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果煜法師  2017/10/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修行,其實是從「修不行」開始的。各位在炎熱的夏天裡還來此打坐,皆是為「有所求」而來──希望在心理、生理上有所改變。但是真正的修行,卻要從修不行開始的。

先松再緊

現代的人學打坐,常是該緊處不能緊,該松處不能松,故打坐只是裝模作樣、濫竽充數而已。像現在這麼多人在打坐,但真正能用上功夫的有幾人?我很懷疑!

松與緊的對比,可以用「上發條的鐘」做譬喻:發條愈緊,愈往內收,愈收愈小。打坐時身心內斂的過程,就像上發條,愈上愈緊,愈收愈小。但怎樣上發條呢?就是用方法而已!

然而上緊只是一面,放鬆則是另一方面。要松才能緊,很多人雖很想讓自己緊,但因為不會放鬆,所以該加緊處也不能加緊。這像翹翹板一般,這邊上,那邊就下,不能期待只一邊上,而另一邊不下。加緊是上,放鬆是下,但就一般人的習性而言,要先會放鬆,才能加緊。所以今天要教各位的,不是如何加緊,而是如何放鬆。

無心才能松

很多人也希望放鬆,但不知如何是好,結果只將自己繃得更緊;要放鬆,其實很簡單:只要一切無心!以下且以四項說明:

首先、身體要放鬆:有些人腰一挺起,小腹就在用力,這是不對的,小腹要先放鬆。有些人肩膀會用力,因為結手印,肩膀便不自覺地向後弓或向上聳,這樣便使關節卡緊了。故上坐後要檢查身體,看有沒有那個部位未放鬆。放鬆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要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用力,甚至完全地不管它,才能真正的放鬆。有些人打坐時,會有酸、痛、冷、熱等異常現象,若因此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上面,反而更無法放鬆;但若能了解到那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過程,就能以平常心看待它、接受它,身心自然寬鬆!不要用任何方法來對抗酸痛,因為既有對立的心,便不可能放鬆。

第二、外境要放下:現在人多,天氣又悶熱,這要能接受它。有些人會在心裡嘀咕,為什麼要錄取那麼多人,人多空氣當然不好。既然你來了,且已進了禪堂,就要去接受現前的狀況。天氣熱,空間狹小,這雖是事實,可是我們的心也不要被外境所轉。有些人還會因為周圍的人打坐不如法而起煩惱心。其實,初學者都是這樣的,或者昏沉,或者散亂;但坐得好壞,那是別人的事,你不要受他影響。另外在這裡打坐,可沒有在家裡舒服習慣。雖修行不一定要吃苦,但要能對治我們的習氣。在這裡住得不舒服,不表示這裡不好,它只是與你的習性不相應而己,所以不要老是懷念家中的光景。還有一些人會對監香法師有意見,他話講得少,會有人嫌他太冷漠;話說得多,也會有人嫌他嚕嗦。再怎麼做,都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所以這些外境,不管天氣或人,要盡可能不受影響。

第三、要放下妄想:打坐當然是希望不打妄想,但有些人卻因害怕妄想,討厭妄想,反而不能安心用功。其實妄想可說是自己向來的好朋友,因為從小到大,它便與你打成一片;而現在要打坐了,就把它當成魔鬼,這實在有欠厚道。妄想既是自找來的,故不要敵視它;只要不理它,繼續數息。則妄想既自己會來,也會自己走的,不需要與它對抗。

若期待一打坐就要超凡入聖,絕無妄想;其實這才是大妄想。我們應該努力於用方法,但不要用太高的標準來苛求自己。如把標準定得太高,則妄想一來,就覺得被打敗了。若以這種方式打坐太辛苦了,也不會有進步。妄想起落時,就讓它自己來自己去,頂多把它當成陌生人,而不需要把它當敵人、魔鬼。我們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想雖不免會有,但重點在於怎樣很快地捨掉妄想而回到方法。妄想不會賴著不走,除非你不用方法。很多人錯以為因妄想太多而不能用功,這其實是自己放不下妄想所致。

第四、放下得失心:每個人都是抱著「有所求、有所得」的心來打坐的,但是「得所求」是修行的「果」,而非進步的因。我們常說:「水到渠成」。只要一心一意用方法,自然會有那樣的成果。因此,須用心於因的努力,而非果的期待。不要有守株待兔的心理,也不要浪費心神於比較,上一枝香與這一枝香坐得如何如何?

打坐或會有浮光掠影的現象,有好的感受,或異樣的光采,其實這些都是瞎貓碰到老鼠,沒來得及抓緊它,它就溜掉了。很多人都是這個樣子,才開始高興,它就沒有了;有人很在意自己打坐是在什麼境界?好境界!趕快給它貼標籤,是初禪?還是二禪?壞境界!趕快問原因,為什麼會這樣那樣?像這樣的心怎能安定?不著魔已經不錯了。真正的打坐不能求境界,禪宗常講「見性」而非「見相」;境界再怎麼好也是虛妄的,是相而非性。能體驗到超然不動的心,才與「性」有些相應。

心無所行

因此,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行是行動,手動腳動,心有所求。佛法中常講「受想行識」,以意志去抉擇我們所求的境界,那就是行的原意。真正的修行用功,是不能「行」的──必不取捨、不分別、不造作。故修行若有進步,必是從「不行」中得到的。

打坐該放鬆的地方要放鬆,該不行的地方得不行。不懷得失心,而一心一意用方法。最緊處其實也是最松處,方法用到最後,雖有方法而不覺得有方法可用,這是最後的統一狀態,即所謂的「三昧定境」。

今天所講的,偏重於在修定的方法上來調鬆緊。如果是以參話頭或其他方法用功,那又另當別論。希望各位在這三天裡,還是以調鬆緊的要點來專心用功。於用功一段時間後,自然會使過去聽聞的佛法──聞思的種子,在心中產生統合作用。過去聽的佛法因零零散散,故沒有力量;但經過一心一意用方法後,這些分散的種子便能由凝聚而統合。在統合的當下,將會有茅塞頓開的覺受,這也是從緊而松的體驗。不過,茅塞頓開的體驗,是可遇不可求的;故我不願意說得太多,希望各位還是用漸進的方法來用功,妄想雜念消除了,該來的遲早會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星雲大師《廣結善緣的幾種方法》

過去,有的人在路上點一盞路燈跟行人結緣,有人做個茶...

誦《無量壽經》不念佛號,屬於念佛法門嗎

問: 一個朋友每天誦三遍《無量壽經》,不念佛號,這樣...

生活中的修行

一、 從國王的三個問題說起 俄國的托爾斯泰有一篇很有...

懺悔依教理有三種

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無始至今所造罪業,期仗佛...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

慧律法師《寬恕別人 昇華自我》

犯錯是平凡的,寬恕是一種超凡。 寬恕,是人類的一種...

每天一定要定功課

我們做功課通常都是散持。 我問老菩薩:一天念多少?...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生死大事辦好後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

《瑜伽焰口》十二召請文

焰口是佛教傳統的佛事儀式之一。瑜伽為印度語,意為相...

用功和修行

今天講一講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為很多同修都在問,...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禪堂裡面種的是般若因,所以禪堂裡面稱智慧堂,...

學習淨土經論要老實 要做鈍功夫

我們在淨土經論的學習當中,要老實。怎麼樣老實呢?比...

法聞法師:授三皈依大意

一 禮佛(三拜,舉香讚) 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

父親念佛相助,七歲童子往生前後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養秋居士的兒子。方養秋一向行善,...

佛知佛見無他,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見無他,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已。現前一念心性,本...

警惕「臥室殺手」

臥室是我們修養生息、放鬆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裝...

稱誦佛號就是念佛嗎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種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稱念佛與...

聖嚴法師:把自我的立場放下

有一天,我在上課時說:「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

在當今市場經濟和環境中,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

得遇善師令我們免受沉淪之苦

過去世尊與眾多弟子都是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弘法之...

可以來代替「肉」的七種素食

黃豆 黃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增加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過去有一個人他很會駛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專家,...

聖嚴法師《再論積極》

曾經有人問我:師父,我看了很多有關積極人生觀的書,...

【佛教詞典】四修

即四種修行方法與規範。有三說:(一)就修行佛道而言,...

【佛教詞典】阿毗跋致

【阿毗跋致】 梵文 avinivartaniya,即不退轉,功德善...

【視頻】禮佛的功德

禮佛的功德

【視頻】佛教卡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教卡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