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王日休  2021/09/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臨終時,地獄形相已現,能至心十念南謨阿彌陀佛,則變地獄形相為蓮華,亦生淨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是所謂十念者,乃生前自十聲念阿彌陀佛,非謂身後請人念也。生前自念者,臨命終時,佛與菩薩自來迎接,故必生淨土。身後請人念者,未可知也。

經云:身後人為作功果,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報。人何苦不於生前每日十聲念佛,必待死而請人念乎?又云:譬如鐵石雖重,賴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賴舟船,江不可渡。蓋謂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為惡,一日招安,遂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惡者,亦復如是。

又如蟣蟲,萬死萬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淨土者,亦復如是。切勿疑己有罪惡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見佛得道,還度一切冤親之心,則無不生也。或云:人平生為惡,殺害眾生,苦虐人民。臨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殺所苦之眾生,懷冤枉之心,何時而可解乎?答云:生淨土得道之後,皆度脫一切冤親。豈不勝冤冤相報,彼此無出期者乎。

【演蓮法師譯文】

九品往生中屬下品下生的,是指那些平生罪業深重的人,至臨終時,見地獄形相現前,生大怖畏。此時若能至心懇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便可仗佛慈悲願力,變地獄形相為蓮花,也能往生淨土。可見佛的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所以才有這樣殊勝的效果。

然此所謂十念,乃是生前自念十聲阿彌陀佛,而不是死後請別人代念。生前能自念佛號的人,臨命終時,佛與菩薩親自來迎接。故必生淨土。死後請別人代念的,是否有效果,那可就很難說了。據經上說,死後有人代做功果,七分功德中頂多隻能得一分。如果在生前自作功德,可以得千百倍的果報。何苦不於生前每天自念十聲阿彌陀佛,非要等死後請別人替念呢?

經上又說:譬如鐵石雖重,靠舟船的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靠舟船的力,便不能渡江。這意思就是說,人雖有重罪,仗佛願力,可以得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也不能往生淨土。又如平生為盜寇,一旦接受招安,便可以成為良民。仗佛力而能消除罪惡,也是這個道理。

又如蟣蟲,雖經萬死萬生,也不能爬出一里。若附在人的身上,便能到達千里,仗佛力而往生淨土,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切不可懷疑,認為自己是罪惡之人,即使念佛,恐怕也是不可以往生的。應當發起見佛得道、還度一切冤親之心,自然有往生的希望。或者有人說,平生為惡,殘殺眾生,虐害人民,臨死念佛,也能往生,那麼以前被他所殺害的眾生,要何時才能化解彼此的冤業呢?

我回答說,若能往生淨土,見佛得道之後,一切冤親皆得度脫,豈不比那彼此之間,沒完沒了的冤冤相報更好嗎?

龍舒淨土文卷第三 普勸修持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土法門是了生死之大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講看破、放下、念佛。因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我們的顛倒妄想有這兩個要處理

《楞嚴經》講這個顛倒妄想,其實顛倒妄想是很多很多。...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的三種解釋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說阿...

【推薦】大虧變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

福報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當我們在念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成三塊...

往生彌勒淨土的修行方法

一、廣行布施 《大成佛經》中講到,彌勒菩薩在人間成...

唯此一法,皆於現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書中,權、實、頓、漸辨疑之文,須先明權、...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四季都喝什麼茶

茶,是一種健身益體、老少皆宜的優良天然保健飲料。祖...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為了找到平靜,我們已下定決心成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彌...

有什麼因素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呢

關於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命運究竟能不能改變,有各種不...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

佛陀證得的四種無畏

四種無畏, 第一是一切智無畏。 一切智就是不是那個聲...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問: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彌陀佛能帶他往生西方嗎...

念頭像一條流動的河

我們常常覺得念頭是一段一段的,實際上不是。心像一條...

婆媳之間

媳婦對師父說:我對婆婆已經夠好了,但是她仍對我不好...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

外財布施與內財布施

我們要知道,財布施有兩種,一種是外財布施,一種是內...

「一心不亂」應該怎麼解釋

那麼這裡我們來看看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這個眾多的解釋...

在家佛子應如何孝順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們應怎樣做才能算是孝順呢...

心為萬法之根源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關於心地法門。一個老嫗住在深...

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觀照我們的念頭

學佛的人,就是學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這個心,成就的部...

佛的光明隨時在我們身邊

我再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講到...

【佛教詞典】戒體指歸大乘行人究竟域心之處

子題:十方佛土唯有一乘、護戒如命如浮囊、心業力結成...

【佛教詞典】增加句

(術語)真言上下所增加之緊要語句也。隨於法,各有差...

【視頻】一代高僧真禪長老

一代高僧真禪長老

【視頻】慧律法師《人生宇宙是怎麼來的》

慧律法師《人生宇宙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