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活中有哪些簡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如瑞法師  2019/04/05  大字體  護眼色

生活中有哪些簡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彌陀佛,上堂課我們學習到《吉祥經》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中的第一句「布施好品德」,了解到布施通常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除了這三種布施以外,生活當中還有哪些簡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在《雜寶藏經》當中佛說有七種布施,不損減財物卻可以得到大果報。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當中善用其心,隨時隨地都可以來行布施。

第一,眼施

這是說用好眼色來看人。見到人時給人家一個好眼色,用好眼來看父母師長,來看出家人乃至遇到的每一個人,我們就能獲得大福報,將來可以得天眼,成佛得佛眼。

第二,和顏悅色施

和顏悅色是說面部表情看上去非常溫和慈祥。用歡喜的表情來供養父母師長、出家人乃至一切人,可以獲得容貌端正的果報,未來成佛得真金色身。

第三,言辭施

這是說用語言來布施,說善言軟語。愛語可以安撫人心,啟迪智慧,在別人傷心的時候能夠幫別人打開心結,煩惱的時候能令人心得清涼。

說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安慰,將來的果報就是言辭了了。言辭了了,就是說話清清楚楚。

我們也常見到,有的人說話別人聽了愛聽,言辭了了,分分明明;有的人說話就不了了,含糊其詞,這些是由於過去在語言上造作不同而導致的。

如果今生能用善言軟語來布施,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將來成佛可得到四無礙辯,也就是義無礙辯,法無礙辯,辭無礙辯,樂說無礙辯。

第四,身施

用身布施簡單易行,比如說看見父母師長、出家人乃至於其他人走過來,主動上前迎接,問訊禮拜出家人,這就是用身布施。

身布施所得的果報是相貌堂堂,身尊貴並且常受人尊重。這種布施簡單易行,但如果我們不善於用心,不懂得它的功德,也是做不來的。

如果懂了,時時處處都可以培福修慧,就如文殊菩薩所說:「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第五,心施

《雜寶藏經》裡面說:「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

這是說以上所說的眼布施、和顏悅色布施、言辭施和身布施,離開了善心和善,就無法真正成就布施。只有用善心,存好心,才能成就布施的功德。善心和善布施可得到心地明瞭、不癡狂心亂的果報,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

生活中,當我們第一念起惡念的時候,第二念就要趕快糾正:「尊敬的佛陀,我錯了,我應當存利他的心。」

有位善知識教導大家說,無始劫來我們常起不好的心念,真正發起成佛的心,是不容易的!

他說不妨作意學著發菩提心,比如走路時碰到個香蕉皮或者磚頭瓦塊兒,明知道會影響行路的人,第一念不想拿這是自私的心,但第二念就要想到:我是佛弟子,當發菩提心,把它拿開!用第二念來糾正第一念。

那也就是說,從一開始的不自覺,通過用佛的教法鼓勵自己,久久就習慣成自然,菩提心就能發起來了。

第六,床座施

用床、座椅等來布施,不是送人,只是暫時外借。自己有床、座椅,見父母師長、出家人乃至於其他人有需要時,應歡喜令坐。

我們乘坐公共汽車或者在其他地方,見到老年人或者病人,不妨自己站起來讓一個座位,這種功德也是很大的,將來能獲得尊貴七寶床座的果報,成佛時會獲得佛的獅子座。

第七,房舍施

把自己的房舍臨時讓給父母師長、出家人乃至其他人居住,為他們提供方便,這也是一種布施。將來會獲得自然宮殿的果報,成佛以後可以出生諸禪定等。

了解了多種布施方法,我們怎樣才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功德呢?這就需要在布施的時候不要去執著能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物。

首先要有尊重心,態度和藹可親,面帶微笑。

其次,要根據對方的需求及時行布施,如有可能就親手布施,訓練用一顆平等心,去布施急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這種行布施就如同把大果樹的種子,種在廣闊肥沃的田園裡,將來樹大無礙,收穫的果子也是沒有限量的。

「布施好品德」,「好品德」是說從布施學起,也是在破除「我」和「我所」,也可以提升我們的品德。眾生之所以在三界裡流轉受苦,都是被「我」和「我的」所拖累,如我的錢,我的房子,我的地,我的兒女等等。

我們學習布施,可以先從布施身外之物做起,如布施錢財等這是屬於外布施。經中說佛在因地裡為了眾生的需要,而施捨頭目腦髓等身份,這種布施便屬於內布施。

要知道,無論是內施還是外施,都是破除眾生貪慾煩惱的利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急於求心念一下子能清淨

從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來反省自己的心:當我和他人...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種布施的善因,才能夠得到富裕的福報。從因果規律來分...

佛說五大施經

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苾芻眾俱。 佛...

動機決定施捨

問: 曾經在路上遇到過一母女,向我討要飯錢,我當時...

活著沒有意思嗎

剛才,來了位中年人。一進門,他就對我說:前幾天,差...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

《地藏經》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幾年佛學院之後,經常生起這麼個...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

淺說佛教生財及理財之道

中國人近年在海外對奢侈品的購買力驚人,根據匯豐銀行...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簡單,高旻寺是一個禪宗道場,禪宗道場是講用功...

殺蛇人的悲劇

印光大師在《放生殺生現報錄戒殺放生各文合編序》一文...

宏海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大家晚上...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眾生

問: 我認為我們修行實際上是修心的過程,要在生活中...

聖嚴法師《學佛與日常生活》

曉雲法師,信定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居士: 今天是我...

9種防癌的良好習慣

每個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都可能患上癌症。 與其罹患...

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天,為諸比丘開...

諸經釋忍辱

《六度攝論釋》云:能滅盡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隱。...

48個真相告訴你為何要吃素

動物的痛苦 1、無數的動物由於大量的飼養而被虐待。 ...

彭鑫博士:傷精的藥方

中醫看病講究辨證論治,同樣是傷精,每個人類型也不完...

修行人要開始忘掉過去

我們今生有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怎麼來的呢? 從過...

這種滿願不是好事

好多人請了占察輪,不知道怎麼用。最重要的是相應,相...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

【佛教詞典】渴法

(雜語)渴於正法也。大集經二十一曰:釋迦牟尼佛,告...

【佛教詞典】界外事教

(術語)天台之別教也。別教之菩薩迷中道之理重,故分...

【視頻】妙境法師《無生法忍與博士學位》

妙境法師《無生法忍與博士學位》

【視頻】動畫:方孝儒和蛇的故事

動畫:方孝儒和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