾自污

前面的兩章書,說明別人傷害我們時該如何化解,這一章是勸勉我們不要傷害他人。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一個內心邪見的暴惡眾生,心隨境轉,內心隨著虛妄的情緒,身口意隨之活動,就很容易傷害賢者。佛法中的賢者是指資糧位與加行位的菩薩,他心中能如理的修行戒定慧,但還沒有斷除煩惱。一個修習戒定慧的修行人,比較會認命吃虧,暴惡眾生容易佔賢者的便宜,但結果惡人其實並沒有佔到便宜。

佛陀譬喻說,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惡人見到修行人能調伏自己,犧牲奉獻,就想佔些便宜而傷害賢人,結果他所釋放出的惡劣行為,猶如仰天吐口水,口水會往下墮落,不可能污染天空,最後這口水反而污染了惡人自己。

佛又譬喻說,惡人散發灰塵,想要傷害處在上風的眾生,因為是逆風,結果灰塵傷害不到上風的眾生,反而是污染到自己。賢不可毀,禍必滅己。所以內心修習戒定慧的人,我們不應該譭謗傷害他,因為自己所釋放出來的惡因緣,總有一天會傷害到自己。

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上遇到很多所緣境,假如自己釋放出惡業,無論是身體或是言語的惡業,本來釋放惡業是要傷害對方,讓對方痛苦。佛法的觀念中,罪業是有反彈的力量,結果這罪業反彈傷害到的卻是自己,所謂的自作自受。

唯識學講到一個觀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造業是從心發動,自己先起一個貪、瞋、嫉妒的恶心,要成就業力也一定要有所緣境,面對所緣境而成就業力;這所緣境不是心外的所緣境,而是心內的所緣境。假如是造善業,是心作佛,內心依止善良心來憶佛念佛,這業力還是在自己的心中造作。造作業力後,這業力也是保存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天這善業表現出來,是心是佛,仍是自己受用這果報。

反過來說,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內心生起恶心,面對所緣境造業,結果這業力也是在自心的所緣境中造作,你並沒有傷害到心外的眾生。造作後,這罪業不是跑到別人身上,仍是保存在自己內心深處,總有一天這罪業表現出來,還是自己在受用這果報。

所以自己造作的業,別人無法受用,業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最後由你的心表現出業力,讓你去受用,佛法的因果是自作自受,所以這地方講塵唾自污。這段經文勸勉我們不要傷害他人,因為傷害別人的勢力,最後也會傷害到自己。

以上這幾章書,佛陀都是從因果上開導眾生,在因地上要能斷惡修善,在果報上,對安樂果報要能少欲知足,對痛苦的果報要能安忍不動,這些都是扣著因果道理,告訴我們修道應該如何自處。

一個人的修行永遠受自己知見的引導,所以甚深見才能產生廣大行。

我們應該經常觀察生命是一條永無止盡的水流,這水流是指我們現前的一念心識,這要如何觀心呢?

蕅益大師說:只是現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後名因。在流動的心識中,每一個心念都扮演著果報與因地的角色。這心念對望過去來說,我們是一個果報,承受了過去的業力,這果報可能是安樂或痛苦的果報。在受用果報時,前面的經文告訴我們,受用安樂果報時要少欲知足,克制慾望;遇到痛苦果報時要安忍不動。

其次,這心念對望未來,我們在面對果報時又造作新的業力,要避免造作身三、口四、意三的罪業。若一時糊塗造作罪業,也應該安住於慚愧心,使罪業勢力減少。所以我們每一個流轉的生命,都是在受用果報時,也同時在創造新的業力。在這樣的因果流轉中,修行人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以上的八章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口、意,使我們能趨吉避凶。以下回答幾個問題。

問(1):如何破除遍計執?

答:遍計執即是我執與法執。

我們在生命的流轉當中創造一個業力,由這業力得果報。若是善業,果報是尊貴安樂;若是罪業,果報則是卑賤痛苦。不論是安樂或是痛苦的果報,皆是生滅無常之法,果報很快就會消失,然後又再出現另一個果報,這是生命的真實相——流轉變化無常。

但不幸的,我們在成就個體果報時,會產生我愛執,認為這果報體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一切人事因緣,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因此就產生顛倒。我們本來的身心世界,無論是外在的色身,或內在的內心,都是由業力所創造,如自己今天是女人,則是女人的身相,女人的心情;前生是一隻螞蟻,則是螞蟻的身相,螞蟻的心情。當我們的生命有自我意識時,就會產生種種的思考,也就是所謂的名言,這種思考的名言就是遍計所執性。因為這思考不是隨順真理的思考,而是以自我意識所發動的思考。這在十二因緣中稱為無明,無明所帶動的行,就會創造生老病死的果報。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一個觀念,剛開始時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因為思想會被自我意識所污染,所以破遍計執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當然也不能完全不思考,若不思考就猶如木石,這也不能成就聖道。

那要如何修呢?如理思惟,把佛菩薩所開導的法語,用來取代自己的思考,當遇到境界時,不要用自己的感覺思考,佛菩薩告訴我們如何觀想,我們就如何觀想。譬如這件事應該作隨緣消舊業想,或當善知識想,你就強迫自己用佛法的道理來思惟,如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你的生命就會有變化,心中就會產生增上的力量。若是隨順自我思考,生命就會生滅流轉不息,因為我們一直活在遍計執當中,活在狹隘而自我意識的顛倒的無明當中。

所以修學佛法要有如理思惟的觀照,由觀照力而產生行動力。

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時,先要相信自己是業障凡夫,不要對自己太有自信。佛法的修學永遠是兩個次第:先否定再肯定;先大死一番,再徹底的承當,沒有一個人能例外。一定要先相信自己的心是顛倒心,不能相信自己的受想行識,自己的感覺、受用、思想都是顛倒的,只有佛菩薩的思想才是正確,所以先否定自己,最後再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時直下承當,從空出假,廣度眾生。

因此若要破除遍計執,剛開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先強迫自己根據佛菩薩的開導去思考,也就是以佛法的名言,破除自己的名言,這是破遍計執的方法。

問(2):弟子每觀察到妄想,妄想就會消失,但妄想還是會再生起,猶如石頭壓草,這該怎麼辦呢?

答:外道在調伏妄想時,並沒有見到妄想的根源,所以是如石壓草,當對治力消失時,妄想仍會生起。佛法則不同,佛法要我們先觀察妄想的根源,若起妄想,就追尋妄想是怎麼生起的?打妄想的是誰?色身當然不能打妄想,內心是無形無相,也找不到妄想,結果覓之了不可得,原來妄想是自己捏造出來的。

所以佛法在方便法門方面與外道有些雷同,也透過禮拜、靜坐來調伏妄想,但佛法有甚深見;在廣大行方面,某一部分的方便雖與外道雷同,但外道沒有甚深見的指引,他不能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

佛弟子在調伏妄想之前,他已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妄想是虛妄的,所以每一次的調伏妄想,他是從根源上調伏。外道認為妄想是真實的,所以壓抑它;但佛弟子認為本來就沒有妄想,修行只是返妄歸真。

這兩種思考不同,因此一個能徹底降伏妄想,一個則不能,這主要的差別在於是否有甚深見。所以佛法的方便在某些方面與外道雷同,但效果卻完全不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玉女獻佛佛不納,天魔證果須陀洹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佛學漫畫】四十二章經

千古秘籍《四十二章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

三衣一缽不離身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

世間人臨終的三種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這一次到台灣去,見到台灣那邊的佛教事業辦得很好。...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

不流汗的運動

朋友約我到大飯店的俱樂部去做健身的運動。 健身房裡...

吃葷者開始吃素後容易有飢餓感該如何解決

由於肉類較不容易消化,滯留於腸胃道時間較長,因此較...

聖嚴法師《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天台宗對觀音信仰的歷史貢獻

中國佛教天台宗對觀音信仰在中國漢傳佛教領域的普及與...

體驗什麼叫作「貧窮」

一位億萬富豪想讓他的兒子體驗什麼叫作「貧窮」,於是...

智諭法師:清淨心

今天和大家講清淨心。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顛倒的屠夫

宮門前,跪著一位身披獸皮的屠夫,希望能謁見阿闍世王...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佛教詞典】遍知道

【遍知道】 p1123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遍知道者:...

【佛教詞典】釋氏稽古略

(書名)四卷,元覺岸撰。用編年之體。以歷代統系為綱...

【視頻】淨界法師《修福五十年,出家不可得》

淨界法師《修福五十年,出家不可得》

【視頻】工作忙沒時間,可以等退休了再學佛嗎

工作忙沒時間,可以等退休了再學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