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覓

2015/03/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覓

大珠慧海向馬祖道一求佛法,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

這是指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具備開悟的條件乃至於成佛的條件,不用向心外的他人追求什麼佛法。

就禪修者來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開悟靠自己。個人怎麼修呢?方法是師父指導的,真正的悟見佛性則需自己用功,根本沒有所謂的「門」,努力就是門。如何努力?放下自我的執著心、自私心、煩惱心、追求心、厭恶心、不耐煩心,那時就能見到佛性。易言之,如何放下是師父教的,見到佛性或智慧的顯露卻不是任何人給的,連佛也無從給你,那是你自己本來就有的。

大家都會說,年輕人是有待琢磨的璞玉,是社會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經過琢磨的玉,不是任何人變化出來的,乃是玉石本身就藏著玉。有些人認為只有少數天賦異稟的人才是玉,自己大概不可能是玉。就佛法的立場而言,這種觀點是錯的,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類固然有,即使連貓狗等所有大小動物,乃至於朝生暮死的蜉蝣,佛也承認它們都有佛性,只不過它們尚未經過人的階段修煉,佛性尚未顯現。

人類之中有智、愚、賢、不肖的差別,也是事實,但佛對眾生平等看待,現階段固然呈現出智、愚、賢、不肖的形態,其純美的本質還是可以開發的。低能兒若加以教育,可能會自立自強。殘障的孩子體力虛弱,父母和社會如果不放棄對他們的幫助和栽培,也可能會成為有用的人才。

佛法認為,人生匆匆幾十年,只是生命長河中的一個小段落,即使這一生已無希望成為大材,沒關係,只要給他熏習、給他幫助,即使再不肖、再愚鈍,也能使他的品質逐漸提升。如果觀念轉變,建立起信心和願心,弱智者也很可能會變為正常而很有能力很有智慧的人。

對任何人不要失望,不得放棄。秉持「一切具足」的信念,對己對人都能給予鼓勵和肯定,既不會自暴自棄,也不會小看他人;可使得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助助人的社會中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好還是參禪好,在於個人是否相應

有人說: 念佛比參禪較為穩當。其實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日月如梭,很快一天就過去了

這個打警策是考驗你,警告你要好好地用功:今天又過了...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

覺得環境不好,為何不把你的心換一換呢

九種無為法:九無為說,窮生死蘊,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推薦】星雲大師《從衣食住行談禪宗的生活》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大家好!我今天想從衣食住...

香嚴童子聞香氣而成就聖道的過程

前面是講總相,這以下講到他個人在有為當中所選擇的一...

功夫用到純熟程度,那種境界是不思議的享受

今天,我們能在這個道場用功辦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師...

虛空本不動,白雲自往來

我喜歡五台山那片湛藍的天空。更喜歡它的祥和與寧靜,...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梵網經

佛說梵網經...

學佛從受戒開始,要勇爭上游

慈舟老法師說,學佛從受戒開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規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講一個題目,就是出家人與在家人的關係...

善良的美麗

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

打開生死痛苦之門

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

慳財者世世貧窮,慳法者世世愚癡

這個慳就是耽,是愛的意思。不過耽比愛的勢力更強大,...

獵人改業

羅閱只國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很多,風...

要隨緣不要隨習氣

學佛人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什麼? 不是阿彌陀佛,就是隨...

救濟貧困能得到五種福報

在我們這個世界,養生資源缺乏,故此眾生為養活色身而...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為啥是我得癌症

【按】復旦女教師於娟已經去世半年多了,但這篇《為啥...

8種習慣影響夫妻間的溝通

習慣一:充當審判官 夫妻間出現問題時,一方總是將自己...

掃除塵垢感得相貌莊嚴

記得在佛的公案裡邊,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燈師,每天打...

每個的靈性甦醒,都需要時間

以前我父親不信佛,我們燒香拜佛吃素他都要罵,記得第...

為什麼一切法沒有真實相

因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轉動,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佛學漫畫】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的故事...

金人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

【佛教詞典】先用後照

臨濟四照用之第二。為唐代臨濟義玄用以接化學人之方法...

【佛教詞典】十二種行

【十二種行】 p0114 如事依處三種中說。又云:復次欲行...

【視頻】悟道大和尚荼毗法會

悟道大和尚荼毗法會

【視頻】道證法師《迦陵頻伽之音》

道證法師《迦陵頻伽之音》