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時常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往昔回憶,同時,也不要幻想著以後如何,因為人命脆弱,無常迅速,若不從現在做起,計劃往往都趕不上變化。認識到當下這一念心的重要,我們就應該善加珍惜,有效利用,通過現在的努力,為未來開創良好起點,通過心念的改善,為人生開闢美好前景。
一、認識心的作用
在這個物質化的時代,人們習慣以財富決定一切,並將苦樂維繫於此,一味向外追逐,伴隨著外在物質生活不斷富足,內心痛苦仍是有增無減,究其原因何在?正是忽略內心所致。不知心在煩惱感受中的重要作用,煩惱,是人生痛苦之源,煩,為擾義,惱,為亂義,是擾亂清淨心的障緣。認識到心理的各種因素,我們才能進行有效管理,增強善心所,抵制惡勢力。
佛法是緣起論,認為萬物由因緣和合而成,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心理活動同樣如此,皆依因緣而起,決非偶然。因,是心理因素,緣,是相關境界。如:見財起貪是貪心的作用。害怕黑暗是恐懼的作用。因作惡而內心不安是良心的作用。想起某個怨敵而憤怒是嗔恨的作用。被人佔便宜而耿耿於懷是慳吝的作用。看到別人功成名就而難過是嫉妒的作用……。因緣具足,方能引發相應的心理活動,任缺其一,皆不得成熟。
凡夫往往心隨境轉,從表面看,似乎物質決定意識。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因,好比深埋於土壤的種子,由陽光、雨露滋潤生長,種子雖隱沒不見,卻是植物成長的根本。我們的心,便是引發各種行為的種子,有怎樣的心,便會導致怎樣的行為。
很多人嚮往成功,但往往只關注外在條件的作用,如文憑、能力、人際關係等,卻忽略了對內心的訓練。當然,不能否認外在條件的效用,但在全球化到來的今天,已很難將以上作為一個人特有的優勢。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良好的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農夫在播種時,都會選擇優良品種,才有良好收成,同樣,我們想要人生獲得成功,也應努力調整心行,去除所有不健康元素。如是,無論遭遇得失、榮辱,還是挫折、障礙皆能從容面對。
在我們的內心,儲藏了無量生命經驗,意識的活動,正是以阿賴耶識的種種經驗為基礎,六塵境界為所緣,在感受上,因所緣境界的順逆變化,引發苦、樂、憂、喜之情。在生命過程中,過去所有言行會在內心形成力量,影響現在的生命,現在所做的一切,又決定未來的生命走向。正因為心不是永恆不變的,所以才有被改造的機會,否則,凡夫心就永遠無法斷除,更沒有成就聖賢品質的可能。
二、調整心的頻率
生命有兩大系統:一是受之於父母的色身系統;一是來自個體生命延續的心靈系統。每個人的生命素質皆由自身行為決定。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始無終的輪迴中,生,不是最初開始,死,更不是就此結束。今生,只是漫漫生命旅程中的一個片段。現有色身雖會消失,但生命洪流仍將繼續。人生的一切努力,盡管終成泡影,可由此形成的業力及內心經驗,將成為未來生命延續的潛在力量,盡未來際地影響我們。如果說死亡會結束一切,將曾經的善惡行為劃上句號,那麼,止惡行善又有多少意義?現代人正是由於這種錯誤觀念導致攻利主義盛行,為了眼前利益不擇手段,無視後果,成為未來生命的陰影。
心靈世界有如大海,心理活動則如波浪。大海,因風暴而波濤洶湧。心,則因境界刺激而現起種種念頭。所謂「起心動念」便是。通常,人們都是活在意識構成的心念中,以為這就代表著自我的一切,事實上,那只是海面的浪花,波濤之下,才是海洋更為深沉的部分。無始以來,我們為無明所惑,使貪瞋癡煩惱大行其道,佔據心靈主導地位。
人,是複雜的多面體,其中,既有貪婪、嫉妒、驕傲等負面心理,也有慈悲、自信、無私等正面心理。每種心理力量,都代表著相應的心靈頻道。比如對某人起嗔心,若這念嗔心不能及時制止,而是在內心反覆播放,甚至將種種有關乃至無關的素材收集演變為嗔心所需要的證據,使我們在嗔恨的泥團中越陷越深。
人類的生活方式千差萬別,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這種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種?除了客觀條件的制約,還有主觀因素的作用,那就是我們的慾望、想法和情緒。慾望促使我們追求,慾望不同,故產生的幸福指數也不同,有人以事業有成為追求,有人以家庭美滿為追求,有人以權勢地位為追求……。不管動機如何,我們要知道,唯有與善法相應的慾望,才是獲得幸福人生的正當途徑。少欲者,解決溫飽就能知足常樂。多欲者,擁有再多也慾壑難填。所以,佛陀常常教導弟子們應少欲知足,不然,只會將一生耗費於無休止的索取中。
想法決定人生選擇。事實上,多數人的生活只是搖擺於慾望和情緒之間,每天說著做著的,無非是我要,我不要,我喜歡,我討厭,我開心,我痛苦等不一而足。有時,人們也會感嘆這種生活的無聊與無奈,但感嘆之後,多半仍是繼續妥協,隨慾望和情緒飄流。在這個熱鬧非凡的心靈舞台上,各種角色你方唱罷我登場,從來都不思考這樣的心態究竟如何產生、如何活動、如何過渡,因為我們習慣了向外看,從來都不知反觀自省。與其說我們活在現實中,不如說是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已經過情緒的投射想法的處理。你覺得某人好,看他什麼都順眼;覺得某人不好,看他什麼都彆扭,自我形成的這種感覺或許和別人對他的評價截然相反,為什麼?原因就在於,你看到的並非客觀的那個人,而是你感覺中的那個人。
三、提升心的品質
那麼,怎樣提升生命品質呢?
現前生命存在種種缺陷,主要體現於兩方面:一是存在迷惑,一是存在煩惱,這是佛陀對生命所作的審視和評估,結論就是人生是苦。佛陀所說的這種苦,是對生命本質的透視,因為一切快樂都是由某種渴求得到緩解而產生,而渴求本身是痛苦之因,任何緩解只能起到局部和暫時的作用,無法改變其本質。就像醫生可以治療疾病,但無法改寫有生必有死的結局。佛教對苦的深刻認知不是被動接受苦,而是為了正視現實,尋求究竟的離苦之道,是直面人生的積極態度,並非逃避現實的消極心態。
比如世人都很關注身體外表的美,其實,四大組合的色身美是非常短暫的,所謂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敗壞,色身的生老病死,就像時光的腳步,剎那都不曾停息,永葆青春不過是一場注定失敗的夢想。凡夫心的最大特點,就是浮躁而動盪,在各種妄想中沉淪。為什麼?因為內心的需求太多,且從未整理,使得我們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實來掩蓋這種茫然,忙碌的結果,不過是繼續製造妄想,世間快樂都是短暫且有副作用的。而佛陀的喜悅是來自生命內在是「舉身微笑」的,這種內在美,就是人格美,心靈美,生命品質的美。
如何美化生命,莊嚴生命?
首先需要了解生命,它不過是無明製造的產物,對這具五蘊和合的生命體來說,最本質的就是人心和人性,並顯現為善和不善兩方面。每個生命內在都具備與佛無二無別的潛質,只須將內在潛質開發出來,就能證佛所證。佛法說眾生平等,不是現象上的平等,而在於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佛性,這也是佛教有別於其它宗教的特徵之一,可以通過修行而成為自己所信仰的對像。
其次還要了解什麼是生命中的美和不美。這種美,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善,反之則不善。那麼,佛教對善和不善又是如何定義的呢?能為我們帶來快樂結果和未來利益的行為就是善,帶來痛苦結果和未來損害的就是不善。當我們生起善念時,內心會充滿喜悅,並給自他雙方帶去和諧與溫暖。反之,當我們生起惡念時,就會觸動內心的不良反應,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受痛苦。
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色身的生老病死,及無明、慾望製造的煩惱。此外還有社會環境帶來的痛苦,如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有自然環境帶來的痛苦,如天災人禍,酷署嚴寒。從表面看,這些痛苦似乎是外來的,是加載於身心的客觀存在,事實上,所有痛苦都源於我們的內心,都取決於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是既非風動,也非幡動,只是仁者心動的真實寫照。
佛教所說的輪迴,也是生命發展過程中呈現的不同形態,如餓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當這種渴求被無限放大後,就會是餓鬼的生命狀態。阿修羅是代表好鬥的心理,這種好斗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呈現出阿修羅的生命形態。動物是代表愚癡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沒有更多思考。所以說,輪迴不在別處,正是每種心理髮展成熟的不同生命形態,和來自你的生活方式和心靈善惡能量的積累。
四、引導心的覺悟
因為無明,我們會把很多不是我的東西當做是「我」。人為什麼會怕死?就是因為把身體看成是我,自然就會害怕「我」隨著這個身體消失,如果了知色身只是這期生命延續中的一朵浪花,就不會對死亡產生恐懼,而是淡然接受。還有我們最在意的就是以「我」為基礎所建立的家庭、財富、事業、榮譽等等,之所以在意,都是因為前面被冠以「我」的標籤,有了這個設定,想當然地「我」的家庭要比別人優越,「我」的財富要比別人龐大,「我」的事業要比別人出色,「我」的榮譽要贏得眾人的肯定。於是就出現攀比,產生競爭,因為這種自我的重要感和優越感,又會帶來自我的主宰欲,總想超越別人。
其實冷靜觀察就會發現,都是在無明驅使下產生的需求,進而對需求產生依賴,而依賴又是痛苦之因,擁有並習慣之後再失去,新一輪的痛苦又隨之產生,週而復始,無有了期。當生命結束時,外在一切都將成為回憶,給未來生命帶去什麼影響,才是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的。
任何追求,都有得到和得不到兩種可能,從個人到社會的一切變故,只要我們能正確面對,就不會因此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因為世間是「無常」的,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無常」是本來如此的現實,只是我們習慣將「無常」誤以為「常」,才會因為這種「常」出現變化而感到不幸,這種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錯解而造成,並非外界因素。
佛教的一切修行,都是為了將生命潛在的高尚品質開發出來,關注己心,而非以客觀世界作為認識和改善的對像,成就如佛陀般的智慧和慈悲,無限的智慧,令我們究竟解脫煩惱;無限的慈悲,令我們關愛並幫助一切眾生。善用其心謹言慎行的同時,應著重培養內心的智慧觀照,「以己為舟,以法為舟」,當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們也能成就像佛陀那樣至純至真至善至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