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飢寒困苦愛易除,義無反顧往極樂

大安法師  2018/06/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飢寒困苦愛易除,義無反顧往極樂

貧窮之人是由於多生多劫沒有種植善因,所以今生窮苦潦倒、飢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貧窮,這固然是人生當中的困境、逆境,但是對於修道人來說,如果善於對待它,也許貧窮就是我們修道的逆增上緣。

知道了自己業障深重,食不果腹,這時候聞到了淨土法門,知道還可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像一個人在飢寒之地,聽聞到了故鄉無限富貴的妙麗,這時他求往生的心、厭離這個世間心,就非常地懇切。

所以,貧窮之人念佛求往生,不要有任何的猶豫不決。要知道在這個世間,飢寒困苦愛易除,暖飽卻思淫慾呀!

當一個人吃得很飽、穿得很暖時,慾望就上來了;如果恰好相反,不是暖飽,而是很飢餓很寒冷,這時候淫慾心也不容易起得來。自己的命都不知道哪兒去了,冷得發抖了,這個愛慾的心也就容易除掉。

要深刻厭離這個軀骸,在貧窮當中,身體自然就很憔悴,面黃肌瘦,整個軀骸就像膿瘡潰爛。我們的身體就是這個樣子,只是包了一層皮呀,裡面是種種的不乾淨,種種的污穢。

我們對貧窮要有這樣一種深刻的厭離,以此來激發自己解脫的道心。

我們看《西方確指》中說,覺明妙行菩薩是從極樂世界過來的,他談他的因地是怎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是在晉代晉明帝的時候,他那一世是一位貧窮之人,解決吃飯問題都有困難。

他思惟到自己惡業很重,恰好又相信了念佛法門,所以,他就發誓一定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他把生命作為賭注,精進念佛七日七夜,得念佛三昧。他在三昧當中見到阿彌陀佛的身相遍滿虛空,佛給他授往生之記。

雖然他得念佛三昧見佛授記,但仍然要過完他這一期的命數,就到了他七十五歲的時候,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覺明妙行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由於悲願很切,又常常來到我們震旦國,示現種種身份,或者比丘、或者國王、或者居士,乃至於屠夫、乞丐。甚至為了度道家的人物,還示現仙道這樣的修行人,來隨緣度化,領有緣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只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不一樣了。想穿衣服,念頭一動什麼樣的衣服都可以披在身上,那都是七寶的衣服呀。那些珍寶就像綢緞一樣地柔軟,你想要什麼款式、什麼色彩的衣服,自然就有相應的披在身上;想要飲食,也很好辦,你念頭一動,想吃什麼樣的飲食,就有什麼樣的飲食。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受飢寒困苦的逼惱了。那些天衣、變化的飲食都像無盡藏,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念頭一動自然現前,不想要就自然消失。

若知道了極樂世界是這樣地富足,我們就要懇切地念佛了。等到我們臨命終時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就可以任意、快樂地安居在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故鄉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逆境中的從容

生活中我們誰都會遭遇逆境和挫折,經歷各種不順和困苦...

沉湎於男女的情慾而不自覺該怎麼辦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

淨土不攝非人

非人不是指鬼神咯,是指這個非人行沒有人的道德行為!...

如是持念,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眾生念佛大多以生滅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從阿彌陀佛...

宏海法師:馬蹄無處避殘紅《徹悟禪師語錄》要解

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緣,大家下...

【推薦】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臨泉縣黃嶺...

實法為安住,權法為調伏

這感受是怎麼回事? 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 快樂跟...

臨終之時,阿彌陀佛搶先把我們帶走

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雖然身體還沒往生,但心早已過去

你想憑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這樣可就不空費了...

拜經後有什麼感悟

問: 請問當初是何因緣促使你對經文《華嚴經》等一字...

極樂世界的空間解脫境界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識」

現在來看第三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是說我們要依三...

佛不教比丘對在家人展現神通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游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

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應知道,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我為...

真誠供養,受福無量

佛陀在世時,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銀珍寶不可稱...

若布施者反感,義工是否造業

問: 對於一些公眾,被一些義工半推半就去給慈善團體...

跳下懸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際,他拉住了半山...

只有「無住」,才跳得出三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懶惰變精進

過去舍衛國城裡有一位富翁,擁有無數的財產和一個獨生...

障礙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堅持

以前我讀佛學院,我們的教務主任在新生訓練時,他在黑...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

另類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買小魚小鳥,總是對賣主不屑一顧,有一種高傲...

佛舍利的豐富內涵

各地紛紛出土佛舍利,這是當今中國佛教界的一種重要現...

心淨則國土淨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

【佛教詞典】三界空花

(譬喻)三界無實。譬如空華。楞嚴經六曰:三界若空花...

【佛教詞典】梵書

(一)梵名 Brāhmana。音譯婆羅門那。解釋婆羅門教吠陀...

【視頻】有智則無貪

有智則無貪

【視頻】黃慧音《古梵音大悲咒》

黃慧音《古梵音大悲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