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想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如瑞法師  2017/03/23  大字體  護眼色

想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一個人要想進步,就是要學習佛的三藏十二部講的戒定慧的內容,就是要通過聞思修來獲得,聽聞學習,思惟實踐。只要一個人知道自己不足,注意留心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給自己一個培養鍛煉學習的機會,就一定可以每天進步一點點的。

老法師曾經說過一些初學的人,她們看到久學的人說話很自如,在座談會上她們也隨口來說。但是結果和久學的人差了很遠,說話不能駕馭語言,根本表達不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等等。所以老法師說:不要著急,你寫好了再照著說,慢慢培養自己。

當你練習聽別人講,把一些很好的、對自己有益的話記下來,你過上一個月、半個月回頭去總結一下,你的收穫會很多。如果你練習去組織語言,到以後你寫文章,根本不需要費什麼勁兒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要你肯去學習,你就一定會成長得很快。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從凡夫開始學習應用,都是要訓練的。

曾經講到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很想把自己培養成有智慧的人,他去拜師求智慧。他的師父告訴他,要求智慧不難,你可以先用三年的時間來完成一件事情,就是無論碰到誰來辱罵你,你都要用感恩的心去回饋他,要能夠給對方一個錢。這位學生對師父的話深信無疑,就這樣三年當中,不管誰給自己製造了違緣,罵了自己等等,他都會恭恭敬敬地來給對方一個錢表示感謝。

三年過去了,他的師父告訴他,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去哪裡能得到智慧。你現在往某某地方去吧,那兒有一位智者可以給你智慧。這位學生按照老師告訴的地方,當他來到城門要進城去找這位智者的時候,人們告訴他不要找了,智者就在城門那兒坐著。他上去問候,結果招來的是這位智者的辱罵。他發現無論誰路過這裡,這位智者都會去罵,而且罵過了就罵過了。

他走到跟前同樣也挨一頓罵。當這位智者罵他的時候,他內心充滿喜悅和感恩。這位智者問他:「為什麼罵你,你沒有絲毫被激怒的樣子,還是有其他的想法?」

他說:「我的師父曾經用三年的時間來訓練我,無論誰給我製造違緣辱罵我,我都要去布施他一個錢。而到這裡智者什麼都不要,您肯這樣地來罵我,我覺得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這位智者說:「你現在可以進城了。」

當然這只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我們去思惟,可以有很多種答案。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忍辱負重當中來;智慧從哪裡來?就是從你學會了化解一切對你的考驗而來。所以智慧不是一個人不需要學習、不需要環境的培養,就能開發出來的。智慧需要學習,智慧需要借境練心,智慧就是一件老老實實,你肯低下心來培養自己的事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

羅迪克是一個英國戰俘,一次他不幸被俘。和許多戰俘一...

【推薦】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

「忍」為成佛第一行

法錦自言性多瞋習,老人因以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修行就是先苦後甘

大藏經裡面有段故事:在一個深山裡面,有七個人志同道...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

怎麼個修行?怎麼修法?怎麼修怎麼行?首先要知道我們...

證嚴法師《淨因三要》

淨因第一要 一.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世間之孝...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

謙下低頭智內蘊,我慢高山人不敬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說文解字》中有講:秋,...

孝順心,是學佛的第一步

無始時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你想一想,我們無始...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普賢菩薩強調,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就是用法來作...

【推薦】誦經如何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說讀誦一部經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隨聞入...

學佛前要先研究三個問題

講到學佛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決三個問題...

夢參老和尚《彌陀心法》

錯誤的觀念 沒有講經之前,跟大家說幾句,最近一段時...

聖凡二力彰顯淨土景觀

一、聖凡二力彰顯淨土景觀 阿彌陀佛以本願威神之力,流...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第十八願 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

波斯匿王迷戀他人妻子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裡巡視的時候,在路上看見一位年輕...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問: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淨界法師答: 自責汝心...

出家人完全禁慾有三種原因

有人問,佛教主張禁慾,是否又主張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金剛經的40句名言

1.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

捕鳥人

過去有個深知鳥性的捕鳥人,每次外出捕鳥不曾空手而返...

修白骨觀的三個階段

白骨觀即觀想人的身體成為白骨的修法。貪慾熾盛的眾生...

【佛教詞典】生變

(術語)二變之一。亦曰轉。如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

【佛教詞典】菩薩性

(術語)五性之一。滿二利之行而當成佛之大乘菩薩種性...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視頻】普門頌(悟明)

普門頌(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