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檢驗出離心及出離三界火宅

如瑞法師  2020/04/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怎樣檢驗出離心及出離三界火宅

檢驗出離心

佛說死無常,死來無定期。若已經得到人身,而不聽聞修習佛法、精進斷惡修善,就如同到了寶山空手而歸一樣,白白地浪費了殊勝的受道之器——人身。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論云:「現生,由過去未斷之心,繼續而來。明日,由今日之心,接濟以去,故軀殼有捨棄之日,而心流從無斷滅之時。既有心流,則決定受生。

受生,能自在否?曰:不能。凡夫以不斷心識,隨業受生,如風中絮。心識是絮,煩惱業力是風,由煩惱風牽引心識之絮,往生善惡之趣中,飄搖不能自主。‘善因獲善果,惡因獲惡果。眾生多造惡因,而希善趣,結果墮惡趣中。’」

了知了生死輪迴的本質以及心念的可畏,我們應該生起警覺心,時常反省檢討: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起心動念以及所作所為究竟有多少善法?要知道,臨命終時,如果惡業力強的話,就像磁必吸鐵一樣,惡業必將牽著自己往惡趣受生。

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沒有產生出離心的話,一直追求沉迷於世間的快樂,修什麼法都不可能得到解脫,是永遠都沒有辦法出離輪迴的。

出離心是踐行解脫道的前提,怎樣知道自己是否已經生起了出離心呢?真正生起了出離心,對於世間的一切財富、名利等五欲,便不會再有愛慕心、希求心產生,能夠看得破、放得下。無論做什麼都能往解脫道上會,並且做而不貪著,一心求解脫,這才算有了出離心的量。

堅固出離心

念死無常,是堅固增上出離心的最直接方便。關於死亡,要有三種認識:首先,死亡是一定的;其次,死期是不定的;最後,死亡來臨時什麼都帶不走。所有的美好,不過是我們生命中重複過無數次的夢幻。在死亡的臨界點上,起決定作用的是生命累積的業力,「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深一些說,出離心主要是出離人我的執著,了知沒有一個常一恆在的「我」。我們雖然還無法生起真正的出離心,但能積極聽聞佛法,通過聞思修培養無我的空性智慧,就能具足願出離心。

能夠看到我執的危害和過患,進而隨時對治,久久修習就能證得真實出離心,就能明瞭沒有一個真實的「我」。所謂的「我」,只不過是隨緣受生的生命現象,因此要遠離對我的執著。

出三界火宅

我們今天已經得到了人身,應當好好利用來完成生命的改造。人身稀有難得,若不善加利用,一旦造作惡業墮入三惡道中,想出離恐怕是很不容易的。即使僥倖得生人中,能夠聞到佛法的機會又是微乎其微,最終難免因為無明煩惱而輪轉六道。因此,利用人生積極地斷惡修善,思惟出離心、堅固出離心,我們一定會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

說到究竟的出離,《普賢行願品》云:「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徹悟大師說:「一句彌陀,我佛心要。」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知道,有本覺佛、始覺佛、究竟覺佛。本覺佛是指我們本具的佛性,就像我們念的這句阿彌陀佛,人人本具。但不通過學習就不了解,不通過好好地修證就不能證得。

如果能念這句阿彌陀佛,能念的是始覺,所念的是本覺,就當下始覺與本覺合二為一,就是究竟覺。達到究竟覺的境地,就是證得了實相理體。對於實相理體,只有佛與佛才證得了究竟,所以說一句阿彌陀佛是我佛的心要。

生命很重要,生命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能懂得學佛修行,生起真實的出離心。念起這句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就會慢慢地與阿彌陀佛相應,身雖處娑婆,而神棲極樂世界。因此,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應該做的一切,歡喜自在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此才能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有偈云:

一句彌陀常訓練,不貪不嗔智慧現。

為人處世佛在心,盡種極樂九品蓮。

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慈航法師:做一個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叫做:怎樣才叫做一個完全的人?,諸...

生命就在這樣的重複中不斷輪迴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和貪著。有的人偏向財富,有的...

主導六道輪迴的親因緣、增上緣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

月光兒生天的因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羅...

不服不食眾生肉,是人真解脫者

你去吃眾生的身體,還有它的部分,什麼叫部分呢?那個...

何苦還要戀戀不捨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

臘月三十日到來如何抵對

古代有大德把修行功夫能不能過硬,在關鍵時刻能否發揮...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

修悟的六原則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善惡果報看似不相應的原因

如何正確認識善惡因果報應?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講...

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

貉稽曰:稽大不理於口。 孟子曰:無傷也,士憎茲多口。...

界詮法師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來是1978年農曆七月初五來到平興寺,準備出家,師...

天生暴躁

盤珪禪師說法時不僅淺顯易懂,也常在結束之前,讓信徒...

以道念為家庭,以參禪為事業

參禪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禪參,有心可用。世間事放得...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著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許...

心地善良必須以實際利益他人來展現

眾生的數目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然而我們總是認為,我們...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療治也。何以故?...

目連尊者度化五百餓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時,...

要聰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從健康的角度選擇食素...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生生世世不相捨離

【原文】 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

真正跟外境接觸,也就這麼一念而已

這個果報的受用,我們來看看它的差別。這個差別有兩種...

印光大師教你正確燒紙錢

人之入道,各有時節因緣。既因文鈔而知佛法,從事修持...

失眠怎麼辦

問: 失眠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對於睡眠不好,心病還...

【佛教詞典】往生要集

凡三卷,或以每卷各分本末,共計六卷。日僧源信(惠心...

【佛教詞典】黃檗

(人名)唐斷際禪師希運,幼於福州黃檗山出家,後參江...

【視頻】果良法師《對治淫慾心的方法》

果良法師《對治淫慾心的方法》

【視頻】布施小攻略

布施小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