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

淨界法師  2021/01/19  大字體  護眼色

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

問:在懺悔時,我們對罪業是訶責的,但是要同時觀察罪業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趨向清淨?

淨界法師答:我們在觀想時,是觀察生命的本體是清淨的,但是生命的作用不一定清淨,它是如夢如幻的,因為心它受熏,它隨染污的心,就熏習惡法出來;它隨清淨的五乘的法門,它就出現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的善法出來。所以你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站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角度來懺悔,就是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是什麼心態呢?就是我用如夢如幻的懺悔法門,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罪業,這樣聽得懂嗎?借假修真。

我把罪業當真實的,我跟你拼了,這叫事修,這種人修行是很難改變的,入道多辛苦,你完全沒有善巧,沒有般若方便,你這個人就是硬幹的。你先觀察本來沒有罪業,先把罪業的根斷了——達妄本空,你站在清淨心的角度,但是我也不違背緣起,性空不障礙緣起;我站在清淨心的角度,我也看到我過去生所留下來的如夢如幻的罪業假相,既然它是因緣的假相,就可以用另外一個因緣讓它消失掉。如果罪業是我們本來就有的,那就糟了!那就有真實的體性了。

佛法講真妄,就是說,你本來就有的是真的,那就不能改變了。諸位!你本來就有罪業嗎?如果你本來就有罪業,你就不可能成佛了。關鍵是它後來才有,我們本來是清淨的,一念妄動受到外境的刺激,你才產生了虛妄的心,去攀緣虛妄的境。

這就是為什麼業障能夠懺悔,為什麼你可以帶業往生,因為業障是後來有的,它是因緣所生法。只要是因緣所生法,你就可以逆向操作,可以創造另外一個因緣讓它還滅,因為它是因緣而生,它也可以隨因緣而滅。

所以你的思考,你的智慧很重要,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我們經常講修行,你要做正面思考,不要老是認為業障深重。你認為業障深重,結果果然業障深重。因為你認為業障是真實的,你抓著它不放,它對你的影響就太大了。

所以修行,理觀就是你的內善根,事修是你的外因緣,你用內善根來帶動外因緣才對!由內善根來帶動外因緣,外因緣又增長你的內善根,產生一個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一種善的循環。你最好在每一句佛號,在每一次拜佛的前面,都加一個智慧的光明來引導,你這個法才叫波羅蜜到彼岸,否則,你僅僅就是修善法。

我們佛弟子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前面都有智慧的導航——安住空性、調伏愛取、導歸淨土這三種導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造的業會跟他們不同,我們為什麼叫波羅蜜,而他們只能叫善業。你要去想這個問題,這就是理觀,我們心態比他們更深層。

所以說安住空性跟懺悔業障兩個不衝突,性空不障礙緣起,緣起也不障礙性空,理不礙事,事也不會礙理的,在體性上是空,在因緣上有如夢如幻的假名、假相、假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父母不在身邊,應如何盡孝

問: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綁架婚戀,導致...

濟群法師: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問: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濟群法師答: 情,來自...

如何「境隨心轉」

問: 佛經說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不是與我們平日所說...

智者大師開示的十個懺法

智者大師在講這個修習止觀的方法,分成了十科,第一科...

這種情況是對佛的願力認識不足嗎

問: 我越是修行,越覺得自己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自...

難以老實念佛的症結在哪裡

問: 怎樣才叫老實念佛?人們為什麼難以老實念佛,其...

何故臨終十念可滅一輩子罪業

十念往生,在這樣的一個修行法門當中,它確實非常奇特...

濟群法師:為何有些富二代的福報能延續,有些卻沒落

問: 社會對富二代的看法始終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

飲食為止飢渴,莫貪圖美味佳餚

蕅益大師在《示養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光孝路北端。據《光孝寺誌》載,...

不要折損孩子的福

今人多無知,不孝父母,不敬長輩,唯獨溺愛子孫。從小...

真正的涵養和品位

※ 心 量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

普陀山「觀音跳」的內涵義理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普陀的又一處聖...

超越的情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團三五成群,正在討論城裡發生的...

四個次第引導你離苦得樂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是安樂的,但是如何能夠安樂而...

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

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

求外在的佛還是內在的佛

問: 我求觀世音菩薩,求阿彌陀佛。請問師父是否真的...

做了好事被人罵,還要很高興

陰德就是說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幫人家,不用宣傳...

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念頭

我們說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的念頭,...

你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

消業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久學者,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業...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佛教詞典】義湘

(625~702)朝鮮華嚴宗初祖。新羅雞林人,俗姓金。二...

【佛教詞典】三百四十八戒

(術語)比丘尼之戒數也。常舉大數。謂之五百戒,...

【視頻】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潮劇《金剛經》

潮劇《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