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黃檗禪師  2021/05/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又云: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言語,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同無漏。

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學禪道者,皆著一切聲色,何不與我心心同虛空去,如枯木石頭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應。若不如是,他日盡被閻老子拷你在。你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淨法身,名為阿耨菩提。若不會此意,縱你學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又云:你如今一切時中,但學無心,久久須實得,為你力量小,不能頓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須得個入頭處,自然會去。

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淨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虛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佛性同虛空,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但迷本性,轉不見耳。

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所言定慧,鑒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

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覺妙覺,皆是權立接引之教,並為化城。言寶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寶,此寶不屬情量,不可建立,無佛無眾生,無能無所,何處有城。若問此既是化城,何處為寶所,寶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寶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當體會契之即是。

言闡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眾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謂之斷善根闡提。菩薩者,深信有佛,法不見有大乘小乘,佛與眾生同一法性,乃謂之善根闡提。

凡人多為境礙心、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於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著,然捨有三等:內外身心一切俱舍,猶如虛空,無所取著,然後隨方應物,能所皆忘,是為大捨;若一邊行道布德,一邊旋捨,無希望心,是為中捨;若廣修眾善,有所希望,聞法知空,遂乃不著,是為小舍。

大捨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中捨如火燭在旁,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燭在後,不見坑阱。故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過去心不可得,是過去捨;現在心不可得,是現在捨;未來心不可得,是未來捨。所謂三世俱舍。

自如來付法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能印所印俱難契會,故得者少,然心即無心,得即無得。

佛有三身,法身說自性虛通法,報身說一切清淨法,化身說六度萬行法,法身說法,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無所說、無所證,自性虛通而已,故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報身化身,皆隨機感現所說法,亦隨事應根以為攝化,皆非真法,故曰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永明延壽大師開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從禪歸淨土,他知道禪不容...

身體有病很重視,心有病誰來重視

一般的人都會注意自己的身體,身體有點發燒啦,有點疼...

心佛眾生一體之圓頓法義

疏文: 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推薦】行善夾帶名利心,便是三途種子

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講到我們有很多很...

善用其心怎麼個「善用」法

在善惡關頭,你怎麼善用其心? 依著事、依著境,境就是...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問: 請法師開示: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修出離心

佛法是因果法,我們修行能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取決...

淨土法門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們依然是講淨土緣起的第七門,就是為什麼說淨土...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徑

淨土法門,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門,若非宿具慧...

佛陀座下的七眾弟子

(1)優婆塞: 漢譯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人的執著從何而來呢

流水是微妙的,雖然有許多卵石圍堵著,水還是能夠繞過...

在臨終之前如何讓罪業沉澱下來

假設我們不幸,我們今生已經把某一種罪業,不管是殺生...

王博謙居士《學佛淺說》

人何以要學佛 列位要知道人們,何以要學佛的理由,須先...

每天辛苦奔波,為何還是達不到期望

問: 為什麼有的人不用怎麼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無憂,...

沒有貪婪的心,就沒有憂患

佛說:妄想是錯誤,執著是堅持錯誤。由於妄想執著,所...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怎樣才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問: 我們常常聽說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請指教我們怎...

夫妻之間如何相處(佛經節錄)

節錄《善生經》(中阿含) 丈夫對待妻子的五個要點: 一...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後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領...

參禪前要注意的三個先決條件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

【佛教詞典】胎大日

(雜名)胎藏界之大日如來。對金剛界之大日而雲。...

【佛教詞典】行者

(職位)禪語。方丈之侍者。釋氏要覽上曰:善見律云:...

【視頻】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本善本幻)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本善本幻)

【視頻】淨界法師《十兩銀子買四句偈的故事》

淨界法師《十兩銀子買四句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