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蓮池大師  2019/04/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學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徹大悟,參學事畢,且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不惜口頭生醭①。龍天推出,方乃為人。故辭法席②者,願生生居學地而自鍛煉。予出家時,篤奉此語,佩之胸襟。後以病入山,久久不覺漸成叢林③。

然至今不敢目所居為方丈④,不敢開大口妄論宗乘⑤,蓋與眾同修,非領眾行道也,忝一日之長,互相激勸而已。諸仁者以友道待我而責善焉,幸甚!《竹窗隨筆

【註釋】

①醭:醋或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霉。

②法席:法師說法坐的位子。也稱法座。

③叢林:指僧眾聚居的寺院。昔時印度多於都城郊外選擇幽靜之林地,營建精舍。故僧眾止住之處,即以蘭若、叢林等語稱之。

④方丈:寺廟的住持和尚。相傳維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長寬只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來。

⑤宗乘:各宗所弘揚的宗義和教典。

【譯文】

古人大徹大悟後,參學事畢,便隱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不惜口頭生出霉來。直至機緣成熟,龍天推出,才出來弘法度生。因而有人辭去法席,願生生居學地而自鍛煉。我出家以來,一直篤誠地遵行此語,時時銘記於心。後來因病入山,久而久之,於不知不覺中漸成叢林。

然而至今不敢稱所居的住處為方丈,不敢口出狂言妄論宗乘,只是與眾同修,並非領眾行道,忝為一日之長,與眾互相激勸罷了。希望諸位仁者能以友道待我並以善法相勸勉,那我就感激不盡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蓮池大師文章列表

賢哲比丘具足九法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天世尊對比丘眾...

法施比財施的功德還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

「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菩薩和大善知識

印光法師告訴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

什麼才是對他人究竟的幫助

對於一個發起菩提心的學人來說,什麼才是對他人究竟的...

五時說法都有淨土法門的施設

我們說末法眾生有個特點,不知恩不報德,很多眾生對釋...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達

問: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歲,公公八十九歲。弟子非常想回...

地藏菩薩最初是怎麼發心的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

緣是我們多生多劫積累而來的

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薩,在這個世間發願修行,而...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懂得因禍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體內,蚌無法將其排除體外,就分泌...

功夫用得純熟的人沒有妄想

《金剛經》上有這句話,何謂須陀洹,須陀洹就是初果,...

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

1、父母在,不遠遊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

【推薦】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

聖嚴法師:智慧不起煩惱

不要以為開悟才是智慧,智慧是頭腦冷靜,是理智、理性...

九華山無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華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頂上,有一座六百多年曆...

圓瑛大師:素食與佛教、世界、人類的關係

人生日用所需,飲食為一大宗。素食、葷食,與佛教,與...

病苦後重生的感悟

提起學佛我真是好慚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從來沒有真...

汝能修淨土,安隱無驚疑

請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穩。這是對多年修行的人,讓他...

比丘尼發惡誓墮餓鬼

威儀庠序的阿難尊者,托著缽,行走在往舍衛城的路上。...

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

講《藥師經》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樣擁有健康的身體...

靜坐念佛如何對治昏沉

問: 末學是去年剛知道的念佛法門,平時比較喜歡靜坐念...

【推薦】維則法師的淨土思想

維則禪師(約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譚,永新人(...

以平等心接受供養

在舍衛城,人們常常大事舉行供養,供養佛陀親自帶領的...

極樂的五塵境界,都由彌陀願心所現

境勝由來道易修,多生習氣一朝休。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我們怎樣為死亡做準備

龍舒居士在這裡用起興的手法,最後落實在我們平時沒有...

【佛教詞典】聞思修

聞,指聽聞教法;思,指思惟義理;修,指修行。而聞慧...

【佛教詞典】人人本具

(術語)言人人本來具足佛性也。...

【視頻】慧律法師《「我」不屬於這個世間》

慧律法師《「我」不屬於這個世間》

【視頻】仁清法師《智慧文殊修持簡軌》

仁清法師《智慧文殊修持簡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