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找到業障的根,才能夠真正懺悔

如瑞法師  2019/06/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找到業障的根,才能夠真正懺悔

我們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時心要在道上,要防心離過,所以金山活佛說,修行就是去除我們的病,病的根就是貪瞋癡,貪瞋癡需要慈悲喜捨來對治。

昨天一位居士說:「道理我都明白,但在實際生活當中沒辦法來克製管理好自己。」我說,那你還是沒真正明白,真正地明白了佛的悲心,你還發脾氣嗎?發脾氣傷自己,發脾氣傷別人。就說對自己都沒有這種的慈心,又何能以慈心去對待他人?

金山活佛在世的時候有些人老問他,老家哪兒呀,家裡做什麼呀……他很反感:「不問年老年少,但問有道無道。」

我們出家人,天天要能夠對得起自己,就是天天該起就起,該睡則睡,該過堂過堂,該上殿上殿,該誦經誦經。我覺得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枉住一回道場叢林,在我心目中就是相對完美的一個修行人。

經常有人問我:「你這一生最喜歡做的是什麼?你的晚年要怎樣過?」實際我現在已經到晚年了,六十多歲了。我就是努力地一點一點地做一個能夠隨眾修行的出家人,我認為這就是我這一生在叢林道場裡住著,從相上圓滿的一件事情。不管每個人的心裡怎麼樣,我們一定要注重點滴的學修,功夫都是練出來的。

有一個不孝之子,他的母親全靠他養活,但是他對母親一點也不好。金山活佛為了度化他,就去他家裡教他母親念佛等等。但這位不孝之子特別厭惡:一個和尚老來我家幹啥?

有一次,他用馬桶裝上糞便站在高處,等金山活佛出門的時候,把糞便從金山活佛的頭上澆了下來,當時引來很多人圍觀看熱鬧。金山活佛一點兒不生氣,他說:「沒關係,沒關係!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大的臭布袋,現在再給我加個小的臭布袋,這有什麼嘛!」他邊說邊來到河邊,口裡念念有詞,邊洗邊說。

這些說起來不是什麼大事,但我們在生活當中住一個廣單,為什麼有些人住著住著就不歡喜旁邊的人?為什麼在一起相處久了,看到了對方的缺點毛病就生起來厭惡的心?我們來反省觀照一下,自己的這些心都是從哪兒生起來的。

我們常常說我的身體不好,我的這樣,我的那樣。固然由過去世造的業而來,但我們看看現在的心有沒有平。所以那天早晨說:「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找到我們業障的根,那才能夠真正地懺悔。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焚燒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嗎

問: 焚燒除障草真可以達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嗎? 法藏法...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楞嚴經》中念佛圓通章中說: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

聖嚴法師《不要以感性來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

「專修」與「雜修」如何區分

嚴格地說,中國人是雜修的佛教。例如:為了求現生的健...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人每天都在與自己的...

生活就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來找秀峰禪師,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

念佛受病,實是無量劫業力所現

原文: 書中言念佛急進、中氣虛極,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懺雲老和尚談自己50年過午不食的體驗

已經吃素的人呢?我看他們現在好多人練習日中一食,我...

如果太快樂了,你會不會放逸

當然生活快樂一點也好,我也不反對。但是你要小心一點...

真能念佛,即是現前修行六度萬行

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

破除心外無淨土的邪知見

【原文】 破繫心外無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計情。二、...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你是月光族嗎?你是否認為錢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奉行惜福節儉的生活

古往今來有很多道德君子,給我們做了惜福的好榜樣。特...

新年的七道紅燒素食菜譜

春節到了,今天推薦幾道經典的紅燒素菜做法,讓你春節...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大安法師: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問: 請問法師,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們又何必辛苦...

機心越深,以後的奇禍就越大

看看我們的飲食:我們每天都追求美味,這些所謂的美味...

送畫觀音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貧病交迫,十分...

供天中的二十四諸天

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製定《金光明...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時中方等與般若二...

歷代戒殺放生詩

唐 佛印禪師 貪他一臠臠還他,古今留言終不偽。 戒殺念...

幸福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惡業 佛陀說: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

往生到極樂後的正報身心相貌

我們看第十七,樂如漏盡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

【佛教詞典】七慢

(名數)一慢,於劣而謂己勝,於等而謂己等者。是於境...

【佛教詞典】建初寺

(寺名)康僧會至吳,感舍利而化吳王孫權。權為建塔,...

【視頻】文殊菩薩心咒(果慧法師)

文殊菩薩心咒(果慧法師)

【視頻】求道要以德行為本(蓮池大師)

求道要以德行為本(蓮池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