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的容量

2010/06/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古時候,一位老和尚有個老是愛抱怨的弟子,老和尚決定要開導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這個弟子去集市買一袋鹽。弟子回來後,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待鹽溶化後,喝上一大口。弟子喝完後,老和尚問:「味道如何?」弟子皺著眉頭答道。「咸得發苦。」

隨後,老和尚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裡,然後說道「再嘗嘗湖水。」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嘗了嘗老和尚問造道:「什麼味道?」「純淨甜美。」弟子答道:「嘗到咸味了嗎?」走師又問:「沒有」弟子答道。老和尚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這則小故事,雖然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它的寓意很深邃。老和尚的那個愛抱怨的弟子,在老師的教導下,明白了一個真理,同樣是一包鹽,當溶於一杯水的時候,嘗一口咸的十分難受。可是當其溶於一湖水的時候,卻絲毫感不到咸的滋味。由此我們得出一個有關人生的道理,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煩惱與痛苦,只要善於擴展心胸,把以前認為特別嚴重的事情看淡,把過去無法放下的困擾連漸解脫,我們的。境便會出現奇妙的改變。當心量拓展到了相當寬廣的時候,我們就會擺脫煩惱、憂愁的的生命狀態,轉變為幸福,喜樂的無悔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個不會休息的人,心是無法自主的

今天的社會都在通過鼓動慾望而刺激消費。廠家在不斷升...

阿羅漢在般若會上的後悔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把菩薩的因地展現給他們看,就說,...

忍辱要從這兩個重點入手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

唯在真心實行,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實行,為出生死之要。心真則凡所動...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

心善是最大的福田

那年,他只15歲,父親與人合夥開辦不久的工廠不幸倒閉...

證嚴法師:學佛要體會佛心

大地眾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們聽聽大地之音...

佛法是心法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發現了人生規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百年後到地獄去

有幾個世俗人到寺院裡參訪,他們不信佛,態度傲慢,東...

最好的年齡

幾歲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齡呢? 電視節目拿這個問題問了...

改變一生命運的微笑

小李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從小繼承了數目龐大的家產...

白居易與佛教之因緣

白居易是唐代的偉大詩人,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自稱...

慧律法師《談初發心》

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好,心情放輕鬆...

如何避免起貪心見佛而著魔

問: 弟子學佛時間不長,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生怕起貪...

衍慈法師:敲鐘與燒頭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鐘,早上先敲鐘後敲鼓,晚上先敲鼓...

莫被邪見和狂慧所誤

有一種人,雖然他有一點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出家人的三衣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規定,比丘所可擁有的三種衣服,謂之...

心能與佛合,則娑婆轉為極樂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

農婦麻三的慘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個非常可憐的老人,她無兒無女,老伴...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

香積法味供養

昔時世尊聽聞維摩詰長者臥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師利菩薩...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淨宗初祖-慧遠大師

1.生平 遠公大師(公元334年---416年),東晉時代人,俗姓...

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平凡卻不平凡的念佛人 當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煩惱時,有...

【佛教詞典】國土世間

(術語)三世間之一。國土為眾生所依之境界。既有能依...

【佛教詞典】敕願寺

日本佛教用語。即日本天皇發願敕命建造之寺。又作敕願...

【視頻】慧律法師《禪的四病》(作、止、任、滅)

慧律法師《禪的四病》(作、止、任、滅)

【視頻】行善改變命運

行善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