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王日休  2021/09/08  大字體  護眼色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臨終時,地獄形相已現,能至心十念南謨阿彌陀佛,則變地獄形相為蓮華,亦生淨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是所謂十念者,乃生前自十聲念阿彌陀佛,非謂身後請人念也。生前自念者,臨命終時,佛與菩薩自來迎接,故必生淨土。身後請人念者,未可知也。

經云:身後人為作功果,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報。人何苦不於生前每日十聲念佛,必待死而請人念乎?又云:譬如鐵石雖重,賴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賴舟船,江不可渡。蓋謂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為惡,一日招安,遂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惡者,亦復如是。

又如蟣蟲,萬死萬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淨土者,亦復如是。切勿疑己有罪惡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見佛得道,還度一切冤親之心,則無不生也。或云:人平生為惡,殺害眾生,苦虐人民。臨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殺所苦之眾生,懷冤枉之心,何時而可解乎?答云:生淨土得道之後,皆度脫一切冤親。豈不勝冤冤相報,彼此無出期者乎。

【演蓮法師譯文】

九品往生中屬下品下生的,是指那些平生罪業深重的人,至臨終時,見地獄形相現前,生大怖畏。此時若能至心懇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便可仗佛慈悲願力,變地獄形相為蓮花,也能往生淨土。可見佛的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所以才有這樣殊勝的效果。

然此所謂十念,乃是生前自念十聲阿彌陀佛,而不是死後請別人代念。生前能自念佛號的人,臨命終時,佛與菩薩親自來迎接。故必生淨土。死後請別人代念的,是否有效果,那可就很難說了。據經上說,死後有人代做功果,七分功德中頂多隻能得一分。如果在生前自作功德,可以得千百倍的果報。何苦不於生前每天自念十聲阿彌陀佛,非要等死後請別人替念呢?

經上又說:譬如鐵石雖重,靠舟船的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靠舟船的力,便不能渡江。這意思就是說,人雖有重罪,仗佛願力,可以得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也不能往生淨土。又如平生為盜寇,一旦接受招安,便可以成為良民。仗佛力而能消除罪惡,也是這個道理。

又如蟣蟲,雖經萬死萬生,也不能爬出一里。若附在人的身上,便能到達千里,仗佛力而往生淨土,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切不可懷疑,認為自己是罪惡之人,即使念佛,恐怕也是不可以往生的。應當發起見佛得道、還度一切冤親之心,自然有往生的希望。或者有人說,平生為惡,殘殺眾生,虐害人民,臨死念佛,也能往生,那麼以前被他所殺害的眾生,要何時才能化解彼此的冤業呢?

我回答說,若能往生淨土,見佛得道之後,一切冤親皆得度脫,豈不比那彼此之間,沒完沒了的冤冤相報更好嗎?

龍舒淨土文卷第三 普勸修持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

這樣的時代,罪業眾生該如何解脫

在佛的正法的時候,行人的根機都很殊勝,善知識如林。...

【推薦】一句佛號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涼

自古以來佛家有一句成語說:一子持齋千佛喜,九玄七祖...

一句佛號一塊金,多念結成淨土因

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淨土的念佛...

因為我們的愚癡,過去已經付出了慘痛代價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

切勿捨淨土而修其它法門

閣下既看《文鈔》,宜依之而行,則決定會得大利益。切...

多誦經少念佛這樣對嗎

問: 最近從北京來一位年輕的女居士,叫我們這些老居...

釋迦牟尼佛管送,阿彌陀佛管接

在《悲華經》裡,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

福報的水養智慧的魚

我現在發現,我們同學說起來比我說得好,也都說得頭頭...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依於妄念,調修法身 故於妄念起者任其起(《圓覺經》云...

唯識要義解說

一、唯識之義 唯識者,據《成唯識論述記》云:唯謂簡別...

讓罪業消失的方法就是「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若遭眾厄種種衰惱不吉之事,擾...

心然法師《地藏菩薩本跡記》

序 白聖 菩薩以正智證到真如理之後,復起差別智,觀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

佛預言出家人容易得兩種「惡瘡」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又出家人有二癰瘡,何謂為二...

家庭助念,讓姥姥那朵蓮華盛開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愛的姥爺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內,...

善用其心就在當下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華嚴經淨...

真正的幸福,是心靈的富足

英國萊斯特大學在2006年公布「世界幸福地圖」,台灣在...

慈悲心是超度冤親債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親債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時,鄱陽...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

出家的條件與受戒的程序

一個人要加入僧團,成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僅要符合...

人類的奇怪之處

弟子問老師: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 老師答道:...

【佛教詞典】戒身

梵語 ?īla-skandha。五分法身之一。又作戒眾、戒蘊、...

【佛教詞典】十勝行

十種殊勝之行。(一)十地菩薩到達大涅槃所修之十種勝行...

【視頻】昌義法師《2019年鎮江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19年鎮江極樂寺佛七開示》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經前十門

慧律法師《楞嚴經》經前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