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何謂「中陰身」

星雲大師  2012/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死之後,到哪裡去呢?人死之後,在還沒有投胎轉世之前,他是一個‘中陰身’的地位。

什麼叫‘中陰身’?簡單的說,就是生死之間並不是沒有‘我’這個人了,我的心業還存在,這個心業就叫做‘中陰身’。

中陰身的生命有多長?在人生數十寒暑之後,轉世投胎為牛為馬,為天人為阿修羅;從這到那,可能數百年,可能是數小時,但中陰身的年齡究竟有多長?以經典論,中陰身只是生死中間的一個過渡,它可以長四十九天,也可能只是短暫的幾秒鐘之間。

在中陰身的階段,是靠著自己往昔的行為業力,在五趣六道中去找他的緣份轉世。有時候是隨著重的業力去投胎,有時是隨念的業力去轉世,有時是隨著習慣記憶,朝著印象深刻的地方走去。

中陰身是個一尺多長,類似幽浮的一個陰暗的東西,它在大氣虛空中飄浮,找尋它的歸宿。有時它會經過一道白色的長洞,穿過這個長洞,必定投生於善道,所謂天、人之類;如果是罪惡深重的人,他就會經過一個黑色的長洞,穿過黑洞,可能是地獄、餓鬼、畜生。就好像人間犯了罪刑被囚禁的人,送到那一間牢房都不是太嚴重,因為服刑完畢就可以出獄;中陰身投胎後,不管生在那一道,只要業報受盡,還是會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人死之後在中陰身時,我們要預知它的未來,其實從往生時刻的尸體,也可以找到一點訊息,如「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是可以測量的。

當中陰身尚未找到歸宿,在大氣裡浮沈的時候,在陽間的眷屬為他誦經、拜懺,這種祝福的心力會影響到他的去處與未來。誦經是家人和有德者對亡者未來轉世投胎所做的一種教化和引導,這是一種中陰身教育。

死亡不見得是值得悲哀的事,等於木柴燒完以後,中間有個火源接續傳遞到另一根木材,木材就會繼續燃燒,所謂薪盡火傳,人的生命永遠不死。所以人生對於未來不必畏懼恐怖,不必認為未來是幻滅的人生,你有信心生命不死,死得了身體死不了生命。所以吾人不要生死顛倒,心生恐怖,我們應該積極行善,以為未來找尋人生更高、更大的出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死亡不可怕,問題是來生去哪裡

這個臨命終的處理,一般的社會的醫學者跟佛弟子的看法...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後一福是考終命。考終命就是善終,或一般人所...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

即使珍寶如雨下,慾望仍無法滿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提前火化會障礙往生嗎

問: 葉老居士現年七十八歲,每天念佛萬聲以上,已十...

但念無常,活在當下

在這娑婆世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話故事...

凡修淨土之人,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 凡...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佛經中的「吉祥」含義

吉祥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不鮮見:如書信裡、賀年片...

中國的佛塔有幾種類型

1、樓閣式塔: 在中國古塔中的歷史最悠久、體形最高大...

三災八難

三災有「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以及「小三災」...

宇宙萬法惟獨是我們一念心所顯現

這個宇宙萬法,惟獨是我們一念心所顯現,這個觀念很重...

【推薦】學會欣賞別人,才能得到別人更多欣賞

這個故事是克林頓希拉裡在演講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學...

本煥老和尚:2002年弘法寺佛七開示

泉慧老法師講了幾十年經,不但在國內、香港講經,也去...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

生命中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許多人過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個秘密目標,非要把一切...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

不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有慚愧心精進心

我們生活在這個娑婆世界,在五濁惡世中還能遇到佛法。...

善順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羅衛城的尼拘律園中。當時,佛陀...

極樂世界是大乘菩薩的法界

第十五是大義門功德,大義門就是大乘門。極樂世界是大...

老比丘得四果

過去,有一位老比丘,身體衰弱,神智愚鈍、糊塗。一天...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斷無明

居士鮑中素來信,近來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處,故問大...

經常出現妄覺該怎麼辦?

問: 尊敬的法師,末學從六、七歲起,一直到現在,經...

【佛教詞典】恩愛獄

(譬喻)以譬此世界,人人常為恩愛所縛,不得自由也。...

【佛教詞典】克勤

(1063~1135)宋代僧。四川崇寧人,俗姓駱。字無著。...

【視頻】慧律法師《佛陀開示無生之義》

慧律法師《佛陀開示無生之義》

【視頻】吃肉罪過同殺生

吃肉罪過同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