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怎樣才能達到成片

成剛法師  2020/04/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佛怎樣才能達到成片

問:念佛成片,究竟怎樣才能達到成片呢?

成剛法師答:佛在阿彌陀經裡,首先說極樂世界但有諸樂,沒有眾苦,說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正報,佛的莊嚴相好;依報,佛的琉璃世界,七寶俱全。佛說這個,就是說極樂世界的殊勝因緣,但有諸樂,沒有眾苦。

這就是唆發我們的信心,讓我們深信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是個苦海,舉體皆苦,讓我們厭離娑婆,心往極樂,對於極樂世界的淨土因緣深信不疑。

我們既然深信了,就願意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願,就是心,發願心,就是欲樂之心,願意到極樂世界去, 發這個心,發誓非要到極樂世界去不可。

那麼怎麼去呢?佛告訴我們了,去的方便辦法——成佛的正因,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因為我們八識田中,無始劫來,種了八萬四千生死種子,所以我們若想一心念佛,這些生死妄想就會發起現行,障礙我們念佛,念不到一心,所以得怎麼辦呢?就是佛說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佛說的這句話最為親近,是上極樂世界唯一的方便辦法,更沒有其它。

執,就是把它拿起來;持,就是不放下。把阿彌陀佛這一句聖號執持在心上,心,但隨這個淨緣,讓阿彌陀佛這句聖號,始終不離開。這樣,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都是極樂世界。

等我們念的圓滿了,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減損了我們的生死習氣;再念一句阿彌陀佛又把我們的習氣減損了。這樣,阿彌陀佛念的圓滿了,生死習氣徹底斷除了,我們就能達到一心。

我們心,舉念就是阿彌陀佛,舉心就是阿彌陀佛,舉阿彌陀佛就是心,所以阿彌陀佛與我心不二,我心與阿彌陀佛一體。到這個時候,就是念佛達到事一心。

因為這個心純熟了,極樂世界佛的莊嚴相好、琉璃世界就會現前。我們的神識就會在蓮花上化生了,中間沒有妄想隔礙。

靠自己的心力一心念佛,念到一心了那麼極樂世界現前了,就是佛的願力,佛垂慈接引到蓮花化生,所以是自他不二的。念到一心了,那麼唯心所現,識變,就由我們這一念心,極樂世界就變現在目前,佛就垂慈接引,因為中間沒有妄想隔礙。

所說打成一片,就是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不管我們是有障礙也好,沒有障礙也好,就像祖師說的:「有事也如是念,無事也如是念;苦也如是念,樂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

這樣,一切生死、疲勞、地獄都會摧毀打破的,我們就會把上極樂世界的道路徹底地通達,走通,中間就不會有障礙。

念佛沒有巧路,就是靠我們老實念佛,實實在在地念,心裡想,口裡念,耳根聽,不要口裡念佛,心想他緣,口念心不念,祖師不說嘛,念破喉嚨也徒然。

念佛在心,心裡有佛,即是佛在。

我們此時此刻一心念阿彌陀佛了,收攝六根,旋轉六根脫離六塵,一心念佛,此時此刻我們就具足阿彌陀佛的智慧德相,就離了生死。可是如果我們把阿彌陀佛放下了,又攀緣種種世間的塵勞,又起種種妄想,我們又進入了生死。

生死由心作得,極樂世界也由心作得——極樂世界由阿彌陀佛這一念心作得;生死由無明妄想作得。但是能念到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就是念到一心,這全在平時的功夫。

從開始發願,願生極樂世界,就開始念佛,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睡覺,甚至入廁,心裡也要默念,不能離開阿彌陀佛,這樣天長日久,功夫純熟了,自然得一心,就是所說的打成一片,就是要老實念佛。

在修淨土法門念佛的這一大事因緣上,沒有什麼巧路。

就像上北京似的,我們知道北京的方向、距離、位置了,心裡明白了,道路清楚了,不會走錯路,可是我們不起行,那麼永遠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北京的境界不會現前。

可是我們起行了,步步往北京走,那麼步步都是北京,步子走得圓滿了,自然距離就沒了,北京自然現前了。念佛也是這樣。

當然有的人妄想習氣重,念佛的時間就需要長;有的人妄想習氣輕,一念就能念到一心,妄想就被降伏了。不一樣。但不管重還是輕,貴在一心。

佛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麼,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念阿彌陀佛,也是最好的、唯一的方便辦法。

有人說:我念這一句就頂念十一萬多句,這樣說的話,不符合彌陀經的說法。如果我們念一句頂十一萬句,就歇下來不念了,然後都是妄想,那不還是罪業嗎?那也念不到一心。

一句接著一句地念,才符合佛說的,因為佛說的法是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依據。佛怎樣說,我們就怎樣做。在於平時的功夫,不停地念佛,我們才能達到一心,臨終的時候,如果能達到一心,就能往生。

就在這臨終的這一念,但臨終這一念所以能是阿彌陀佛,就在於平時用功。平時不念佛,到臨終時障礙重重,妄想紛亂,神識潰亂,也念不到一心。八苦交煎,根本提不起來念頭。

所以就是老實念佛。有人說,念無量壽經,是說淨土的因緣,法藏比丘在因地時候的願力,是怎樣成就的,把整個極樂世界的因緣說的非常圓滿。但是佛在經裡說,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佛說:若有眾生念我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我即垂慈接引,生到極樂世界。這是念阿彌陀佛。當然念經有念經的功德,但是我們要把阿彌陀佛念好,這是根本的。因為佛是這樣教誡,這樣說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推薦】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

問: 在懺悔時,我們對罪業是訶責的,但是要同時觀察罪...

不淨觀是對治淫慾心的方法

綱常名教之防,莫過於禮。男女有別,非禮勿視,便是戒...

大安法師: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問: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對那些認為做慈善會影...

念佛心是攀緣嗎

問:用攀緣心為自性,如煮沙成饌。今念佛心,是攀緣邪...

得到臨終正念的三個重點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

出家不要操之過急

問: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頭想出家,但現在我父母還健在,...

【推薦】臨終時會有兩種力量浮出水面

淨土宗念佛法門最重要的特色,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怎樣讓生命活得像個生命

在我眼裡,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裡,生命,是...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

愛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夢事空花

【原文】 語云:愛其人及其屋上之烏。言愛之極其至也。...

【推薦】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所緣境,這才是重點

我剛出家的時候,經常聽老和尚開示說:佛法的修學是心...

修持名念佛法門的四個要求

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姻緣

一個書生愛上了一個姑娘,起碼到了生死相許的份上了,...

捨掉現在才能得到未來

一個菩薩的轉變,他的轉變是全面性的轉變,色受想行識...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靈

神秘現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會發生,只...

還有明天

話說有一天閻羅王召開地獄的幹部會議,商討如何才能讓...

出家人的捨戒與還俗

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

合掌與養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禮節,也是一種修養與和平的含...

培養善根福德因緣,就在等那一剎那頓悟

以法身是以心體絕待離緣故;心的體性,這個是真實義,...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

禪與淨土殊途同歸

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

不肯出門的戒嗔

戒嗔還不是和尚的時候,也是生活在山裡,那還是十幾年...

【佛教詞典】藏塵

乃顯示華嚴經所說之佛身具有重重無盡之相而不可思議。...

【佛教詞典】餉供

(雜語)於佛前或靈前供食膳也。...

【視頻】演肅法師《四歲小孩來報仇》

演肅法師《四歲小孩來報仇》

【視頻】靈岩山寺比丘尼-楞嚴咒

靈岩山寺比丘尼-楞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