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僧伽的臨終和善後》

慧律法師  2011/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病危

同參道友應悉心照料,如法供應飲食、湯藥。病室應保持整潔,焚香以杜絕臭穢。墊褥宜柔軟暖和、空氣暢通,以減輕病僧痛苦。令其面西坐臥,設彌陀像或三聖像供瞻視。勿與之閑談他事,應懇切勸其萬緣放下,念佛求生西方。

倘病僧住院,見其病情嚴重,即盡速出院返寺,準備助念。以免院方無法配合臨終處理,致遺體遭搬動,益增亡者痛苦。

病僧倘有後事交代,宜預先備妥遺囑,交人保管,俾助念時可專心致志而無罣礙。

助念

勿悲哀喧嘩、沐浴更衣、移動盤腿等。唯輕鳴引磬,助其念佛。速度快慢可先徵詢病者意願,利其隨念。將捨報時,加鳴無常磬(即大磬),至斷氣乃止。倘亡僧為方丈和尚、長老上座、上座法師或他寺退居方丈來駐錫者,應鳴大鐘。倘無大鐘,則代之以大磬。何故?緣鐘磬聲可引生正念。

一切施為應俟助念畢,方始進行。注意事項,前已述及。總之,臨終至氣絕後十六小時,甚為緊要,此際不務他事,唯念佛助其往生而已!

入殮

縱比丘病重,仍禁止女眾入寮房,須俟殮畢,方可隨喜助念,反之亦然。

不宜厚殮,應衣以潔淨舊服,新衣布施他人,以增亡者之福。一切以簡約為原則,不尚奢華,棺柩不宜過好。殮後至少停放七日,輪班助念不絕,此時可用引磬、小木魚,一律念四字佛號。

停龕、停棺期間設靈堂,靈桌上鋪黃布,供鮮花、燈燭、茶果(每日更換)。晨、午供飯菜,然應於午前供,晚間不供,以合過午不食之旨。即使晚間施食,亡僧靈前仍不供飯菜。

殯葬

出殯儀式切忌鋪張。

送葬起靈時,弟子為報師恩,當為師抬龕或抬棺上靈車。倘有多位弟子,可一人捧遺像,餘為抬棺、龕。若僅弟子一名,則捧遺像隨靈而行。闔寺僧眾,送至葬所。

出家僧眾多以火葬為主,禪宗則有荼毗、全身入塔二種方式。

若為火化,收取靈骨時,可細心檢尋,倘有舍利,可取出供養,標明亡僧法號暨生卒日期,以志其修持。

禪宗之葬法,倘亡僧為住持,則由法緣或鄰山尊宿為主喪者,並行入龕、移龕、鎖龕、掛真、對靈小參、起龕、奠茶、奠湯及秉炬等九項佛事。

遺物

就戒律而言,亡故之比丘僧尼系屬十方僧,其遺物任何人皆不可擅取。因其為十方僧,既取自於十方,亦應用之於十方。所遺之物,須做僧羯磨,再行處理。否則,縱令私交甚篤而擅取之,即犯根本大戒。

出家僧眾所遺衣物,究應如何處置,《阿含經》及大乘經典,皆未述及。依筆者主張,海青可火化,袈裟留下,以資紀念,俟殘破毀損,再行火化。倘尚堪使用,亦可留給其他法師。

追薦

因亡者於中陰時期,罪福未定,可燒香、燃燈續明於塔寺中,七七日內,為其修福,最為有效。逢七應營齋追薦,或誦經禮懺,此謂「齋七」。此後,逢年節、週年亦當追薦,以盡弟子或晚輩之義,不可謂其已得解脫,即毋須追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外婆的往生紀實

我的外婆劉秀芝,山東省煙台人,今年93歲。外婆性格好...

你跟著妄想走,如何能感應道交呢

念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那我們如何念一...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課 瞻視病人甲三、說法斂念 說法斂念 是關於如何...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

惡人死亡時會發生什麼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

律航法師的往生經過

他在往生前的一個禮拜,就叫我到他身邊說:拿紙筆來,...

我們臨終的那一念,必須有三種憶念

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

念佛是要為你的死後做準備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慧律法師:學佛並非都要出家

談到出世,連帶就會說到出家。好多人都誤以為信仰佛教...

無意識下死亡能否往生

問: 在無意識狀態下死亡,是否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慧...

慧律法師《靈感觀世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

經驗的第一義諦,才是真實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釋名為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

最管用的觀念就是輪迴和因果

現在如果到中國,你作一個問卷調查,相信有輪迴的、有...

學《金剛經》有何用途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

【推薦】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

無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勸告弟...

劉公真菩薩人

【原文】 劉公諱寬①,其治郡也,有過者以蒲鞭示辱。夫...

佛教的十法界觀

法界,是世界的別稱;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稱呼,法界...

簡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自己多年來一直關注和參與環保的活動,參加過撿垃圾、...

修行就是先苦後甘

大藏經裡面有段故事:在一個深山裡面,有七個人志同道...

修心要從八方面進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樂、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靈決...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礙

我們凡夫修道,業上沒障礙是辦不到的,從我們多生以來...

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

九華山有尊肉身菩薩大興和尚,生前很瘋癲,常常給人治...

信願行往生極樂

第一、信不學佛則永遠在六道中輪迴,不得解脫,此事任...

【佛教詞典】三種習氣

【三種習氣】 指名言、我執、有支三種習氣。由現行氣分...

【佛教詞典】色愛

【色愛】 p0564   如愛支差別中說。   二解 集異...

【視頻】藥師佛心咒

藥師佛心咒

【視頻】道證法師《念佛馴暴救難記》

道證法師《念佛馴暴救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